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克彗星

恩克彗星又称恩克——巴格隆彗星。因为在1818年首先发现它的是法国马赛天文台的一个看门老人,他叫巴格隆。而算出它轨道的却是天文学家恩克。它的近日点与水星相仿为0.33天文单位,每隔3年4个月就会回来一次,这个彗星的光度很弱,基本上没有彗尾,看上去像一团星云。在1882年,只相当于1个5等星,到本世纪,已暗到人们非得仰仗望远镜才可看到它的“尊容”。

难得的是,它回来50多次的记录都一一有案可查,从这些珍贵的资料中,人们又发现它的运行速度正在逐渐加快,每次回来都比上次提早3个小时左右。

以德国天学家、数学家恩克名字命名的天体,只有一个,那就是“恩克彗星”,众多彗星中,恩克彗星的名气一点也不比1986年回归的哈雷彗星差,请看,它保持着那么多的彗星之最。

它是周期很短的彗星中,最早被预报回归的周期彗星,这指的是它1822年的那次回归,就全体彗星来说,哈雷彗星是第1颗预报回归的彗星,恩克则是第2颗,比前者晚63年。

在它被发现的200多年来,它稳坐着最短周期彗星的宝座,周期3.3年,1949年,曾发现过1颗命名为“威尔逊-哈林顿”的彗星,周期被定为2.3年,可是,它就出现了那么一次,从此,杳如黄鹤,再无消息。

它是被观测到回归次数最多的彗星,其他任何彗星都远远赶不上,从被发现以来,它已回归56次。

它是彗星中近日距最小的一个:0.34天文单位。它的远日距也只有4.09个天文单位。

在那么多周期短于20年的彗星中,它的轨道偏心率最大为0.85。

它还是在绕日运行的全过程中,能随时被观测到的唯一彗星。

这样的一颗彗星,其发现经过也颇有些值得一提的趣事。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形容彗星之多时,比喻为像是海洋中的鱼,抓鱼不易,抓到了而又从网中漏掉了,那也是无济于事的,恩克彗星就是这样的一条漏网之鱼,关于它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18世纪80年代。

1786年1月17日,法国天文学家梅尚在巴黎用小望远镜寻找彗星时,于宝瓶座p星附近发现1颗不大的彗星,亮度约5.0等。无彗尾。第二天,他立即通知了另1位彗星猎手梅西耶,可是,这天晚上天公不作美,1月19日,他们俩人都看到了彗星,遗憾的是,由于天气等原因,此后彗星再没有露过面。

1795年11月7日,天王星的发现者、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的妹妹卡罗琳·赫歇耳,在伦敦以西一个叫做斯劳的小城镇,在天蝎座发现一颗5.5等的彗星,彗星的视直径约5′,中间部分稍明亮,但无明显的彗核,也无彗尾,德国天文爱好者奥伯斯于11月·21日也看到了这颗彗星。彗星总共被观测了23天。由于它一直都比较暗,难以从其位置推算出确切轨道,有人则表示它似乎与任何抛物线轨道都不相符合。

又过了10年,1805年10月19日,法国的苏利斯在马赛发现了1颗能勉强用肉眼看到的彗星,彗星位于大熊座,亮度为5.5星等或许还暗些。几个小时后,也即10月20日,休思在德国的法兰克福也发现了这颗彗星,直径约4′~5′,据说彗星的中间部分已变得比较明亮,但无明亮的彗核。10来天之后,法国的博瓦德于11月1日在巴黎观测这颗彗星时,它已经形成了一条长约3°的彗尾,并于11月20日达到最大亮度-4等星,一些天文学家以彗星轨道为抛物线进行计算,当时任德国柏林天文台台长的恩克,根据32天的观测资料,认为把轨道定为椭圆更为合理,他把彗星周期定为12.12年,这在当时来说是个了不起和大胆的举动,因为那时虽知道哈雷彗星是周期彗星,它也只根据预报回归过一次。

好些人并不那么相信恩克的预报,相信者也有点拿不准主意,好在这终究还是10多年之后的事。

1818年11月26日,法国马赛天文台的看门人庞斯发现了1颗很暗的、只有8等星那么亮的小彗星,这是他1801~1827年间发现的37颗彗星中的1颗,令人感兴趣和惊讶的是,彗星所提供的7个星期的观测资料表明,它正是恩克预报的那颗12.12年周期彗星的回归,恩克本人自然是十分激动,他抱着改进轨道、进一步提高预报精度的强烈愿望,对这颗他称之为“庞斯彗星”的天体,作了深入的研究,经过6个星期的计算,他惊喜地发现,该彗星的轨道与1786、1795和1805年出现的那3颗彗星非常相像,最后证实它们实际上是同1颗彗星在不同年份的4次回归,他计算得出彗星的周期不大于3.5年,并恍然大悟:从1786年被发现以来,这条“鱼”已7次漏网,恩克预报彗星下一次过近日点的日期,为1822年5月24日。

1822年6月2日,德国人朗克在澳大利亚发现了这颗按时回归的彗星,亮度4.5等,它已准时于5月24日经过轨道近日点,恩克在研究和预报工作中的出色成就,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荣誉,这颗已4次被观测到的彗星被称为恩克彗星。

恩克彗星1822年的这次回归只能在南半球见到,只有一名叫朗克的人在帕拉马塔地方进行了有系统的观测,追踪彗星3个星期,恩克得以预报彗星的下次回归将在1825年9月,它不仅准时回来了,而且从此再也没有被丢失过,其中只有1944年的那次,由于它离太阳太近等原因,我们没有观测到它。

1846年,比拉彗星归来时,发生了一件神话般的奇迹。那年1月3日,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它像医生显微镜下的细菌那样,居然分裂了。开始的分裂物又暗又小,但它“发育”很快,不久就和原来的相仿,成了一对“双胞胎”。一个月后,这两个分裂物已羽丰毛满,都有了自己的彗核、彗头和彗尾,相互之间的距离亦有24万千米……。待到1852年,这一对“姐妹彗星”双双比翼回来时,人们发现它们之间的距离已增大了10倍,即240万千米了。

根据理论计算,它们应于1859年再回来。可是,因为那次它离太阳的角距离太小,人们无法观测,但谁又料到,这却成了一次永别,人们以后再没见到它的踪迹。更令人惊愕的是,1872年,正当天文学家还不死心,在四方搜索它时,11月27日,欧洲一些地区却遇上了一次罕见的“流星雨”。被弄得惊慌失措的目击者,只见到从仙女星座中不断进发出万千火花,壮丽非凡。这场“流星雨”从晚上7时一直持续到凌晨1时。有人估计,这次流星的总数可能达16万之多,在流星雨陨落高潮时,每秒钟达10~15个。计算表明,那时地球正好穿过比拉彗星的轨道。1885年11月27日,地球再次贯穿它的轨道时,同样出现了一场壮观的流星雨。由此可见,这正是比拉彗星瓦解了的残骸。

现在已经确证,至少有8个流星雨是由某些彗星的分裂瓦解物造成的。从1786年到1994年,天文学家们已观测到恩克彗星回归56次,远远超过任何其他彗星的回归次数,如果加上其间理应而且有可能曾经回归的8次,则达64次。这些观测记录为研究彗星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在上述这些回归中,1871年的回归是很引人注意的一次,它一方面有较大程度的增亮,同时形成了一条比较长的、反常的扇形彗尾,从那时到现在的100多年中,它再也没有如此过。

周期为3.3年的恩克彗星,每10年刚好绕行太阳3圈,这对于地面上的观测者来说,可不是简单的重复。大体说来,第一次回归如果说对北半球的观测者有利,过近日点日期大致在11~2月间,那么,下两次回归的最佳观测地将逐渐南移;第二次是低纬度,第三次是南半球,过近日点日期则分别为三四月或九十月,以及5~8月。

恩克研究了从1786年到1858年间的20多次彗星回归之后认为,除了行星摄动对彗星运动的影响之外,彗星本身的运动周期每次都缩短约2.5小时,恩克用数十年资料建立起来的这个概念,当年几乎立即被看作是定论,而轨道运动的这种加速度似乎向人们预示,彗星正在愈来愈快地落向太阳,可是仅仅过了10年,在1868年的那次回归中,周期的这种缩短率突然减为一半,这使许多人迷惑不解。后来,周期上的这种突变还发生过几次,长期得不到解释。

恩克彗星每世纪回归30次,使它成为轨道被研究得最多的彗星之一。不仅如此,1912年,巴纳德提出:用当时威尔逊山天文台口径152厘米反射望远镜进行观测的话,完全有可能看到在运行轨道任何位置上的恩克彗星。1913年9月,该天文台果然首次拍摄到了在轨道远日点附近缓缓运动着的恩克彗星,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情况没有多大进展,直到1972年8月15日,天文学家罗默才在斯图尔特天文台重新找到远日点处的恩克彗星,星等为20.5等。从那以后,它成为唯一的1颗可以进行全程观测的彗星。

从它不大的远日距采看,它可能是1颗比较稳定的彗星,有可能已存在好几千年,对稳定性提出异议的人,举出彗星亮度有好几次都突然增加到了肉眼可见程度这一事实,彗星每环绕太阳1周,都会损失掉一部分物质,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有人估计损失量约为彗星全部质量的1/200。

恩克彗星当然也不例外,1984年,恩克彗星过近日点之前一二个月,正当它运行在地球和金星轨道之间时,行经附近的空间探测器发现,大量的水蒸汽正从它表面源源不断地向外逃脱,其逃逸速度之快令人惊讶,大致3倍于过去所设想的,恩克彗星究竟存在了多久呢?它是在何时、以什么样的方式变成目前这样的周期彗星的呢?它还会存在多久呢?

有人认为,如果认定恩克彗星的亮度每世纪平均暗1个星等,那么,从现在起,它肯定还会存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至少整个21世纪中,它大概会像过去那样每3年多回归一次,另一方面,从本世纪40年代以来的半个世纪中,除1947和1964两年曾亮到5等外,其余各次确实都显得比较暗,有好几次都是创记录地暗,甚至达到闻所未闻的13等星,悲观者估计,如果彗星每世纪暗2~3个星等的话,它也许到不了21世纪。根据已做出的预报,恩克彗星下次过近日点将在1997年,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