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第一章

(1)这个定义比勒洛的定义似乎更令人满意和更加完备。勒洛的定义如

下:“机器是一个如此装配起来的坚实机件的集合体,以致它有可能使用天然的机械力来产生某些一定的动作。”勒洛:《理论运动学》,第 38 页。

(2)参看乔治·阿格里科拉的《关于金属物品》(巴尔,1546 年)一书中精彩的木版画。有一些转载在路德维希·贝克的《钢铁史》第 2 卷,第 147、149、479、482、483、531 页等,并附有摘自凡努奇奥·比林古奇奥的《烟火制造术》(威尼斯,1558 年)一书中的一些类似的插图。

(3)见贝克:前引书第 2 卷,第 130—142 页。

(4)参看《百科全书》第 4 卷,“炼铁厂”或“炼铁术”条的插图。

(5)我们已经举出冶金工业所提供的事例并已指出应当把它单独分类的

理由:我们在下面第 2 篇第 3 章(铁和煤)中还要谈到这一点。

(6)关于以后的事情,可以参看 W.费尔金:《机器织袜和织带工业史》, 第 23—41 页以及《国民传记词典》“李(威廉)”条。

(7)在《分类百科全书》(“手工工场”,见第 1 卷第 220 页)中,人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架光滑的铁制的机器,非常精巧;要很好地描述它的构造,是不可能的,因为它的部件多而庞杂;就是把它摆在眼前,也很费周折才能了解它。”然而,狄德罗和达朗贝主编的《百科全书》的插图(第 2 卷“织袜机”条)对于这种机器却有相当明白的说明。

(8)见本书第 1 篇第 1 章。参看《下议院议事录》第 36 卷,第 635、728

页,以及乔治三世 28 年法令第 55 章的前言:“鉴于编织袜子和其他针织品的织机都是价值昂贵的机器,一般说来,这些机器是针织品商或制造商所有的;他们用收取租金的办法将其租给工人⋯⋯。”

(9)见《下议院议事录》第 36 卷,第 742 页;第 37 卷,第 370 页。这种弊端,直至晚近一个时期还是屡遭埋怨的对象:“不管工人有无工作,老板总要索取其机器的租金。用织机织袜的工人们断言:当他们缴付织机的租金时,老板总想按照比需要长得多的时期来分派工作,并把工作分成很小很小的部分以便尽可能长期地收取租金。麦克尔斯菲尔德的丝绸织工们埋怨经常被保持在半失业的状态,因为老板认为令人使用尽可能多的各别织机去完成工作对自己有利,因为每架织机是接每星期的定价多少给他生出十足的租金的。”S.和 B.韦布:《工业民主主义》第 1 卷,第 316 页及以下。

(10)关于这个问题,参看黑尔特:《两本英国社会史》,第 484 页及以下有相当详尽的研究。

(11)同上。1744 年修改过的织机编织工人行会的章程,转载在《下议院议事录》第 26 卷,第 779—794 页。

(12)参看库克·泰勒:《工厂制度史入门》,第 358 页。

(13)A.巴洛:《织布史》,第 30 页。

(14)维托里奥·宗卡:《机器和制造的新场面》(帕多瓦,1621 年), 第 68—75 页(附有插图)。

(15)传统的记述,载在 W.赫顿:《德比史》,第 161 页及以下。这种记述已受到批评,特别是受到 M.G.汤森·沃纳(《英国社会》第 5 卷,第 111

—112 页)的批评。根据他的说法,这次旅行是不必要的,因为人们已经拥有宗卡所提供的机器的描述。真正奇特的事,是约翰·洛姆贝或者与他同时

的其他英国商人已经读过《机器的新场面》一书。沃纳又说道,人们在 1692 年已经谈到捻丝机传入英国(见《内政部文件一览表》1683—1693 年,第293 页)。然而,这能否证明这种机器的设计和运转从那时候起已为人所知呢?

(16)得到一个名叫乔治·索拉科尔德的意大利人的帮助。参看笛福:《漫

游记》(1727 年版)第 3 卷,第 38 页和(1742 年版)第 3 卷,第 68 页。

(17)《专利品和发明物的年代索引》,第 477 号。关于十八世纪专利权的立法,参看温德达姆·休姆:《十七和十八世纪的专利法史》,载于《法律季刊》1902 年第 280 页及以下。

(18)“这里有一个性质异常的奇观,它在英国这类东西中是唯一的:我的

意思是说德温特河边那个发动三架意大利式制造紾丝的大机器的水车场。多亏这种发明,一个工人能做五十个工人的工作,而且工作做得更准确且好得多。这个机器是由两万五千五百八十六个机轮和九万七千七百四十六个部件所组成的,水车轮子每转一次就制出七万三千七百二十六码的丝线,这个轮子每分钟转三次:亦即是说二十四小时内就制出三亿一千八百五十一万四千九百六十码。一个独轮子使得所有的部件都动作起来,可是,其中每一部件又能单独地停止活动。”笛福:《漫游记》(1742 年版)第 3 卷,第 67 页。

安德森:《历史学上和年代学上的历史和商业起源的推论》第 3 卷;第 91 页中常常被人引用的那一段只是笛福这段记述的抄本。也可参看 A.扬:《英格兰北部》第 1 卷,第 225 页,以及 W.赫顿《德比史》,第 163 页。——我

们是通过宗卡的前引书中的插图以及《百科全书》(补篇,第 11 卷,“丝绸厂”条插图 8 至 20)中的插图而认识这种机器的。这种机器传入法国与传入英国几乎是同时,长期被人称为“比德蒙机”。

(19)《下议院议事录》第 30 卷,第 209—220 页。

(20)同上书,第 212—213 页。

(21)《绅士杂志》,1739 年,第 4 页。

(22)乔治三世 5 年法令第 8 章。《下议院议事录》第 21 卷,第 782—795 页。

(23)1770 年,斯托克波特有四个工厂和一千工人。《下议院议事录》第

34 卷,第 240 页。

(24)《下议院议事录》第 30 卷,第 215 页及以下。考文垂的饰带工业有其单独的历史。

(25)参看乔治三世 3 年法令第 21 章,乔治三世 5 年法令第 48 章。这些措施仅使制造商得到一半满意,因为他们屡次请求全部禁止外国织品以及对舞弊给以十分严厉的惩罚。《下议院议事录》第 30 卷,第 87、93、725 页。

(26)见本书第 1 篇第 1 章。

(27)参看 G.B.赫兹:《英国十八世纪的丝纺工业》(《英国历史杂志》1909 年,第 710—729 页)。

(28)“直至 1700 年⋯⋯,cottons 还出现在羊毛制造品的细目中”(威廉三世 11—12 年法令第 20 章)。G.W.丹尼尔:《初期英国棉纺工业》,第

7 页。1552 年的一项法令(爱德华六世 5—6 年法令第 6 章)也提到“兰开夏所织造的 cottons、棕色粗呢和起绒粗呢”,在这项法令中,所谓一匹二十二码长、四分之三码宽、至少有三十磅重,这清楚地是指毛织品而言的。伊丽莎白 5 年法令第 4 章(1563 年)把“住在坎伯兰、威斯特摩兰、兰开斯特

郡和威尔斯的、织造起绒粗呢、cottons 和经济呢绒的人”称为“毛织品织工”。兰开夏的毛纺工业从十三世纪起就繁荣了(《兰开斯特的维多利亚史》第 2 卷,第 376 页)。人们在看到 cotton 一词在英国被用于毛织品,也许会感到惊奇,而 coton、cotone 词在西班牙和意大利早已具有今天的意义。但A.德·坎多尔指出字源本身就有类似的混淆:在阿拉伯语中,称棉(kutn) 和麻(kattan 或 kittan)的词,实际上是相同的(《栽培的植物的起源》, 第 325 页。)必须指出,不仅在意大利和西班牙,人们从十二世纪起就纺织棉布,就连在德国,早于十四世纪即已提到一种名叫“粗棉布”的织品是用麻经和棉纬织成的。见 R.利维:《阿尔萨斯棉纺工业经济史》,第 3、4、7 页以及 G.丹尼尔:《初期英国棉纺工业》,第 14 页。丹尼尔写道:“怀疑植物纤维能被用于兰开夏的呢绒制造中,是难于避免的。”同上书第 7 页。

(29)参看《棉业全史》(1823 年)第 40 页;A.尤尔:《大不列颠的棉纺工业》(1836 年)第 1 卷,第 31 页。“一种粗织品叫做肯达尔 cottons。” 伊登:《贫民状况》第 2 卷,第 751 页。

(30)“在此时期(十六世纪),这个城市已因某些非常需要的毛织品而驰

名,这种毛织品是在这个城市织造的并被人通称为曼彻斯特 cottons。”R. 霍林沃思:《曼彻斯特居民》,第 64 页。这本书是在十八世纪中叶写成的, 在 1839 年由 W.威利斯予以出版。

(31)参看威廉·卡姆登:《英国记述》(1586 年),第 429 页。

(32)舒尔茨一格弗尼茨:《大工业》,第 27 页。

(33)《国家文件》,“内务”,第 59 卷,第 5 页。W.H.普赖斯(《英国

棉纺工业的起源》,载于《经济学季刊》第 20 卷第 608—613 页)引用了一

个保存在伦敦市政厅图书馆的 1620 年的请愿书的话(《请愿书和议会问题》,

1620—1621 年,第 16 号),根据这份请愿书所说,英国棉纺工业起源于十七世纪初,甚或起源于十六世纪末:“大约二十年前,本王国中的、特别是兰开斯特中的种种人士发明了织造粗棉布的技术,这种布是用一种粗毛绒或茸毛做的,这种茸毛是土地的出产物,是土耳其商人从斯米纳、塞浦路斯、阿克拉和西顿带到本王国的某种矮树或灌木上长的果实,而被人通称为棉毛⋯⋯。英国至少织造了四万匹粗棉布⋯⋯,有几千穷人从事于这种工作。”

(34)刘易斯·罗伯茨:《交易宝库,又名论国外贸易》(伦敦,1641 年),

第 32 页。

(35)奥伦治公爵威廉三世之妻,马丽王后。(36)笛福:《评论周报》,1708 年 1 月。

(37)威廉三世 11—12 年法令第 10 章。供出口贸易用的货包准许暂时进入英国各港口,但须向海关申报并存入仓库。参看巴尔·克里什纳:《1601 至1757 年印度与英国的商业关系》,第 194 页及以下,以及 C.J.汉密尔顿:《英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系(1660—1896 年)》。

(38)1706 年有一本小册子叹惜“人们从印度运来的印花布或着色布非常

流行。”J.海恩斯:《对英国服装业现状的观察》,第 19 页。

(39)这些请愿书中有一份非常奇妙地同其余的相反:它为呢绒工业的利益

而替棉织品案件辩护。它指出,如果英国毛织品的价格降低,其输出就会增多。《下议院议事录》第 19 卷,第 254 页。

(40)《正确地描述可怜的织工们的正当叫屈》(1719 年);《印花布和着色布与毛织品和丝织品之间的问题概况》(1719 年);《织工的真实情况》

(1720 年);《呢绒制造商和丝绸制造商的前景》(1720 年)。与之相反的则有:阿斯吉尔:《对⋯⋯问题概况的简要答复》(1719 年);《经过审查的织工要求》(1719 年)。这些小册子的大部分是福克斯韦尔教授借给我们看的。

(41)参看《织工的真实情况》第 40 页;《经过审查的织工要求》第 16 页。

(42)乔治一世法典,第 1 卷,法令第 7 章。

(43)1691 年,有个名叫约翰·巴克斯蒂德的人“因利用陛下殖民地西印度群岛所产的棉花织造白棉布、细棉布和类似的织物”而领得专利证。见《专利品的年代索引》,第 276 号(1691 年 9 月 22 日)。

(44)利物浦仅在十八世纪下半期才以棉花市场的资格超过伦敦(T.埃利

森:《大不列颠的棉业》,第 170—171 页)。但从十八世纪初起,利物浦商人已经输入许多棉花,也有从怀特黑文和兰开斯特等港口输入的。《下议院议事录》第 22 卷,第 566—567 页(这是 G.W.丹尼尔:《初期英国棉纺工业》, 第 57—58 页所引用的)。也可参看圣·邓贝尔:《初期利物浦棉花输入以及十八世纪棉花市场的组织》,载于《经济学杂志》第 33 期,第 363 页及以下。在 1725 年时,利物浦港的二百二十艘船中有一百零六艘做西印度群岛和美洲的生意。

(45)北美殖民地仅在以后才从事棉花的种植。1747 年以来定期记载从查尔斯顿和纽约来的棉花进口货,大概是由中途停泊在北美的船只从西印度群岛运来的进口货,参看 T.埃利森:《大不列颠的棉业》,第 81 页,以及 E. 冯·哈雷:《北美南方诸州的棉花生产和植物经济》,载于《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15 期,第 1 卷,第 9 页。有几个从弗吉尼亚或卡罗来纳运出的棉花

包,在 1784 年第一次卸在利物浦的码头上。海关拒绝接受来自北美合众国的货物申报,宣称这些棉花包是从西印度群岛运来的,并把它们当作违犯航海条例加以扣押,因为航海条例禁止使用外国船只输入上述来源的货物。这件事发生在凡尔赛条约签订的一年之后,这个条约已经明确地把北美殖民地同祖国分离开来了(比肖普:《美洲产品史》第 1 卷,第 354 页;T.埃利森:

前引书,第 82 页)。这件小事故记载在一个同时期的法国文件中(《论大不

列颠白棉布和细棉布的制造》,外交档案库,“备忘录和公文”第 74 卷,第

182 文件夹)。

(46)本杰明·多布森爵士:《纺纱的湿度》,第 17—22 页。插图(第 44、45、59、67、73 页)指出棉纱的内聚力和均匀性是根据空气的湿度变化的。

(47)舒尔茨—格弗尼茨:《大工业》,第 58 和 108 页。S.查普曼似乎低估了自然原因的影响,因为他写道:“总之,棉纺工业之所以设在兰开夏, 也许原因是毛纺工业已经设在那里,人们乐意接纳外国人,曼彻斯特的行政管理不掌握在市议会的手里,此外没有特殊原因。”但他却承认:“一当人们开始了解兰开夏某些地方所特有的自然条件的价值时,别的地区的制造业就越来越强烈地被吸引到这个工业的主要中心来了。”S.查普曼:《兰开夏的棉纺工业》,第 154 页。

(48)有些改良是从毛纺工业那里得来的,例如使用纺车和使用金属梳理

机。

(49)参看乔治二世 9 年法令第 4 章的前文:“鉴于麻纱和棉纱织物,几年以来已在大不列颠王国中大量织造出来并印上了花或者着了色⋯⋯。”

(50)《正确地描述可怜的织工们正当的委屈》第 14 页。

(51)阿斯吉尔:《对印花布和着色布与毛织品和丝织品之间的问题概况的

简要答复》;《经过审查的织工要求》;《花布印染人向下议院提出的理由》。

(52)《可怜的织工们的正当叫屈》第 25 页。

(53)乔治二世 9 年法令第 4 章。见 G.丹尼尔:《初期英国棉纺工业》,

第 20 页及以下关于 1721 年和 1735 年法令的简要纪事。

(54)乔治三世 14 年法令第 72 章。

(55)E.巴特沃思:《奥德姆史》,第 105—107 页。

(56)“梅勒在 1770 年有五、六十个农民。也许除去六、七人外,所有的人都纺织棉、麻或羊毛。雇农们同时是农人又是织工:在夏季,他们就离开织机而雇给人家去收割庄稼。”W.拉德克利夫:《通称为动力织机织布的新工业制度的起源》,第 59—60 页。——“田地的耕种,主要是为生产牛乳、奶油和干酪⋯⋯。农事一完,人们就忙于梳理、粗纺和纺羊毛和棉花,以及将其做成供织机用的经线。”S.班福德:《南兰开夏的方言》,第Ⅳ和Ⅴ页。在路易·W.莫菲特:《产业革命前夕的英国》,第 210 页中,可以看到棉纺工业中家庭工业制度的生动的描述。

(57)R.格斯特:《棉纺工业简史》第 10 页;E.巴特沃思:《奥德姆史》,

第 103 页。巴特沃思所引用的事实的一部分,似乎是取自格斯特的著作。

(58)同毛纺工业中的情形一样,染色和修整加工费用也归商人负担。R.

格斯特:前引书,第 11 页。G.W.丹尼尔指出,在十七世纪初,赫姆夫里·切

特姆在曼彻斯特演着商人工厂主的角色(《初期英国棉纺工业》,第 35—36 页)。

(59)参看 J.史密斯:《羊毛传》第 2 卷,第 89 页中“商业、航海和制造

业方面最后的改进”(1739 年)。也可参看丹尼尔著作,第 25—26 页所引 1751 年的文件;其中说到曼彻斯特:“全国中除去海港以外,没有一个城市能在商业方面按照每星期运出城去的包裹数目——低估的数目也有五百件——所呈现的情形比得上它。

(60)W.拉德克利夫:《动力织机织布的起源》,第 12 和 131—133 页。

(61)E.贝恩斯:《棉纺工业史》,第 215 页所引用。

(62)《新曼彻斯特指南》(1804 年),第 43 页。

(63)十八世纪的经济大事变是工业技术在科学影响下的改变,这个一般公

认的看法(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 2 卷,第 60 页已有清楚的说明), 与下述的看法毫无矛盾。但是,在此事变之前已有一系列全凭经验得来的发明物,而且,这种事变之成为可能也是这些发明物所造成的。也应承认,有教养的公众对于手工艺技术的关心(这是十八世纪的特征)有助于找到促进机械发明的方法。英国“技术协会”的创立(1754 年),正和狄德罗出色地描述手工艺的那部《百科全书》的出版是同时期的。关于这些协会的增多及其活动,见 W.鲍登:《十八世纪末英国工业社会》,第 10—12 和 38 页及以

下。也可参看 H.塞:《法国资本主义工业的起源》,载于《历史杂志》第 168 期(1923 年),第 188 页及以下。

(64)《R.阿克赖特对彼特·奈廷格尔案件》第 1—2 页。

(65)J.A.霍普森使用“超人论”的说法,见《现代资本主义的演进》,第

57 页。参看 L.布伦塔诺:《今日社会贫穷的原因》,第 30 页。

(66)本内特·伍德克罗夫特:《发明家传略》,第 2 页。

(67)《织布说明书摘要》,I,3(专利证第 515 号)。

(68)R.W.库克·泰勒:《工厂制度史入门》,第 405 页。

(69)荷兰织机,虽被使用了一个世纪,但很不方便,梭子是用一套齿轮

系统发动的,而且只能用来织造丝带。

(70)见 1733 年 5 月 26 日附在专利证上的“说明书”:“新发明的梭子织宽口面的呢绒和哔叽、织帆布以及一般的各种宽织物,都织得更好更正确⋯⋯。这种梭子比以前所用的梭子轻得多,并装上四个小轮子:它把经线沿着一块放在下面的、安在织机框子上的、约有九尺长的木板穿过去。这种梭子是通过两个吊在框子上的木锤⋯⋯以及织工手中拿着一根绳子而动作着的。织工坐在中间,轻轻地拉动绳子,就把梭子非常迅速而方便地从这边抛到那边。”《织布说明书摘要》,I,第 542 号。见《百科全书》,“补篇”,

第 3 卷,“呢绒制造”条的插图。

(71)A.巴劳:《织布原理和织布史》,第 96 页;B.伍德克罗夫特:《发

明家传略》,第 3 页;《纺纱机及其发明人》,载于《评论季刊》第 107 期,

第 49 页。

(72)B.伍德克罗夫特:前引书,第 4—5 页;《棉业全史》,第 302 页。

(73)1767 年,伦敦的狭幅布织工与机械织工之间有过一次激烈的斗争。

见 1767 年的《年度登记簿》,第 152 页。可是,在某些地区,飞梭的使用, 很迟很迟才传到:在威尔特郡和萨默塞特郡,它在十九世纪以前几乎还未出现。见《下议院议事录》第 58 卷,第 885 页。J.L.和 B.哈蒙德(《熟练工人》,第 159 页)指出,1822 年在弗罗姆因采用“弹簧织机”而造成了骚乱。1760 年,约翰·凯的儿子罗伯特·凯发明了“上升的梭盒子”,使飞梭得到补足并确保其最后成功。

(74)J.A.霍普森:《现代资本主义的演进》,第 59 页对这种过程作了很好的叙述和分析。

(75)见本书第 1 篇第 1 章。

(76)尤其是在夏天当田间工作占用了全部农村人口的时候。见詹姆斯在

《绒线工业史》第 312 页所引用的、绒线委员会主席亨利·霍尔的证言。

(77)在德国也有同样的情形,其原因与英国相同,其时间亦几与英国同

时。见 J.库利舍尔:《在十八世纪转折期和十九世纪上半期中从手工过渡到机械推动法的原因》,载于《立法年鉴》(1906 年),第 30 卷,第 38—40 页。

(78) C.怀亚特(《机器纺纱的起源》,载于《技术、制造业和农业宝库》第 2 辑,第 32 卷,1818 年)为自己的父亲要求恢复发明的荣誉。R.科尔(《刘易斯·保尔的故事》发表在弗伦奇:《克朗普顿的言行》一书的附录里)反而坚持刘易斯·保尔是真正的发明者。按照 E.贝恩斯(《棉纺工业史》第 119 页及以下)的说法,这个机器是怀亚特发明的,并经过刘易斯·保尔加以改良的。B.P.多布森还为刘易斯·保尔的权利而辩护(《纺纱机的发展史话》第 51—52 页)。但他没有提出任何能够削弱下面引用的、藏在伯明翰中央图书馆的手稿中的证据。

(79)《织布说明书摘要》,I,第 562 号。詹姆斯博士于 1740 年 7 月 17 日致书商沃伦的信:“我们昨天去看了保尔先生的机器,它在梳棉和纺纱两方面都使我们完全满意。”R.科尔:《刘易斯·保尔的故事》,第 256 页。

(80)《手艺高明的木匠师傅兼发明家约翰·怀亚特》,第 1—4 页。们完

全满(81)《怀亚特手稿》第 1 卷,第 1、8、21 页,和第 2 卷,第 16、25、30、32 页。

(82)《怀亚特手稿》第 1 卷,第 4 页。

(83)“协定的各条款,一式两份,已于天恩所赐我王陛下乔治二世第六年,

即我主第 32 降生后 1732 年,9 月 19 日由米德尔塞克斯郡霍尔本县圣安德鲁教区绅士刘易斯·保尔,同斯塔福德郡威福德教区木匠约翰·怀亚特,双方完全同意并妥加缔订。”保尔答应在发明物提供时付给怀亚特五百镑。《怀亚特手稿》第 1 卷,第 2 页。

(84)参看《伯明翰每周邮报》上所发表的信件,1891 年 8 月 22 号、29

号和 12 月 29 号。

(85)怀亚特对他未必完全信任。见 1733 年 9 月 25 日和 10 月 28 日致其兄

弟的 12 月信件。《怀亚特手稿》第 1 卷,第 8 和 10 页。

(86)这真是第一次吗?专利证的目录中记载着两个类似的发明,一个是理

查德·德勒姆和理查德·海恩斯在 1678 年作出的(第 202 号),另一个是托

马斯·思韦茨和弗兰西斯·克利夫顿在 1723 年作出的(第 459 号)。不管怎样,这些发明都没有一点后果。

(87)C.怀亚特:前引书,第 80 页。

(88)《怀亚特手稿》第 1 卷,第 9 页。这封信没有写上日期,但它显然是

在 1733 年的另一些信件以前;在这些信件中,同样的词象俗语那样重新出现。后来,这个词竟变为一种约定的暗码:25 个玩意儿或 25。同上书第 1 卷,第 13 页。

(89)《怀亚特手稿》第 1 卷,第 1 和 5 页。

(90)他应得到两千镑;倘他在四年之内死了,他的继承人应获得四百五十

镑,他的第 32 遗妻应获得十镑的年金。出处同上。

(91)《怀亚特手稿》第 1 卷,第 23—28 页(第 24 页有保尔致怀亚特的信, 无日期;牡?32 第 25 页及以下有怀亚特于 1736 年 4 月 21 日和 9 月 21 日致保尔的信)。

(92)《怀亚特手稿》第 2 卷,第 69、71—75 页,又第 1 卷第 35—37 页。

(93)这些轧辊之一的表面是光滑的,另一个相反“呈凹凸状,或者带有凹槽,

或者裹以皮革、呢绒、鬃毛或装上金属制的圆钉子。”《怀亚特手稿》第 1

卷,第 45—48 页。这就是使它们彼此粘着起来的东西。

(94)《织布说明书摘要》,I,第 562 号。

(95)关于这个问题,参看 A.尤尔:《大不列颠的棉纺工业》第 1 卷,第209 页的意见。

(96)《怀亚特手稿》第 1 卷,第 34 页。

(97)同上。

(98)《怀亚特手稿》第 1 卷,第 33 页。

(99)同上书第 1 卷,第 32 页。

(100)1739 年 1 月 6 日刘易斯·保尔的信。4 月 17 日怀亚特的信。《怀亚

特手稿》第 1 卷,第 50—57 页。刘易斯·保尔请求贝德福公爵在伦敦弃儿教养院试验他的机器,正是在这个时候。

(101)C.怀亚特:前引书,第 81 页;《本地的略记和疑问》(伯明翰图书馆)1889—1893 年,第 2811、2815、2832 号。

(102)A.尤尔:《棉纺工业》,第 1 卷,第 217 页。

(103)R.科尔:《刘易斯·保尔的故事》,载于弗伦奇:《克朗普顿的言

行》一书的附录里,第 256 页。

(104)见 B.P.多布森:《纺纱机的发展史话》,第 50 页。

(105)《怀亚特手稿》第 1 卷,第 65 页;第 2 卷第 82 页。

(106)专利证第 636 号。

(107)《怀亚特手稿》第 1 卷,第 76 页及以下。

(108)《论凯夫先生的北安普顿工厂》(1743 年),载于《怀亚特手稿》第 1 卷,第 82 页。

(109)C.怀亚特:《机器纺纱的起源》,第 81 页。

(110)戴尔:《羊毛诗》,第 3 卷,诗句第 292—302 行。

(111)参看该诗句第 292 行的注:“一架圆形的机器。它是保尔先生发明的非常奇妙的机器。在其当时的形式下,它是为了纺棉纱而制造的:但可把它用来纺出极细的毛线。”因此,根据戴尔的证明,用于纺毛则是一种单纯的可能,这与 H.希顿的意见正相反(《约克郡的呢绒工业和绒线工业》,第356 页)。

(112)《奖励工艺协会会报》第 1 卷,第 314—315 页。“罗伯特·多西深知这个协会的初期历史,他告诉我们,这个协会的成员们从知道刘易斯·保尔于 1738 年取得那架不完善的纺纱机的专利权时起,就关心这个问题。”W.

鲍登:《十八世纪末英国工业社会》,第 48—49 页。一个名叫哈利森的人在

1764 年制造出一个纺车,“一个童工使用这个纺车能比一个成年人使用普通

纺车所纺的纱多到两倍。”A.沃登:《亚麻布交易》,第 371 页。

(113)阿克赖特大概不是它的真正发明人。见后面第 2 章第 3 节。

(114)《棉业全史》第 77 页。(115)“他们的职业是介于木匠和铁匠之间: 他们所做的工作毕竟是粗重工作,但需要很大的智巧。要能了解和完成这种工作,那就必须具有机械学的禀赋和足够的算术知识,因为在水车的构造和运转方面有许多花样,有些是用马拉动的,有些是被风力吹动的,另一些是由水发动的,有时水是射在轮子上的,有时水是从底下带动轮子的,为什么当时没有火力发动的,象发动机那样的水车呢?”W.费尔贝恩:《水车坊和水车机械》第 1 卷,第Ⅴ—Ⅵ页。参看韦布手稿,《机器制造业》第 1 卷。

(116)《棉业全史》第 79 页。保尔的机器,非常简单,是由一种装上金属齿的凹形槽和一些用曲柄发动的圆筒形梳子所组成的。

(117)参看钟表匠凯和理查德·阿克赖特在沃林顿一个酒店里的特有的谈

话。《为撤销理查德·阿克赖特先生于 1775 年 12 月 16 日所取得的专利权, 由陛下的检察总长 R.P.阿尔登先生根据法定的诉讼程序而提起的案件的审判》,第 63 页。

(118)因此,哈尔格里夫斯可被认为不是他的发明物的第一个和唯一的发

明人。参看 R.格斯特:《英国棉纺工业》,第 176—180 页。

(119)《纺绩说明书摘要》,第 19 页(第 962 号);《奖励工艺协会会报》第 2 卷,第 32—35 页;J.詹姆斯:《绒线工业史》,第 345—346 页;R.格

斯特:《棉纺工业简史》,第 13—14 页;E.贝恩斯:《棉纺工业史》,第

158 页。

(120)“多轴纺纱机仅是一个带有几个纺锤的纺车。”A.尤尔:《大不列

颠的棉纺工业》第 1 卷,第 203 页。

(121)阿布拉姆:《布拉克本史》,第 205—206 页。

(122)J.费尔金:《袜子和带子工业史》,第 81—97 页。

(123)第 962 号(1770 年)。

(124)A.尤尔:《棉纺工业》第 1 卷,第 198 页。

(125)《理查德·阿克赖特的诉讼》,载于《案件的审判⋯⋯》,第 98 页。

(126)阿布拉姆:《布拉克本史》,第 209 页。

(127)《大不列颠的白棉布和细棉布工业中的重大危机》(1788 年),第 2 页。

(128)J.肯尼迪:《塞缪尔·克朗普顿的简要传记》,载于《曼彻斯特文

学和哲学研究会会志》,第 2 辑,第 5 卷,第 330 页;R.格斯特:《英国棉

纺工业》,第 147 页。

(129)W.拉德克利夫:《新工业制度的起源》,第 61 页(描写梅勒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