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韶乐传承与俗乐发展
《韶》乐史称“舜乐”,在战国时期著名学者吕不韦所主编的《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了舜帝创制韶乐的事。舜作《韶》主要是用以歌颂帝尧的圣德,并示忠心继承。
据后来清代同治刊《湘乡县志》记载:
古代舜帝为将中原文化传入苗地,他南巡来到位于汉、苗交界之地的韶山。舜帝率众登至一最高峰,忽听鼓角齐鸣,手执弓矛的苗民土著将其团团围住达三天三夜,形势危急。
据说,后来舜帝命人奏起美轮美奂的韶乐,一时间凤凰来仪,百鸟和鸣。虎视眈眈的苗民在妙不可言的乐声中,丢下武器伴着节奏跳起舞来,一场干戈化为玉帛。舜帝演奏的乐曲叫“韶乐”,奏乐的山峰由此得名为“韶山”。
其实,原始九韶是南方百越民族的巫歌,舜帝韶乐在此基础上加工而成,并从此具有娱人、教化功能。《韶乐》后世演变成宫廷舞乐,皇室祭祖之庙乐,为皇族专用,是天子宗庙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夏商周三代帝王都把《韶》乐作为国家大典用乐。周武王定天下,封赏功臣,姜太公以首功封营丘建立齐国,《韶》乐便传入了齐国。
在春秋战国时期,《韶》传入齐国后,在“因俗简礼”的基本国策影响下,为了适应当地民情民风习惯,吸收当地艺术营养,从内容到表演形式都有所丰富、演变,从而更增强了表现力,更贴近传统乐舞,展现了新的风貌。
后来孔子来到齐国,在高昭子家中观赏齐国的《韶》乐后,他由衷地赞叹不已。孔子认为听《韶》乐是人间最大的幸福,并在那里努力学习韶乐,还留下了三月不知肉味的佳话。
据后来学者考证,《韶》乐本来是夷族的音乐,因为舜就是夷族人。因此,人们认为《韶》乐与夷族俗乐应该有一定渊源关系。
据说周武王立国后,便开始用《韶》乐作为祭庙乐,所以《韶》乐被视为宫廷大乐。姜太公被封在齐地,作为周之宫廷大乐,当然也要随之带入齐国,《韶》乐又得到了接触其母体的机会。
齐国历代君主多执行姜太公开放务实的政策,宫廷与民间没有像周王朝那样等级森严的界限,而且更加有君主厌宫廷乐舞而喜欢俗乐。
在春秋战国时期,齐景公就曾说,他更喜欢俗乐。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鲁定公二年齐鲁夹谷之会,齐国所带参加大典的乐舞就是俗乐。齐国用俗乐作为诸侯会盟大典用乐,可见齐对俗乐的重视。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韶》乐受到了当地俗乐的影响,吸收了新的素材,涂上了地方色彩。也正是由于《韶》乐具备了齐国地方风貌,齐国君主们使用它的场面也随之扩大,不仅用于祭典,还用于迎宾、宴乐等。
按照常规,各种艺术形式都会根据环境而演变,这是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韶》乐入宫廷而成为宫廷雅乐,再接触俗乐而又雅俗结合,从而更突出了乐舞的表现力,更增加了艺术魅力,因而更臻完美,这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孔子当看到齐国化的《韶》乐时,便情不自禁地说:“《韶》乐尽美又尽善。”
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自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有识之士的积极努力下,象征着华夏音乐传统的韶乐得以延续,并不断推向新的高峰。
我国音乐史也包括俗乐历史,俗乐成为艺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意收集民歌,春秋时代便有《诗经》里的《国风》,是俗乐的杰出代表。
《诗经》是春秋时代诗歌艺术汇总,《国风》是《诗经》中最重要部分。“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郐、曹、豳,共一百六十篇,能表现各地民情风俗习惯。
这些地方的国君以诗教化百姓,百姓以诗歌颂君王,可以潜移默化,移风易俗,也可以讽刺施政得失,反映民情。
其中,《国风》涉及地区很广,《周南》是周公所治的南国,《召南》是召公所治的南国。
《国风》产生地区很广阔,各地风俗习尚,在诗里多有反映。郑、卫两国地处中原,商旅丛集,男女相接,约束比较少,所以有很多情歌。郑诗共21篇,情歌就占了大半。卫诗10首,涉及爱情、婚姻问题的也不少。
秦国地接戎狄,常相争斗,《小戎》描述车马田狩之盛,《无衣》叙写战士同仇敌忾,反映了秦国尚武之风。陈国巫风盛行,迎神祭祀,载歌载舞,在《宛丘》等篇里有生动描绘。即使后来的史书《汉书·地理志》也经常引《诗经》来说明各地风尚。
关于《国风》产生时间,《诗经》各篇序言都有所提及,但是多数不足以相信。不过其中也有一部分材料比较可靠,能够据以确定“风”诗大体为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作品。
西周初期,《诗经·国风》作品有《幽风·破斧》,此诗是《国风》中最早作品。《卫风·硕人》是东周初期作品,春秋中期作品有《秦风·黄鸟》。此外,《陈风·株林》也是春秋中期作品,此诗作于宣公十年以前,是《国风》中年代最晚的一首。
在《国风》中,以简朴语言描摹事物,以朴素生活画面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很好体现,并且成为它显著的艺术特点。
在形象塑造上,《国风》也具有现实主义艺术特色。作者们能通过对主人公内心倾诉,表现他们的欢乐与悲哀,刻画主人公的行动及其性格特征。
《国风》在形式上多数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也不是千篇一律,它常冲破四言的规定,而杂用二言、三言、五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比如《诗经·伐檀》就是一首杂言诗。这些随着情感波动而富于变化的诗句,读起来节奏分明,极富音乐性。
《国风》语言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其精确恰当地使用双声、叠韵、叠字,更增加了艺术魅力。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国风大大增强表现力。
《国风》艺术特色在于许多诗篇来源于社会现实,直接抒写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不加粉饰。在表现方法上,运用赋、比、兴的手法,都用赋、比、兴的手法,歌咏景物,抒写情思,托物讽喻。
诗人们或通过人物内心活动的描绘,或通过景物烘托,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具有感人艺术魅力。《国风》中许多篇章语汇多出于群众口语,具有准确、生动、鲜明的特点,富于表现力。
[旁注]
舜 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我国历史传说中的古帝王之一。传称号有虞氏,姓姚,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因为国名“虞”,故又称“虞舜”。舜孝敬父母,爱护胞弟,所以深得百姓赞誉。
姜太公(公元前1156年~公元前1017年),其先后辅佐了6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后期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史记》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它是历史、文学的统一体,是文学的历史,又是历史的文学。
《诗经》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入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它又称《诗三百》,先秦时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开始被称为《诗经》。《诗经》对后来诗歌和文学的发展尤其之深。
《国风》古代《诗经》的一部分。作品大多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但《国风》也不尽是民间作品,它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伐檀》《诗经》中魏国民歌,是一首嘲骂剥削者不劳而食的诗歌。全诗强烈地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怨恨,是《诗经》中最有代表性的诗篇之一。这首诗艺术性也是很强的,句式安排则长短错落,参差灵活,舒卷自如,十分生动灵活,富于感染力。
[阅读链接]
《诗经·国风》大部分音乐作品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比如表达对劳动的讴歌,有《周南·芣苢》写妇女们三三两两去采集车前子时边采边唱的歌,表达了妇女劳动时欢快之情;还有《魏风·十亩之间》唱出采桑姑娘在劳动中欢乐和劳动后愉悦心情。
《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明珠。
《国风》中周代民歌俗乐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真实生活,表达了他们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音乐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