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金寨”

——中福会赴老区扶贫纪事

1995 年 6 月 2 日,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将永远留在中福会 33 名服务团成员的记忆之中。

在被举为“将军摇蓝”的安徽省金寨县的梅山镇上,数千名手持鲜花的当地师生挥动着双手,噙着泪水簇拥着即将开动的汽车呼喊着:“老师再见! 欢迎再来!”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校长曾庆浩,紧握着服务团同志的双手, 哽咽道:“你们背着米袋子干革命的精神,我们会永远铭记的!老区的孩子们忘不了你们!”

风风雨雨金塞 40 天,中福会赴老区服务团倾注心血播撒科技与知识的种子,情洒将军县。

一、老区“第一课”

今年 4 月 22 日,中福会 15 名党员、11 名副高以上职称业务骨干组成了赴金寨老区服务团,誓师出征。

一辆 5 吨的军用卡车,满载着 160 箱教学器具、医药用品及基层单位集

资捐赠的价值 4 万多元的书籍文化用品和文娱科普器材,满载着中福会全体共产党员和工作人员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向安徽省金寨县挺进!

到达金寨的第一天,中福会党组书记德馨便宣布:成立临时党支部,并把凭吊革命烈士、参观梅山水库作为向老区人民学习的第一课。

服务团成员在红军纪念碑前凭吊过程中了解到,在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县有 10 万人参军、参战,县内的革命烈士占全省革命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当他们来到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将军业绩陈列室时,一股浓浓的敬意油然而升,抚摸着那一面面曾被战火熏烤、鲜血染红的战旗,服务团成员深深被先辈们的业绩所感染。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金寨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治理淮河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又决定在金寨县境内建梅山和响甸湖两水库,金寨人二话没说,眼瞅着 10 万亩赖以为重的山林和良田被淹,10 万人迁徒他乡。党员们在梅山水库的大堤上边走边想:金寨人引为自豪的“三个 10 万”不正是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吗?

老区丰富的革命传统教育为服务团团员们上了一次生动的党课。老区人民的革命精神,时时刻刻激励着服务团团员,他们表示,一定要在当年将军辈出的地方为培养 21 世纪建设人才献出聪明才智。

二、把美的音乐和心灵献给孩子

在金寨县 834 所中小学中,却只有 1 名专业音乐教师。80%的中小学生不识简谱,不少学校已经好久没有歌声了。这里几乎是一个音乐的荒漠。这种情况使服务团少儿艺术教育组组长许国屏心急如焚。

作为上海优秀共产党员、第二届宝钢高雅艺术普及奖获得者,近 15 年来,许国屏坚持不懈地普及民族音乐,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行程一万多公里,在全国各地举办 99 期竖笛培训班,为 20 多个县市培训民乐教师 8000

名,此次,他决定在金寨举办他的第 100 期竖笛培训班。

他到达金寨第一天就将服务团带去的 1450 支竖笛分发给参加学习的同学和老师,同时更以急切的心情投入培训和辅导活动。从简单的音乐知识开始讲起,他白天教孩子们学简谱,晚上再赶到离驻地 3 公里路以外的金寨师范学校,为未来的教师们再讲两节竖笛辅导课。由于不停地运气吹奏,一双眼睛肿得难以睁开,可是他还是教学不辍,手把手地教师生们吹奏,他教的师范学校的学生在短短的时间内学会后又充当了“二传手”。在他的指导下来到金寨县一所所中小学,辅导孩子们学吹竖笛。一时间,“将军县”无处不飞竖笛声。笛声从一所所简陋的校舍,从牧童的指间,从打猪草小女孩的弯镰中,从蜿蜒起伏的乡间小道上传出,委婉动听,余音袅袅。

一个月后,在金寨县史河旁的红军纪念碑下,许国屏指导的近千名中小学生聚集在一起,在他的指挥下,吹起了嘹亮的竖笛大合奏,乐声响彻金寨天空,宏大的气势令老区人久久难以忘怀。

三、播撒科普的种子

这是一次令金寨人难以置信、大开眼界的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会,由金寨学生组装的小炮艇实体模型 360 套、电动鱼雷快艇模型 1000 套、士壤湿度测

试器 1000 套、小直升飞机 1000 套、火箭模型 60 套、制作活动量图 1800 套、

竹晴蜓 500 套、飞板 800 套、泥塑作品 1000 件,一起陈列在金寨学校中。金寨人惊讶地说:“中福会文化扶贫服务团给我们家孩子服过健脑丸了,孩子变聪明啦!”

这是服务团科普教育组老师 40 天来用辛勤的汗水和心血换来的丰硕成果。他们怀着为老区播撒科普种子的一腔热情,悉心辅导老区孩子,奉献爱心。一天的课程结束了,老师们尽管嗓子沙哑了,两条腿像灌进了铅似的沉重,但只要一想到老区孩子们那一双双清如明镜、求知若渴的企盼目光,他们硬是坚持着迈进学生的寝室、农舍,诚恳地征求意见,回到驻地后再连夜修改教学方案,把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

为了让同学们学会并掌握船模的装配程序,中学一级教师、船模指导员张顺康总要想方设法,或在水田、在池塘、在洗澡盆,甚至把阴沟槽的两头一堵,注入自来水,也要让学生把自己装配的船模放在水里发动一次、竞赛一回,亲自体验自己动手成功的喜悦。中学一级教师共产党员葛介康,随团出发时,母亲病卧在床上,但当他一踏上老区这块土地时,精神立刻振奋起来,根据山区孩子的特点,重新审视了自己已备好的教案,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的情况下初步学习和掌握一些基础的电子常识。

一个月的培训和辅导,金寨的学生们受益匪浅,他们说:“是中福会的老师为我们送来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四、老区的“保护神”

服务团的妇幼保健组是由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 9 位医务人员组成的,

其中 5 位是拥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妇产科和儿科专家。他们以金寨县妇幼保健

院为基地,免费为 1028 名妇女进行了妇科检查,同时,还无偿地为 1075 名儿童进行了健康检查,并将其中一时难以确诊的病例,带回沪上,结合先进的医疗器械进行复查。对确诊的 131 例病人,认真负责地提出处理意见,并

及时反馈给金寨县妇幼保健院。服务团医生对病人极端热忱的态度和精湛的医术,给当地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区的求医者赞誉他们是“宋庆龄培养出来的妇女儿童健康保护神”,是“老区人民信得过的白衣天使”。

为了给老区留下不走的健康“保护神”,共产党员、主任医师刘兴国、副主任医师蒋文妹,还精心培训了来自乡镇卫生院的 50 名儿科和产科的主治医生。他们还利用晚上步行到女工集中的金寨县丝绸厂宣讲妇女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女工们知道讲课者都是妇科和儿科专家时,无不赞叹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会为金寨老区的妇女儿童送来了温暖。当妇幼保健组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先期离开时,金寨县妇幼保健院将一面书有“亲切关怀,爱心奉献,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锦旗,献给了服务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