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郡棉布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找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一首在上海一带民间世代相传的歌谣。歌谣中的黄婆婆就是 700 多年之前,我国女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对于这位我国古代的平凡劳动妇女,在封建统治阶级编写的历史里,尽管没有一页关于她的记载,但是这首人民歌颂她的民谣,却一直流传到现在。

黄道婆生于南宋末年间,是松江乌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她出身贫困,为生活所迫,十二、三岁起就给人当童养媳。白天干活,晚上纺纱织布,担负着繁重的劳动。当时的纺车是脚踏的很笨重,对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来说,这活计无论如何也是十分繁重的。黄道婆的公婆对她不好,丈夫也要打骂她。一次她被公婆、丈夫毒打后,锁进了柴房,她再也忍受不了这种非人的生活,决心逃出去寻找活路。半夜,她在墙上掏了个洞,逃了出去,躲进一条停泊在黄浦江边的海船上,随船来到海南岛南端的崖州(今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崖县)。

热情好客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黄道婆,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她,而且把他们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

在当时,云南和海南岛的兄弟民族,已积累了一套棉花纺织加工技术, 就纺车来看,已有直径在 30 到 40 厘米的小竹轮纺车,以适应棉纤维比丝麻纤维短的纺纱需要。岛上的黎族妇女几乎都会纺纱织布,她们织的彩色床单和围布尤为精美,经常远销内地,很受人们欢迎。

黄道婆看到黎族妇女的的技术比自己家乡要先进得多,就虚心求学,并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纺织技术的特点,逐渐成为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

二三十年的时光过去了,黄道婆由少女变成了中年妇女,她思乡之情日深。在公元 1295 年间,她终于带着黎族人民的深情厚意和先进的纺织技术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乌泥泾。

这时候,元王朝的统治者重税勒索,要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江西等棉花种植区每年交纳 10 万匹棉布,江南人民的苦难更加深重。黄道婆带回的纺织先进工具和技术,使这里的棉纺织业发生了一场重大的变革。

黄道婆的改革主要是四个方面:轧籽、弹花、纺纱、织布。

在轧籽技术上,黄道婆教人们用铁杖擀棉去籽,来代替过去的手工剥籽; 后来又创造出一种轧棉籽用的搅车,这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弹花技术上,她改变了原来那种一尺多长的小竹弓,代之以四尺长的大弓,并用绳弦代替线弦,用檀木加工成击弦弹棉的槌子。弹出的棉花均匀细致,保证了棉纱的质量。

在纺纱技术上,她把纺麻的脚踏车改造为三锭三线的脚踏式纺车,使纺纱效率提高三倍,这种新式纺车在松江一带得到广泛应用,据说这种纺车在当时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工具。后来,在元仁宋皇庆二年(公元 1313 年),著名农学家王祯在他所著的《农书》中还介绍了这种纺车,并附有图样说明。现代的机器纺纱,除了新颖的气流纺外,其机械形式仍离不开锭子和它的传动。只是由于机械的动力大,锭子数目更多,速度更快罢了。把古代纺车和现代纱相比,现代传动锭子的滚筒就是纺车竹轮的替代。

在织布技术上,黄道婆结合传统的纺织方法,总结了一整套“错纱配色” “综线挈花”的方法传授给人们。

乌泥泾的妇女在黄道婆的热情指导下,学会了织被、褥、带、幔等棉织品,在这些棉织品上缀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各种美丽的图案,鲜艳夺目,栩栩如生。附近上海、松江、青浦、太仓、苏杭等县竞相仿效,产品远销各地,备受欢迎,特别是她们织的被更是质量精美,被人们誉为“乌泥泾被”而驰名全国。松江一带因之而成为全国棉织业的中心,历经几百年而不衰。十八、十九世纪松江布更是远销欧、美,获得很高的声誉。人们称颂“松郡棉衣、衣被天下”。

翻开中国古代的纺织工艺技术史,我国古代女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对改革棉纺织业的功绩应占一席之地。她去世后,家乡的人民为她举行公葬,还在镇上替她修了祠堂——先棉祠,表达芳动人民对她的怀念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