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明完善少林五祖拳
明清时期,南派少林功夫已在闽南地区广泛流传。作为南派少林拳门系中主要拳种太祖拳的一代传人,五祖拳发展史上的一代宗师,就是蔡玉明。
蔡玉明,原名蔡谦,又名怡河,字玉明,号汝南。生于1853年。晋江罗山大浯塘村人,后迁住邻村蔡氏族人聚居地罗山帮尾村。
蔡玉明幼年随父迁居漳州谋生,在漳州开设“怡丰”酱油店,他自幼资质聪慧,从小立下自强之志,决心习武,其父曾聘河南拳师何阳教蔡玉明少林五祖拳。
少林五祖拳也称为南少林五祖拳,本发源于泉州少林寺,是南少林武术体系中主要的代表拳种,居福建武坛七大拳种之首。
相传,清代乾隆年间,泉州少林寺曾被焚于大火之中。其寺僧几乎全部覆没,只幸存5位清字辈的和尚:清草和尚蔡德宗、清芳和尚方大洪、清色和尚马超兴、清如和尚胡德帝、清生和尚李释开。
这5位和尚逃离后,继续以传教少林武术为责任。于是这泉州少林寺的南少林拳术就传播于民间。这5位和尚被尊称为“少林五祖”,故其传播的南少林拳术就称之为“五祖拳”或“少林五祖拳”。
蔡玉明刚成年时,父亲便病故,他继承了有七间铺子的酱油店,家境宽裕。为了继续钻研技艺,蔡玉明豪爽慷慨,接纳四方同道,切磋拳术,在江湖上有“小孟尝”之称。
有一次,有人演习了一套“连城拳”,蔡玉明非常赏识其中一些招式的刚柔之法,就将那人留在家中虚心求教,直到把整套拳学下来,并在以后整理少林五祖拳时,将这套拳法的风格融入,仍取这一种名为“连城”。
清代光绪年间,蔡玉明考中武秀才。但他淡于名利,无意仕进;一心痴迷于武技的学习,拳术的精进。他广交武林朋友、江湖同道、谦虚求教于各个拳种的名师高手,勤学苦练、锲而不舍。
胸怀武术大志的蔡玉明,深知欲求拳术的精深造诣,需要通晓南北拳派的拳技特色,取他人之所长,补自家之所短。
为此,青年蔡玉明为进一步钻研拳术,他托人代理酱油店生意,自己带足盘缠,毅然离家北上,遍寻武林之乡,投师学艺,结交四方同道朋友,广泛切磋交流,直至中年才返回家乡。
蔡玉明在游历期间,他一心探究其他拳派的功夫,以博采各家之长。经10多年精研,蔡玉明吸收白鹤手、齐天指、太祖足、达尊身、罗汉步的优点,融于少林五祖拳法中,渐渐使少林五祖拳成为内外功夫较为系统、完善的拳派。
蔡玉明从北方回到家乡后,为光大五祖拳派,他受聘为泉州府教头,并在泉州城里开设“龙会”、“圣公”两家武馆,开馆授徒,以武会友。
当时,泉州府有个著名的太祖拳师林九如,被称为“闽南五虎”之首,身材高大,膂力惊人,练就一双铁砂掌,向无敌手。蔡玉明到泉州后,便邀林九如以江湖规矩比试。
林九如见蔡玉明瘦小不过百斤,不以为意,不料二人一次交手,林九如便败在蔡玉明手下。林九如深知蔡玉明比自己技高一筹,心服口服,要拜蔡玉明为师。
从此,蔡玉明和五祖拳声名大噪,求学者接踵而至。少林五祖拳开始在闽南地区广泛流传,并随着闽南华侨在东南亚一带流传开去。
蔡玉明的学生众多,门下高手济济。经过蔡门师徒几代衍传,蔡氏少林五祖拳的弟子,可谓满门桃李盛出,硕果遍布于海内外。
闽南地区的人们对闽南武林中的“永春郑礼书,泉州枋尾鹤”之说仍记忆犹新。永春,指永春白鹤拳的名拳师郑礼书;泉州枋尾鹤,因蔡玉明家居泉州南门外罗山梧桉枋尾村,故称枋尾鹤。“鹤”,即指的是他首创的五祖鹤阳拳法。
蔡玉明数十年如一日,探究技艺,总结、提炼、升华,吸取诸多拳派之优点,从而使五祖拳法更加实用化,其技艺和理论更加的系统化和进一步的完善。
继蔡玉明之后五祖门著名的传人有:“九手满天星”林九如,“怪脚翻天豹”魏隐南,“钻天鹞子”陈魁,“金翼大鹏”陈京铭,“拳头布袋”尤俊岸,“凤尾手”何海等。此外还有“武举人”尤祝三,著有《中华柔术大全》一书,庄詹师,“大古秧”翁朝言,油条爽,江子霖、柯彩云,庄鸿钩,扬捷玉,“秀面虎”沈阳德等。
少林五祖拳包括了太祖、罗汉、达尊、行者、白鹤等五派拳术之精华,有它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点。
太祖拳:相传为宋太祖赵匡胤传下太祖长拳三十二势,该拳之特点为;讲究姿势工整,气势雄伟,发拳刚劲有力,动作威猛,手法简练实用,变化灵活,逼靠快速,攻守于毫发之间。
罗汉拳:其特点为:以形寓拳,拳法紧凑,讲究寸劲和以气催力,刚中带柔,柔中有刚,步法稳健,注重身法,气派端正威武。
达尊功:达尊者达摩尊者的简称。为达摩祖师所传之“易筋经”与“洗髓经”的内养功法。注重运气吐纳,讲究以形导气、以意导气,专司气功。
行者:行者即源于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猴拳,为仿生拳术,以形为拳。其特点为:身法灵活,出手快速,穿蹦跳跃、躲闪进退十分敏捷。
白鹤拳:以白鹤为形的仿生拳术。其特点为:技法多变,动作轻盈,走闪灵活,劲力刚脆,刚柔相济,以化柔为见长。
少林五祖拳具有勇猛彪悍之形,雄伟磅礴之势;动作简练,拳势激烈,富有阳刚之美;劲力浑厚刚强,发劲讲究力催三关、运腰送肩,出拳要求以点着力,有“金刚劲”之称。
少林五祖拳强调运功发劲要与运气密切的结合,有独特的狮子吼运气法;步法稳健,要求“四点金”落地,十趾翘则足力生,兜前足以固膀胱,夹裆、束臀、提肛而锁真气。
少林五祖拳身形强调百会提则头挺,牙关起而项强,两肩坠而心胸守;手法讲究吞、吐、浮、沉;桥法讲究过、添、断、粘;拳法讲究重与快;腿法讲究低与冷。
少林五祖拳技法的应用上要求技不离中门,出手对子午、垂肘不露胁;运招要求招中藏招、招上变招;技击总诀要求:以静待动,后发而制人;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以速御迟,用快制敌;以虚击实,出其不意;以拙制巧,待时而发。
总之,少林五祖拳是架式较小、拳法多而腿法偏少的拳种;集形、法、气于一体,具养、练、修之功能;以刚猛著称而变化微妙,刚中藏柔,善于守而利于近攻短打。
[旁注]
马超兴 原籍江西,生性好武,因仰慕南少林武功而辗转入闽,进入福建少林寺皈依佛门,他天性聪慧,又肯吃苦用功,因而武功快速精进,因不堪寂寞,且自恃武艺精湛,期限未满便欲私自下山。闯越“十八铜人阵”时,右手中指被打断,因此得了个“九爪和尚”的诨号。
孟尝 指孟尝君田文,战国时齐国贵族,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幺儿。因封于薛,即山东滕县东南,又称薛公,号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他以礼贤下士出名,后世以“孟尝”作为急侠好义的代名词。
铁砂掌 是武林中的一门绝技,亦少林寺之秘传,其法实脱胎于一指禅功夫。是将铁沙浸入特定药材后,再置入麻袋中,然后透过功法练习而来的掌上真功夫,可攻可守,练久后,可劈砖裂石。铁砂掌功法能使双手力大无穷,有强筋健骨、流畅气血、提高内脏的功能,祛病延年的功效。
永春白鹤拳 源自唐宋已成体系又经1000多年发展完善的南少林拳械技法。其发劲原理系方七娘取白鹤“震翅弹抖”之劲与南少林桩马相互融合,形成上下叫应之力而别于其他南少林拳法。这一发劲特征遵循了俞大猷《剑经》“刚于他力前,柔乘他力后”的理论。
孙悟空 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著作《西游记》中的角色之一。诨名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使用兵器如意金箍棒,随心变化。他自称齐天大圣,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500多年。后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狮子吼 是少林寺秘传稀世奇功之一,此功为人体丹田内气外发,发声吐气之功法,功成之后遇敌交手,发功呼啸,则犹如讯雷疾泻传出数里之外,令敌肝胆俱裂,往往一声长啸即使对手不战而败。此功法源于本师释迦佛文说法如狮吼,有震慑人心不可思议之威力,后经少林寺祖师们的研练,遂成一门克敌之绝技。
[阅读链接]
“五祖”表示集中了五种拳派的特点,而其根是“鹤拳”。故保留了原有“白鹤拳”的名称;因其中渗透凤阳拳师的技法,故又称“五祖鹤阳拳”。
蔡氏曾把少林技法也融合于五祖鹤阳拳里,故也称“少林玉明派”。其著名门徒有三支:
一支为永春林九如。传其子林天恩及泉州崇福寺妙月和尚等,再传晋江周志强等。
二为南安沈扬德。沈氏早年出洋,侨居新加坡创办中华国术馆,至今盛传不衰。后传厦门新垵邱思德等。
三为厦门杨捷玉,在鼓浪屿创办鹤武国术馆,传技给柯金木,再传其子柯仲庆等。杨捷玉兼精跌打伤科,春满杏林、载誉为鹭岛,深受群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