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抗日根据地创建
鄂豫皖抗日根据地是1938年武汉陷落后逐步开辟的,习惯上称鄂豫皖湘赣抗日根据地或鄂豫边区,也称豫鄂边区、鄂豫皖边区、湘鄂豫皖边区。
鄂豫皖抗日根据地跨豫、鄂、皖、湘、赣5个省交界,南扼长江,北依淮河,东临皖西,西屏秦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早在1927年11月,潘忠汝、吴光洁、戴克敏等领导了湖北黄麻农民起义,开辟了鄂豫边根据地。
1932年10月,受局势所迫,红军主力撤出根据地,向西转移,只留下的红军重组红二十五军,在吴焕先、徐海东、王平章等领导下继续坚持斗争。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转移北上后,留下的部分武装重建红二十八军,在高敬亭等领导下,坚持游击战争。直至1936年10月,鄂豫边省委才与中共中央北方局取得联系。1937年4月,周骏鸣经北方局到延安,向党中央汇报豫南桐柏山区坚持3年游击战争的情况,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和朱德的亲切接见。
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党中央指示,豫鄂边区红军游击队在红二十八军的支援下,猛烈扩大抗日武装,于1937年10月在泌阳邓庄铺扩编为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由周骏鸣任团长,王国华任政委。独立团政委文敏生多次与国民党当地政府进行谈判,取得谈判成功,使国民党承认了独立团的合法地位。
1937年12月,河南省委派组织部长林凯到达豫鄂边区,将豫鄂边省委改组为豫南特委,隶属河南省委。
随着独立团的不断壮大,根据党中央关于在中原地区建立一处抗日据点的指示,豫南特委决定,在竹沟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1937年10月27日,为拔除反动据点,王国华指示竹沟进步青年黎立坚、杨秀峰、周庆鸣组织了竹沟暴动,解放了竹沟镇,为以后根据地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938年1月13日,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进驻竹沟镇,传达了党中央指示:将大江南北的游击队统一编为新四军,将独立团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从此,豫南桐柏山区坚持了3年之久的游击战争胜利结束,竹沟成了豫南抗日的巩固根据地。
1938年1月下旬,党中央派八路军驻山西临汾办事处处长彭雪枫任河南省军事部长,带领张震、岳夏、滕海青等一批营团以上红军干部和一排红军战士,从临汾来到竹沟。彭雪枫等人带来后,帮助周骏鸣、王国华整顿、加强第八团队,收编了豫南山区两股最大的土匪队伍安可祥、段永祥部,使第八团队扩大至1500多人。
竹沟成为根据地不久,各项工作困难很多,干部尤其缺乏,单指望从延安输送是不可能的。为此,长江局及河南省委指示彭雪枫,在竹沟创办延安“抗大”式军政教导大队,方中锋任大队长,谭友林、周季方任政治干事。
按照上级指示,根据地在竹沟开办了第一期军政教导大队,积极训练干部。教导大队每期3个月,学员四五百人,至1939年10月共办4期,培训军政骨干近2000人。
3月29日,第八团在周骏鸣、林凯等率领下,奉命开赴皖东敌后,后来发展成为新四军第二师。
第八团离开之后,为妥善安置伤病员、家属,处理交通联络等事宜,新四军军部决定在竹沟设立第八团留守处,王国华任主任,张震任参谋长,方正平任政治部主任,岳夏任秘书长。
此后,竹沟地区党、政、军机关均以竹沟留守处合法名义开展工作。
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守,日寇沿陇海线大举西侵,开封沦陷已成定局。22日,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徐州失守后对华中工作的指示》,指示河南省委从开封迁驻竹沟。
省委主要领导人:书记朱理治、组织部长陈少敏、宣传部长王澜西、统战部长刘贯一也陆续来到竹沟工作,并相继建立了竹沟地委和县委,使竹沟成为河南抗战的领导中心。
河南省委积极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发展武装力量,河南抗战出现崭新局面。就这样,竹沟成了当时河南党的领导中心和发动河南抗日游击战争的司令部。
豫东是苏、鲁两省的门户,是东进苏北、西进中原的前沿阵地,控制豫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河南省委决心打破在平原地区和交通要道不能建立根据地的观点,命令彭雪枫在竹沟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准备随时挺进豫东。
1938年9月是游击支队挺进豫东最关键、最紧张的准备阶段,毛泽东、周恩来与竹沟间的电报非常频繁,周密审慎地部署游击支队的重大行动。
1938年9月30日,游击支队在彭雪枫的率领下,从竹沟开赴豫东,开展平原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从“溶共”走上“限共”“反共”,准备对日妥协。在武汉危急,华中战场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刻,党中央于1938年9月30日至11月6日,在延安召开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要求全党负起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
会议决定撤销长江局,在竹沟设立中共中央中原局,由刘少奇任中原局书记,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为中原局委员,所有长江以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4个地区党的工作归中原局指导。
12月16日,中原局组织部长朱理治及郭述申、谭希林等从延安先期到达竹沟,同时李先念受中央派遣也从延安来到竹沟。他们在竹沟成立了豫鄂边区党委,朱理治任书记,李先念任军事部长。
为了尽快打开武汉外围敌后抗战的新局面,使豫鄂边区成为反攻武汉日寇的前沿阵地,成为蒋介石投降不可逾越的障碍,李先念在竹沟北窑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组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李先念任司令员,周志坚任参谋长。
1939年1月17日,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在竹沟召开南下誓师大会,向武汉外围挺进,后来发展成为了新四军第五师。
与此同时,刘少奇化名胡服,也从延安出发,途经西安、沌池、南阳、泌阳,于1939年1月28日抵达竹沟。
在刘少奇的指导下,竹沟地区党的组织建设和群众工作十分活跃。留守处机关建立了留守处司令部和政治部,机关干部经常在千人左右。内部设立了参谋、军需、副官、军医四大处,先后办起了被服厂、印刷厂、修械厂等后勤机构。
这一时期的竹沟,承担着中共中央中原局向中原各地输送干部及经费物资、交通联络等重要作用,竹沟在中原,像延安在全国一样,起着领导华中地区抗日战争的作用。
刘少奇看到这里如火如荼、生机勃勃的大好形势,高兴地说:“延安有党的领导,竹沟也有党的领导;延安有窑洞,竹沟也有窑洞;延安有抗大,我们这里有党训班;延安有延河,竹沟有大沙河。这里真成了小延安!”
从此,竹沟以“小延安”的美名传扬全国。
1939年3月18日,刘少奇回延安参加重要会议。9月中旬,他和徐海东等高级干部再次从延安来到竹沟。
1939年11月,豫鄂边区党委在四望山成立,书记郑位三,统一领导边区的党组织和抗日武装。
边区各武装力量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李先念任司令员,朱理治任政治委员。以白兆山、大悟山为中心的豫鄂边抗日根据地初步创立。
1940年2月中旬,李先念率主力一部南渡汉水,先后进击侏儒山伪军汪步青部,歼其100余名,俘20余名,直叩武汉西大门,使武汉之敌戒严3天。
6月,为配合正面战场,牵制敌人,部队主力向西作战略展开,一举攻占京山坪坝,并三次击退日军反扑,保住了白兆山的南面门户。
1940年9月1日,边区党委在京山县八字门召开第一次军政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鄂豫边区军政联合办事处,许子威任主任。在办事处的努力下,各地的民选政权相继建立。
至1940年底,豫鄂边区扩大到19个县的范围,建立了9个抗日民主县政权,全区部队发展至15000余人,民兵发展到约10万人。
同时,豫鄂边根据地的财经工作、生产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也有很大发展,豫鄂边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
皖南事变发生后,1941年2月,豫鄂挺进纵队奉中央军委命令整编为新四军第五师。整编后的五师指战员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连续围攻,在襄河两岸、大江南北跳跃回旋,大力向敌后发展。
6月,开辟了直通武汉近郊的汉阳、汉川、孝感、黄陂地区。12月至1942年2月,乘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主力转移的有利时机,以一部兵力南下汉川、汉阳、沔阳地区,发起侏儒山战役,三战三捷,打退了日军的数次增援,俘虏伪军950余人,毙伤日军200余人,缴获一批兵工设备,解放了靠近武汉西郊的大片国土。
在积极进行游击战争的同时,根据地加快了民主政权的建设工作。1941年4月,鄂豫边区行政公署成立,许子威任主任。1942年3月召开了边区首届抗日人民代表大会,公布了《豫鄂边区施政纲领》。
1942年,鄂豫边抗日军民战胜重重困难,部队除1个旅主力化外,其余均地方化,成立了5个军分区,发动群众,挫败日伪军多次大规模的“扫荡”和“蚕食”,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进攻,新建了鄂南抗日根据地。
同年12月,李先念兼任鄂豫边区党委书记,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开展了整风、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及部队整训,壮大了抗日力量,巩固了抗日政权。
1943年2月,为了配合鄂西正面战场作战,牵制并打击日寇,主力部队挺进襄南,开展河湖港汊地带的游击战争,建立起以老苏区洪湖为中心的襄南敌后抗日根据地。
11月,又挺进洞庭湖滨和桃花山地区,开辟了湘北敌后抗日根据地。随后恢复和发展襄西抗日根据地,并开辟了江枝当抗日根据地。
在各根据地开辟过程中,新四军第五师、地方部队和民兵,创造了“面敌背顽以对敌和面顽背敌以对顽”的游击战术,粉碎了日、伪军上千次的“扫荡”,打退了国民党顽军数百次的摩擦进攻。
截至1943年冬,边区主力军和地方部队发展到近4万人,控制范围扩大到51个县,人口达1020余万,从四面形成了对盘踞武汉之敌的包围态势。
1944年10月,中共鄂豫边区委改称中共鄂豫皖湘赣边区委,并成立了鄂豫皖湘赣军区,由新四军第五师师部兼军区领导机关。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鄂豫皖根据地发展到东起安徽宿松,西至湖北宜昌,北接河南舞阳,南到湖南洞庭湖的广大地区,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3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