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东瓜机场

飞机在太平洋诸岛屿之间不停地飞行。

发热,剧烈地咳嗽,犹如刀割心肺,使陈纳德难以忍受。但他感到更加难受的是,他在中国的 3 年半时间,没做多少工作,觉得他是不应该拿薪金的。他手下的上百名学员,要么被日本人打死,要么在训练中失事身亡。中国空军就像不存在似的,徒有虚名。

飞机遇上一股气流,颠簸了几下,稍后又恢复了平稳。陈纳德不禁觉得,此次去美国弄飞机和驾驶员,前途渺茫,因为美国第一优先考虑的是欧洲的战事,况且他认识的美国高层人士不多。

1940 年 11 月 1 日。

华盛顿 V 街,中国国防供应公司。

陈纳德在昆明时就已经结识宋子文,并且成了密友。此次老友重逢, 格外高兴。宋子文在得知蒋介石的意图后,很快为陈纳德安排了一间办公室,并对陈纳德说:

“钱的问题我会考虑。你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尽快列出一张供应品的项目表来。”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筹措,陈纳德的梦想开始实现,他觉得很兴奋。1941 年 7 月 8 日,下午 4 时。

陈纳德坐上飞往中国的飞剪式班机。他在这天的日记中写道:

“在抗击日本人的战斗中,我第一次有了我们需要用来打败他们的一切东西。”

班机降落在昆明机场的一条简易跑道上。烟雨濛濛。

成千上万的中国民工正在抢修昆明机场。按照这种速度,修筑机场的计划看来是难以完成了。

陈纳德从昆明飞往重庆。宋美龄告诉陈纳德说:

“由于征集志愿队员的时间迟缓,志愿空军又赶上了昆明的雨季, 加上昆明机场尚未完工,政府决定同英国驻缅总督协商,让美国志愿空军连同飞机一起进驻缅甸,并劳驾您去缅甸组织志愿空军的训练。”

“夫人,我们在缅甸何处机场训练?”陈纳德问。宋美龄回答说:

“缅甸的东瓜机场。” 东瓜机场。

它距离仰光约有 170 公里,以铁路计算是 166 英里。它有一条 4000 英尺的沥青面跑道,可供训练之用,至少要比昆明机场的泥土跑道强得多。

机场附近有一个小镇,称为东瓜镇。镇上有一些中国和印度商人开设的铁皮屋顶的小店铺。镇中心仅有一条泥土路,四周为柚木林所包围。

7 月 14 日,美国驻仰光领事馆通知陈纳德,一共有 68 架 P—40 飞机

已经抵达,第一批 30 名美国空军人员也随即到达。天气闷热,潮湿。

陈纳德赶往仰光港码头迎接。原来这批志愿人员是由路德教会教长弗里尔曼率领的。弗里尔曼的中文说得很流利,1937 年在汉口时,他就与陈纳德相识。当时他曾向陈纳德建议,他可以担当美国志愿队的随军牧师。

弗里尔曼后来对他们在码头相会时的情景回忆说: “那天,陈纳德站在码头上,像往常一样穿着一身粗制滥造的冒险

家式的服装:防蚊鞋,军官衬衫上别着中国军衔,破旧的空军帽,以突出他的好斗的相貌。只要看他一会儿,就会得到一个不拘小节和不讲排场的印象,再加上一种敏捷的、颇有把握的、绝对权威的神气。我想, 船上的人没有一个以前见过他。我在船栏边望着这一排人,他们默默地瞪大着眼看他。我可以看出,至少在那时,陈纳德完全能够控制住大家。”

摆在陈纳德面前的至少有三件事要做:

尽快使东瓜这个又热又潮、长满臭虫的基地,能够充当战斗训练和作战的地方;

准备充裕的飞机零件,使 P—40 机能不断飞行;训练这些不同性格的志愿人员,使他们团结得像一个人那样动作。

一个月后,8 月 15 日,第二批志愿人员抵达仰光。当时,陈纳德正在重庆参加军事会议。他设法在 8 月 21 日回到了东瓜。

不久,他便发现这里的士气十分低落。

地勤人员和驾驶员一直在营房周围转来转去,酒喝得很多,还不断地发牢骚。

5 名驾驶员,还有好几名地勤人员,向陈纳德递交了辞职书。他们都是以“情况有误”为由,而要求回美国。陈纳德果断地接受了他们的辞职,让他们打点行李回去。之后,陈纳德召集了一次全体人员会议。

在会上,陈纳德用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瞪着那些满腹牢骚的志愿兵。他那张久经风霜的脸上满是怒火。他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喝了一口水。接着,他严肃地宣布: “所有留下来的人,都得按合同办事,如不履行任务,则处以罚款,

严重者给予不光荣的开除。

驾驶员立即开始 60 小时的飞行训练,人人都得出席地面上的听课,

共两门课程,每门 72 小时。次日早晨 6 时即开始。” 台下一片寂静。

志愿兵们心里都明白,在这里,陈纳德是说了算的。9 月初,情况稳定了,训练也开始认真起来了。然而,热带丛林的闷热气候,艰苦的生活条件,严格的训练,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使一些人无法适应。在开始几个月的训练中,有 23 人辞职。他们大多是由于酗酒,完不成任务或不服从命令而被陈纳德解雇。这些人回到美国后,给陈纳德造了不少恶劣的舆论。而且。有关辞职的消息还传到了罗斯福总统的耳朵。

因此,陈纳德不得不在 10 月 21 日发出一份电报,向华盛顿作出必要的解释。

美国华盛顿特区

海军部海军作战部部长先生:

来信附上的表格可惜无法说清那些破坏合同离开志愿队的人的原因。这些人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少数。我认为,他们要么过于乐观,要么过于鼠目寸光,未曾料到他们为之志愿服务的条件会是这个样子,尽管事先曾向他们作过详细的介绍,在抵达缅甸后,他们完全丧失士气,一蹶不振。我很高兴让他们离开。我不用指出,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内丧失士气会大大影响这些人的军事价值。

第二类人都是一些更聪明的合同破坏者,特别是驾驶员。我认为,他们的动机各异,但一般说来是不可置信的。我认为,有几个人有明显的证据说明他们将美国志愿队当作一个逃避在国内服军役的手段。但至少有一人按其自述,是为了偿还债务才参加美国志愿队的,因此,一积累了足够的现金后,就回家去摆脱其窘境了。还有一些人看到最后可能要实战,就无法去面对考验了。

在那些破坏与我们所签合同的人之中,当然还有一两个确实因家庭有困难或健康不佳才走的。但每一位参加美国志愿队的人都曾被明确告知,他加入的是什么组织;军役是怎么回事,因此,即使退一步来说,在他们觉得这一冒险不完全对他们胃口的时候,很难为这些领取美国志愿队薪金的人找到什么借口。

你的十分诚挚的克·李·陈纳德 1941 年 10 月 21 日

缅甸 东瓜

随着时间的推移,雨季慢慢南下,机场逐渐变得干燥。11 月底。陈纳德一边看着在深秋天空中俯冲和翻滚的机队,一边感觉到,他们可以

作战了。

他想,如果一切顺利,他们可以在几周内调往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