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瑟齐鸣——秦汉音乐

相和歌是汉代乐府搜集的最有名的歌曲形式,它是汉代在街陌谣讴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音乐,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演奏,也用于宫廷的元旦朝会与宴饮、祀神乃至民间风俗活动等场合。

汉代以后,雅乐主要乐器如编钟、编磬、埙、篪、瑟等,已经被新兴的乐器如琵琶、横吹等所取代。汉代俗乐是一个广收并蓄、融合众技的时代,丰富了传情达意的手段,扩大了音乐的表现能力。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成型时期,后代的典章制度基本都是从这时开始的,包括太常寺、乐府等音乐机构的设立,这对于后来我国音乐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秦汉相和大曲渊源与发展

那是在东汉建安年间的一天,当时的丞相曹操已经打败了盘踞在北方的袁绍势力,也平定了整个北方。曹操便在许都城楼下大宴宾客,用来庆祝自己的胜利而归。

曹操命令所有的宫廷乐师们一起在城楼上演奏相和大曲歌舞,并且演出百戏。

曹操想要与民同乐,但是城楼下的观看者成千上万,人多言杂,围聚喧哗,百姓喧闹的声音几乎淹没了歌舞百戏之声。

曹操听不到他喜欢的相和大曲,耳边都是许都百姓嘈杂的吵闹声,他不由得大怒起来,起身便要罢宴回府。

一旁的幕僚许攸马上向曹操提建议说:“主公,现在这种情况,只有请蔡文姬出场演唱相和大曲,才能压得住这些嘈杂的声音。”

蔡文姬是当时著名的女诗人和女乐师,她是东汉文学家和书法家蔡邕的女儿。蔡邕自小便精于天文数理,而且妙解音律,他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

只可惜蔡文姬命运不济,因为被掳到了匈奴,难以回乡。曹操因为想到了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他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

蔡文姬归汉后,她学习了北方少数民族的胡笳,并将胡笳融合到了汉族大曲之中,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因此深受曹操的喜欢。

曹操马上同意了,蔡文姬便捧着胡笳缓缓登楼了。只见蔡文姬撩鬓举袂,直奏曼声,很快便演唱出了带有异域特点的相和大曲,顿时间城楼下千万观众鸦雀无声了,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美妙的歌声之中,一时四处寂寂,若无一人。

蔡文姬的大曲演奏,魅力果然非同一般,曹操大喜,大加赏赐了蔡文姬。

相和乐是乐府搜集的最有名的歌舞曲,它是我国汉代在街陌谣讴基础上,继承先秦楚声和远古三皇舞、龙凤舞、六代乐舞而形成的一种乐舞。

相和乐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和娱乐的场合演奏,也用于宫廷元旦朝会与宴饮、祀神乃至民间风俗活动等场合。从歌词内容来看,来自民间的一部分街陌谣讴,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和呼声。

汉代歌舞大曲主要是以相和歌里面的大曲为代表,它既是前代歌舞的一种延续,也为后来清商大曲的出现起到了推动作用。

汉魏相和大曲,主要是一种兼有器乐演奏的歌舞曲,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陌上桑》、《东门行》、《白头吟》、《步出夏门行》、《广陵散》、《大胡笳鸣》、《小胡笳鸣》等。

总体上说,汉魏时期的相和大曲是比较简单的。尽管如此,但相和大曲却对后代音乐,特别是歌舞大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和大曲的名字最早记载在史书《晋书·乐志》中,它的特点是歌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由此而得名的。

相和歌是汉代乐府搜集的最有名的歌曲形式,它继承先秦楚声和远古三皇舞、龙凤舞、六代乐舞而形成的一种音乐。

其实,相和大曲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先秦的六代乐舞。先秦六代乐舞发展到了秦朝以后,只有韶乐和武乐两种了。

《韶》、《武》两乐,是历代宫廷中最重要的雅乐,韶乐是等级最高的礼乐,一直延续到后来的清代。

同时,相和大曲还与战国秦汉之际的楚声很有渊源。在战国时期,以楚歌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在社会上广泛流行了。汉高祖刘邦就对楚声尤为喜爱,因而楚声在汉代宫廷里也颇为盛行。

另外,汉代帝王们还特别迷信方士,追求神仙之术。为此汉代帝王们在长安与洛阳都设置了平乐观,他们常常在道观内观看表演,其中就包括相和歌在内的各种歌舞百戏。

此外,各地藩王勋贵们也普遍养有男女乐工,在宴饮、娱乐时演奏相和歌等各种音乐,于是相和歌逐渐兴盛。

汉代相和歌,由于年代久远,除了琴曲中尚存有少量相和旧曲遗响和《乐府诗集》等书中保存的部分歌词外,绝大部分均已失传。

从后来保留下来的少量资料来看,相和歌部分曲目可能来自战国楚声的旧曲,如《流楚窈窕》、《九歌·山鬼》等。

相和歌绝大部分都是汉代的街陌谣讴,又经过加工整理或另填新词,如屡经文人填词的《东武》、《太山》两曲,最早就是齐地的民歌。

相和歌中来自文人创作的,内容比较复杂。如《善哉行》、《西门行》、《步出夏门行》与东汉时所作的《董逃行》等曲,均与汉代统治者追求神仙生活有关。

相和歌中也有《羽林郎》、《雁门太守行》这样的作品。前者是东汉时辛延年所作,它通过一个卖酒姑娘义正词严地斥责一个仗势欺人的权贵家奴的故事,歌颂了人民反抗强权的精神;后者颂扬了东汉时治政有方的地方官吏王涣的业绩,这两首相和大曲都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在魏晋之际,相和歌有了较大的发展。后人称为魏氏三祖的曹操、曹丕、曹睿三人,他们对相和歌尤为喜爱,还写了大量歌词交给乐工们演唱。

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中记载,曹操作的新诗,都可以成为相和大曲的乐章。曹丕即位后,他集中了左延年等一批音乐家,成立了音乐机构“清商署”,这个机构专门从事改编相和旧曲与另创相和新曲的工作。

三国时期的重要作品有曹操的《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曹丕的《燕歌行》、《艳歌何尝行》,曹植的《野田黄雀行》等。

这些作品大都是旧曲填新词,曲调与曲式均有相应变化。这种用同一曲调而在填词中引起变化的情况,在我国后世音乐的发展中极为常见。

后来,司马氏建立西晋后,清商署中有精通乐律的荀勗,还有以敲节鼓帮腔闻名的宋识,以及善于编曲的孙氏,擅长歌唱的陈左,吹笛著称的列和,以及善于弹筝的郝索,善弹琵琶的朱生等人,这些晋代大曲名家们从艺术上把相和歌推到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时期唱奏形式也有所变化,如《东光》原来只有器乐而无歌唱,晋时宋识填入歌词改为声乐曲。伴奏乐队原来只分为一部,乐器配置也较自由。

魏明帝时,改为左右两部。西晋初,其乐器配置已较固定,除原用的筝、笛、节鼓外,尚有琴、瑟、琵琶与笙等,有时还加用篪与筑。

西晋亡后,从东晋至隋朝约两百多年间,以南方民间谣讴吴声、西曲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清商乐大为盛行。汉魏西晋的一部分相和旧曲被清商乐所吸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汉魏时期的相和大曲,主要作品有《陌上桑》、《东门行》、《白头吟》等。相和大曲的结构形式多样,相和大曲的完整形式是由艳、曲、趋或乱三大部分组成。

“艳”一般用在曲前,个别的也用在曲后。“艳”就是美好的意思。人们认为,艳是用以引起乐曲的一个华丽而婉转的抒情乐段,一般由器乐演奏,有时配以歌词歌唱。还有人认为,艳是楚地的音乐,由此可知,“艳”最早可能来自楚声。

曲是乐曲的主体,由分为若干个“解”的唱段构成。解是每段舒缓的歌唱之后紧接的奔放热烈、速度很快的一段音乐,一般由器乐演奏。“解”可多可少,没有定规。如《东门行》是四解,《雁门太守行》是八解。

“趋”或者“乱”是相和乐曲结束的部分,它与舞步有关。据资料表明,趋都是作为结束部用在曲后的,而且都配有歌词。据此推测,它可能是一个紧张而热烈的歌舞乐段,个别的如《黄老弹》则只舞不歌。

乱最早用于商周时代的乐舞,春秋时期的大圣人孔子曾经说过,他在听《诗经·关雎》的时候,满耳都感到“乱”的音乐之美。所以,乱的功用在于阐发全曲,总括其要点。

三国时期著名学者孙该在讲到《广陵曲》等曲时,他曾经说过:

乱是在曲结束后将多个“契”加以整理、归纳。

正因为如此,所以六朝隋唐间,乱又称“契”。后来唐代李良辅在《广陵止息谱序》中认为契是统一因素的最高表现,也是全曲总的尾声。

琴曲《广陵散》的曲式结构中乱声10段,由来自大序、正声部分的尾声和来自正声各段的不同曲调相间组合而成。

这样庞大的乱声,虽然不是经过总体设计,一次形成,而是经过许多琴家不断进行再创作的结果,但是,就其曲式的统一性原则而论,仍可证明王逸、孙该、李良辅的解释是符合实际的。

乱的节奏紧凑,速度较快,是一个热烈奔放的结束乐段。它与趋的区别,可能在于乱没有舞蹈而趋有舞蹈;或者两者曲式的内部结构有所不同。

相和大曲《广陵散》的序、正声、乱声三大部分尚保留着这种完整形式的大致轮廓。

但有的相和大曲只用曲构成最简单的形式,如《东门行》、《雁门太守行》等;有的只用艳、曲两部分,如《步出夏门行》等;有的只用曲、趋两部分,如《满歌行》、《擢歌行》等;有的只用曲、乱两部分,如《白头吟》等。

据说,汉代的相和大曲,还起源于秦汉时期的俗乐舞和巴渝舞。汉代建立并逐渐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国力渐增,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时期的鼎盛局面。

[旁注]

建安 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的年号,从196年至219年。当时的文学领袖都是曹家人物,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还有王粲、陈琳、徐干、刘桢、应玚、孔融和阮瑀七人合称“建安七子”。

蔡邕 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音乐家、画家和大书法家。他曾经担任过朝廷的左中郎将,所以后人也称他“蔡中郎”。他还是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琰之父。

蔡文姬 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她精于天文数理,既博学能文,又擅长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对后世音乐发展有较大影响。

汉 最早指汉水,后刘邦发迹于汉水边的汉中,建国后称汉,历史上的汉朝。汉朝因强盛且统治长久,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了今天的汉族、汉字、汉人等文化概念。

大曲 我国历史上存在于各重要乐种中的大型乐曲。尤指汉魏相和歌、六朝清商乐、唐宋燕乐的大曲。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大曲是汉代相和大曲,其渊源与商周以来的大型乐舞有关。据近人研究,相和大曲的曲式,实际上是商周乐舞、战国楚声的继承与发展。

楚歌 古代楚地的土风歌谣,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在我国秦末汉初最为盛行。它是我国汉代时相和大曲的起源之一,对后世音乐有很大影响。

乐府 我国古代的民歌音乐,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能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古代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辛延年 秦汉时期著名的诗人。作品存有《羽林琅》一首,是我国汉诗中的优秀之作。这首诗被收入到汉代《乐府诗集》中,并归入了《杂曲歌词》里,与汉代著名乐府《陌上桑》相提并论。

陈寿 西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入晋以后,他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他48岁时,开始撰写《三国志》。历经10年艰辛,他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历史巨著《三国志》。

魏明帝 曹魏烈祖明皇帝曹叡,史称魏明帝,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二位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共在位14年。他擅长写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文学成就很高。

《陌上桑》汉代的一首乐府诗,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编撰的史书《宋书·乐志》中,最初题目为《艳歌罗敷行》,后来题目改为《日出东南隅行》。这首诗后来被选入了《乐府诗集》中,成为了汉代《相和歌词》中的一部。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孙该 三国时期著名学者。强志好学。他20岁时,被召为郎中,他著有一本《魏书》书成,后来做了陈郡的太守。他的著作有文集两卷。

文景之治 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阅读链接]

相和大曲从歌词内容来看,也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和呼声。如《饮马长城窟行》,它通过家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反映了人民被征在外或被迫离乡背井的痛苦。

《妇病行》以病妇临终托孤和丈夫为饥儿乞讨求饮的情节,也反映了汉代人民的悲惨境遇。

此外,还有不少作品歌颂了坚贞的爱情,其中《陌上桑》通过对民女罗敷不畏强权光辉形象的描写,鞭挞了统治者的丑行,更是杰出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