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都市——人工岛

1981 年 3 月 20 日,在一个地图上从未有过的小岛上洋溢着明媚的春天气息,人们正在上面举办为期半年的博览会。博览会取名为“波托比亚”, 意思是“海上的未来城市”。博览会荟集的现代科技精华使人流连忘返,心驰神往。每天参观的人数达 10 万人次,最多时达 20 万人次。如此盛况空前, 让我们也去浏览一番吧。

从繁华的日本神户市中心的三宫站,乘上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无人驾驶高架电气列车不消 6 分钟,我们就来到了新神户大桥。大桥南面联接着一个

东西长 3 公里、南北宽 2.1 公里、方圆 14 公里、面积为 436 公顷的小岛。在

16 年前日本的地图上还没有这个小岛,这是日本人民移山填海建造起来的一个人工岛。

这个地图上从未有过的小岛,现在已经变成一座新型的海港城市。环岛的沿海建有 11 个 4 万吨级泊位的集装箱船码头,可堆放 150 万个集装箱。同

时,还建有 16 个 15000 吨级泊位的普通船码头,以及车站、仓库和包装工厂。

全港装卸年吞吐量达 1.5 亿万吨,仅次于荷兰的鹿特丹和美国的纽约,名列世界第三。

岛上划分为公共区、服务区和国际区。公共区里,公寓楼群鳞次栉比, 层迭相间,可供 10 万以上人口居住。服务区里建有幼儿园、学校、医院,辟有南公园、中公园和北公园。其中以南公园为最大。在三座公园里,有四季常青的林带,有姹紫嫣红的花圃,有碧绿如茵的草坪。在其它各区也都相间穿插种上葱郁的树木、芳艳的花草,使人仿佛置身于碧海环抱的“花园岛” 上。

以 12 层楼的国际交流会馆为中心的国际区,还建有一幢 31 层楼的神户港岛饭店。这是岛上最高的大厦。它的与众不同的奶白色椭圆形楼体,宛如一座白玉雕就的擎天“巨碑”,巍然兀立在岛中,格外引人注目。商业、体育和娱乐中心,以及专供展览交流的博览会场址,都设在国际区里。

我们已经身临岛上周游了一番,看来,这个岛并非“海市蜃楼”。在近海浅海水域中,建造人工岛,把局部海域变成陆地,是近海工程设施的重要形式。

近海海域远离大陆陆地,其海洋环境具有水深、浪大,水下压力高、温度低、能见度差,还有潜伏暗流,台风、地震、海啸发生机遇多等特点。复杂、严酷的海洋环境给资源开发带来巨大困难和很多技术难题。对待这样的海洋环境已是难于用人力去改变或影响它,主要是如何适应它,克服它带来的困难,使资源开发顺利进行,使开发者能在那种环境中生存与工作。因此, 需要采用人工岛和海上平台等专门的人工设施和现代的定位、建造、材料、施工等高新技术及其装备。

人工岛,是在较深的海域中人工修筑的“陆地”,具有一定面积并高出最高海面,用来减轻波浪和水流的侵袭,形成一专门的海上作业区,用于开采石油与天然气、采掘海底其它矿藏、海洋能利用海水淡化、兴建海上工厂与仓库、建设超大型海轮码头与海上机场、发展城市与旅游基地等。

1986 年,据前苏联《消息报》报道,法国建筑学家克里斯蒂安·梅尼设

计的长达 4 公里、可住 1 万人左右的人工岛模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建筑师协会举办的“未来住宅”传统性比赛中获得头奖。

梅尼设计的这个“海上城市”的用途就是为了开采海底矿藏、沿海大陆架石油和捕鱼的。海上城市的基础是一系列大型双重角锥体结构(其中的 8 个椎体高耸在海面上,8 个反方锥体深入水中)。人造岛的全部设施都同这种建在海上的结构连成一体。为了开采矿藏,专家们将从水下 350 米深的反方锥体里面乘电梯或自动升降梯下到海底。开采的矿石将运到上面,在设于第一“层”的工业区加工。在海上城市第二“层”,设行政管理综合体和科研实验室。这里还将开辟商业中心、电影厅和剧院。住宅安排在第三“层”, 即锥体的最上部,海上城市将利用波浪能自行解决能源问题。

由于离岸较远,近海工程的建筑物或结构物都成为海上“孤堡”或“孤堡”群。这些人工岛大多有栈桥或海底隧道与岸相连,栈桥与隧道也是人工岛工程的组成部分。

现代工业发达的沿海国家,滨海一带常人口密集、城市拥挤,进一步发展和建设新企业及公用设施受到很大限制,原有城市的居住、交通、噪声、水与空气污染等问题也很难解决。兴建海上人工岛,是改变或改善这些老城市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60 年代以来,日本建造人工岛最多,规模也最大。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

神户人工岛外,以后又建成面积达 580 万平方米的六甲人工岛和长崎新大村

海上飞机场。日本酝酿用 200 年时间,在离日本列岛 5 公里外的海域填造 700

个人工岛,每个人工岛的面积约为 1650 公顷(16.5 平方公里),共计 114 万公顷,与现在日本住宅和工厂用地面积相当,等于使日本建筑面积扩大了一倍。

此时,我们的心头该倏然升起一种坚定不疑的信念:开发利用美丽富饶的海洋,建造繁华的“海洋都市”,并不是什么空幻奇想,而是为期不远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