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人民的数学家

华罗庚,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在数学领域上的造诣相当深。他家境贫寒,几乎是靠着自学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学术神话。他一生坎坷,但是却用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种种困难和挫折。美国著名的数学家贝特曼曾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本章就带读者走进华罗庚的世界里,解读这位聪明的数学家。

1.从小就是个数学天才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在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华罗庚的母亲由于常年患病,因此结婚10多年都没有生育,直到快40岁时才生下一女,但她的丈夫华老祥却更盼望家中有个男孩。因此,华罗庚的到来让他们都感到欣喜万分。巧的是,华罗庚出生的这一天按照阳历来看,恰恰是孙中山先生的生日,若按照农历来看就是庚戌年10月11日,和爱国女英雄秋谨同一天生日。华老祥从喜婆手中接过孩子,轻轻地放在了一个箩筐里面,然后又在上面扣了一个箩筐,说道:“进箩避邪,同庚百步,就叫罗庚吧!”家里人和邻居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罗罗”。

显露出色的数学才能

“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余数都是二,此数可能是37+2=23,用5除之恰余3,所以23就是所求之数。”

华罗庚在数学方面的造诣人尽所知,但小时候的他却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天赋,甚至看起来还笨手笨脚的,平时也少言寡欢,别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罗呆子”。很多人还经常在一起议论:“华老祥家的罗呆子,长大了不会有太大出息的。”

12岁那一年,华罗庚小学毕业了,随后便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学习,当时的他成绩依然平平。初一的时候,他还经常为看社戏而逃课,考试的时候总是在试卷上“乱涂鸦”,好几次分数都不及格。不过,从上初二开始,华罗庚开始知道用功读书了,此时的他对数学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身上的天赋也被挖掘了出来。他的老师、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王维克也发现,华罗庚虽然贪玩,但他的头脑十分敏捷,解题方法十分独特。

有一次,金坛中学的老师在一起谈话时,都颇为感慨地说学校里的差生多,缺乏人才。王维克便不认同,他说:“我看不见得吧,依我看华罗庚就是一个不错的学生!”一位老师听了,笑着说:“你看看他那像蟹爬的字吧,像个人才吗?”王维克老师有些激动:“当然,他成为书法家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你怎么能从他的字中看出他有没有数学方面的才能呢?我们作为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淘金的本领,否则就会埋没人才。”

有一次,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历史上有名的难题,出自《孙子算经》:“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本以为这道题会让同学们难住,可是老师的话音刚落,华罗庚便脱口而出:“23。”要知道,当时的华罗庚并没有读过《孙子算经》一书,他的思考方法是:“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余数都是二,此数可能是37+2=23,用5除之恰余3,所以23就是所求之数。”他的答案让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了很高的赞扬。从此以后,华罗庚对数学这门学科更加痴迷和钟情了。再遇到考试的时候,老师就会视考题的难易程度而决定他要不要参加考试,如考题太简单,老师就会对他说:“你上街玩去吧。”

中学时候的华罗庚对珠算也很有兴趣,他还对传统的珠算方法进行了改进。经过认真的分析,他觉得加减法难以再简化,但乘法还可以。例如286,可以先在算盘上打出26=12,然后退一位再加上86=48,便可以立即得出168。凭借这个改进方法,再加上华罗庚个人的能力与在赋,他还在当时上海举行的珠算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当时参加比赛的大部分都是银行的职员和钱庄的伙计,他们的打算盘可是拿手好戏。不过华罗庚由于从小就帮助父亲料理店务,所以打算盘也很在行,再加上自己那个小小的“创新”,就轻而易举地压倒了那些“算盘高手”们。后来,华罗庚还一直笑说,那次比赛他是“斗智不斗力。”

顶住家庭的压力,艰苦自学

“别去求狐仙了,让我来算吧。”

1925年,华罗庚从中学毕业,由于家里的条件实在已经供不起他上学了,只好放弃了继续读高中的梦想。不过,不能读高中还可以学其他的,华罗庚又去了黄炎培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他希望将来能够凭借一计之长来养家糊口。但即使是这样,家里还是无能为力,读职业学校的费用虽然较少,华罗庚还获得了免学费的特权,但每年的膳费和杂费却是需要交的。父亲根本筹不到这些钱,华罗庚被迫放弃学业,他只好回到家里帮助父亲打理杂货铺的生意。

当然,华罗庚是不甘心的,他舍不得放下自己所钟爱的学业。难道就这要在杂货店里终老一生吗?他决定自学。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此时他曾经的老师王维克帮了他一把,他借给了华罗庚一些数学书籍,华罗庚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他站在柜台前面,来了顾客时就帮忙招呼,顾客一走便埋头看书。有时候看的入迷了,竟忘了招待顾客,甚至把自己演算的数字当成价钱说起前来买东西的顾客,让他们大吃一惊。由于经常发生类似这样的事情,街坊邻居们都传为笑谈。

有一次,一位顾客进来买笔,华罗庚正在埋头演算,顾客问他:“一支笔多少钱?”他头也不抬地说道:“853729!”顾客吃了一惊:“啊?多少钱?”华罗庚又说“853729!”顾客十分不解,问道:“一支笔怎么会这么值钱?”此时,华罗庚的父亲听到了,赶快出来招呼客人,可是客人却已经走了。原来,华罗庚回答的是自己正在演算的一个题的答案,他已经完全入神了。父亲看到这一幕顿时火冒三丈,大声训斥道:“你不好好招待顾客,整天只知道看书做什么用?”说着,便要将这些书都烧掉,华罗庚急了,他把书本抱得死死的,说什么也不给父亲。多年之后,在西方国家的一本数学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漫画,画的就是华罗庚和他的父亲:华罗庚抱着几本破书,而他的父亲则拿着一个火棍,追得他满屋子团团转。

但尽管遭到了来自父亲的阻力和压力,华罗庚还是坚定自学的念头儿,寒冬腊月,炎热酷暑,他从未间断过刻苦的学习。每天都坚持自学10个小时以上,有的时候一天只睡4个小时。回忆起他当初刻骨自学的情景,华罗庚的姐姐华莲青说:“尽管是在冬天,但罗庚依然在账台上看他的数学书。鼻涕流下时,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边一甩,没有甩掉,就这样伸着,右手还在不停地写……”

后来,一件小事改变了父亲对于学习的看法。有一次父亲算账时,算错了1000多元,怎么也理不清账目。在金坛有“拜狐仙”的迷信风俗,父亲便去求狐仙,可还是理不清。华罗庚便对父亲说:“别去求狐仙了,让我来算吧。”可是父亲并不相信他有这个本事,但别无他法只好让他试试。结果,华罗庚没有花多长时间便将两大本账簿的账目算清楚了。自此之后,父亲才发现学数学果然有点用,才放松了对他的管制。

华罗庚为很多人树立起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也为他以为研究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华罗庚是个数学天才,但这个天才是经过磨练后才“锋芒”始显的。他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信念,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也没有在“强权”面前屈服。其实做其他事也是这样,只要你想成功,就必须具备这些品质。

2.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似乎总要经历一些苦难和坎坷,华罗庚同样也是如此。虽然他是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但是他的人生却是充满了挫折,也许正是这些挫折才成就了他的成功。“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挨过了痛苦,承受了压力,华罗庚的人生才显得更加丰满,更加动人。

坎坷道路谁人知

他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员!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一位数学评论家通过一篇文章介绍了华罗庚的事迹,他称赞华罗庚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这样的称赞并不夸张,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也是事实,可是有一点是错误的,因为那位科学家称华罗庚为“博士”。事实上,华罗庚非但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学士”,甚至没有上过高中。这一切,都缘于他贫困的家庭条件,这也成为他坎坷人生的起点。

华罗庚曾经无不辛酸地说道:“那正是我应当接受教育的年月,但一个‘穷’字剥夺掉我的梦想:在西北风口上,擦着鼻涕,一双草鞋一支烟,一卷灯草一根针地为了活命而挣扎。”华罗庚凭借着自学,度过了几年的青春时光,直到18岁。

这一年,一向对他都赞赏有加的王维克老师,当上了金坛中学校校长,他请华罗庚去学校当庶务兼会计,月薪为18大元。看起来,华罗庚的运气似乎开始好转了,这项工作比起在杂货店做“小伙计”实在强太多了。第二年,金坛中学又开了一个补习班,王维克又让华罗庚去做补习班的教员。不过,也许是王维克对华罗庚的“偏袒”过于明显了,惹来很多人的不服气,很多人都认为华罗庚不过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人,根本不能在中学当教员。虽然只是教补习班,可是也说不过去。再加上当时的王维克不屑于和当地的士绅搞好关系,于是一班士绅便联合向县教育局控告王维克“十大罪状”。其中一条便是:任用私人不合格教员华罗庚。不过,那位教育局长头脑颇为清醒,他说:“学生焉得为私人,受控各节,大致类此,不准。”

可是,祸不单行,由于王维克遭到了很多人的排挤,而他本人又是一个不屑于人情世故的人,最后便干脆拂袖而去。自然,华罗庚的教员也做不成了,不过学校依然保留了他的会计工作。那段时间,华罗庚对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买回来的铅笔他总是一支一支地削好之后才送去给老师们使用。每天离开学校之前,还要到教室去看一看电灯是否关了,门窗是否关了,黑板是否擦干净了。一项平凡的工作,他却做得乐在其中。

染上大病,险些丧命

“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有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可是,好运才刚刚到来,紧接着就变坏了。19岁那一年,华罗庚的母亲因病与世长辞,这让他十分痛苦。不久之后,小镇上又流行起来了瘟疫,华罗庚出门看望生病的学生,却不小心也感染上了伤寒病。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场大病几首毁了他的一生。

他一直高烧不退,嘴唇黑青,家里的人都急坏了,要知道他可是全家人的支柱呀!最后,父亲咬了咬牙,拿家里买米的钱拿了出来,请来一位老中医给他医治,看一次就花费两块大洋,这对华罗庚的家庭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是,吃下几副药之后,他的病情还是丝毫不见起色,最后连老中医都没有办法了,他摇着头说:“不用下药了,他想吃什么就给他吃点什么吧。”全家人都哭了。不过,华罗庚虽然身体病了,他的头脑还是清醒的,即使在病重的时候,他心里也清楚外面的动静。

昏迷的日子里,他想到了自己的命运,不禁满怀惆怅,凄然泪下。自己才19岁,难道一生就这样完了吗?华罗庚想起了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有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就这样,他一直在与病魔进行顽强的抗争。白天他忍受着巨大的痛楚,晚上还在油灯下自学到深夜。也许,是他这种坚强的毅力感动了老天爷吧,奇迹终于出现了,他并没有像医生说的那样夭折,在生病半年之后的一个端午节,他竟然挣扎着站了起来。这一站,让全家人都觉得看到了光明与希望。

不过,这个奇迹并没有让会华罗庚回到当初健全的模样,他的左腿胯关节骨膜粘连,变成僵硬的直角。也就是说,他落下了终身残疾,必须依靠拐杖才能走路,在金坛中学会计的职位也做不成了。不过,华罗庚并没有绝望,反而更加乐观。走路的时候,右腿向前迈进一步,左腿在空中划个圆圈,乐观的他还将这种奇特的步履形容为“圆和切线的运动”。

华罗庚的腿虽然不能再直立了,但是他的人并没有倒下去,他继续钻研他所喜欢的数学,并在那里发现了一片新天地。多年之后曾经有位记者问他为什么会选择数学自修,他这样回答:“我别无他选。学别的东西要到处跑,或者要设备条件,我选中数学,因为它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道具简单。”凭借着一张纸、一支笔,华罗庚终于为自己的人生开启了一条大道。由于他好学,又爱思考,因此在自学的过程中总能够由繁化简,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抓便抓到问题的关键。

经过几年的学习之后,华罗庚开始学着写一些数学论文投稿,不过这条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开始他收到过很多退稿。很多编者都指出:这个题目是法国的某位科学家解决了的,那个题目是德国的科学家解决了的等等。不过,华罗庚并不气馁,这反倒让他充满了自信,因为他并没有看过那些科学家的文章,这至少证明自己的论文和那些大科学家的观点是相同的。终于,他的一篇名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刊登出来了,刊登在当时中国自然科学方面最权威的杂志《科学》上面,很多科学家都在这里发表过文章,如李四光、竺可桢等,华罗庚文中的苏家驹也量位相当有名的大学教授。

后来,这篇文章被清华大学的教授——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看到了,他被华罗庚的才思敏捷所震惊,便急忙召他到清华,成为华罗庚生命中的第二位贵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成功绝不会白白来敲你的门,只有奋斗,再奋斗。观华罗庚的前半生,可以说他是十分不幸的,而不幸的遭遇往往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就此消沉,一蹶不振;一种是和命运搏斗,激起生命的浪花。华罗庚是个意志坚强的人,所以他选择了后者。这种举动值得人们学习,这种精神值得人们赞扬。

3.进入清华工作,成就斐然

中国有句话古话叫:是金子总会发光。是的,华罗庚就是一块金子,只不过一开始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而不能发光发亮。但是,总有一天人们会被他的光芒所刺到。华罗庚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面发表之后,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就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任熊庆。

他是哪国留学生

“恐怕我连大学考试都不能参加,我只有初中学历呀!”

1930年的一天,熊庆来教授坐在办公室里打开了《科学》杂志,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正是由华罗庚所写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他越看越觉得有劲,越看越被吸引。看完后他问周围的同事:“这个华罗庚是哪个国家留学回来的学生?”可是同事们谁也不知道这个人,熊庆来又问:“那他在哪个大学教书?”还是没有人能想起来。恰巧当时有一位江苏籍的教员,忽然想起他的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便说:“我想起来了,他是我弟弟的小同乡。哪里念过什么大学!只是初中毕业,听说在金坛中学做事情。”

熊庆来听了惊奇不已,一个初中学历的人居然能写出如此有深度的文章来,实在很不简单,油然产生一种怜爱的感情,便用赞赏的语气说道:“应该让这个年轻人到清华来。”

熊庆来马上就给华罗庚写了一封信,请他到清华大学去,此时华罗庚的病刚好,家里为他看病借了很多钱,他连一张去北京的票都买不起。无奈之下,华罗庚只好写信委婉地谢绝了熊教授的请求。熊庆来不忍心让这个数学天才流落民间,又写信给他:“你不来北京,我就去金坛拜访你。”没有办法,华罗庚只好借钱去北京。由于清华没人认得华罗庚,便请他事先寄一张照片过去。第二年夏天时,那位江苏籍的教员受熊庆来的委托来到火车站接人,当他从人群中认出华罗庚时,他有些吃惊了。这位教员怎么也想不到:华罗庚遭受了如此大的磨难,他的生活步履如此艰难!

来到清华大学后,由于资格的限制,华罗庚只能做数学系的助理员,每个月有40块大元的工资。虽然和其他人相比是少了一些,但比起在金坛中学的薪水多了一倍,这让华罗庚十分欣慰。当然,重要的不是收入多少,而是清华大学可以为华罗庚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一次,他对熊庆来教授说:“让我去听您的高等数学分析吧!”可是熊教授却摇了摇头,说:“现在还不合适,这门课是跨年度的,恐怕你会跟不上。你先去听初等微积分吧,争取先让自己通知大学考试。”华罗庚感到很为难,他满腹惆怅地说:“恐怕我连大学考试都不能参加,我只有初中学历呀!”熊庆来为了安慰他,只好说:“到时候再想办法吧……”

不怕起点低,就怕不知底

“不怕起点低,就怕不知底。”

华罗庚不想给老师添太多麻烦,便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他先是十分认真地估计了一下自身的实力。因为他觉得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便不能很好地学习,正如他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一样:“不怕起点低,就怕不知底。”一番评估后,他觉得自己曾经自学过初等微积分,没必要再在上面花太多的时间。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自学计划,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全部用来学习,图书里总会出现他的身影。一段时间后,他对高等数学已经有一番心得了。熊庆来教授见他的桌子上总是不断地换新书,便故意提出问题考考他,他基本上都能迎刃而解。这种惊人的勤奋和敏捷,让熊教授惊叹不已。半年之后,熊庆来主动对华罗庚发出了邀请令,请他去听自己的“解析数论”。要知道,这个可比高等数学分析更为复杂。

华罗庚很高兴地去了,和那些本科生、研究生坐在一起。不过,对于华罗庚来说,学习这样的课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他感到有些吃力。不过,这并没有使他灰心,相反更激起了他发奋学习的热情。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华罗庚便攻下了数学专业的全部课程。只要一有时间,华罗庚就会认真研究数学,他的座位就在熊庆来教授的办公室隔壁,每当熊教授碰到难解的题时,也总是习惯性地喊道:“华先生,你来看一下,这个题究竟该如何解呀?”

在清华大学里,华罗庚的数学才华一点一点被挖掘出来。由于当时中国的数学研究很低,很少有人能够在国外发表论文,而刚刚才到清华大学的华罗庚连写了三篇数学论文,都被国外的杂志发表了,这在清华是创记录的。这足以表明,华罗庚的才能是不可埋没的,很多教授也都对他的数学研究表示肯定。

不过,关于是否让华罗庚任教一事,众人一直说法不一。有人认为他没有学历,不应当予以考虑,也有人主张面对现实,看清楚他的实力,破格录取。最后,理学院的院长叶企荪先生拍板定案,他说:“清华出了一个华罗庚是好事情,不要被资格所限定!”此后,华罗庚便被任命为清华大命数学系的助教。两年之后,他又升任清华的正式教员,教授微积分。

华罗庚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便走完了一般人需要花费8年时间才能走完的道路,这完全是靠着他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完成的。“世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任何困难在华罗庚的面前,似乎都会变得不堪一击。这样的人生,这样的道路,可谓没有遗憾了。

4.十字路口,他如何选择?

华罗庚的人生出现了转机,他的数学才华得到了肯定,继续深造也成为他的梦想。终于,这一天到来了。在清华的推荐下,华罗庚得到了去英国留学的机会。可是,他并不是冲着学位去的,只是为了多学一些。

从清华到剑桥

“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1936年,在清华大学的推荐下,年仅26岁的华罗庚被送往英国留学,学校是当时很多人都视为圣殿的“剑桥大学”。当时在剑桥任教的著名数学家哈代听说了这件事情,但恰巧当时他有事需去美国,就给华罗庚留言“两年内可以获得博士学位”。如果是一般人的话,则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可见哈代对华罗庚是相当重视的。但是对于华罗庚来说,博士学位并不是他所想要的,他只想以一个访问者的身份去学习。

一位教授表示不理解他的想法,因为如果他拿到博士学位,在国内外都会有重要的影响,这可是很多在剑桥求学的学者们梦寐以求的头衔。这位教授便问他为什么,他解释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因为做访问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好几门学科。因此,不管自己的成就如何,每当要写自己的文化程度时,华罗庚都会毫不犹豫地写上“初中毕业”。

在剑桥的两年学习时间当中,华罗庚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研究数学理论中的难题上,根本没有想过为自己申请学位。虽然没有拿到博士的头衔,但前前后后共发表了20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的赞赏。若是论水准而言,几乎每一篇都可称为上乘之作,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其中一篇论文写的是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华罗庚所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哈代教授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地说道:“我的著作中将它写成是无法改进的,看来有必要修改一下了。”

当时的剑桥大学具有“世界数学中心”之称,全世界各国优秀的数学家几乎都云集在这里。华罗庚参加了一个数论专家研究小组,主要研究堆垒素数论中的问题。1938年,华罗庚从英国回来,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后来这本书成为数学经典名著,先后用俄文、德文、英文、匈牙利出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946年3月,华罗庚应邀到苏联访问,回来后不顾反动当局的限制,在昆明做起一次“访苏三月记”的报告。1946年9月,华罗庚应纽约的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并在1948年时被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妻子和三个儿子也来到美国,和他团聚。

新中国成立,回国建设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得知这一消息后,远在海外的华罗庚兴奋不已,他决定回到国家为国效力。很多人都说他傻,因为当时的华罗庚很受器重,年薪达到1万美元,生活过得很舒适。他有自己的小洋楼,里面有学4个卧室、两间浴室,还有一个能够容纳五六十人开会的客厅。除此之后,他还有自己的小汽车,学校里还专门为他配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可见,美国的科学界对他是高度重视,而他也是第一个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国人。

很多人都认为,华罗庚在美国已经功成名就,是不会再回国了。不过,物质生活上的富足并没有留住他的爱国之心,他常说:“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在华罗庚的心里一直都有个心愿,那就是有召一日能够回国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把祖国建设好”。因此,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便毅然决定放弃在美国的富裕生活,冲破重重阻碍和封锁,带着妻儿回到了祖国大地。他们于1950年2月到达香港时,他写下了一封《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信中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想要为国效力的热情,还鼓励海外的学子为新中国服务,他充满激情地呼吁:“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华罗庚受到了毛主席的《实践论》影响,坚持到群众中去,将数学从书本走向了社会实践,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因此,他也被广大群众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一位美国教授后来在评价华罗庚回国一事时,这样说:“如果华罗庚能留在美国,还可以对数学做出更多的贡献。不过他回国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很难想象如果他不回去,中国数学会怎么样。”

回到祖国后,华罗庚又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的数学系主任。不久,他便接到了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邀请,开始筹建数学研究所。1952年7月数学所成立,由华罗庚担任所长,他潜心为国家培养数学人才,著名的数学家王元、陆启铿、陈景润等都曾在这里学习。

回国后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华罗庚在数学领域里的成就便硕果累累,他发表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年1月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并被多个国家翻译出版。为了培养青少年们对数学的兴趣,他还在北京发起了中学生数学竞赛活动,从出题、监考再到阅卷,华罗庚都亲自参与,还多次到外地去推广这一活动。他写的很多数学通俗读物,都对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还发起创建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主张研制电子计算机的科学家之一。总之,华罗庚投入了极高的爱国热情,不断地为数学领域的研究做出贡献。

1979年,华罗庚应邀到英国去讲学。在一次宴会上,一位美国女学者来为华罗庚敬酒,突然她问了一句:“华教授,对于当初回国的决定你不后悔吗?”面对这个不太友善的提问,华罗庚坚定又十分有礼貌地回答:“不!不!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些事情,并不是为了舒服,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铿锵有力的回答将爱国的热情溢于言表,也赢得了在场很多人的敬意。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应邀到日本东京大学做演讲,他先是用中文讲,后来又改为英文,很多日本的学者都被他精彩的演说深深地吸引。原定45分钟的报告,由于大家经久不息的掌声,而被延长到了一个多小时。当华罗庚满头大汗地结束演讲时,突然心脏病发作,他倒在了讲台上。这一倒,他就再也没有起来。他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华罗庚不重视学位,只重视自己可以学几门学科;不重视金钱名利,只重视自己是否能为国家出一份力。这份豁达的情操,这份爱情的热情,无不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无尚的光荣和自豪。

5.不为人知的文学才华

华罗庚是个数学专家,这众人皆知,可是如果说他也是一个能文能诗的人,也许很多人就不相信了。不过,事实的确如此。华罗庚不仅肯对数学动脑筋,对语文也十分上心。王维克教授是华罗庚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是他发现了华罗庚的天分,在他的教导下华罗庚的数学成绩进步神速。与此同时,华罗庚的中文基础也大有改进。

不一样的文学思路

“胡适的序诗逻辑混乱,不堪卒读。”

华罗庚还在上初二的时候,便表现了非凡的文学水平。他的国文老师是胡适的一位崇拜者,收藏了许多胡适的书籍。有一次,他将自己的收藏拿出来,分给学生们阅读,并要求他们每人写一篇读后心得,华罗庚分到的是胡适的《尝试集》。可是没有想到,华罗庚只是看了胡适在《尝试集》前面的“序诗”,便不再往下读了,那序诗是这样写的:“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此言未必是,我今为之转一语,自古成功在尝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们都觉得想要通过“尝试”而获得成功的人是没有的,但这并不见得是正确的,我今天就将这句话改进一下,自古以来成功多是通过尝试获得的。其实,胡适写下这句诗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得意于自己提倡白话文,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华罗庚在自己的“读后心得”中这样写道:这首诗中前后两个“尝试”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个是指“只试一次”,第二个则是“经过无数次的尝试”。胡适。胡适对“尝试”的观念尚且混淆,他的《尝试集》还值得我读吗?他甚至这样写道:“胡适序诗逻辑混乱,不堪卒读。”当时的他只有13岁,可是却有一番如此独到的见解,足以看出他的心思多么缜密了。不过,这样的话却惹恼了他的国文老师。

还有一次,他的国文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目:周公诛管蔡论。按照正史的说法,管叔、蔡叔都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去世后由年幼的成王继位,周公旦摄政。但管叔和蔡叔却不服,他们发起叛乱,结果被周公平定。按照一般人的思路,都应该写周公诛管蔡是对的,该诛。但是华罗庚却“反着来”,他齐头并进如果周公不诛管蔡,可能自己也会造反。正是因为管蔡看出他的意图,他才会将他们平定以灭口。不过,既然周公以维护皇室的名义平定了叛逆,自己便不会造反了。这一次,他的一番言论更加激怒了国文老师,他甚至说华罗庚“污蔑圣人”,差一点没有号召全校师生“鸣鼓而攻之”。

不过,华罗庚也有自己的辩解,他说:如果只允许一种写法,那么题目为什么不叫“周公诛管蔡颂”?既然题目中有“论”字,那就应该准许别人有不同的想法!应该说,这段辩驳“逻辑性”是很强的,说的那位老师哑口无言,最后也只好不了了之了。

还有一次,华罗庚读到一首唐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他发现了一处常识性的错误,便随口吟诗一道:“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这四句诗不但显示出华罗庚超于常人的推理逻辑,其诗文功底也可见一斑。

巧对妙联

“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

1953年,科学院组织出国考察团,除了华罗庚之外,还有许多当时著名的数学家,如钱三强(任团长)、张钰哲、赵九章、朱冼等人。途中为了活跃一下气氛,华罗庚便出了一个上联“三强韩、赵、魏”,让众人对下联。在中国传统的“对例”中,这是比较难对的一类。

早在北宋时期,便有人出过类似的对联“三光日月星”,当时的大文豪苏东坡以一句“四诗风雅颂”对了出来。到了清朝时期,著名的书画家郑板桥收到了别人赠送的一幅对联,打开一看只有上联:“三绝诗书画。”赠送之人是想以这句话来形容郑板桥的才学,可谓十分贴切,后来郑板桥的一位友人用“一官归去来”对出了下联。其中,“一官”具有“归去来”的三重性,既解决了数字联的困难,又引用了陶渊明的《归去来辞》,突出了郑板桥与诗书画偕隐的性格。这种对法,比起苏东坡的对法又高了一层。

华罗庚提出的这个上联又有了新的发展,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三强”指的是战国时期韩、赵、魏三个国家,但又隐藏着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要求下联中不仅要解决数字上的困难,还要包含另一位科学家的名字。众人费尽脑汁却也没能对上来,华罗庚便将自己的下联说了出来: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的一本著名的数学著作,而恰恰又与另一位团员赵九章的名字吻合,上下联浑然一体。华罗庚的妙语一出,便引得满座为之倾倒,他的文学才华令人侧目。

1980年,华罗庚教授在苏州指导统筹法和优选法时还做过一副对联:观棋不语非君子,互相帮助;举手有悔大丈夫,纠正错误。他借用了古时的对联“观棋不语真君子,举手无悔大丈夫”,并加以改进,用来形容研究数学时需要相互帮助,知错就改,毫无做作之意,着实让人惊叹。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个数学大家,竟然在文学方面也有着不浅的认识,确定令人刮目相看。也许正是因为有了独特的思路,有了与众不同的看法,华罗庚才能在数学方面有所造诣。这也告诉人们,做事情不能死搬套路,套路不一定正确,灵活却总是顺应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