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夜,清旷宁谧。

写完《早年周恩来》最后一个字,我如释重负,感到少有的欣慰。

最初,作为中国当代“优秀出版社”之一的江苏教育出版社约我写这部书,我几乎没有犹豫就接受了下来,这是因为一种历史责任感主宰着我。

于是,我搜求、研究了国内外有关周恩来的大量文献资料,但仅靠这些是不够的,我旋又奔赴淮安、淮阴、铁岭、沈阳、天津等周恩来早年读书和生活过的地方,作实地考察和调查,即使是偏远的乡村,只要是他到过的, 我也从不放弃。其间,我与各种人有过广泛的接触,对具体事件、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以至民俗掌故的了解,增加了我对历史背景的认识,深化了我对周恩来的理解。自然,长达月余的采访,进一步丰富了我的资料积累。而所有这一切,当属写作的准备。

诚然,我写的只是青少年时代的周恩来,但是,我不可能孤立地去写一个人,而要宏观地把握、表现周恩来所处的时代、地域和一幕幕生活场景, 就是说,应当尊重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那段历史。然而,作为一部文学性传记,则又应写出周恩来曲折坎坷的生活遭遇、复杂锗落的心灵历程和丰富斑驳的感情世界,他的性格、人品、气质和魅力⋯⋯总之,我要给读者提供一个多角立体的画廊,一个真实、圆形的人。

记得阿·托尔斯泰写过《彼得大帝》,罗曼·罗兰写过《巨人三传》, 斯·茨威格写过《约瑟夫·富歇》,而不朽的司马迁则在《史记》中写过许多人物传记⋯⋯当代作家也有人致力于传记文学的写作,我只是其中之一。至于这部书究竟写得怎样,需要时间的检验,我最大的愿望是读者能喜欢它。

在这部书稿即将付梓之际,我难忘淮安、淮阴、铁岭、沈阳、天津、北京、南京等地周恩来纪念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相助。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力平、刘武生、李海文等学者于百忙中审阅了书槁,提出了中肯、透辟和有价值的意见;而南开大学教授刘焱、周恩来的亲属周尔辉等,也从各自角度予以鼎力相助。在此,一并致以真诚的谢意。当然,我还要感谢江苏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赵所生、副总编辑薛正兴和责任编辑徐宗文、周方,他们的眼光、魄力和始终如一的支持,对这部作品的出版,起了关键作用。最后, 我祈盼着专家、读者的指谬和匡正。

作者 1995 年 6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