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一种胸怀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读书苦,苦读书,这是莘莘学子常有的感慨。

当今的中学生,面对着的是一个白热化竞争的社会,为了在竞争中获胜, 脱颖而出,中学生们不得不苦、苦、苦读书。

现代社会,又是个充满诱惑与机遇的社会,学校不是世外桃源,商品经济大潮同样冲击着校园,引起中学生们的情绪波动。毛蔚的一位同班同学就表达了这样的看法:现在大街上手提“大哥大”的有几个是大学毕业生?我们学得这么苦是否有价值?他向老师和家长提出,请不要管我,请别对我作任何要求,我能学进多少就学多少,能学成什么样就什么样。中学生是已经具备了相当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群,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眼睛选择、判断,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因此,继“苦”之后,他们很快困惑于“苦得是否值得”这个命题。

毛蔚毫无疑问地应该算竞争中的佼佼者。在初中阶段,她先后获得第五届全国“祖冲之”杯初中数学竞赛一等奖,第五届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等全国、省、市学科竞赛大大小小十几个奖项。1993 年,她以全市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启东中学高中部实验班,从这以后,她从未下过全班总分第一名的“宝座”。1994 年 10 月,从全国 29 个省市的 6 万多名参赛者中选拔

出来的 109 位选手,在西安进行第 11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最后角逐,毛

蔚奇迹般地获得第一名;奇迹并没有结束,她最终摘取了第 26 届国际物理奥赛的金牌。

荣誉出自汗水。成功的背后意味着超出常人的辛勤耕耘。那么,毛蔚觉得苦吗?我们首先提到了这个话题。

毛蔚说:“还行吧⋯⋯”

这个“还行”又是个怎样的概念呢?

1994 年春节前夕,毛蔚在物理教师范晓辉带领下来到东南大学物理实验室。启中实验设备简陋,许多物理实验没法做,因此物理实验是毛蔚薄弱的一环,她要补上这一课。严冬的实验室里气温极低,毛蔚在冰块似的示波仪前接线、调试,为保持操作规范利索,她没采取保暖措施,手冻肿了,脚冻麻了,肚子冻疼了⋯⋯连续七八个小时,终于圆满完成实验,走出实验室时, 校园外已是万家灯火。

1994 年 10 月毛蔚进入北大附中全国物理实验班。全班 25 人,24 名是男

生,原读高二的只她一人。谁都明白他们 25 人中将选拔 5 人进入国家代表队,

人才济济,藏龙卧虎,竞赛何等激烈,淘汰何等无情。教学方式采用大学的一套,课堂以外大量内容要靠自学钻研,半年中必须读完大学物理的基础课程,必须补习高等数学、微积分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而高三的其他课程如语文、数学、化学等又与普通高三同步进行。除了上午的课及每周三次实验外,其余时间毛蔚几乎一直泡在北大图书馆、北大附中图书馆里,找资料读,觅习题做。那一段真可说是跋涉维艰,对于毛蔚,那也是学习生活中最艰苦的一个特殊阶段。

如今回忆起这一切,她只淡淡地说:“还行吧。”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因为喜欢,就不觉得苦了。”

其实,“苦不苦”的话题在我们之前早已有人问过她了,毛蔚自己也早已做了深入的思索。在她的随笔本上记录了一次她和初中好友的聚会,她被认为是最幸福的人,就是学得苦了点。她们问她这么玩命是否值得。毛蔚说“值得”。她随即写下这么一段话:“读书是一种寄托⋯⋯读书不仅仅读书本读技能读品德,且要读自己的需求,还要读别人的愿望,读出一种胸怀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这段“内心独白”是对毛蔚“苦而不觉其苦”的最好诠释:读书对于她是汲取,是接受,而不是付出,她不想用读书来换取什么,比如换取“大哥大”,或者换取竞赛得奖,她只是单纯地享受学习过程本身给她带来的巨大乐趣,那是一种获取知识和升华自我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她顽强的学习意志的基石,是动力与毅力的源泉。这就是毛蔚的境界。

范晓辉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这么一件事。有一次,在读《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教程》一书时,有道关于摩擦力的题,毛蔚琢磨了很久。她按书上介绍的方法做了,却发现在求解的过程中,摩擦系数出现了负值,这种物理现象是不可能出现的,她怀疑这道例题有错误,便去问范老师。范老师经过反复演算,得知这题中的一个中间状态是不存在的,但他未置可否,意在让毛蔚自己去处理。毛蔚作了多方面思考,用了多种解法,最后证实了自己的判断。这就是毛蔚的精神。一个机械满足于教师的讲解、迷信书本的结论、没

有创造性思维、缺乏细致深入的学习态度的学生,是无法具备这种向权威挑战的勇气和实力的。

毛蔚摘取金牌、一举成名后,作为新闻人物的她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商业价值,一些厂家来找她做广告,像启东制药厂找她做“盖天力”、“白加黑”药品广告,毛蔚拒绝了。她希望自己继续保持学生的单纯,而不希望早早地染上商业色彩。在类似的选择面前,她总是毫不犹豫。然而,在另一类选择面前,她却感到极为痛苦:她想为自己钟爱的数理化奋斗一生,可是从化还是从理呢?当不得不抉择的时候,她觉得选择哪一个都是遗憾,舍弃哪一个都是痛苦。这就是毛蔚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