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嵩山——禅武合一

在南北朝时期,西域高僧跋陀初创少林,并十分热衷于中国武术,而且吸收了有武功绝技的人为门徒,其中慧光、僧稠最为杰出。

禅宗祖师菩提达摩在少林面壁9年,创立了禅武合一的少林神奇功夫。后来,经过二世慧可等历代僧徒们长期演练、综合、充实、提高,逐步形成一套拳术,达百余种,武术上总称“少林拳”。

隋唐时期,少林寺僧人组织起武装力量积极护寺护教,并为唐王朝的建立做出了贡献,少林寺自此以武勇闻名于世。

跋陀在少林祖庭初传功夫

在南北朝时期,西域沙门跋陀万里跋涉东行,先到达长安,而后又到过庐山。

跋陀,又名佛陀、僧伽佛陀,原本是东天竺人,他6岁死了父亲,从小就跟着母亲以纺织为生。

有一年,母亲出外贩卖布匹,认识了一位和尚,便让儿子皈依他做了弟子。

据说跋陀出家后,“学务静摄,志在观方”,即一面学习禅观之法,一面漫游各地。跋陀从师念佛,心底十分虔诚,一天竟能熟背300多颂,很受师傅器重。

然而,20多年后,与跋陀共同修炼的5位道友先后都已修成正果,只有他无所收获,尽管他勤苦励节,还是无济于事。为此,他苦思不得其解,甚至想自杀了却此生。

跋陀得道的朋友劝导他说:“修道除了要苦修苦练之外,要借机缘,时来便起。你与震旦有特别的缘分,为什么不往彼修炼却要白白去死呢?”

跋陀听了这番话之后,大彻大悟。于是,跋陀开始游历诸国,又沿着丝绸之路东行,在长安和庐山稍住后,直奔佛法兴隆的北魏国都平城,即山西大同市。他到达平城的时间大约是490年,这时是孝文帝元宏亲政。

跋陀在这里受到优厚的待遇,孝文帝对他“敬隆诚至”,为他“别设禅林,凿石为龛”,“国家资供,倍加余部”。甚至封他为昭玄都统师,统领全国佛门,并在武周山为他开凿了云冈石窟,让他在那里大施教化。

495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跋陀随之而来。孝文帝在洛阳为跋陀设立了“静院”,以供其研究佛法,后又在嵩山少室为跋陀修建少林寺。

跋陀开创少林寺,成为少林开山祖师、首代方丈。他在寺庙中传授佛经,却十分热衷于我国武术,而且吸收了有武功绝技的人为门徒,其中慧光、僧稠最为杰出。

跋陀收慧光为徒,传说是一个巧合。跋陀在旅行到洛阳附近时,注意到一个男孩正在踢毽子。大多数孩子通常在身体前方踢,而这个孩子却在自己的身后踢,这是较难的技巧。

跋陀注意到这个男孩踢毽子500次而没有落地,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个男孩正在做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动作:站在高高的石院墙上向下俯瞰,如果失去平衡,男孩就会掉下去。

跋陀被这个男孩的专注和胆量所感动,他设法接近男孩。男孩也完全被他吸引住了,后来经父母同意,他跟随跋陀来到寺庙,以后跋陀给男孩取法名为慧光。

慧光成为僧人之前就身怀特技,后来成为引进少林寺武术非常有影响的人物。他与跋陀一起修炼,并翻译和编写了许多佛经中有关释迦牟尼原话的注释,被认为是佛经学派的创始人。

僧稠是受跋陀赏识的另一位弟子。僧稠是安阳人,他28岁时,发誓要成为一名佛教僧侣。跋陀收他为弟子不久,他聪明的才智和惊人的记忆力就为世人所知。哪怕最枯燥的经文他只要读一遍,就能理解和背诵。

僧稠体魄强壮,他精通武术,喜欢摔跤,常在节日期间为参观寺庙的人表演,据说没一人能打败他。为了娱乐,他爬上离地面很高的主梁上,然后从这条梁跳到距离很远的另一条梁上。他也喜欢以神奇的速度敏捷地在高墙上行走。

传说僧稠有一次旅行途中,跃过王屋山,一段时间后,独自一人在山中修炼,忽然听见发自附近的山林里一声雷鸣般的吼声。僧稠忙出来查看,原来两只老虎正在生死搏斗。

因为出家人发过誓不伤害任何生灵,所以不等这两只凶猛的野兽互相厮杀,僧稠忙冲上前去,抡起沉重的大铁杖将两只野兽分开,大吼着,恐吓这两只凶悍的动物,两只老虎最终被驱散了。

跋陀对僧稠十分宠爱,夸他是“葱岭以东,习禅之最”。后来,僧稠就成了大名鼎鼎的稠禅师。

在武功方面,唐人张鷟的《朝野佥载》、北宋初年李昉的《太平广记》对僧稠禅师都有相同的神话般故事记载,其中《太平广记》中写道:

北齐稠禅师,邺人也,幼落发为沙弥,时辈甚众。每休暇,常角力,腾越为戏,而禅师以弱见凌,给侮殴者相继。稠禅师羞之,乃入殿中,闭户抱金干个人誓曰:“我以羸弱为等类轻侮,为辱以甚,不如死也,汝以力闻,当佑我,我捧汝足七日,不与我力,必死于此;无志还……。”

金刚形见,手持大钵,满中盛筋,谓稠曰“小次欲力乎?”

曰“欲。”

“能食筋乎?”

曰:“不能。”……乃怖以金刚杵,稠惧遂食。

食毕,诸同列又戏欧,禅师曰:“吾有力,恐不堪于汝?”

同列试引其臂,筋骨强劲,殆非人也,方惊异……。

因入殿中,横塌壁行,自西至东,凡数百步,又跃首至于梁数四,乃引重千钧。其拳捷骁武劲。先轻侮者,俯伏流汗,莫敢仰视。

另外,据道宣《续高僧传》和洪亮吉《登封县志》记载:僧稠“抱肩筑腰,气嘘顶上”。所有这些,也能为僧稠禅师精通武功的立论进一步提供佐证。

跋陀在住持少林寺的30多年时间里,虽然超度了不少弟子,功成者只有慧光、僧稠两人,两人在他圆寂之后离开了少林,其余的弟子纷纷上了五乳峰拜达摩为师。

[旁注]

西域 古代称谓,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的地区等。

嵩山 位于河南省西部,五岳的中岳。嵩山地处中原,东西横卧,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亲临,更是神仙相聚对话的洞天福地。

《太平广记》 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的一部大书。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释藏、道经等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

洪亮吉 (1746年~1809年),清代经学家、文学家。乾隆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授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

[阅读链接]

按照时间的先后来说,慧光和僧稠比达摩要早二三十年,所以,大家普遍认为,少林功夫的源头,应该是慧光和僧稠。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跋陀自然就是少林功夫真正的先行者了。

因为慧光和僧稠是跋陀所收弟子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也一直为外界所颂扬,由此可以看出,当时,跋陀确实喜欢练武的弟子,这为少林功夫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跋陀禅师为创建少林寺,翻译佛经,传授佛法作出了巨大贡献,少林拳谱中还有跋陀传授方便铲和一路大刀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