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水果香味的闪电杀手”——沙林
人们也许并不陌生,1995 年的 3 月 21 日,在日本东京地铁站发生了一
起轰动世界的毒气事件,造成 5 千多人中毒,其中 11 人死亡。事件发生后日本国内一片恐慌。警方全力侦查,证实为奥姆真理教所为,当即逮捕了真理教头目,并进行了公开审判,将真相公诸于世。恐怖分子使用的是什么毒剂能造成如此大的伤害呢?这就是“沙林”毒剂。它并非现代高科技的产物, 早在 40 年前就有了。
沙林,学名甲氟膦酸异丙酯,国外代号为 GB。它也是无色、易流动的液体,有微弱的水果香味。其爆炸稳定性大大优于塔崩,毒性比塔崩高 3~4 倍。由于它的沸点低,挥发度高,极易造成战场杀伤浓度,但持续时间短, 属于暂时性毒剂。沙林主要通过呼吸道中毒,在浓度为 0.2~2 微克/升染毒空气中,暴露 5 分钟即可引起轻度中毒,产生瞳孔缩小、呼吸困难、出汗、流涎等症状,可丧失战斗力 4~5 天。作用 15 分钟以上即可致死。当浓度达到 5~10 微克/升,暴露 5 分钟即可引起中毒以至死亡。
沙林也是由施拉德博士发现的。继发现塔崩以后,1939 年在德国军方为他提供的当时最先进的实验室里,他又开始了研究含有一个碳磷键(C—p) 的含氟化合物,结果发现了比塔崩毒性更高的甲氟膦酸异丙酯。施拉德博士给它命名为“沙林”(Sarin),这是以参加这种毒剂研制的 4 个关键人物名字的开头大写字母组合而成的。他们是:Schrader,Ambros,Rudriger 和Vanderlind。博士认为这一化台物作为军用毒剂的潜力非常之大,于是立即把它送往军械部化学战局进行鉴定,并很快开始了发展工作。但在组织这一毒剂的生产中遇到很大困难。原因是合成毒剂的最后一步总是避不开使用氢氟酸进行氟化,而进行氟化处理就必须解决腐蚀问题。因而在施道潘和蒙斯恃的毒剂工厂都使用了石英和银一类的耐腐蚀材料。后来终于研究出了一个比较满意的过程,并于 1943 年 9 月在法尔肯哈根开始建立一座大规模生产厂。但在苏军向德国本土大举进攻时,该厂尚未建成投产。故到二战结束时, 实际上只生产了少量的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