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比例之争

1890 年,美国海军少将马汉写了一本战略学巨著,书名是《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这本书很快轰动欧美,被译成多种文本,畅销全世界。各国君王宰相、海军将佐纷纷拜读这本战略学名著,将之奉为战略指南。各国海军学校也把它作为教科书。

在这本书中,马汉根据近代英法荷西各国海洋争霸斗争的经济教训,提出了有关海军战略的著名论断,一国要称雄世界,必须拥有广大的疆土和殖民地;要拥有最大疆域和殖民地,必须拥有制海权;要拥有制海权,就必须拥有压倒敌舰火力的优势舰炮火力,因而要求装有大口径舰炮的巨型战列舰。这就是著名的“巨舰大炮主义”。

马汉的巨舰大炮主义一经提出,就被各国海军界奉为海军战略中至高无上的信条。各国海军据此修订海军战略,纷纷赶超无畏战舰。战舰舰体越造越大,舰炮口径越造越粗。促成世纪之交的第一场海军军备大竞赛。1914 年建成下水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排水量 2.7

万吨,舰体装甲厚 0.3 米,舰上装有 8 门 381 毫米巨型舰炮,12 门 152 毫米中型舰炮,所有舰炮一次齐射,可以发射几吨炮弹,船坚炮利,堪称会移动的海上堡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拥有战列舰优势的英国海军威名远扬,成为英国在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海上保障。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海军界总结战时经验教训,加深了对马汉巨舰大炮主义的迷信,不惜巨资,又开展了战后新一轮海军军备竞赛。这场新竞赛主要在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之间进行。

1919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已拥有 140 万吨战舰的美国海军就提出一个新的三年造舰计划,计划使美国海军压倒英国,抢占第一海军强国的宝座;拥有 80 万吨战舰的日本,不甘二流海军强国的地位,

在 1920 年拟订好“88 计划”,要求拥有两支战列舰队,每支舰队 8 艘战列舰,所有战舰每八年更新一次。日本还在从德国接收的太平洋各战略岛屿抢修海军基地和其它海战保障设施;拥有 230 万吨战舰的英国,虽然是第一海军强国,却希望更新旧舰,多造新型超级战列舰,以便坐稳海军头号强国之位。1921 年 3 月,英国决定建造 4 艘 4 万吨级的巨型战

列舰。一战以后的三年时间,美英日三大海军强国共有 35 艘战列舰正在船台上建造或准备开工建造。法意两国也不甘示弱,设法参加竞赛,不过,他们把竞赛重点放在花钱少、效率高的潜艇建造上。

在所有的军备竞赛中,海军竞赛最花钱。建造一艘新型战列舰,优质钢甲就需要几万吨。主机、舰炮、夜视仪,无一不造价昂贵。日本为执行“88 造舰计划”,不得不动用国家预算拨款的三分之一。而英国已因战争耗空国库,欠下美国 40 亿美元战争债务,要拨巨款建造新舰实在是力不从心。美国虽然是富国,国内反对扩充海军把美元白白扔进大海的人,也为数不少。法意两国更是捉襟见肘。各国都不反对达成一个国际海军协议,限制战列舰竞赛的速度。

1921 年 11 月 12 日,美国发起华盛顿海军军备会议,邀约日英法意四大海军强国,到美国都城华盛顿,与美共商限制海军战列舰竞赛的协议。会议伊始,担任会议主席的美国国务卿休斯,就利用当会议主席的小便宜,先发制人,首先抛出美国方案:以战列舰总吨位作为衡量五国

海军实力的尺度,确定各国海军战列舰吨位比例。规定美英两国为一类海军国,各允造战列舰 50 万吨;日本为二类海军国允造 30 万吨战列舰;

法意两国为三类海军国,各允造 17.5 万吨战列舰。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战列舰吨位比为 5∶5∶3∶1.75∶1.75。

美国方案一出,各国都不高兴。日本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首先反对, 他据理力争,要求日本应允建造 35 万吨战列舰。法国总理白里安也声称

法国需要拥有 35 万吨战列舰。英国枢密院长巴尔福对美国堂兄弟居然要求在海军力量方面与英国平起平坐大为不满,却不便言明。美国坚持已见,首先向日本施加压力。休斯国务卿向日本代表发出威胁,如日本不接受美英日 5∶5∶3 的战列舰比例,日本每建造一艘战列舰,美国就建造 4 艘战列舰。日本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是著名的美国通,深知美国财大势雄,十倍于日本,说得出便做得到,只得屈从美国。不过,加藤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美英不得在西太平洋建立新海军基地,这就是说, 日本必须拥有西太平洋海军优势。英法两国各欠美国巨债,人穷志短, 也只得让步。美国方案便被各国接受。会议最后达成协议:美英两国允造战列舰 52.5 万吨;日本允造 31.5 万吨;法国和意大利各允造 17.5 万吨。五国海军航空母舰吨位比也按战列舰吨位比确定。

1922 年 2 月 6 日,美英日法意五国争吵三个月后,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五国海军协定》。5∶5∶3∶1.75∶1.75 的战列舰吨位比得到五国确认。但它决不能真正限制海军军备竞赛。英国不喜欢美国后来居上,与英国海军旗鼓相当;日本不甘心做二流海军强国。各国都设法逃避义务, 扩充海军实力。不允多造战列舰,就多造巡洋舰和潜水艇。巡洋舰越造越大,战列舰也尽量以新换旧。当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各国开到海上的作战舰队已经几倍于《五国海军协定》规定的吨位限制。 5∶ 5∶ 3∶ 1.75∶1.75 的战列舰吨位比例也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