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残臂播撒爱

——残疾青年姚科学的光彩人生

残疾青年姚科学,右手臂截肢,双脚只剩下 3 个指头。这位国家一级残废,凭顽强的意志和与厄运抗争的毅力,以一只手,2/3 的脚板创造出年产值 3700 万元的新洲县第十四建筑工程公司。15 年来,他将个人所得,累计向社会无私捐助 60 万元资建学校、扶危济困。他用残臂向人间播撒着无限的爱心。

当厄运向他走来时,他选择了挑战。

地处鄂东的新洲县,位居长江北岸。铁河村是这个县出名的“穷窝子”。70 年代,村里人为混个肚儿圆,纷纷外出做泥瓦匠。14 岁的姚科学贫穷辍学加入泥瓦匠队伍。四年后,他成了师傅。

1978 年,姚科学来到葛洲坝建筑工地。那年 12 月 1 日下午,姚科学带

着徒弟用吊车启吊预制板,吊杆无意与 10 余万伏高压线相触,刹那间,闪过一道眩目刺眼的电光,他的右手,双腿冒出青烟,周围弥漫着烧焦的肉糊味。

高压电夺走了他一只手和 1/3 脚板。姚科学抖着空洞的袖管,看着近乎杵子的脚,嚎啕大哭。18 岁,毕竟太年轻了,今后的路怎么走?!

姚科学领着国家一级残废证回到了家乡。他放弃了 400 元抚恤金,也不

领每月 20 元的生活救济款,他凭掌握的建筑技术,在家乡水利工地指挥部当技术员。

带着拐棍走路,费力耗时,姚科学要重新学骑自行车。白天,他不练, 受不了摔打时别人投来的同情目光。皓月当空,姚科学在打谷场上夜学。一只手,大半只脚,车轮一滚,支不住重心,重重摔在地上。一次、两次⋯⋯ 脚板残处磨出了血,断臂处剜心的痛,他发誓:这车,我一定要骑会!

姚科学能骑车走街下店,拖出买进了。他挑战自己,赢得了胜利。扛着个空“牌子”,怀揣 10 元钱,闯进大武汉。

1980 年 20 岁的姚科学又开始冲刺命运。他接手一家只有“牌子”的建

筑公司,怀揣领导给的 10 元钱开办费,领着 40 多人的施工队闯进武汉。在涌进百万建筑大军的武汉,这支施工队微不足道,活路少,为联系活路,姚科学拉着拐棍,空着袖筒,进工棚,闯办公室。饿了啃馒头,渴了灌一气自来水。找建筑活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连那些一掷千金的大“包头”,找活也并非次次成功,何况他这个残疾人。人们除了同情他,谁能相信他什么呢? 有人劝他:拖着跛腿太艰辛了,还是去领民政救济吧。倔强的姚科学摇摇头: 我既然第一次能战胜自己,不信命运能将我扼死。

机遇偏降有志人。一天,没有多少活干的姚科学到同行处闲聊。同行那儿是中建三局三公司的一个施工现场。正巧,三公司一处处长正在检查施工质量。那位处长误把他当作施工负责人。对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姚科学分析原因,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见此,处长很恼怒:既然知道,为什么还存在质量问题。姚科学回答:这不是我负责施工的。并亮明自己的身份。这位识“货”的处长打量着独臂瘸腿的姚科学:你给我组队装修湖北省种子公司大楼。

姚科学终于在武汉建筑市场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他知道,要在武汉建筑市场搏云击浪,必须要有技术实力。他初中没毕业,以夜练自行车的韧劲学会了左手写字,硬是啃完了《建筑识图》、《工程预算》、《施工技术》、

《工程质量》等大专课程。1994 年,获得了工程师职称。

姚科学靠技术实力、诚信和工程质量在江城有了立足之地。1994 年,他成为建筑公司经理。时至今日,年产值 3700 万元,取得三级执照,并创造了

11 项市级优良工程。

姚科学闯出一片天地。

15 岁时,他资助一名贫困学童,直至大学毕业。到如今他已先后向社会

捐资近 60 万元。

铁河村姚春才 4 岁时,父患精神病,8 岁时,母改嫁,他与奶奶艰难度日。姚科学 15 岁做泥瓦匠学徒,每月刚能挣 30 元,他想起姚春才祖孙,毅

然每月拿出 10 元接济。姚春才入学,他承包了学杂费,就是在他电击受伤期

间,也没有忘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姚春才 16 年的学杂费,姚科学支付了 98%。

1989 年,姚科学总算丢掉了拐棍,他已是建筑包头,跻身“款”列。市井讽言:男人有钱就变坏。他见过千金豪门宴的挥霍,对这些所谓人生的快乐幸福,不屑一顾。他有了钱,没有忘记自己失学曾有过的痛苦,他更是深深体味:准初中水平啃大专课程付出的艰辛。

70 年代修的铁河小学,20 年后,已成为“墙裂缝,瓦脱节,门窗户窗稻草塞”的危房。姚科学看到孩子瑟索在昏暗的教室里念书,这些孩子仿佛就是当年自己的身影。他被这场景深深刺痛了心。他找到村干部:我出钱,你们能不能修学校?村里穷,拿不出钱,姚科学的想法正合干部心。他说服组织 10 个建筑承包人出资 12 万元,自己拿 6 万元,修了所铁河新小学。这是

1993 年,他还不是公司的经理。

铁河小学是新洲县第一所由建筑能人捐资修建的小学。姚科学作为募捐发起人成为新闻人物。一时,这个县的建筑能人捐资助学成为时尚。不到三年,姚科学为全县 10 多所中小学修建教学楼捐赠 20 多万元。两年间,辛冲镇新建中、小学 23 所,有 50%的资金为建筑业承包人捐助。

为教育投入,姚科学铁心铁意。辛冲镇是老区,每年有少年儿童因家穷面临失学。姚科学品尝过要读书无钱不能如愿的滋味。他至今承包着铁河村13 个贫困学生的学杂费已三年了。而全镇近 200 个贫穷孩子随时可能失学叫他坐卧不安。他要给面临失学的孩子找一个稳固的资金来源。他领头倡议筹建希望工程基金会,率先拿出 2.6 万元,不到一个月,10 万元募捐款入会。1995 年 9 月 10 日,姚科学在湖北省第一个成立了民间致富能人组建的“希望工程”基金会。

姚科学资助了多少人,他记不清。村民姚连容风湿性瘫痪十年,其间的药费,姚科学给“报销”;夏长明患脑瘤,他支付了 4.3 万元的药费。

1993 年,老营寨齐莲香刚死丈夫,三个孩子面临失学。9 月 1 日开学那天,她女儿回家说:学费有人给交了。齐莲香一打听才知是姚科学。春节前, 齐莲香将自家种的甘蔗捆了一捆,走五里路送到姚科学家,噙着泪说:“大兄弟,你救伢于水火。我没有什么可感激的,收下这捆甘蔗。”姚科学又掏出 500 元:“你有困难,去给孩子买套过年衣服吧。”齐莲香执意不收,姚科学说:“我比你好过,这点钱算不得什么。”

5 年来,姚科学为市县残疾人事业捐助近 8 万元。他说:“钱,我光明正大挣来的,干干净净。把它给于社会需要救助的人,我快乐。”

姚科学对社会无限慷慨,而对家人和自己却十分吝啬。他 8 岁的儿子在

汉口六角亭小学读书,住地离学校二站路远,他舍不得给儿子买月票,硬是要他步行上学。他穿着打扮丝毫看不出是“款”相,平时不谈业务绝对粗茶淡饭。一次,他在餐馆请客,没有吃完的肉、鱼,用塑料袋装好带走,熟悉他的老板吃惊地望着他:“已是‘包头’了,还在乎这?”姚科学笑笑:“不浪费,吃不了兜着走。”他右胳膊戴着 160 多元的假肢,医生曾嘱咐他:一年要换一次,对破损的假肢,他只是用胶布贴,钉子钉,好几年才换一次。有人告诉他,花 2 万元买只电脑假肢,方便又有形象。他调侃一笑:不去臭美。

姚科学以他的行动诠释着人生价值的意义。1994 年,他被武汉市评为“残疾人十强”;1995 年,新洲县破格将他由一个普通农民转为国家干部,任县残联副理事长,同时还被评为武汉市首届“自强模范”;1996 年当选为县政协常委和市肢残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新洲县委书记汪厚川曾对他说:“姚科学,你本应靠社会照顾,相反却资助社会,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