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星闪亮的城镇
(一)屋脊明珠——拉萨
拉萨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谷地,海拔 3,658 米。拉萨河河道分叉、谷地开阔、沼泽成片。谷地中数座高约百米的基岩孤丘零散分布,著名的布达拉宫就在一个孤丘的顶部。拉萨建城有 1300 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城之一。拉萨城始建于藏王松赞干布时代,取名“拉萨”有圣地的意思。
拉萨冬季不太冷、夏季不热。年均温 7.5℃,最暖月均温 15.5℃。年降水量 400 多毫米,通常 6 月上旬进入雨季,9 月结束。降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夜雨率达 80%以上。拉萨日照丰富,年日照时数 3,000 小时,故又一向被誉为“日光城”。
拉萨规模不大,是一个“本无城、有大庙”的历史文化名城。旧城以唐代建筑大昭寺为中心繁华的八角街围绕着它。街道两旁的房屋多平顶,用粗石和碎砾建成,大部分三四层,整齐而坚固。拉萨是佛教圣地,寺庙林立。布达拉宫是这些寺庙建筑中的代表作。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比巴黎罗浮宫要早 1000 年。从七世纪到十
七世纪中叶,几经沧桑。现在的布达拉宫是公元 1645 年起,经过半个世纪陆
续扩建而成的。它由无数宫殿组成,主楼 13 层,高达 117.2 米,东西长 400米。宫殿依山垒砌、群楼层层相接、巍峨耸峙、气势宏伟,充分反映了西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布达拉宫高大宽敞的殿堂墙上绘有各种色彩鲜艳的塑画,大部是佛教故事,还有西藏的地方风物、历史典故。室内陈设有几十万个用金、银、铜、玉和檀香木等雕铸的大小佛象,造型优美、雕塑精致。除布达拉宫外,市内还有大昭寺、小昭寺、木鹿寺、阿尼查贡寺,市郊
有哲蚌寺、色拉寺、噶丹寺。拉萨市内还有许多“林卡”,最著名的是“罗布林卡”。从前这里是达赖喇嘛的夏宫,现已辟为公园供劳动人民休息,游乐。
拉萨新市区是近 20 年陆续兴建的,与旧城相连。笔直的马路、楼房毗连,
新市区和雄伟的布达拉宫相映在一起,使古城增添了青春的活力。旧拉萨 3 万人口,没有工业,没有医院、没有学校。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喇嘛,全城共有喇嘛 2 万 5 千多人。今天的拉萨已从中世纪封建农奴制束缚下解放出来,
变成社会主义新兴城市。市区面积已达 20 多平方公里,比过去扩大了 3 倍。
人口增至 15 万多。拉萨市现在是西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有电力、纺织、皮革、建材、汽车修配、机械加工、食品、酿造、缝纫等各种工业和手工业企业近百个,工业年产值已达 6,000 多万元。市区有医院和医疗机构 14 个,还有大学、中专 9 所以及农牧、地热、太阳能、地质、藏学等科研单位。这些都反映了拉萨历史性的变迁。
(二)高原门户——西宁
西宁地处高原东北部,到达西宁虽是平地升天才上到第一个阶梯,但它的海拔却已 2,260 米,比泰山绝顶还要高出 700 米。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她没有内地城市那样的雍容华贵,却自有纯朴粗犷的神韵。它始建于明朝, 公元 1594 年,西宁者,取边陲安宁之意。
西宁并非人们所想的那样寒冷和荒凉。它也有四季,只不过春秋短促罢了。西宁西北有祁连山、日月山等高山屏障,所以冬季冷空气不易入侵,一月平均气温约—9℃,比北京稍冷,比高原腹地高。而且这里冬季多数日子蓝天如洗、日照大地、很少刮风。西宁海拔较高,夏季凉爽宜人,素有“西宁夏无日”之称。夏季日平均气温 14—16℃,和江西庐山相仿,是避暑的好地方。
西宁西南的塔尔寺是喇嘛黄教教祖宗喀巴的诞生地。公元 1479 年即宗喀
巴园寂于拉萨以后 7 年,在此建筑了殿宇。它的建筑比布达拉宫早 100 年。
建寺后历经 400 余年,发展为拥有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等 30 余座建筑的
古建筑群,占地面积达 600 余亩。全寺面山背岭、殿宇重叠、佛塔林立,是我国黄教六大寺院之
一。1961 年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国前的西宁只有 5 万多人口,2 平方公里的城区和充塞着街道的矮小土房。全市没有一辆公共汽车。号称的“八大工厂”,不过是简陋的手工作坊。解放 30 多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已拥有 50 多万人口,几百平方公
里的城区,相继建立了毛织、皮革、冶金、电子等工业大小工厂 500 家,使它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城市。
自古以来,西宁是内地通往西藏的交通要道。文成公主入藏就是从长安出发,经西宁、翻日月山去西藏的。现在西宁的交通比古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联系城乡的公路四通八达,它还是兰州到西宁铁路的终点和青藏铁路的起点。乘飞机到首都北京,才需 4—5 个小时。从前自西宁骑马到拉萨,
要用一两个月,而且冬半年大雪封山、无法通行。如今乘汽车只要 7—8 天。现在青藏铁路已经通车到格尔木,随着高原建设事业的发展,西宁的交通地位将愈来愈重要。
(三)古城日喀则
位于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年楚河汇流处西南方阶地上的日喀则是西藏第二大城。现有人口 3 万多。这里河谷较开阔,农田面积较大。
日喀则建城有 500 多年的历史。最初它是以寺庙为中心形成的。日喀则是昔卡桑珠则的缩音,意思是“六个狮子山下的庄园”。日喀则也叫扎什伦布。那是因为 1447 年一世达赖在这里创建扎什伦布寺而得名。该寺历时 12 年建成。扎什伦布的意思是吉祥的堆积。它处于日喀则西南、日照峰南坡, 依山傍水、规模宏大,是西藏四大主要黄教寺庙之一,是班禅喇嘛坐床的地方。
扎什伦布寺分宫殿、班禅灵塔殿、经学院和堪布会议四个部分。建筑总面积约 34 万平方米。共有大小殿堂 57 座,金顶 14 个。寺内拥有大量的造像
和壁画。西侧的未来佛大殿,高大、辉煌,殿高 30 米,佛身高 22.4 米,是
全国最高的一尊铜佛。它用了 4 年时间,由 110 个工匠修建而成。全部耗资
黄金 558 斤、紫铜 23 万多斤。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 确实体现了西藏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1961 年扎什伦布寺已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建筑艺术堪与布达拉宫媲美。
解放前,日喀则是后藏的政治、宗教中心。但只有 300 多户人家,街道狭窄肮脏、一片死气沉沉。如今的日喀则是地区所在地,也是西藏西南部农牧产品集散地和交通中心。它有公路向东通往江孜、拉萨,向北通往青海, 向西到阿里,向南抵亚东,往西南经聂拉木、樟木到友好邻邦尼泊尔。市政建设日新月异,一排排新建筑物拔地而起,沿着年楚河谷地西侧向南延伸。新市区面积为老市区的 4—5 倍。从前是没有一座工厂的消费城市,现在已经出现了电力、机械、粮油加工、食品、皮革、汽车修理、印刷、砖瓦等工厂。通往市区的笔直公路两侧杨柳成行,市区内有大片整齐的砖瓦新房,这里有机关、工厂、商店、医院、银行、邮局、电影院和十几所中小学校。
日喀则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是西藏自治区成立较早的科研机关之一。成立 30 多年来在引进品种试验、系统选育、杂交育种等方面都做出了优异成
绩, 1979 年曾获国务院嘉奖。
(四)峡谷城市——康定
康定旧名打箭炉,藏族称它为“打真杂”。相传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曾遣匠人郭达在此安炉造箭而得名。
康定是一座高原峡谷城市。它座落在大雪山东坡一条东西向的折多河峡谷中,峡谷长约 10 公里,宽仅 1 公里。城区海拔 2,600 多米,而紧靠城区的山峰海拔都在 3,500 米以上。城区南西北三面高,东面低。房舍依山而建, 街道顺河而筑,全然是一个山城。城东南著名的跑马山山势平缓,山顶平坝绿草如茵,是藏族同胞每年“耍坝子”的好地方。城东北有悬崖岩石、陡峭难攀的郭达山。再加上城西北的子耳坡,就是常说的“三山环抱”。康定还是“二水夹流”之地。发源于折多山的折多河,穿城而过。与发源于北部的雅拉河合流于郭达山前、东南注入大渡河,合流后的一段称泸水。折多河短短 20 多公里,落差竟达数百米,河水顺峡谷呼啸而下,形成数百处急滩和飞瀑。满河都是沸腾的雪浪,溅起水珠水尘,形成一层固定而透明的雾,景色
诱人。
康定海拔较高,四季不甚分明,但干季和温季差别是明显的。年平均降水量约 800 毫米,大部分降在 6、7、8 月。这期间白天虽仍阳光灿烂,但深夜淅沥夜雨下个不停。康定干季冷而干燥,但并不奇寒,一般最冷月平均气温在—8——2℃之间。
康定自古以来就是高原与内地物资交流的中心,进入西藏的咽喉。然而, 解放前的旧康定,城区仅 8,000 人。军阀、官僚盘踞于此,雅片烟馆林立, 娼妓充斥于市,48 家“锅庄”控制各地来康藏通商的贸易,残酷压迫和剥削藏汉各族劳动人民。
解放前的康定还是一座充满中世纪气氛的宗教城市。市内寺庙林立、教派繁多,仅喇嘛寺就有 7 所。进香时的钟鼓声、喇嘛的唸经声和沉闷的长号声,不时传入人们的耳际。
解放后康定飞跃发展。现在它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康定县人民政府驻地。全县人口已近 4 万。1952 年第一次运进国产洗毛机,建立康定洗毛厂,近代工业开始起步。1971 年康定洗毛厂又扩建成毛纺织厂。还先后建立了农业机械厂、石棉厂等,根本改变了过去没有现代工业的落后局面。新建的康定水电站发电量 3,750 千瓦,是解放前康定发电量的 7.5 倍。加上各机关单位的小型发电机,不仅解决了现有工厂生产用电紧张的问题,而且还可以供应部分居民除照明以外的家庭用电。康定还是重要交通枢纽。川藏公路南北两线均通过这里。康定到成都及州内各县都有定期班车。昔日交通闭塞状况一去不复返了。
康定周围地壳活动相当活跃,周围温泉特多。城中居民饮水长期赖于到处流淌的山泉。城北 4 公里的二道河温泉,开辟室内浴室已有 60 年历史。各室水温不同,浴者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五)藏南重镇——江孜
江孜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年楚河中游,海拔 4,000 米,建城有 600 年历史。江孜附近河谷宽敞,一般有 3—5 公里,山麓有巨大的洪积扇,谷地是重
要产粮地。江孜年降水量在 290 毫米左右,自然景观显得比较干旱,但冰雪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秋收时节,河谷两岸麦浪翻滚,确实喜人。
明朝江孜宗本曲吉,热典贵桑,在宗山上大兴土木,于山旁修建白居寺和八角塔,成为与宗山一样驰名的江孜古城的标志。
宗山,原叫卡罗拉山。后来,江孜宗(县)一直设在这个山头上,便称为宗山。登上宗山,可俯瞰江孜平原的全貌,人们称它为“江孜的眼睛”。宗山上的江孜炮台,是 1904 年藏族人民用火枪、抛石子等低劣武器,阻抗敌人一个多月,写下了抗英斗争光辉篇章的历史见证。从此,“宗山”的名字传扬中外,江孜也获得了英雄城的称号。
江孜织毯业历史悠久,早在 600 年前就出现了手工织毯。以毛毯、壁毯
等著称。江孜城内小到 7—8 岁顽童,大到 80 岁老人,多半都会织毯,家家户户都有织机。所织的毯子由于结构紧密、工艺精致、图案优美、色彩鲜艳、久不褪色,出口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好评。
(六)戈壁新城——格尔木
在蒙古语里,格尔木是河汊的地方。昆仑山冰雪融成的格尔木河正是在这里分成东西两条河道注入柴达木盆地的盐湖。格尔木背靠莽莽昆仑山,面对我国最大的察尔汗盐湖,东西两侧是浩瀚的戈壁滩。由于有格尔木河流过, 草场水草丰美。建国后格尔木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息息相关。由于青藏、青新、敦(煌)格公路在这里交汇,每天南来北往的汽车川流不息,汽车修配工业因此应运而生。随着柴达木的开发,格尔木的化肥、农机、水泥、皮毛加工、粮食和副食品加工工业相继建立,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多行业、多品种的新兴工业城市。解放初的“帐篷城”如今已拥有 10 万人口、30 多平方公里城区,成为柴达木盆地南部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格尔木不仅公路交通四通八达,而且铁路、航空也发展起来了。1984 年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已经正式通车到格尔木。空中航线可达西宁、拉萨、兰州和西安。
格尔木附近的灌溉农业比较发达,现有 7 万多亩农田,种植小麦、青稞、
油菜。每年粮食总产量达 500 多万斤。
格尔木的建设只是柴达木盆地开发的一个缩影。昔日“八百里瀚海无人烟”的柴达木盆地,现在除格尔木外,还建成了茫崖、花土沟、冷湖、大柴旦、德令哈等新兴工业城市、象颗颗闪光的明珠,镶嵌在荒原上,已成为青海石油、石棉、硼砂、铅锌、钾肥生产基地,为进一步开发柴达木创造了重要条件。
(七)世界高城——狮泉河镇
西藏阿里地区所在地——狮泉河镇,海拔 4,300 米。它地处解放前被称为“农奴的地狱”的阿里高原上,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雄踞在狮泉河镇周围,森格藏布从镇南流过,构成十分壮丽的景色。
过去的狮泉河遍地红柳,渺无人烟,幅员 35 万平方公里的阿里高原没有一家商店,牧民购买日用品要赶着牛羊,远途跋涉去外地交换,历尽艰险、受尽欺骗。自从新藏公路通车以后,荒滩落起新城,建筑物栉比鳞次。狮泉河镇成为阿里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新藏公路上的枢纽。1970 年开始建立了农具修造厂,结束了阿里没有工业的历史。
(八)战略要地——昌都
昌都位于澜沧江畔。澜沧江在昌都以上分为两支,正源扎曲和支流昂曲。汇流处海拔约 3,200 米。由于地壳抬升和河流下切作用强烈,昌都附近江面宽百米以上,两侧还发育了八级阶地。城市是建在低阶地上。
昌都发展成重要城镇,至今 200 余年,但旧昌都市容污秽不堪,便溺满
地、垃圾成堆。城区仅 300 多户居民就有 100 多户乞丐,经常可见饿殍载道。
1959 年昌都才开始新的一页。如今昌都分新旧城区,新城区从昂曲到扎曲,
爬上山坡阶地,顺山谷延伸,依山傍水,气势壮丽,总面积 50 平方公里,大
约相当旧昌都 47 倍。旧城区也进行了改造。在旧昌都旧土屋周围,构成了一条初具规模的环城大街,沿街建起汽车客运站、兽疫防治总站、医院、商店和学校。
昌都工业也步入现代化行列,煤炭、发电、水泥、农具、制革、印刷、砖瓦、副食、洪水、化肥、制糖等数十个中小企业相继建立,产业工人已近万人。
昌都地处成都、拉萨之间,北趋青海,南下滇缅,是川藏交通孔道,位置十分重要。昌都背负高山,岗峦重叠,峻峰插天,在高山之下,低洼之处平原逶迤,澜沧江穿行于山间、山峰万壑,气势雄壮,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建国后,川藏公路北线经过昌都,更增加了它作为交通要道的重要性。从昌都通往 13 个县的公路网已经形成,正不断向区乡伸展。昌都已经成为西藏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