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古时期——广交天下

从五代十国至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的近古时期。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局面,使各个势力在相互攻伐中频频展开用间谍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具体战役或政治军事斗争的成败。

宋朝因外敌频繁,外交使节在履行使命的同时,也努力获得诸国信息,以为朝廷制订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

元代从蒙古人远征开始,就把外交足迹带到了远方世界,在地域上呈现出连通欧亚、衔接大洋的前所未有的态势,使中西方交流在空间和内容上变得更为广泛,因而影响深远。

五代十国时期的用间外交

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最后一个大分裂的时代,各种力量纵横捭阖。乱世之下信任危机严重,这时使用间谍外交大行其道,也为其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五代十国时期的用间外交分布广泛且类型俱全,常采取设法打入对方内部,传递假情报、散布流言、扮演双面间谍等方式。用间外交对割据势力的成败曾起一定的作用。

五代十国外交中的“国家”概念相对于今天来说,既可能仍然是今天意义上的国家,如高丽、日本、暹罗等,也可能已经成为了我国现在的一个民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者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与中华民族水乳交融,无法分割了。

狭义理解外交立论,并通过对历史上某个“朝代”的对外交往的研究,同意可以找寻历史规律,发掘历史本质,为今天的对外交往提供帮助。

作为一个大分裂的时代,五代十国时期,间谍出现的次数之多,分布之广为历史所罕见。用间外交是不流血的战争,也是最经济的战争。间谍其实就是演员,他们为自己的国家利益扮演着不同角色。

朱温建立的后梁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朱温建立后梁时,唐末藩镇军阀、岐王李茂贞与后梁对抗,联合王建和李克用写了讨伐朱温的檄文,声称要兴师问罪。朱温率军围攻盘踞在凤翔的李茂贞,双方激战累年陷于胶着状态。

这时,朱温便让骑士马景配合,实施苦肉计,向李茂贞散布假情报。然后令各营做好了两日的干粮,秣马饱士,待马景事成,发起攻击。

在定下计策的第二天,马景随一队人巡视阵地,行至半道,马景突然跃马西去,巡视阵地的队伍假意追赶了一阵。

马景至凤翔城下,高叫“开门”,说有要事禀报岐王。凤翔守将见其孤身独骑,便放他进入了城门,带着他去见李茂贞。

马景一见李茂贞就说:“朱温已经撤军,只有伤病者近万人守营,这些人今晚也将离去。现在机不可失,请岐王速速出兵剿灭!”

李茂贞掌书记王超道:“怎知你此话为真?”

马景道:“朱温暴虐,我久已想反!”说着,就脱去上衣让岐王等人看。

李茂贞看到,马景的背上杖痕累累,皮开肉绽。王超道:“你这小小的苦肉计,如何能瞒得过岐王?”

李茂贞一听,喝道:“拖出去斩了!”

左右立时将其拖出,马景大叫:“冤枉!”

这时,李茂贞的侦骑来报,梁营整日不见做饭烟火,寂然无声,如空营无异。

李茂贞对王超道:“看来马景所言确是实情!”

李茂贞将马景放回,说道:“壮士受惊了,本王就信你的,这就出城扫荡梁军,待本王得胜回来,自然重重赏你!”

马景道:“我愿随大王出战,以报杖打之恨!”

李茂贞道:“你杖伤未愈,不宜出战,就在此静候佳音吧!”

马景知道,李茂贞这是以他为人质,便说:“好吧,大王此去,定当高奏凯歌!”

李茂贞遂调集全军,大开城门,直向梁营杀去。待杀近各营,忽听朱温的中军大帐鼓声雷动,霎时间,寂寂无声的上百座梁营,精兵尽出。岐军被杀了个猝不及防,连忙后撤回城。

就在这时,朱温事前埋伏在各城门口的数百骑军呼啸而至。岐军进退失据,自相践踏,几乎全军覆没。李茂贞最终屈服。

朱温以间谍打入敌方阵营,用假情报引敌上当,成功实现了战略构想,由此打破了围城僵局,最后彻底控制了唐朝廷。

在五代十国时期,挑拨关系、除掉人才以清除阻碍,是各政权的外交策略之一。与其相适应,对邻国实施的间谍活动也以此策略成为显著的特征。

最典型的就是中原政权与南方的南唐政权之间的用间。当时崛起于东北的契丹,已经成为双方争取的对象。先是南唐为牵制中原政权南下,设法挑拨契丹与中原的关系,以期两者相攻,无暇南顾。而当契丹与后晋约为父子之国时,南唐更是潜心寻隙破坏。

五代十国各政权在争霸过程中,大量提拔和引进人才的同时,也极力破坏其他国家的贤能之士。因而,各种用间外交活动往往围绕敌方阵营中的重要人才而展开,目的就是剪除对方的人才,为自己清除前进道路上的阻碍。

比如荆南的高季昌,为了自身安全而不愿马楚王朝强大,他将矛头对准了马楚重臣高郁。他一面派间谍大造高郁的流言蜚语,一面亲自寄书南楚君主马希声,表示“愿为兄弟”。

高季昌派出的间谍四处活动,致使马楚国内流言四起,到处传言“郁谋代马”,意思是高郁正在密谋取代马希声。内外两种因素助推了高季昌的用间活动。

马希声很快中计,先是杀高郁不成,接着又罢高郁兵柄。高郁盛怒之下宣泄怨言,马希声借此将高郁杀掉,并诛其族党。

在当时,十国政权多由臣属于中央王朝的地方政权转化而来,有着先天的割据性特征,相互间难以整合。而中原政权在政治上承袭中央王朝的衣钵,向来以正统自居,将十国视为不正统。

如吴越国第一任君主钱镠始终向中原称臣,临终仍告诫后人遵循此道。可见,这种正统观念在当时也是根深蒂固的,这使中原政权在用间外交中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最为典型的就是宋灭后蜀前的使者叛变事件。后蜀曾派人联络北汉共同夹攻新建的宋朝,但使者孙遇、赵彦韬、杨蠲竟投靠宋朝成为对方的间谍,宋便以此为借口出兵灭掉后蜀。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边倒的局面,是因为自秦汉隋唐以来,大一统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分裂时代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人民厌恶割据分裂,盼望早日统一安定,而中原政权在乱世中往往承载着更多的统一希望。因此,即便是在诡秘的间谍战中,也无处不彰显出所谓正统王朝的优越性。

用间外交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的应用,对五代十国各割据政权力量的消长及兴亡起到了加速或延缓作用。

当然,用间外交作为军事政治斗争的隐蔽战线,其作用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成功的间谍活动其影响程度往往也是暂时和局部的。

如果从当时渐至统一的历史大势来看,间谍的作用则更为弱化。因为长期的分裂割据和战争给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随着南北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统一已经成为民心所向,而北方中原的正统地位和政治相对清明也决定了民心北属。这一切都非一时一地的间谍活动所能扭转的。

总之,五代十国时期各国间的外交离间之频,造乱之剧,转逆乾坤之奇,已经成为那段大分裂历史中映现的一道色彩斑斓的风景。

[旁注]

用间 是指使用间谍的方式侦探敌方或对方情况的一种策略。用间的方式有五种:乡间。是利用敌国乡人做间谍;内间。是利用敌方官吏做间谍;反间。是利用敌方间谍为我所用;死间。是制造假情报;生间。是侦察后能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人。

李茂贞 原名宋文通,字正臣,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唐末藩镇军阀,五代时期岐王。曾经开岐王府,妻称皇后,各种仪式都跟皇帝一样。后向后唐称臣,封秦王。在凤翔败于朱温。

掌书记 全名节度掌书记,唐代官制,707年设置,为从八品,类似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记室参军,为掌管一路军政、民政机关之机要秘书。

南唐 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我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高季昌 又名高季兴,字贻孙,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人,五代时期荆南君主。后梁时封为荆南节度使,后割据称王。在位5年,病死,终年7l岁,葬于江陵。

马楚王朝 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称马楚,又称南楚、马楚国、马楚政权,都于潭州,今长沙。楚国创始人马殷,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

高郁 唐末五代扬州,今属江苏人。五代十国楚国谋臣。895年马殷为湖南留后,用为谋主,署都军判官。后被殷子马希声矫令诬杀。

后蜀 五代十国时期的国家之一,孟知祥所建,都成都。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965年灭于北宋。

北汉 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一称东汉,刘崇所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南,称太原府。盛时辖为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亲征北汉。宋军先击溃辽援军,而后猛攻太原,北汉主刘继元被迫出降,北汉灭亡。

朱温(852年~912年),原名朱温,归唐后赐名朱全忠,称帝后又改名朱晃。907年,他废唐哀帝,自行称帝,改名为晃,建都开封,国号为“大梁”,史称“后梁”,后人称为梁太祖。封李柷为济阴王,次年又杀李柷,自此唐朝结束近300年的统治,我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马希声(898年~932年),字若讷,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是楚王马殷的次子,马殷在位时任武安节度副使。马希声在位时并未称王,只在死后被追封为衡阳王。

钱镠(852年~932年),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吴越国创建者。在位期间,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

[阅读链接]

朱温称帝后,对手下大臣疑心重重。这天,朱温突然来到大将军李勇家。李勇连忙布置下去,设宴款待。

宴席上,厨子端着一盘鱼上来,还没放上桌,朱温突然脸色一变,命身后的卫士将厨子抓住。

李勇见状大惊,忙问出了什么事。

朱温怒气正盛:“此人竟然藏剑于鱼腹!”

厨子连声喊冤。

这时,朱温的卫士伸手将那条鱼撕开,取出一把短剑。结果,厨子被杀。而李勇也因窝藏刺客罹难。其实,这一切都是朱温想除掉李勇而一手策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