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国照像

德莱塞当了新闻记者之后,他常常来往于芝加哥、匹兹堡、圣路易斯等几个城市之间,为《环球报》和其他报刊撰写新闻稿。过了两年的记者生活, 德莱塞发现自己的想法又错了。这是因为,当报社的雇员,该写什么和怎样写都得听从老板的安排。德莱塞感到,当一名记者是无法为社会提供公正舆论的,因此,他决定辞职。

一八九四年,德莱塞来到纽约。德莱塞充满激情和新的希望,试图通过解剖纽约来深化自己对美国社会的认识。当时,他的一个哥哥保尔·德莱塞在纽约的魏伯西乐队担任作曲,在保尔的帮助下,德莱塞成为一名给杂志写文章的自由撰稿人。一八九八年,他与一位在圣路易斯结识的女子苏拉·怀特结了婚。据说由于两人性情不合,德莱塞在婚后不久便同妻子分居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怀特去世才告结束。

德莱塞是一个不倦的探索者,当他还在求学期间,那些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理论就支配了他。来到纽约以后,一方面,他继续追随着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的理论观点,他把斯宾塞反动的“生物社会学”和达尔文进步的“生物进化论”搅拌在一起;另一方面,他从自己的切身感受中,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美国社会对人的思想和机体,特别是对青年一代所具有的极大腐蚀性。此刻,在他的脑海中渐渐产生了一个念头:怎样才能揭露这个社会的本质,描绘出人们在社会中挣扎、角逐、堕落的面目呢?他最后选择了一个新的方式:写小说。在十九世纪最后一年的秋天,德莱塞开始动笔,经过半

年多的努力,在一九○○年五月,他写完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这就是本书开头所写到的、他郑重其事地交给法兰克·诺利斯的那部小说——《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在很大程度上取材于德莱塞自己家庭的往事,甚至可以说,小说中的主人公——嘉洛林·米贝的形象就是以德莱塞的一个姐姐为模特儿的。嘉莉妹妹在小说中的经历也是以他的这个姐姐的冒险生涯为依据的。一个出身乡村的纯洁女子,由于经受不了生活的压迫,为了追求幻想中的“幸福”,终于陷入了黑世界的泥潭,成为社会的牺牲品。这就是《嘉莉妹妹》所描述的故事——一个在美国司空见惯的悲剧。德莱塞企图通过这个典型,为美国社会的真实面目作一个记录。正如他在《〈嘉莉妹妹〉初版序言》中所说的那样:“我当初开始写这部小说的时候,主要是要为我所感兴趣的期刊作些文章。但是因为没有当时通俗杂志连篇累牍的‘愉快’故事可写,就写不成功。我自己生活的反映又恰好正面反对当时的小说。于是转而从事长篇的写作⋯⋯”很清楚,这部小说就是针对当时流行的“愉快”故事而写的,它当然是不愉快的故事。

《嘉莉妹妹》的出现,受到资产阶级的冷遇。小说定稿之后,德莱塞先送给一位在《哈泼杂志》当编辑的亨利·阿尔登先生。阿尔登先生看完稿子之后表示可以将稿子转给哈泼兄弟出版社试试看,但他同时提醒德莱塞不要抱过多的希望,因为根据他多年的经验,美国当时的一般心理,对于生活的任何真实的解释都是极其不信任的。果然不出阿尔登所料,三个星期后,书稿被退回来。德莱塞在苦闷之中,蓦地想起了一个人,这就是在双日出版社任编审工作的小说家法兰克·诺利斯。

被誉为美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奠基作家之一的法兰克·诺利斯可谓慧眼独具,他在这部小说中发现了新意和作者的才华。他把小说热情地推荐给双日出版社的老板道蒲台·贝奇先生。几周以后,德莱塞和双日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可以想见,当时德莱塞是何等兴奋,眼看他的第一部小说就要出版了,他激动地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