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纸鸢

冬天,暖暖的阳光投射进来像一座小桥,真想随着它滑向天空,因为我的心早已飞向那遥远天际飘动着的纸鸢。纸鸢,现代人叫它风筝,就是这飘飞的精灵曾伴我度过了多么欢乐的童年。如今想起,它还在阳光下一闪一闪, 就像记忆中的亮点。而握在手中的那条长长的线,一头系着过去,一端飘向生命的未来。

1755 年(清朝乾隆年间)的一天,也是在冬日的阳光中,一架小小的驴车上坐着愁容满面的于景连。当驴车停在西山脚下黄叶村一栋简朴的院落门前时,已近黄昏了。他拖着那条残腿费力地登上石阶,沉重的脚步惊得老树上归巢的昏鸦不停地鸣叫着。没等他站稳,院门已开,一个中年汉子站在面前,一双有力的大手扶住了他的双肩。

“梦阮兄⋯⋯”于景连只说出了 3 个字,曹雪芹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余下的一切。景连太难了,天生残疾,又担负着一家老小的生计,日近年关, 又断了炊,万般无奈才来向曹雪芹求援。而曹雪芹又能帮他多少呢?乾隆盛世中的一个布衣才子,虽才高八斗,胸藏锦锈,却也是身无分文,一贫如洗。

夜深了,面对如豆的残灯和多日不见的好友,于景连倾诉着心中的抑郁与无奈。曹雪芹静静地听着,京城中一幅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画面浮现在眼前。当景连说到富家子弟为寻欢乐,竟花上十几两银子去买风筝时, 曹雪芹眼睛一亮,当即说道:“这银子如真是来得这样容易,我们便有了一个‘劫富济贫’的去处了。睡觉!睡觉!明日一切便都有了。”其实,此时的晨辉已经映红了西山顶。

三四天后,于景连踏上了归途。那架驴车上仍是无米无面,囊中也无分文,但添了曹雪芹连夜赶制的几只精美风筝。那是挚友的一片深情,也是他生活的全部期盼。

又是一个黄昏,曹雪芹忽听到门外一声清脆的鞭响,和那熟悉的脚步声。他迎出去一看。嚯!满满的一车年货,还有一个容光焕发的于景连。又是一个不眠的夜晚,他们共享着风筝带来的丰裕和欢乐。陈年的佳酿染红了他们的脸,友情和成功烧热了他们的心。也就在这一夜,一个构想在曹雪芹的脑海中形成了。是什么构想呢?是要改行做风筝来赚钱,还是干脆到城里做买卖来经营风筝?都不是。他的构想是写一本书,写一本专门为天之弃儿—— 残疾人谋生的书。于是,一本与《天工开物》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费异斋集稿》出现在曹公的书案上。

这是一部集 8 种民间技艺于一册的别开生面之作,其中的《南鹞北鸢考工志》是专门讲风筝制做的,人们可以从详尽的解说和精细的插图中了解有关风筝的历史、传说,得到风筝的扎糊、彩绘、放飞等技法要领。与此同时,

他又在考虑一个问题,此书既出,得到益处的又岂止是残疾人。怎样能使它专门为残疾人谋利益呢?他忽发奇想,将《南鹞北鸢考工志》中的关键部分都用隐语来写,使一般的读者不解其意,而在另一部书《此中人语》中再加以详细的解释。《此中人语》是专门供残疾人学艺用的。这也许是中国民间最早的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善举!从中我们看到了一颗博爱的心、一颗高洁聪慧的心。

200 多年过去了,现在又能有多少人知道这段故事?即使是放风筝的人们,又能有多少人知道《南鹞北鸢考工志》呢?这一切都被淹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有时我想,现在京城天空中到处可见的风筝,不正是从那久远的时空中飘飞过来的吗?曹公对于残疾人“予于利莫若予于技”的构想,对于今天的残疾朋友们也是一条良策呀!我国的残疾人如果都能有机会学到一技之长, 就能凭此谋生脱贫,并且有可能回报社会为国出力!待到这一天到来的时候, 如曹公有灵,也可乘一页纸鸢笑翱九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