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藩部
1840年以后,英、法、俄、美、日等列强多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的民族危机、边疆危机日益加深,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边疆危机四伏:俄、日在东北展开争夺,美、日侵略宝岛台湾,法国在中法战争后打开了南疆的门户,英国在西藏地区两次发动罪恶的侵藏战争,俄、英在新疆进行了长期的争夺,沙俄采用种种手段阴谋把外蒙古地区从中国分裂出去。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中国的有识之士发出了“强邻环列,虎视鹰瞵”的惊呼,呼吁中华儿女奋起抗争,免除“瓜分豆剖”的危险。在这种形势下,晚清时期采取了发展海军、调整边疆民族管理机构等对策。民国时期,边疆局势仍一再紧张,历届中央政府都设立了相应的机构加以管理。
面对着边疆地区的危机形势,在爱国官民的推动下,为维护自身统治,清朝也采取一定的措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的变动就是应变求存的重要部分。
在中央,理藩院改为理藩部是晚清时期边疆民族管理机构的最大变化。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在反清革命浪潮一再高涨的形势下,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并决定改革官制,改动之一就是把理藩院改为理藩部。1907年后,理藩部逐步确定了机构编制,行政首长最初仍称尚书,下设侍郎,1911年5月才改为“大臣”和“副大臣”;仍保留了旗籍、王会、典属、柔远、理刑、徕远六司的名称,司务厅、银库、饭银处和当月处也保留了下来;增设调查、编纂两局,1910年又改为科,合并到宪政筹备处,负责筹备藩属地区的宪政事宜;曾计划设立殖产、边卫两司,但始终未设。理藩部存在的几年间,除了继续履行理藩院原来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的职责外,还适应预备立宪的需要,在边疆民族地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调查,内容包括垦务、木植、牧场、铁路、矿产、学堂、兵制、台站、疆界、商务等等,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许多方面。
在边疆地区,清王朝逐步推行与内地一体化的政策,力图通过设省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对于日、俄在“龙兴之地”的争夺,清朝统治者也不能坐视不理,19世纪末就着手调整官制,日俄战争爆发后更加紧了步伐,到1907年正式下诏改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为行省,并设东三省总督,由徐世昌出任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唐绍仪任奉天巡抚,朱家宝署理吉林巡抚,段芝贵署理黑龙江巡抚。
在西北地区,1884年(清光绪十年)新疆正式设省,刘锦棠出任首任巡抚,魏光焘为首任布政使,到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全省设4个道,辖6府、10厅、3州、23县;原来的伊犁将军也被保留下来,只不过成为了仅仅主管伊犁、塔尔巴哈台地区军队的军事长官。阿尔泰地区在清前期属于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由科布多参赞大臣管理,沙俄强占中国西北大片领土后,这一地区就成为了中、俄接壤地带,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1904年,清朝决定在这一地区设置阿尔泰办事大臣,由锡恒以副都统衔出任办事大臣,他到任后提出了开垦荒地、设立学堂、调整驿站、加强边防等治边措施,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定边陲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东南海疆,美、日相继侵略台湾,中法战争中法军又向台湾、澎湖发动进攻,这使台湾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1886年,刘铭传、杨昌浚奉命会商台湾建省事宜,1887年在台北设立了台湾巡抚衙门,1888年刘铭传接受了“福建台湾巡抚关防”,台湾的人权、财权陆续确立,至此台湾建省的工作最后完成。到1895年,台湾设有三府一州,即台湾府、台北府、台南府和台东直隶州,辖11个县、4个厅。
在西南地区,1904年英国侵略中国西藏后,清政府加快了筹划西藏及邻近的川边地区的步伐。1906年,清政府派张荫棠查办藏事,提出了一系列“新政”计划,其中就包括裁撤驻藏大臣、帮办大臣,由朝廷派亲贵大臣为行部大臣总管藏事。因张荫棠很快离藏,这些计划被束之高阁,而后驻藏大臣继续在西藏推行新政,行政机构方面则依照内地各省督抚衙门体制,由驻藏大臣直接掌管全藏政务,裁撤帮办大臣,改设左、右参赞,以加强驻藏大臣衙门的职权和办事效能。也是在1906年,赵尔丰出任川滇边务大臣,1908年又被任命为驻藏大臣,因西藏地方的上层群起反对而未能就职。在东起打箭炉(康定)、西至丹达山、南接云南、北抵青海的广大地区,赵尔丰以武力为后盾推行“改土归流”,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推进,撤销了许多土司,改设府、县、厅、委员,设置流官。1911年,代理川滇边务大臣傅嵩上奏清政府,建议在川边设置“西康省”,但清朝不久灭亡,不但西康建省之议未能实现,“改土归流”的成果也很快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