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向武器的转化
化学家们试图把有毒物质应用于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并很快陷入僵局如一支催生剂促成了化学武器的诞生;1914 年 10 月 27 日,德军首次在新更佩勒使用了 3000 发装有刺激剂的榴霰弹。
化学武器的发展开始时带有某些偶然性。其最初的动力来自一些化学家,因为他们注意到,在他们的实验室里有许多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并感到能够利用这些作用为国家的战争效力。大概从 1914 年起,在欧洲的几个科学实验室里,都在力图把实验室的化合物转化为战争武器。
尽管那时已经发现一些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毒性,可以作为化学战剂使用,但武器的设计者们很快就意识到,要设计一种能对疏散在远离目标地区的敌人产生有效毒害浓度的武器,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投送战剂唯一现实的方法是污染敌方的环境,特别是其所呼吸的空气,希望有一些战剂最终能进入人体。而这样势必对战时的气象条件有很大的依赖性,特别是风向和风速,如果条件适宜,巨大的毒剂云团就能随风飘游,并扩散整个目标区; 但是如果条件不适合,比如风大小,毒云就会滞留伤害自己,风太大,毒云就很快被吹散或稀释得不再对人有害。一般来说,一种武器系统在客观上对气象条件的依赖性越大,其使用的机会就越小。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刺激了化学武器的发展,并最终促成了其在战争中大规模的使用。
1914 年 7 月 28 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标志了大战正式开始:在西线,8 月 14 日,德军入侵比利时;8 月 21 日~25 日,德军与法军在法、比、卢边界展开“边境交战”;9 月 5~9 日,英、法联军与德军进行马恩河会战,迫使德军停止了进攻;9 月 16 日~10 月 15 日,双方展开了被称为“奔向大海”的遭遇作战;此后,又进行了佛兰德会战。双方经过 3 个多月大规
模、互有胜负的激烈交战,在长达 700 千米的宽大正面上对峙起来,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在东线,德军与俄军进行了东普鲁士战役、加里西亚会战、华沙-伊万哥罗德战役和罗兹战役。东线战局同佯使德军速胜的指望落了空, 越来越清楚地呈现出转入阵地战的迹象。
在西线形成阵地战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将大致相等兵力均匀分布在 700 千米的宽大正面上,平均兵力密度很小,每千米正面上只有一个炮兵中队(连)。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可能在某一地带建立强大的突击集团,组织决定性的
会战。虽然双方都曾采取积极行动,试图突破对方各自的防御,但结果都是徒劳的。两军在对峙中有足够的时间加强各自的防御,在前沿前设置铁丝网、障碍物,构筑地下交通壕和混凝土工事,构筑多道阵地以形成完整的堑壕式的筑垒地域防御体系,以致当时的火炮和其它杀伤武器都难以摧毁这样坚固的防御体系,使防御变得比进攻更为有利。于是,交战双方都在寻找突破防御的新武器和新战法。
由于毒气具有空间流动性,可以进入堑壕、掩体、筑垒工事,驱赶和杀伤敌有生力量。所以,交战双方都开始把目光投向这种新式武器上。英国海军部重新考虑了托马斯·科奇兰海军上将关于二氧比硫云团进攻使用的建议,这已是从拿破仑战争以来的第二次号虑。在美国,一个有关氢氰酸炮弹的专利申请书也在准备之中。在法国,陆军军官们则在考虑巴黎警察部队已经用了三年的催泪性毒气武器战场使用的可能性。在德国,由哈伯教授领导的一个科学小组也在进行光气和含砷毒剂的手榴弹装料的试验。但在战争的最初几个月内,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有效地使用毒剂的程度。科奇兰的建议经过很多修改之后终于被付诸实施,不过不是作为杀伤性毒气云,而是作为海上烟幕。法国在战场上使用催泪毒气手榴弹,是由一个应征入伍的巴黎警察发起的。他休假后返回前线时,带回了一些这样的手榴弹。由于有毒的化合物一般在预期的战斗中并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在开始的战役中也没有占据什么地位,因此在一些国家开始遭到冷遇,而德国井没有丝毫懈怠。
1914 年 10 月,德军在战场上试验性地使用了刺激性化学武器,从而揭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化学战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