一、高海拔与气候

青藏高原占据大气对流层高度的三分之一,气温低是它地势特高的必然结果。我们知道,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大而降低。大体上,每上升 100 米, 降低 0.6℃,这叫“气温垂直递减率”。高原气温等值线是以藏北为中心呈近于同心圆状闭合分布的,这表明青藏高原上地势对气温的影响十分明显。

假如我们沿着雅鲁藏布江自东而西上溯,由易贡经林芝、泽

当、拉萨至日喀则和江孜,这几个地点的纬度位置比较接近,然而由于海拔逐渐升高,无论年平均气温或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呈下降的趋势,如表 2 所列。

表 2 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项目

地点

易贡

林芝

泽当

拉萨

日喀山

江孜

海拔(米)

2 , 250 3 , 000

3 , 500

3 , 658

3 , 836

4 , 040

年平均气温(℃)

11 . 4 8 . 6

8 . 3

7 . 5

6 . 3

4 . 7

最冷月均温(℃)

3 . 3 0 . 2

-0 . 7

-2 . 2

-3 . 8

-5 . 1

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地区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更为明显。如果将珠峰下降到海拔 100 米,那么它的年平均气温将与纬度相近的湖南长沙差不多,它将不再是冰天雪地的世界,而是可以种植柑桔的江南亚热带了。气温等值线在青藏高原边缘特别密集,就是地势急剧升高、温度迅速降

低的结果。高原腹地全年都没有夏天,不少地方年平均气温在 0℃以下,远低于同纬度的我国东部低地。久居高原的人们都知道,在“盛夏”季节也离不开毛衣,甚至还要穿棉衣。海拔

4,500 米以上的地方,每年 7、8 月间也会有几天飘着雪花,这与我国东部低地夏夜炎热难入眠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照。就平均状态而言,高原至少向北跨越了整整一到两个气候带。

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低,对人的心脏和肺部影响很大。初到高原的人往往感到氧气不够,呼吸困难,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但是,异常的高度产生的另一个自然现象是太阳辐射强烈,如拉萨的太阳总辐射值很高,达 195 千卡/厘米 2·年。这个数值相当于成都的一倍多,比上海亦多 72%,接近

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数值。由于太阳辐射强烈,因此即使是严冬酷寒时节, 只要太阳一出来就十分暖和。居住在高原上的人们都有晒太阳的兴趣。藏族同胞的衣著就与气候密切相关。由于早晚很冷,在帐篷里寒冷如冬,需烧牛粪取暖,藏族同胞身著的藏袍是裹得很紧的。但是,到了中午日照甚烈,却又象酷暑一样,只得脱掉一只袖子,或者干脆脱掉两只袖子系在腰间。强烈的太阳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地高天寒的不足,为人类生产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在农业生产上也有特殊意义。我国小麦单位面积最高产量出现在青藏高原上,就是由于有充足的光照和强烈的太阳辐射为有机物质的形成和转化,为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强烈的光照是青藏高原一项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

青藏高原气候不仅特殊,而且复杂。它并不如人们想像的那样,是一片高寒缺氧、人畜稀少、冰冻雪封、五谷不生的不毛之地。它确实有终年积雪的冰山雪峰,然而也有深切低下的炎热河谷,还有四季常绿的热带亚热带山地森林。从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到昆仑山脉,气候条件变化很大,依次有低山热带、山地亚热带、高原温带、高原寒带等气候带。其间山峦重叠、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气候类型也多种多样。我国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竺可桢在他所著的《物候学》一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作者之一,1961 年在川北阿坝藏族自治州,于 6 月 3 日早晨从阿坝县出发,路过海拔 3,600 米处,水沟尚结冰。行 244 公里至米亚罗海拔 2,700 米处,已入森林带;此处已可种小麦,麦高尚未及腰。更前行 100 公里,在海拔 1,530 米处,则小麦已将黄熟。更下行至茂汶海拔 1,360 米处,则正忙于打麦子。晚间到灌县海拔 780 米处,则小麦早已收割完毕”。在汽车行程一日之内,看到了几个不同季节的农事。即使在一个小范围内,往往山麓一带为热带亚热带气候,从山麓到山顶不过几公里或几十公里,但随高度增加仿佛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季节,真可谓“山下开花山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