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富山乡

这是一个资源富县,全国首批重点产煤基地县之一,全国肉牛出口基地之一,山西东山用材林基地之一。

这又是一个经济穷县:到 1995 年底,全县一半以上的村庄和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成为山西省扶贫攻坚的重点。

为什么贫穷?怎样走出贫穷?沁源人的结论只有两个字:实干。

一、经济落后和思想落后

沁河水绵延数百公里,经晋豫两省,汇入黄河。沁河之源叫沁源,沁源县由此得名。悠久的黄河文明,给沁源人民留下了淳朴的民风。“光笑不开口,欢迎不拍手”,据说是他们接待远道客人的礼节。这句顺口溜虽然不乏调侃,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沁源人的厚道。

淳朴的沁源人不幸地落在了经济发展的后面。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改革浪潮,沁源人都是走在最后,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末班车的常客”。信息的闭塞,思想的保守,使沁源人“守着摇钱树,踩着聚宝盆,端着金饭碗,拿着讨饭棍”。这个总人口不过 15 万的小县,居然有 9 万多人常年吃不饱肚,穿不暧身。

1995 年,新上任的县委书记杨民主在经过了两个月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认定泌源县长期贫困的根源在于人的思想:思想落后,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不敢闯、不敢试、不敢轻言发展。解放思想,是泌源人民解决温饱问题必闯的难关。

为此,杨民主“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在全县范围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经过讨论,沁源人解剖了自己思想上落后守旧的一面,看到了沁源县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更看到了利用资源优势实施赶超战略的发展前景。这次大讨论之后,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两年内解决 9 万贫困人口温饱问

题的战略目标。在沁源工作了 30 多年的县委副书记连宝堂告诉记者,苦熬不如苦干,只要实于,就有出路,这是解放思想大讨论给沁源人民最大的收获。

二、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

资源优势只有转化为经济优势,才能丛根本上解决温饱问题和发展问题。

沁源县有森林面积 210 万亩,覆盖率达 51.7%,居全省之冠。过去只讲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导致林区乡镇多贫困。1996 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对林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的方针。全县在适合发展经济林的攻坚区乡镇规划了经济林工程,同时以“适地适树”为原则,对树种进行了大规模调整,由原来大面积种植水果改为以红枣、核桃、杜仲等为主的干果。去年全县干果产量达到 202.8 万公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牧坡水草是沁源的另一个农业资源优势,全县共有牧坡面积 136.4 万

亩,育蓄量 30 万羊单位以上。去年以来,他们一方面通过品种改良,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县、乡、村三级多渠道为养殖户提供场地、材料、资金等服务,调动农民养殖积极性。今年仅养殖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就

可以达 300 以上。

在充分开发资源的基础上,沁源人以实现农产品增值为目标,加强了龙头骨干企业的建设,逐步建成了以转化畜产品为主的牧工商总公司,形成年加工 1000 头牛、10000 头猪、3000 只羊的生产能力;建成一个大型食用菌加工厂,年加工香菇 4000 吨⋯⋯一个集种养加、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化扶贫链条正在形成。

三、领导苦抓和群众苦干

贫困地区经济要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是前提。而这方面,除了领导苦抓,群众苦干,没有别的捷径。到 1995 年为止,沁源全县的县乡公路中仅有一条上了等级,其余都是简易公路,边远山区有的仍靠人挑畜驮解决运输问题。57 岁的中峪乡人大主任赵栓喜,为了修路,胃出过血,伤过脚, 扭过腰,病体尚未康复,又出现在修路工地上。赤石乡党委书记刘庭章白天上路拼命干,晚上一边打吊针,一边召开工作会部署施工⋯⋯在这些干部的带动下,短短两年间,全县共建设扶贫路项目 37 个,总计里程 280 公里,一个纵贯全县的“丰”字形公路网初具雏形。

农田基本建设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沁源县地处太岳山区,山地、半坡等低产田占了耕地总面积的 2/3,兴修梯田是改造这些“拉腿田”的主要措施。为了让耕地能多打粮食,沁源人年年都要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每年投工 120 万人次,人均动用土石方 80 立方米。贫困山乡, 吃水也是大问题。庄上乡箭杆村是县长牛来有的扶贫点。这个村过去要翻山越岭到 5 公里以外的地方挑水吃,牛来有和县水利局的周志一起没日没夜地勘查定位、打井找水,终于使全村人吃上了清凌凌的自来水。

正是靠着领导苦抓、群众苦干,使全县 9 万多贫困人口,在 1996 年一年

内就有 7 万多人越过了温饱线。

实干也使沁源人的信心充足起来。县委、县政府的领导自信地告诉记者: 只要坚持干下去,有着丰富资源的沁源人,不仅能够走出贫困的阴影,而且一定能够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