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弊少的武器

二元化学武器的崛起是化学战技术的重大革新,它对化学武器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二元化学武器与一元化学武器相比,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

  1. 易于生产。由于毒剂的剧烈毒性,一元化学武器的生产安全问题十分重要。而生产规模愈大,安全问题也愈难解决。为确保操作人员和厂区周围居民的安全,毒剂工厂必须建立诸如通风系统、自动检测及控制系统、技术保障系统、报警监测系统、消毒系统、三废处理系统、医疗急救系统等一系列完善配套的设施。这将大大增加毒剂生产厂的建设投资和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即使做到这一点,也不能保证生产的绝对安全。美国石山兵工厂的沙林车间就曾发生过工人严重中毒事故。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日本芥子气工厂工作的工人所冒的危险不亚于前线的士兵。未来发展的毒剂毒性将更大,有些毒剂(如梭曼)中毒后尚无有效的解毒药,这就使毒剂生产中安全更难保证。而二元化学武器的生产就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例如,沙林的二元炮弹内装填的二氟甲膦酰和异丙醇两种组分。生产二氟甲膦酰可与生产农业用的含磷杀虫剂从伏那伏斯的中间体——硫代二氯乙膦酰相结合,生产工艺比较简单。又因生产相对无毒的二元装填物,在生产安全措施方面不需要

大量投资,一般化学工厂也可以承揽其生产任务,扩大了生产基地,能大量生产。据报道:美国二元沙林弹药的投资比一元沙林弹药要便宜 25 倍。

  1. 便于储存、运输。化学弹药储存时间过长,其中的毒剂药效会逐渐降低,严重的还会因分解造成容器压力升高而引起爆炸。毒剂对弹体或容器腐蚀严重时,也能使毒剂渗漏出来,造成人员中毒和污染环境。前面提到的冲绳美军的 VX 毒剂泄漏事件就是一例。所以毒剂的储存是有期限的,一般期限为 10~15 年,而且过期的弹药还必须加以销毁处理。而销毁的过程甚至比装填过程更为有害和危险,同时还要花费巨大的资金。据估计,美国要销毁现有的神经性毒剂库存,至少需花费数十亿美元。而实现二元化以后,储存的将是毒剂的中间体,不易变质,也就不存在毒剂的销毁问题。同时,二元化学武器在运输过程中也比较安全,在运输过程中通常只装有一种成分,弹药的最后装配工作在发射阵地或在前沿弹药供应站完成。

  2. 可以广辟毒剂来源。由于二元化学武器的出现,对一些以往因为化学性质不稳定而无法在常规化学弹药中使用的化合物,也就有了战场使用的可能性。KB-16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二元化学武器也有其缺点。首先要寻找合适的二元组分,它们既要储存稳定,相互之间要能快速反应,因此并非易事。其次, 由于反应时间大短(8~10 秒),二元组分在弹药发射过程中很难反应完全, 势必减少弹药的实际杀伤威力。据美国早期用 xM687 沙林 155 毫米榴弹所做的试验表明,它的威力仅为一元弹药的 3/4。同时有反应的副产物混在毒剂之中,使侦检容易,易为敌方发觉。另外,二元化学弹药在设计、装填、储存、运输等后勤保障方面变得更为复杂。目前,这些技术上的问题仍在进一步研究解决之中,其中研究更多的是如何保证二元组分反应完全这个问题。现在除研究出一些反应促进剂外,还努力设法强化二元组分的混合。最初曾在弹体内装设小型机械搅拌装置,结果使弹体的结构过于复杂。图 8—7 是一种最新结构的二元化学弹头第一和第二部分的主要部件和装配后的结构。由图上可以看出,这种二元化学弹药由两个装料筒构成,第一个装料筒用来装填一种组分,其前部装有一个活塞;另一组分装在与喷射装置(带孔的细长喷管)相连的第二个装料筒内。当弹药发射后,爆燃药燃烧产生的气体压力作用于活塞上,使活塞推动第一组分冲破筒底的膜片,通过连通器进入喷管, 使它从喷射孔中高速喷出,进入第二装料筒,与第二组分迅速充分混合,发生反应。这样,当弹头在撞击目标爆炸前,二元组分即可在弹内反应完全, 生成毒剂。

应该说,二元化学武器还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但它作为一种新型结构的化学武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除美国公开进行大规模研究,并决定投入生产装备部队外,其它一些国家也都在对它进行研究。早在 1978 年, 苏联就已研制成功新型的二元化学炮弹和化学火箭弹。东欧的一些化学武器专家也都认为,二元化学武器技术对于前苏联来说,既不是什么秘密,也没有什么困

图 8-7 二元化学弹药的结构 1—火帽;2—护罩;3—燃烧室罩;4—定压破碎膜;5—内筒;

6—喷管;7—喷孔;8—定压导 通孔;9—定压破碎膜;

10—连通器;11—头螺;12—封闭环;13—封口环;14—爆燃药;

15—活塞;16—衬筒;17—圆筒;18—爆管;19—筒底;

20—喷孔;21—封闭底盖。

难。另外,法国也在研制二元化学武器。而瑞典为了研究二元化学武器的防护特点,也曾进行过二元化学弹的模拟试验。现在普遍的看法是,二元化学武器是化学战技术的一项重大变革,它的发展将对化学武器的未来产生多方面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