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生活

大约在一八八七年到一八八八年之间,德莱塞带着一股盲目的信念只身来到美国中部最大的城市芝加哥,他梦想在这里改变多年的窘迫生活,能够得到“财富”、“势力”、“大厦”和“美人”,可是迎接这个年轻追求者的,却依旧是艰难和困苦。

德莱塞先在一家五金店里当学徒,每周薪水只有五块钱。后来,他先后干过洗碗碟、擦炉子、开卡车、当跑街等活计,辛苦的劳作仅仅能养活自己。

然而,最使德莱塞痛苦的还是他的求知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因为他多么向往着能上学读书,在知识的海洋里去寻宝藏。就在德莱塞感到求学无望的时刻, 偶然的机遇突然地降临了,德莱塞在大街上意外地碰上了中学时候教过他的一位老师——菲尔婷小姐,这位女教师认为德莱塞是一个很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如今看到他为谋生而奔波,感到非常痛惜。于是,菲尔婷小姐毅然地资助他进了印第安纳州立大学。这是德莱塞离家出走来到芝加哥两年以后的事了。

进大学,对德莱塞说来,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他知道自己能走进大学的门槛是十分不易的,为了报答老师的情意和追求自己的前程,他决心刻苦读书。可是,道路并不像他想的那样平坦,他周围接连发生的不愉快事件, 毫不留情地打破了他的梦想,他只念了一年大学,就不得不离开它,重新回到了芝加哥,挣扎在饥饿线上。他只能在混浊的美国社会里去“攻读”他的“人生大学”了。

重新回到芝加哥以后,德莱塞先后在房产公司和家具公司当伙计,按照用户的地址,挨家挨户地去收款。这种生活的体验,使他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几年来他所目睹的一切,粉碎了以往许多美妙的幻想,他渐渐地看透了这个社会的真面目,而对资产阶级舆论的虚假宣传产生了空前的反感。为了发泄心中的不平,也为了摆脱给老板当走卒的狭小天地,德莱塞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新闻记者。这种愿望又一次意外地得到了实现。

一八九二年,芝加哥《环球报》举行社会学论文应征,德莱塞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写了一篇论社会改革的文章投给了报社,结果被选中了。该报的总编辑很欣赏这位青年作者的笔力,于是,德莱塞被《环球报》聘请为旅行记者。就这样,二十一岁的德莱塞又开始了一种新的、对他来说是十分神秘而令人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