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革命

十月的炮响

1917 的 10 月 24 日午夜,俄国第一大海港城市彼得格勒乌云漫天, 寒风呼啸,夜黑如墨。从城郊看去,本该万籁俱寂的彼得格勒城区,这时忽然人声鼎沸,火光映天,不时夹杂一两声枪响,划破夜空。

在这不寻常之夜,城郊小街上出现了一高一矮两个身影,高个子工人装扮,穿一件短大衣,走在前面引路。矮个子裹一件长大衣,戴一顶俄国随处可见的鸭舌帽,头上还缠一条白绷带,连脖子带脸整个包严, 风丝不漏。这矮个子看去似受重伤,却紧随高个子前进,行动依然十分敏捷。二人沿街巷疾走如风,行色匆匆。前面的虽然身材高大粗壮,行动却十分敏捷,眼神中处处透露出杀手才有的机警。二人潜行约一个小时,来到纵贯城区的涅瓦河大桥桥头。桥边马路上熙熙攘攘挤满了行人, 两名忠于俄国资产阶级政府的士官生,横枪拦在桥上,检查证件,阻遏通行。高个子见盘查严格,想改道过桥。矮个子却不动声色,悄悄鼓动众人说:“我们干了一天活,哪有时间在这里傻等,冲过去吧!”众人一听此言,觉得有理,一拥而上,纷纷挤过士官生设的岗哨,士官生顾此失彼,急得乱骂娘,也不敢开枪。值此混乱之际,矮个子一拉高个子, 二人手拉手乘乱快步冲过岗哨,抢过大桥,钻入夜幕中。

二人前后相随,又紧赶一程,来到市中心的斯莫尔尼宫,高个子暗松了一口气。矮个子却一把撕开缠在脖子上的绷带,仰天哈哈大笑。这个矮个子便是俄国最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高个子是他的警卫员瓦西里。列宁和瓦西里来到斯莫尔尼宫时,这里已是人来人往,灯火通明,气氛异常热烈而紧张。列宁快步走进一个大房间,与几个熟人打过招呼,又匆匆交谈一阵,然后发出了一道影响俄国命运的著名命令。几百名候在走廊里的便装联络员衔命出发,迅速消失在漆黑的大街小巷,随之而来的是几百支工人、士兵、水兵组成的队伍,高擎火炬,携枪带刀,冲出工厂、兵营和居民区,分头奔向火车站、电报局、警察局等资产阶级政府控制的要害部门。十月革命正式发动。

十月革命前,俄国由沙皇统治,既贫穷又落后,工人农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痛苦生活。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沙俄不顾人民死活,征调几百万大军开赴前线,却迭遭失败。俄军在对德奥两国作战中死伤几百万。后方更是田地荒芜,百业凋零,家家戴孝,户户含悲。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利用俄国人民的不满情绪,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革命战争的口号,在 1917 年 2 月发动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但是,革命成果却被狡猾的资产阶级篡夺。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承沙皇的国内外政策,继续投入几百万新的军队,在前线与德奥军队作战,同时又在后方血腥镇压革命群众。俄国人民的处境在二月革命后没有一丝一毫改进。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忍无可忍,决定发动无产阶级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党员们纷纷响应列宁的号召,深入工厂车间以及前线战壕,向工人发表演说,与前线士兵联欢,向他们宣传布尔什维克的革命理想。经过几个月艰苦的宣传组织工作,彼得格勒几十万工人和军队纷纷转向革命,前线水兵和士兵也成团成师地倒向布尔什维克。革命时机日益成熟。经过认真讨论,布尔什维克党根据列宁的提议,决定在 10 月 24 日发动彼得格勒总起义。

列宁的总起义命令下达后,彼得格勒全城几十万工人、水兵、士兵, 分成数以百计的小队伍,分头扑向各目标,夺取资产阶级政府军控制的火车站、电报局等要害部位,迅速占领全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属的反动军队慑于起义军声威,望风披靡,纷纷缴械投降。临时政府的一群资产阶级部长老爷,见势不妙,由一个妇女突击营和两违反动士官生护卫,仓皇逃进沙皇昔日的行宫冬宫,依托冬宫的高大建筑,筑起街垒, 架起机关枪,企图负隅顽抗,以待增援。成千上万的起义军战士,追歼残敌,来到冬宫,团团围困住敌人在彼得格勒的这处最后据点,等待总攻命令。

10 月 25 日晚,天刚擦黑,列宁下达了一定要夺取冬宫的最后命令。泊在涅瓦河上,尼古拉桥下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水兵,立即给舰上巨炮装上教练弹,瞄准冬宫,连发三炮,一炮击中冬宫前庭,两枚炮弹落在冬宫前的广场上。随着轰轰隆隆三声炮响,在冬宫外面等候已久的起义军战士,杀声连天,从各个宫门涌入宫内,沿着冬宫 117 级

洁白的云石阶梯穷追残敌,在 1005 个大小房间短兵相接。恶战到午夜,

终于占领冬宫,把胜利的红旗插上冬宫高耸入云的尖顶,临时政府的 16 名资产阶级部长们,吓得面如土色,浑身筛糠,与护卫他们的士官生和妇女营一起,束手就擒。在冬宫战斗中,一共只有 6 人死亡,50 人受伤。十月革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