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取代了钢瓶——专用的毒气发射武器问世
毒气吹放钢瓶这种最简单而又十分有效的化学武器,在战争初期显示了巨大的威力。但是随着战争的发展,它的局限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首先, 它在攻击之前,必须将大量的钢瓶埋设好,因此只适用于阵地战。其次是对气象条件的依赖性太大,这也是它致命的弱点。由于它是靠风力把毒气吹送到敌人阵地,所以必须要有合适的风向和风力等条件。风力大小,毒剂吹送不过去;风力太大,又迅速把毒剂吹散,形不成应有的战场浓度;风向的突然改变,还能引起“返回效应”,造成“自食其果”。第一次氯气攻击,德国人为了等待适宜的气象条件,曾将日期一拖再拖,达十几天之久。这种对气象条件的依赖所造成的作战计划的不确定性,引起了战场指挥官们的不满。另外,长时间在自己阵地上埋放着大量致命的毒气钢瓶,也使他们感到惴惴不安。因此,如何减少化学武器对气象条件的依赖,就成了武器设计师的主要研究课题。于是,人们把目光又投向化学炮弹。
德国人在他们研制的早期刺激性化学炮弹的基础上,开始向发展致死性化学炮弹迈进,首先研制出 K—剂弹,装的毒剂是氯甲酸—氯甲酯和氯甲酸二氯甲酯两者的混和物,毒性比氯气大两倍,但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它随即为毒性更高的 K2—剂弹即双光气弹所取代。K2—剂弹又称为“绿十字”弹, 德国化学武器所采用的标志系统是彩色的“十”字,它代表着内装战剂的性质:绿十字意指引起呼吸道损伤的挥发性战剂;黄十字意指不挥发性战剂, 特别是指损伤皮肤的战剂;白十字意指催泪性毒剂;蓝十字意指喷嚏剂;红十字则表示所谓“激怒毒剂”。“绿十字”弹最初用于 1916 年,它有三种型
号,分别由 77 毫米、105 毫米和 150 毫米口径的野炮及榴弹炮发射,弹体设
计与早期的化学弹相同。 1916 年底,德国人对这种弹作了改进,采用了专门装化学毒剂的弹壳,这种弹壳比原先的要长,而且体壁较薄,同时只由引爆管的炸药来爆炸分散,增大了毒剂的装载量。到 1917 年 8 月,“绿十字” 弹已被德国所有的野炮采用。
法国的设计师们也不甘落后,他们发明了装有光气的所谓“五号特种弹”,即用于 75 毫米野炮的炮弹。这种野炮以其非常高的射速弥补了弹药重
量的不足,并有 105 毫米和 155 毫米野炮和榴弹炮的炮弹作补充。在凡尔登
保卫战中,首次使用取得成功,向世人证明了这是一种不需要繁重的毒气钢瓶操作而又非常有效的化学战技术,引起了交战国的普遍关注,于是便纷纷仿效研制。
到 1917 年,大炮已成为投送化学战剂的主要手段,而且所有交战国都大规模地发射了化学弹。
与此同时,专门发射化学战剂的装置也逐渐被研制出来。在这方面,德国人似乎总是走在前面。1915 年 5 月,德军就用原装备的重迫击炮 24 门,
在毒气团内组建迫击炮营,并在同年 8 月 4 日,在东线的勒姆河对俄军阵地
发射毒剂炮弹 4000 余发,获得成功。这种 250 毫米重型迫击炮能发射较大的
炮弹,一发炮弹可装 24 千克毒剂,但射程较近,而且过于笨重,难以大规模使用。
为了满足机动灵活作战的需求,1915 年 9 月,英国人设计出一种专门用于发射化学战剂的迫击炮,名为“斯托克斯迫击炮”。口径为 4 英寸,炮弹装填 3~4 千克毒剂,射速 20 发/分,射程达 1000 米(见图 3—4)。它射速快、弹道弯曲,易于打击远距离和山后或建筑物后面的目标,也避免了毒剂钢瓶吹放时的一些弱点。斯托克斯迫击炮是专为发射化学炮弹而设计的,它首次用于芦斯战斗,随后用于整个战争过程。
图 3-4 大战时使用的英式斯托克斯迫击炮
如何在 1~2 千米范围内突然造成很高的毒气浓度,增强毒气的使用效果,英国一个叫李文斯的上尉军官于 1916 年至 1917 年冬季,发明了一种毒剂投射器,后来称为“李文斯投射器”。李文斯原来是一名土木工程师,因为对德国有着刻骨的仇恨,毅然投笔从戎,后来当上了福克斯特别旅“Z”连的连长。他精力过人,又是一个十足的“冒险家”,为试验他的武器,狂热地出没于毒气烟云之中,而且必要时,为得到他所需要的设备器材,即使冒着炮火的威胁也在所不辞。尽管他的发明还不够成熟,但颇具威力,更主要的是从降低对气象的依赖性这一目标来看,这一武器比毒气钢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不是用钢瓶对着敌军阵地施放毒气,而是把整个一排排的钢瓶投掷到敌军阵地,并在其上方爆炸。因此,化学兵埋置的不再是千百个钢瓶, 而是用大量汽油筒或长管子临时改制成的粗糙的大口径迫击炮。然后插上推进剂药包,接着装进配好击发引信和少量炸药的毒气钢瓶。而当时间一到, 整个炮弹即可同时发射(见图 3—5)。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而且造价低廉,制作简易。按照李文斯的说法,如果大规模生产这种投射器,“消灭德国人的成本费用将会降到每人 16 个先令”。
图 3-5 埋设完毕的李文斯投射器
1917 年 4 月 9 日,在阿拉斯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李文斯投射器向德军发动了大规模化学袭击。一排排投射器同时发射,大地微微在颤抖,暗红色的火光闪烁过后,紧接着便传来沉闷的吼声。就这样,2304 发毒气钢瓶弹腾空飞越,笨拙翻转,随即大量倾泻在德军阵地上。刹那间,装着光气的毒弹炸开了花,近 50 吨光气迅速蒸发气化,形成浓密的毒气烟云。为配合这次化学袭击,英军还发射大量普通炮弹。毒气烟云与大炮轰炸混为一体造成的恐怖使德军感到格外胆寒。毒气吹到之处所向披糜,德军纷纷溃退,只有一群炮兵带着面具仍在抵抗,不停地向英军打炮,但不久弹药打光了,因为毒气毒死了数百头为前线运送军需品的马匹,所以德军全线败逃。李文斯坐在飞机上观看了这次化学袭击的全过程,对自己发明的武器非常满意。实际上,在
整个战争中,这是协约国用新武器突然袭击打败德军仅有的一次。李文斯投射器由此一鸣惊人,随后在整个战争被各国广泛使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武器又得到了改进,配备了能携带 15 千克毒剂的标准李文斯投射器的鼓形弹;投射器功能也得到拓展,除了发射毒弹外,还用于发射纵火剂和高爆炸药;使用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到 1917 年底,一次战斗经常动用若干发射群包括数千个投射器。李文斯投射器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同时、突然、相对准确地向广阔的目标区发射大量的化学弹。在这一段时间内, 德国人还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与之相比。但是他们很快仿制了这种武器,并于1917 年 10 月首次用于意大利前线(见图 3—6)。两个月后,又在法国的康布雷用来对付英国人。临近战争末期,他们采用了更小型的、也更为完善的线膛炮,其射程可达 3 千米以上。
图 3-6 德国式 180 毫米气体投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