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两伊化学战逐步升级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伊朗军队自从在“斋月行动”战役中遭到伊拉克化学袭击失利后,士气低落,心理负担很重,以后进行的几次战役又连连失利,丧失了在反攻后取得的优势,伊朗在军事上陷入了被动, 被迫转入防御,两伊再次出现军事对峙。

几个月后,伊朗军队经过休整,逐步恢复了元气。于是又开始了对伊拉克的进攻。1982 年 10 月至 1983 年 7 月,伊朗在北部、南部和中部战场先后发动了“穆斯林伊本—阿吉勒”、“一有行动”、“曙光 1—3”号等战役, 基本收复了丢失的领土。伊拉克在伊朗强大的攻势面前节节败退,虽然使用了刺激剂和芥子气,试图遏止伊朗军队的进攻,但因规模和数量有限,加之使用时机有时没把握好,因此未能发挥重要作用。

1983 年 7 月 29 日,伊朗对伊拉克发动了“曙光—3 号”战役,第二次围攻巴士拉,企图夺占该城直逼巴格达。伊朗凭借强大的兵力优势,再施突袭,迅速突破了伊拉克设置的人工沼泽和防御地段,对巴士拉形成了合围之势。为保卫巴士拉这一南部重镇,伊拉克军队决定再次使用化学武器。

8 月 9 日,伊拉克军队出动飞机对伊朗攻城部队投掷了芥子气炸弹。伊朗军队对伊拉克炮兵使用化学武器有所防备,想以与对方保持较近距离来阻

止伊拉克炮兵使用化学武器,但没有考虑到“祸从天降”。伊拉克空军首先对主攻方向上的伊朗前线部队投掷化学炸弹,造成伊朗军队数百人伤亡,使得伊朗战役前线指挥又一次瘫痪。士兵们看到中毒者痛苦难忍的表情,心有余悸,担心不久也会遭此厄运,因此战斗力大大降低。伊拉克趁伊朗前线混乱时,又用飞机对伊朗军队的后方城市霍拉姆沙赫尔进行了化学武器袭击, 企图摧毁伊朗军队的后方基地,结果使近千名军民受到伤害。前后方同时遭到化学武器袭击,使本来就害怕化学武器的伊朗士兵更加惊恐不安,从而也导致了这场持续 10 余天的战役再次功败垂成。

化学武器又一次显现出其独特的作用,这进一步刺激了伊拉克军队的使用欲望,甚至置国际调查、舆论指责于不顾,连续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成了挽回败局的“灵丹妙药”。

1984 年 2 月 22 日,伊朗对伊拉克发动了代号“最后进攻”的战役,企图夺取伊拉克境内胡韦扎沼泽地中的马季农群岛,从中部控制巴格达和巴士拉。伊朗投入约 5 万人,而伊拉克兵力较少,主要利用沼泽作为天然屏障,

双方在 180 千米的正面上拉开了阵势。伊朗兵多将广,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 很快占领了该岛。随后伊拉克组织力量进行反攻,连续几次都未能奏效。2 月 27 日,伊拉克派飞机对守岛的伊朗军队进行化学袭击,大量使用的是芥子

气,并第一次使用了少量的神经性毒剂塔崩,致使伊朗军队约 1700 人中毒, 数十人死亡。伊拉克空军的化学袭击虽削弱了伊朗军队的部分兵力,但由于伊拉克地面部队进攻力量不足,未能夺回马季农群扁。3 月 8 日,双方又在这一地区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战斗。伊拉克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于黎明前派出直升机对沼泽地布洒了糜烂性毒剂。清晨,当伊朗军队发起冲击时, 沼泽地水温升高,毒剂很快蒸发,沼泽地上浓雾弥漫,毒剂蒸气与水蒸气混为一体。有 5000 多名伊朗士兵中毒,至少有 1000 人死亡。由于在沼泽地中存在大量毒剂,伊拉克军队也不敢涉水作战。伊朗军队虽然守住了该岛,但付出了伤亡 3 万余人的沉重代价。

这次战役结束后,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军事家对两伊化学战的发展表示关切,普遍认为,马季农群岛发生的化学战,标志着两伊战争化学武器的使用上升到大量、广泛使用的新台阶。

针对伊朗的指控和外电连续报导的伊拉克不断使用化学武器的情况,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决定派出调查小组去伊朗调查。该小组由瑞典、西班牙、澳大利亚、瑞士的 4 位专家组成,于 1984 年 3 月 13 日抵达伊朗进行现地调查。调查报告证实了上述几次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的事实。报告指出:3 月 16 日前,调查小组在沙特—埃—阿里沼泽地和胡尔—乌尔—胡韦泽沙漠

地区进行现场调查,发现了部分空投炸弹和未爆炸的炸弹。弹体内有一条 10

厘米长的黄色带,标有绿色“BR25WP”字样,重 135 千克,空弹重 86 千克。取出的样品在当地及瑞典、瑞士实验室化验,结果表明标品为 2,2—二氯二乙硫醚,并有微量杂质和少许硫,说明伊拉克在该地区用的是芥子气毒剂。通过对阿瓦士和德黑兰几所医院住院的31 名中毒伤员和4 名轻伤员及部分毒伤致死尸体的检查认为,临床症状从眼结膜炎开始,双眼有异物感,伴以畏光,眼脸水肿(见图 7—7)。然后出现严重的皮肤红斑,数小时后,出现水光泡、气管炎、喉炎、局部肺炎。由临床和分析的综合结果可以看出,完全同芥子气中毒所引起的各种症状相符。3 月 18 日调查小组又在阿瓦士调查了遭到化学攻击的伊朗部队伤员和化学武器样品。他们从弹壳破裂而未爆炸的

炸弹中取出液体样品进行实验室鉴定,发现是神经性毒剂塔崩。受害人的中毒症状也与之相符。因此,调查小组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在伊朗境内所视察的地区,伊拉克用空投方式使用了化学武器。1984 年 3 月 15 日,美国发言人休斯表示美国政府强烈谴责使用化学武器。与此同时,美国决定禁止向伊拉克出口可用来制造化学武器的中间体。英、法和苏联也发表声明指责伊拉克图 7-7 遭受化学毒剂染毒者面部损伤情况

使用化学武器。

但是伊拉克依然我行我素。在此后的战役行动中,使用化学武器更加频繁。仅 1985 年 3 月至 4 月间,伊拉克对进攻的伊朗军队使用化学武器就达

32 次之多,造成约 4600 名人员中毒伤亡。为了进一步揭露伊拉克在战争中

使用化学武器和扩大政治影响,伊朗一方面把 70 名伤员送往欧洲一些国家医院医治,另一方面邀请外国记者访问在德黑兰医院就治的伤员,以寻求国际社会更多的支持,共同谴责、制裁伊拉克不道德的行为。在进一步调查核实后,1985 年 4 月 25 日,联合国安理会发表了一项声明,强烈谴责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的罪恶行径。

伊朗政府则公开宣布,它准备用同样的手段进行报复。面对伊拉克多次使用化学武器,自己军队遭受重大损失之后,伊朗也开始加快发展化学武器, 准备进行反击。伊朗向西方化学公司秘密采购了制造毒剂的前体化合物和设备,开始制造自己的化学武器。如在靠近前苏联边境的城市达姆甘就建造了月生产能力达 5 吨的化学毒剂工厂。

1984 年 4 月 21 日,伊朗陆军情报部主任卡墨尔·克赫雷茨说:“我们不使用化学武器是处于人道主义的考虑,我们的化学武器可以立即生产”。此后,伊朗总理穆萨维承认:伊朗正在生产先进的化学武器。伊朗使用化学武器只是时间问题。

这就意味着两伊化学战将进一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