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服饰

缂丝

缂丝,又称刻丝、克丝、剋丝,它是用蚕丝作原料,用结织技术织造的一种高丝显花织物。它造型优美,织作精致,既是纺织物,又是艺术欣赏品, 故成为最受人们珍爱的丝织工艺品之一。

缂丝的织造一般以本色丝作经,彩色丝作纬,用专门的小梭根据花型色彩逐次织入,织物上常会因垂线的花纹轮廓留下纬丝转向时的断痕,形成“通经迥纬”的结构特征。这种结织技术出现于汉代,用于毛织,唐代移用于丝织,宋元明三代达到发展的高峰。

缂丝的花纹、图案基本上采用画家的绘画作品,也就是把绘画移植到丝织上,用丝织来表现绘画。故其纬线依据绘画的色彩而选用彩丝,彩丝的色泽选择范围一般达 1000 多种,甚至多达五六千种。由于色彩花纹富于变化, 故虽织百花,可以使其不相类同,而且因留有纬丝转向的断痕,层次分明, 有如雕刻一般,且有强烈的立体感,从而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缂丝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誉。宋人庄绰的《鸡肋篇》中说,刻丝“以熟色丝经于木棦之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线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元人孔行素在《静斋至正直记》中说,刻丝有数种,“有数品颜色者,有止二色者,(皆)宛然如画。”明人张应文在《清秘藏》中说,刻丝“不论山水、人物、花鸟”,皆“生意浑成”。可见缂丝艺术价值之高。当然,要用细细的彩色丝线,一根一根地织出花纹图案,还必须按原画织出色彩的浓淡和变化,是极其不易的。一个熟练的织工, 要织一幅缂丝,往往得花数月的时间,而织一幅较复杂的图案,则得花上 1 年以上的心血。《鸡肋篇》中就说:“如妇人一衣,终岁可就。”这样,也就更增添了缂丝的珍贵。

现存传世的缂丝珍品,有唐代流传日本的“七条织成树皮色架裟”,有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北宋“紫天鹿刻丝”、南宋沈子蕃的“梅鹊图”、朱克柔的“莲塘乳鸭图”、以及明代钩摹宋人赵昌的“四季花鸟卷”,有明十三陵定陵出土的龙袍等。历史上,缂丝技术的传播面很广,南北皆有,甚至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也能织造。但随着历史的推移,这一独特的织造技术几乎失传。近年,在江浙一带,缂丝技术重又受到重视,并有一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