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的形态

我国古代对彗星形态的描绘是奇形怪状的,像马王堆出土的“彗星图”那样。这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描绘,但这些描绘都不是真实的形态。在照相术发明以后,对彗星形态的记录才是真实的。

1颗完整的彗星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彗头和彗尾。

彗头是由彗核和彗发组成的,彗核在彗头的中央,呈恒星状小斑点,彗发是彗核周围云雾状的大气,大致呈球形而且没有显著的边界。

1970年以来,世界各国发射了许多探空火箭、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对彗星进行近距离的探测,获得了丰富的观测资料。因而又发现了彗头的结构还有新的组成部分。即在彗发的外面还包围着由氢原子组成的巨云,称为“彗云”或“氢云”,也有称它为“氢(H)彗发”的。现在就应当说彗头的组成部分是:彗核、彗发和彗云三个部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天文观测中,新技术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它能扩大人们的眼界,发现新的问题,把科研工作推向更高的阶段。

1颗彗星在运行过程中,形态不断变化。它离太阳远时,从望远镜中看到的是一个朦胧的云雾状斑点,中间亮,边缘模糊,容易和星云混淆,只能从它和恒星之间有没有相对运动来判断它是不是彗星。当彗星离太阳4个天文单位时,就有彗发了,离太阳约1.5天文单位时,彗发最大,这时一般已能看到彗尾了,当离太阳再近,彗尾增长很快,而彗发反而缩小了。当彗星过了近日点后远离太阳时,形态变化和接近时相反。

以上只是对多数彗星而言,实际上彗星的形态是多种多样,有较大的差别,有的彗星并没有发育的彗发和彗尾,例如,运行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奥特姆彗星(1942Ⅶ),除了有点云雾状彗发外,没有彗尾,和小行星难于区别,而运行在木星和土星轨道之间的施瓦斯曼-瓦赫曼彗星(1925Ⅱ),不仅没有彗尾,甚至彗发也很不发育,简直和恒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