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巧对辽使

宋哲宗元祐年间,辽国使臣来宋,哲宗就派翰林学士苏轼接待、陪伴辽使。辽使久闻苏东坡的鼎鼎大名,便绞尽脑汁,想出个题目难一难他。

这天,辽使搬出半副对联“三光日月星”,请苏东坡对出下联。这半副对联出自辽国,流传已久,辽国的文人学士,竟没有人能对得出的,号称“绝对”。辽使自以为苏东坡这下子一定被难住了,很是得意。

苏东坡略一思索,便把辽使的副手唤过来,轻轻对他说:“如果我能对出来,而贵国大使却对不出,这不是大大损伤了贵国的体面么?‘四诗风雅颂’是天然之对,你何不先去告诉贵大使?”原来《诗经》分《风》、《雅》、

《颂》三部分,其中《雅》又分为《大雅》与《小雅》,故称“四诗”。副使依言转告。辽使见苏轼毫不费力地对出这副“绝对”,惊叹不已。哪知苏东坡又道:“这次让我自己来对一对。”于是徐徐吟道:“四德元亨利。” 当时读书人几乎都知道,《易经》中将《乾卦》中的“元亨利贞”四字称为“四德”。辽使见苏轼说漏了一个字,连忙要起身反驳,苏轼却摇摇手道: “且住!你以为我忘了一个字么?恭谨地闭上你的嘴巴吧。这个字是我国仁祖的名讳。两国既为兄弟之邦你也就是我国的外臣,难道不应该也讳一讳么?”原来,哲宗的祖先宋仁宗名叫赵祯,“祯”与“贞”同音,在封建社会中,臣民百姓避皇帝及其祖先的名讳,这是极为平常的一个规矩,而缺字则是避讳方式的一种。一番话,说得辽使张口结舌,对苏轼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个故事流传了几百年,到了明代,又有人想出“六脉寸关尺”、“一阵风雷雨”等来对这“三光日月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