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国良

廖国良,1936 年生,四川人。1962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国防大学战略教研室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共党史、毛泽东军事思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的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简编》、《毛译东军事思想发展史》、《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等。

去洪山口拜访廖教授,本来光路程就够我们受了,可偏偏天公不作美, 走到半路,下起小雨。待访问归来,雨仍未住。踏车而行,倒也有一番情趣。

访问人:不久前发生的海湾战争,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全新的战争图画。它使人感到,现代战争主要是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较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发生了种种疑问: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的今天,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否还有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过去主要以陆地作战为研究指导对象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现代战争空间不断拓展的情况下,是否仍然适用?

廖国良:我认为,产生这些疑问是很自然的。但这里有两个问题没搞清楚:一是人们只强调了武器的重要,没有看到战争是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等客观条件和主观指导能力的综合较量,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二是人们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原理缺乏深刻的理解,没有看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所揭示的基本原理,特别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长远的普遍的指导意义。它不仅适用于过去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战争,而且适用于现代的高技术战争。

海湾战争:毛泽东的战争观和方法论访问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廖国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点,毛泽东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仍是正确分析和认识现代战争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对战争的起源、本质,战争的性质,战争的目的,战争的根源,对待战争的态度,战争胜负的诸因素, 以及认识与运用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等问题,都做出了正确而又深刻的阐述。譬如:在阶级社会中,战争是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矛盾的最高的斗争形式;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私有制和阶级的存在是战争产生的根源,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是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人类社会只有进步到消灭阶级和消灭国家的时候,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战争,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还决定于作战双方的主观指导能力;战争是有规律的, 战争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我们不仅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而且要研究特殊战争的规律,不仅要研究战争的客观规律,而且要研究战争的指导规律;军事的规律是客观实际对于我们头脑的反映,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研究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指导规律,应着眼其特点和发展;熟悉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 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运用于自己的行动,要在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基础上,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争取战争的胜利等等。这些反映一般战争规律的基本理论,是我们正确研究和认识战争的理论基础,是正确指导和解决战争问题的钥匙,不仅对我们研究现代战争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其中的许多原理、原则,可以说直到战争消灭以前都是适用的。

访问人:您这样讲有何历史根据呢?

廖国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战争历史和海湾战争都证明了上述理论观点的正确性。譬如 1991 年的海湾战争,尽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使用高技术武器最多的现代化战争。但这场战争仍然告诉我们,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美国出兵海湾的真正战略意图是要控制中东的战略要地和海湾石油基地,推行全球战略,谋求世界霸主地位;而伊拉克的主要战略冒的也是控制海湾的石油资源,争当海湾霸主和阿拉伯世界的盟主,所以美伊之争实际上是大小霸权主义推行强权政治的继续。海湾战争以伊拉克失败美军胜利而告终,高技术常规武器固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伊拉克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它入侵科威特,在政治上失道寡助,得不到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同情与支持,军队士气低落,地面战争开始之后,就军心瓦解,一触即溃。在经济上,伊拉克孤立无援,又受到联合国的经济制裁和封锁,困难重重。在地理环境上,开阔的沙漠地带,光秃秃的一片,便于高技术兵器发挥优势,易攻难守,对不掌握制空权的伊拉克是非常不利的,虽然它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燃烧油井,利用烟雾来掩护自己,但这只能起到很小的作用;在战略指导上,伊拉克屡屡出现失误,地面战争仍沿袭两伊战争的打法, 构筑了约 200 公里长、3 公里纵深的障碍地带,并与其后阵地工事相结合, 构成了纵深约 10 公里的防御地带,这就是所谓的“萨达姆防线”。地面战争开始后,局限于这条防线,实行消极防御的作战方针,而当多国部队突然快速地向西机动 300 多公里,在伊军侧后的最薄弱处展开,就使这条防线立刻置于无用之地。伊拉克的失败,恰好说明了毛泽东关于战争根源、战争性质、战争指导、战争胜负的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仍然是我们观察和分析认识现代战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如果我们违背它,就会被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糊,看不清楚战争的根源和本质,就不能采取正确的立场和态度,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也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人民战争思想过时了吗?

访问人:面对现代战争,有人认为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已经过时,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廖国良: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认为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对现代战争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毛泽东军事思想就是围绕着人民战争展开的。其战争观和方法论是人民战争的理论基础,人民军队是人民战争的工具和骨干力量,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人民战争的方式和方法,国防现代化建设是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准备。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明确规定人民战争是我国未来反侵略的指导路线,也就肯定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表明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对现代战争的根本指导意义。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这就是坚持战争的正义性和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其基本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

反抗阶级压迫或民族压迫,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进步力量,开展以军事斗争为主,并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等各条战线、各种斗争形式相配合的全面战争。

访问人:人民战争强调战争的正义性。今天的时代条件变了,这个问题仍很重要吗?

廖国良:时代条件虽然变了,但并未改变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个马克思主义在战争问题上的根本观点。战争的政治目的决定战争的性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仍然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规定了我们可能进行的战争只能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这种战争符合国家民族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仍然是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

访问人:现在的高技术兵器是电脑控制,命中率很高,在此情况下,人民战争到底有多大的制约性和取胜的可能性呢?

廖国良:我认为,现代战争并未改变人民战争一定能取得胜利的规律, 战争的正义性仍然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前提条件。譬如,1961 年到 1975 年, 美国的侵越战争达 15 年,它在越南的军队最多时达到 54 万,除了原子弹, 所有的先进武器都用上了,但越南人民在正义战争中运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采取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竹尖战等多种战法,使美国侵略军到处被动挨打,最后灰溜溜撤走。又如,苏军当年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取得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胜利。但当它入侵阿富汗时, 虽然也使用了最先进的武器,最后却以失败而告终。问题在哪里?就是因为它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再如,越南曾在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的支持下, 运用人民战争取得了抗法、抗美战争的胜利,但当它丢掉了这面旗帜,实行地区霸权主义,入侵柬埔寨时,就遇到了当年法国、美国侵略军同样的难题, 遭到了柬埔寨人民的顽强抵抗,优势兵力和现代化武器装备发挥不了预想的作用,陷入柬埔寨人民战争的泥潭中而一筹莫展,最后被迫撤军。这些告诉我们,为保卫国家主权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进行的反侵略战争,仍然是赢得战争胜利的政治基础和前提条件。正义战争也会受到一些挫折,甚至遭到暂时的失败,但最终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访问人:人民战争强调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这关涉到人和武器的关系问题。

廖国良:对人和武器的关系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看法。80 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发展很快,如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开发技术、航天技术、核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都出现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对人工智能、航天和超导材料的研究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加速了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高精度、大威力、全天候突击的新式武器相继装备军队。去年的海湾战争,多国部队大量使用了现代化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新式坦克,反坦克直升机,新型飞机、舰艇都出现在海湾战场上,多种侦察技术手段提供了及时而又准确的情报,各种强大的电子干扰和压制及电子制导技术的熟练应用,完全掌握了第四维(电子战) 空间战场的主动权,等等。对这些高技术常规武器的作用,我们不可低估, 但也不能过高估计。譬如,海湾战争初期,伊拉克采取坚固的防御工程和巧妙的战场伪装,尽管多国部队平均每天出动 2000 多架飞机,空袭 20 多天,

发射和投掷各种导弹、炸弹 30 多万吨,相当于美国当年在广岛投掷原子弹当

量的 20 多倍,但萨达姆仍然能通过通讯网络保持同他的部队联系并指挥作

战,飞毛腿导弹发射架大部分保存下来了,机场仍可使用,隐蔽在地下机库的飞机仍对多国部队构成威胁。这表明高技术兵器也存在着弱点和局限性。我们设想,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技术优势如果在中越边境的山岳丛林地带, 或在中印边界人烟稀少、山很高、雪很大、道路艰险、高原缺氧的情况下使用,也一定会出现死角。如果在正义战争中能够充分发挥广大军民的主观能动性,总会找到战胜高技术武器的办法。我们不能用伊拉克的失败来说明一切,因为它不具有普遍意义,更重要的是它所进行的战争是侵略战争。所以, 毛泽东讲:“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毛泽东还讲: “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就拿抗美援朝战争来说,当时美军掌握着制空权,投入到战场的飞机最多时达 2400 多

架,平均每天出动近 800 架次。在敌人飞机大炮的逼迫下,志愿军广大指战员创造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许多办法。我军依托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阵地防御体系,坚持了二年零一个月的阵地战,最后迫使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这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在现代战争中后勤保障占有重要战略地位,而铁路运输又是后勤保障的大动脉,因此破坏铁路运输就成了当时美军狂轰滥炸的主要目标。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军共向朝鲜北部 1000 多公

里的铁路线上,投弹 10 万吨,在我通车线路上平均每 7 米就投弹一枚。1951 年夏季,美军还发起了持续近一年的空中绞杀战,重点封锁几座重要的江桥和运输的咽喉的“三角地区”,关键地段平均每两米投弹一枚。在反轰炸、反绞杀战中,我铁路运输战线的指战员和职工发扬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以集体的智慧创造了一整套抢修抢运的有效措施,形成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就连倡导绞杀战的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也不得不承认:“虽然联军的空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共产党的供应,然而共产党仍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运到前线,创造出惊人的奇迹。”这说明在敌人的先进武器面前,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根本优势,总是有办法对付的。

访问人:这是否就意味着武器不重要了呢?

廖国良:我这样讲,并不意味着不重视武器。其实毛泽东在强调人的因素在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列宁也讲过:“一支军队不准备掌握敌人已经拥有或可能拥有的一切斗争武器、一切斗争手段和方法,谁都会认为这种行为是愚蠢的甚至是犯罪的”。现代战争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较量,在战争中武器和人的因素是辩证统一的,如果不掌握现代军事技术,军队战斗作用的发挥就会受到很大局限,遇到很大困难, 遭到很大的损失和破坏。发展国防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是发挥以军队为主干的人民战争力量,打败优势装备敌人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及其他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及时地提出了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军队和发展国防科技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作出了发展战略核武器的重大决策。

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现在我

国已经建立了能提供各种具有一定先进水平的武器技术装备和其它作战物资的强大国防工业,初步形成了包括航天工业、核工业、电子工业、飞机和舰船制造业、常规兵器制造业等门类齐全的国防工业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科研体系,为独立自主地依靠人民的力量,建设和巩固国防,打败一切侵略者,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现在我军的现代化水平也不太低呀,我们有洲际导弹、原子弹、氢弹,还有比较先进的飞机、坦克和大炮。过去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人民战争,现在我们有了这些现代化武器,再打人民战争,就如猛虎添翼,就能更好地战胜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敌人。

访问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使现代战争出现了许多新特点,看来这些新特点不仅没有使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失去往日的光辉,而且会更加显示出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廖国良:是这样。现代战争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总体战、立体战、合同战。总体战不仅是作战双方军事力量的较量,而且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外交等方面的综合较量,需要各条战线、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在党和政府统一组织和领导下,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力量。立体战不仅是在地面打, 而且在空中、海上各个层次展开,涉及的空间大,方向多,需要动员广大军民共同参战和支援战争,在各条战线上自觉地不遗余力地打击敌人。合同战不仅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还要求各种武装力量(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各个战场各种作战形式之间的密切配合,我国三种武装力量相结合的传统作战体制,在现代战争中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幅员辽阔,边境线漫长,周边“热点”地区较多,各个地区风土民情、气候地形条件差别悬殊。因此,在未来边境地区反侵略作战中,从根本上讲,离不开当地地方部队(如省军区、军分区、守备区等)和广大民兵的配合。否则,只靠“远道而来”的野战部队,是无法顺利进行作战任务的。

访问人:这样说来,因为现代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不但没有减弱人民战争的威力,相反为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优势提供了更宽广的领域。

廖国良:事情很清楚,现代战争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斗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因此,以军事斗争为主并与其它斗争形式相配合,就更为重要。从政治上讲,我国未来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国家的安全。战争的正义性和得道多助,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动员和组织起来,万众一心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斗争,取得战争的胜利。从经济上讲, 现代战争物资消耗很大,没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就很难进行。同时,在经济上的封锁与反封锁、制裁与反制裁的斗争将会空前激烈。这些都离不开广大群众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援。从外交上讲,我们现在已同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或贸易关系,我们可以利用世界人民的舆论力量,对敌人发动强大的政治攻势,争取他们在人力、物力、财力和道义上的支持,并分化瓦解敌人。总之,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各种斗争形式相配合的内容将更加丰富,更加需要人民战争,人民战争也能更好地适应于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要求。

访问人:在局部战争中,一般说来战争规模比较小,战场纵深比较浅,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战争还有没有作用呢?

廖国良:现在对人民战争的糊涂观念很多。譬如:有的人孤立地、片面地从战场作战的表面现象看问题,认为“没有民兵和人民群众直接参战,就不是人民战争”,“空中海上作战人民群众无法施展力量,也不是人民战争”

等等。应当指出,战争规模的大小和不同的表现形态,并不是判定是不是人民战争的标准。最根本的是要看这个战争的政治目的,看它是不是正义的, 是不是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人民群众是拥护还是反对这个战争。在人民战争中,广大群众支援和参加战争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是多方面的,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除军事斗争外,还包括与之配合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外交等方面的斗争。局部战争和全面战争相比,虽然规模有所不同,但同样需要而且能够进行人民战争,人民群众的支援和配合也是不可缺少的。譬如: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期间,藏族人民群众在十分恶劣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艰难而成功地为我军提供了物资保障。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期间,海南地区财贸、交通部门,十天之内就为前线提供了 40

余万公斤的物资,并组织了 5000 余民工支援前线。在对越南自卫反击作战中,仅广西隆安县的三个民工队就为前线抢运了大批的弹药、粮食和干粮, 有力地保障了前线的需要。在全国人民中广为传颂的“老山精神”和普遍开展的“献给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活动,使前方将士受到了巨大的精神鼓舞。事实告诉我们,如果离开了政府和人民群众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配合,军队就失去了根基,就会寸步难行。在现代条件下,任何局部战争从规模上看,虽然是地区性的,只是部分动员,但都是综合国力的较量,都和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无论是全面战争还是局部战争都将是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的战略战术原则仍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访问人: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在现代战争中是否仍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廖国良: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这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具有现代指导意义的第三点内容。

战略战术的物质基础是武器装备,它的制定和运用必须适应武器装备的发展状况,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战略战术还要受其他条件的制约。譬如,它必然由一定的哲学观点作为理论基础,为一定阶级或集团的政治目的所支配,受一定的军事思想所指导,由一定的军队和人员去实施等等。所以有些国家武器装备先进,但并不意味着它的战略战术就一定先进。相反有些国家武器装备相对落后,也并不意味着它的战略战术就一定落后。在过去历次战争中,我们的武器装备是相对落后的,但是连敌人也不得不承认我军的战略战术是高明的。我军的战略战术从本质上讲是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无论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看,还是从总体上和基本内容上看都是先进的。

访问人:毛泽东的一些战略战术对现代战争还有哪些具有指导意义呢? 廖国良:譬如毛泽东提出的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战略上藐视敌人,战

术上重视敌人;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三种作战形式紧密结合,适时进行以改变主要作战形式为主要内容的军事战略转变;关照全局,把握关节;力争主动,力弃被动;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每仗要有准备, 力求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有胜利的把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实行作战指导上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等等。这些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上的战略战术原则体现着灵活机动的显著特点,反映着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指导规律。尽管未来战争有着许多新特点,但仍然是在我国的国土

上,以人民军队为骨干进行的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只要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这些战略战术原则,把它们和变化了的新情况相结合,就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就能把战争胜利的可能变为现实。

访问人:毛泽东军事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军事理论,对现代战争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任何科学的军事思想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和发展的,因此我们应从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它,应用它。

廖国良:是这样的。我军建设和作战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是我党我军的历史选择,是从中国的国情军情出发夺取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需要。对毛泽东军事思想采取“过时论”或“两个凡是”“顶峰论”的态度都是错误的,它们都是违反毛泽东军事思想本质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原理、原则反映了一般军事活动的客观规律,不会因为某些具体条件变化而过时。但是在运用时也不能照搬照套,而是要从实际出发,用它来研究现代战争, 认识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并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坚持正确的结论,改变已过时的具体结论,补充新的结论,不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毛泽东军事思想本身包含着科学的发展观。它从来不把自己当作“绝对真理”,而是认为:“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 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发展,并通过新的发展指导新的实践,既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显著特点,也是指导现代条件下我军作战的客观要求。创造性地运用它,我们将不但能夺取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且将通过战争实践把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1992 年 4 月 5 日于国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