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李振声是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是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在2006年,他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当年最大的梦想是不饿肚子
1931年2月,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市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从小就经常接触农业,一般的农活都参与过。在李振声11岁那年,山东闹了一场大旱。第一次面对饥饿,他亲身体验到了用糠窝窝头和榆树叶等充饥的滋味。同时,他也看到了父老乡亲们面黄肌瘦、步履艰难的情景。总之,“饥荒”所造成的威胁给李振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想当年,李振声说:“我挨过饿,知道粮食的可贵。”
经历大旱,懂得了粮食的可贵
“那几年青黄不接时,野菜、榆树叶都是充饥的好东西,尤其是榆树皮,因为它是黏的,和糠混合起来,能做成窝窝头。榆树叶和树皮都吃光了,葱干蒜皮都也是好东西,但还是有人饿死。那个时候,我就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据记载:“1942年,山东大旱,6月始降小雨,秋早霜,高粱受冻无粒,其他作物严重受灾,粮食歉收。1943年,灾荒严重,饿死者、卖儿卖女者甚多,外出讨饭者无数。”李振声也记得,那一年过完年,依然没有下雨,家里的米缸却早已见底。当时,正值抗日相持阶段,国共两方经常处在摩擦之中,老百姓的日子一日不如一日。连续两年的灾荒,就连地处周村区北边的南谢村都没能躲过。李振声至今还对当时艰难的情景记忆犹新:“那几年青黄不接时,野菜、榆树叶都是充饥的好东西,尤其是榆树皮,因为它是黏的,和糠混合起来,能做成窝窝头。榆树叶和树皮都吃光了,葱干蒜皮都也是好东西,但还是有人饿死。那个时候,我就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虽然当时的条件特别艰难,但李振声的父母还是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常常会想方设法送孩子上学。一开始,李振声在农村上私塾,然后上学堂,在光被中学念中学。在李振声13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家里的负担一下子落在了母亲身上,母亲一人带着4个孩子,日子过得更加艰难。于是,李振声靠着哥哥在济南一家店铺当伙计的工钱和亲戚的帮助读到了高中二年级。虽然少年时代的李振声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但是想到了家里的困难,他还是选择了辍学,想要到省城济南托人找份工作,为家里减少一些负担。
幸运地考入大学
“哪有这样好的事情?管吃管住,还可以读书,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振声在街上看到了山东农学院贴出的一张招生广告,而且上面还写着:免费食宿。看后,李振声不禁感叹:天下还有这么好的事情,既能上学,还能有饭吃。想到这儿,李振声突然间有了继续上学的想法。于是,他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报名参加了考试,结果居然考上了。就这样,他成为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
如今,提起这些经历,李振声依然会很激动地说:“哪有这样好的事情?管吃管住,还可以读书,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也就是那个决定,才使他有了进入育种研究这个领域,才使他有了能够在广袤的黄土地上更好地施展才智的机会。而这一切,都源于小时候的挨饿经历,它让李振声懂得了粮食的珍贵。
解放前连续几年的旱灾,让李振声对饿肚子有着很特殊的记忆,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也让李振声深深体会到了“民以食为天”的深刻含义。所以,他立志要让所有的人都吃饱饭。这也就成为了他学习农业、从事农业研究的原动力。
小时候,李振声的生活无限艰难,他经历了挨饿,从而懂得了粮食的可贵,然后梦想着以后不再饿肚子,而这些也正为他今天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我们来说,有梦想就要付诸行动,这无比重要。
2.让麦草开创中国远缘杂交育种的先河
如今,李振声这个名字在学术界早已广为人知,但很多人却并不知道,很多年前,李振声就曾观察到:比起小麦,野草的生命力要更顽强。这一发现对于李振声的科学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也一直都影响着我国小麦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被分配在实验馆工作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华罗庚、钱三强和艾思奇所做的报告。”
“几十年的经验,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学哲学,的确能够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1951年,李振声从山东农学院毕业,随后就幸运地被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他说:“科学院在北京的人并不多,只有200人。一次,院部领导邀请一些著名学者给青年人作报告,我有机会聆听了。”对于那次报告会,李振声又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华罗庚、钱三强和艾思奇所做的报告。华罗庚先生讲的是怎样学习,概括起来有4句话: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别人起床时,我已经学习4个小时了;我研究数学是从小学教科书的数学一、二、三、四、五、六、七开始的;要学会读书,要将一本厚书读薄。钱三强先生讲的是怎样做研究,他说:‘做研究,必须要注意基本训练,我跟居里夫人做研究工作时,第一个课题花了4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做研究的基本训练,包括怎样收集资料,怎样选题,怎样进行试验设计,怎样做调查,怎样整理分析数据,怎样撰写论文等等;而当我做第二个题目时,难度比第一个课题还大,但1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所以说,认真完成基本训练就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艾思奇先生讲的是辩证法和唯物论,他的一番话让我意识到: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哲学原理就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也是可以被认识的。人的认识,倘若能够正确反映客观规律,那便是正确的认识,反之就是错误的。只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同时,事物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人的认识若想要跟上事物的发展变化,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几十年的经验,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学哲学,的确能够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当时,遗传选种实验馆分为遗传组、生理组和栽培组3个课题组。李振声被分到了栽培组,在这里,他跟随导师土壤学家冯兆林,主要从事种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并分工负责牧草种子资源的收集、种植以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和研究。在这期间,他对800多种牧草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让麦草开创远缘杂交育种的先河
“能不能通过小麦与天然牧草的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极强的小麦品种呢?”
“这好比是为小麦找一个牧草丈夫,因为是远缘,就像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没有生育能力。让小麦的后代获得草的抗病基因,难度非常大。”
“我们今天能吃到发面馒头和面包,应该谢谢大自然,也要谢谢给小麦提供优良基因的小草。”
1956年,由于国家号召要支援大西北的建设,李振声便放弃了北京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背起行囊,与课组13位同事一起来到了陕西杨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开始了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的科研生涯。
刚到西北,李振声就遇到了严重的小麦条锈病,这种病是小麦生产上典型的气流传播、大区域流行性病害,具有发生区域广、流行频率高、危害损失大的特点,通常会造成小麦减产30%~50%,甚至是绝收。当时,如果穿着黑裤子到小麦田中走一圈,出来后,裤子就会被染成黄色。因此,小麦条锈病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病害一直都有着“小麦癌症”之称,严重威胁着小麦的生产。
面对这种情况,25岁的李振声感到很忧心,常常都是吃不下、睡不香。最终,经过一番思索,他决定从事小麦改良研究,坚持要为农民培育出优良抗病的小麦。当时,引起小麦条锈病大流行的原因是:病菌变异的速度快,育种的速度则比较慢,8年才能育成一个小麦新品种,而条锈病平均5.5年就能产生一个新的生理小种。倘若通过正常的途径来育种,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小麦病害的根本。于是,李振声结合以前学过的牧草知识,开始尝试通过远缘杂交,将偃麦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选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
其实,我们现在吃到的小麦,就是最原始的一粒小麦先后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粗山羊草,经过两次天然杂交和长期的自然选择以及人工选择进化来的。一粒小麦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发生天然杂交后形成了二粒小麦,产量就会有所提高;二粒小麦与粗山羊草发生天然杂交后形成了普通小麦,不仅提高了产量,还使品质有了根本的改善,也就是说,面粉能够发面做馒头和面包了。但小麦经过多年的人工选择和栽培,就像是温室中的花朵,抗病的基因会逐渐丧失,而野草却因无人问津,具有很强的抗病性和抗逆性,最终能够在自然选择中很好地生存下来。通过对小麦历史的研究,李振声更加肯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但是,他也说:“这好比是为小麦找一个牧草丈夫,因为是远缘,就像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没有生育能力,让小麦的后代获得草的抗病基因,难度非常大。”
经历了重重困难险阻后,李振声提出的通过远缘杂交途径将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进而选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的设想,最终得到了植物学家闻洪汉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的大力支持。为解决小麦条锈病这一世界性的难题,李振声寻找史无前例的办法,开始对远缘杂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终于,经过了20年的努力后,在1979年,李振声的研究取得了一个重大性的突破,他带领课组克服了小麦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后代不育等一系列困难后,将偃麦草的抗病和抗逆基因顺利转移到了小麦中,育成了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和小偃4号、5号、6号、54号、81号等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其中,仅小偃6号就累计推广达1.5亿亩,增产粮食40亿公斤。如今,小偃6号已经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就将近7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大概在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了150亿斤。
由于小偃麦的抗病性能强、产量高、品质好,使得其在黄淮流域的冬麦区被广泛种植。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的一句民谣“要吃面,种小偃”,让小偃6号不推自广。
对此,李振声却笑着说:“我们今天能吃到发面馒头和面包,应该谢谢大自然,也要谢谢给小麦提供优良基因的小草。”
野草和小麦风马牛不相及,将两者进行杂交,很多人都不敢尝试,但李振声却做到了,这也就是他成功的关键。
3.孜孜不倦的精神
“先生对我们最大的教育,是他的科研精神。他对待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十分敬业,总是会在田间工作大半天,我们年轻人都感觉很累,但他却依然不知疲倦地调查、记录着。”
一直以来,在人生这条道路上,李振声朝思暮想的只有小麦育种这件事情。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野生植物是一个特别大的基因库,并且它们本身也在不断变化、优胜劣汰。由此可以看出,他最遗憾的就是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解开基因之谜。因此,他将心血全部倾注在了自己的学生身上,努力培养他们。
童依平是李振声的得意学生,提起自己的导师,他说:“先生对我们最大的教育,是他的科研精神。他对待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十分敬业,总是会在田间工作大半天,我们年轻人都感觉很累,但他却依然不知疲倦地调查、记录着。”
李振声的身体一直都不太好,不过,他还是不断寻找机会,到各地的小麦试验田走一走,再回到他曾经奋斗过的西北地区看一看,总之,他非常热爱那片土地和他倾注了一生的育种事业。如果你有幸看到李振声的照片的话,便会发现:脸上带着灿烂微笑的,大多都是在麦田里拍摄的。那金色的麦田和饱满的麦穗,总是能让他有种无尽的幸福感。
李振声的经历,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孜孜不倦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成功。
4.“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在李振声看来,与农民打交道是非常快乐的事。
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我也不敢说一定能解决你们的这个问题,不过我还了解一些,可以试试。”
1969年,李振声被分配到宝鸡县联合大队去蹲点,这一蹲就是4年。原本是去接受农民再教育的,最后却和农民打成了一片,而且还被树为典型。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农业技术给农民朋友们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由于红薯的皮比较薄,含水量高,不易贮藏,一旦管理不好就会烂窖。一次,联合四队队长陈子恒的父亲找到李振声说:“你懂不懂红薯贮藏?我们队上的红薯烂得很厉害,你来帮我们看看吧。”李振声笑了笑,说道:“我也不敢说一定能解决你们的这个问题,不过我还了解一些,可以试试。”
到了红薯窖,李振声先解释说:“红薯储藏的原理并不复杂,首先是控制适宜的温度,一般10~15度为宜。低于10度,就容易出现软腐病,高于15度,则会出现黑斑病;其次,湿度不能太大。”当时,李振声对联合四队的红薯窖进行了细致的检查,他用温度计测了一下,发现温度太低,只有6度,这就表明有严重的软腐病。于是,他建议用4层草垫子将红薯窖封严。很快,温度就升高了,红薯的软腐病便得到了控制。如此一来,李振声能够防治红薯烂窖的消息也就不胫而走。
几天后,联合五队的也找到了李振声,让李振声帮他们解决问题。李振声赶过去一看,是用井窖方式贮藏的,他马上用温度计测量,发现温度太高,已经达到了16度,再加之湿度太大,导致一些红薯发了芽。于是,李振声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通风散温、排水降湿,最终使问题得到了很好的缓解。
而这些,在为人民带去真真正正实惠的同时,还使李振声获得了农民朋友的充分信任。为此,宝鸡县革委会迅速在全县发了通报,对李振声进行表彰。
李振声对农民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一直以来,他都没有忘记自己在陕西的几年中曾经吃过120家农民的饭。当年,李振声在联合大队蹲点时,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村民李智儿家中居住。提起这些,李智儿说:“我们村的人都习惯称呼李院士为‘老李’。当时,老李来我们这里,当的是‘臭老九’下放的住队干部。刚一来便住在了我们家。他懂的很多,来了没多久,就帮村里两个生产队解决了红薯烂窖、在窖内发芽的问题。村里人都说他是神人。老李不善言谈,但却非常平易近人,根本就看不出是个大知识分子。这次,他获得了最高奖,他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啊。”
还有一次,李振声帮助生产队考察了小麦的疫情,认真统计了各队一、二、三类苗的比例,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当时,有两个队的麦田都是三类苗比较多,其中一个队听取了李振声的建议后,就加强了管理措施,结果在第二年获得了丰收;而另一个队没有采取措施,就减了产。有了这次事件,小麦丰产栽培的措施就得到了全面的推广。第二年,大队小麦的平均亩产,一下子由原来的180公斤提高到了250公斤以上,公社亩产达200公斤以上。
对此,李智儿则这样说:“老李改变了我们这里浇麦不打粮的观念,在我们村推广小麦冬灌技术,第二年就让小麦每亩增产不少;在这儿推广小麦条播、宽窄行播种技术,又让小麦每亩增产了100多公斤。老李在这儿呆了4年,经常给村里的干部上课。村里小麦亩产是宝鸡最高的,十里八乡的干部都来我们这里参观学习。老李那人,知识渊博,多高深的知识,他都能用我们农民听得懂的话讲出来。”
“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和小麦打了半个多世纪交道,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我最开心的事是看到农民丰收时的高兴劲儿。”
几十年来,李振声走到哪里,便将技术带到哪里。为了推广新技术,李振声可是费尽了心。由于农民们都习惯于传统的栽培方法,因而很多人就对有关技术持怀疑态度。李振声知道后,便亲自把技术送到人们家里,反复宣传新技术要点以及将会产生的高效益。不仅如此,他还带着助手到农民的麦田进行具体的指导,农民也就按照他说的去做。到了第二年,示范田比对照田每亩增产几十公斤。这样一来,农民觉得心服口服,于是纷纷要求李振声来指导生产。看到新技术在神州大地开了花,小麦取得了大丰收,李振声感到无限欣慰,因为丰收的果实里凝结着他的心血。
一直以来,李振声对农业科技事业的执着追求从来都没有动摇过,即便是在“文革”期间,也没有间断。他曾经是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以及陕西省科学院院长,就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上级组织曾考虑让他担任陕西省副省长一职。但为了自己挚爱的科技事业,李振声毅然放弃了这个大好机会。后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魏明海专门去拜访李振海,一见面就说:“振声,我们是老朋友了,说心里话,想做官还是想做研究?”李振声回答道:“你曾在宝鸡工作多年,我们是十多年的老朋友了,我的性格你也知道,不适合做官,做研究更能发挥我的作用。”此后,又有人推荐他到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一职,但还是被他拒绝了,他从来都没有中断过业务研究的工作。直到今天,他依旧担任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研究员。
终于,经过勤奋的努力,李振声取得了一系列科研上的成就,各种奖励也接踵而来。1985年,他荣获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988年,他获得了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5年,他获得了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2005年,他又荣获了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尽管如此,但李振声最热衷的仍旧是到田间地头去看一看小麦,他说:“和小麦打了半个多世纪交道,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我最开心的事是看到农民丰收时的高兴劲儿。”语言虽朴实,却振聋发聩。当学术界的浮躁风气日益旺盛时,李振声的这番话也的确让人觉得别有一番滋味。
为了农民能够取得好的丰收,李振声费尽了心,研究出了种种方法。看到农民丰收时的那种高兴劲儿,他心中也满是欣慰。由此可见,他与农民之间有着多么深厚的感情。
5.淡然直面捐巨奖背后的是是非非
作为一名来自农民家庭的科学家,李振声严谨而不失温和,衣着朴素却精神矍铄,他始终都在为中国人民的“吃粮”问题奔波忙碌着。面对李振声,一般人都很难将他与国家最高科技奖联系起来。很多人也都很难想到,这位慈祥朴实的老者就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对于捐奖,他总持淡然态度
“所有的荣誉都是集体的,大家都付出劳动,报酬理应每人都有。”
“我没觉得把奖金捐出去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很淡然,没想到会引起这么热烈的反响。其实,我之所以会把奖金捐出去,首先就是因为我取得的成就确实来自于集体的艰苦奋斗,另外,我们都是从艰苦年代走过来的人,习惯了俭朴的生活,没有什么过高的物质条件要求。子女们收入也很稳定,有这个条件把奖金捐出来。当初决定把奖金捐出去,是很自然的想法,没有要突出自己的意思。”
对于李振声来说,钱财就是身外之物,一直以来,他都将自己获得的奖金与同事、学生们一起平分。对此,他说:“所有的荣誉都是集体的,大家都付出劳动,报酬理应每人都有。”
当初,在参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时候,李振声就不同意为自己申请评奖。他说:“我觉得国家已经给了我很多荣誉,但这是集体的成就……所里一直坚持,大家觉得应该参加评奖。”
据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数额是500万元,其中的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学研究经费,剩下的50万元属于获奖人个人所得。而李振声表示,将会把50万元的个人奖金全部捐给中国科学研究院发育所,作为一笔困难学生的助学基金,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在荣誉面前,李振声显得非常淡定,他说:“我对物质生活没有太高的要求,平常也就是粗茶淡饭,生活上我也很知足。”说话间,谦逊和蔼的微笑也一直挂在脸上,他的淡泊很快就感染了周围每个人。李振声就是这样一位不为名利,只为科研工作的执着追求者。
对于很多人争论李振声捐奖一事,李振声说:“我没觉得把奖金捐出去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很淡然,没想到会引起这么热烈的反响。其实,我之所以会把奖金捐出去,首先就是因为我取得的成就确实来自于集体的艰苦奋斗,另外,我们都是从艰苦年代走过来的人,习惯了俭朴的生活,没有什么过高的物质条件要求。子女们收入也很稳定,有这个条件把奖金捐出来。当初决定把奖金捐出去,是很自然的想法,没有要突出自己的意思。”“我的做法不应该成为先例。获奖者将奖金留下用于贴补家用,改善生活,合情合理。如果有的获奖者本身家里就有实际困难,就更应该把奖金留下,安排好生活,才能更好地搞科研。”他接着说。
曾经,在2006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全国数学最高奖——菲尔茨奖得主之一的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拒绝领奖。当时,美国《纽约时报》以“佩雷尔曼,你在哪里”来表达对这位不追逐名利的天才数学家的敬佩之情。纽约州立大学数学家迈克尔?安德森更是高度评价说道:“佩雷尔曼来过了,解决了问题,其他的一切对于他都是肤浅的。”其实,李振声的行为也正是如此。
不管别人对李振声捐奖这一事如何评论,李振声那崇高的人格魅力都已使他成为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面旗帜和榜样,他高扬的是社会道德的风范,的确令人可敬可佩。
此外,在生活中,李振声很是节俭。在实验站调查时,他从来都不搞特殊,而是和大家一起吃住,他也从不浪费粮食,因为他深知农民种田不容易。身教重于言教,和他一起工作的很多同事和学生都深受感染,慢慢地也都将节俭朴素的作风融入了自己的行为准则。
在巨奖面前,李振声依然很淡定,而且还无私地将其捐献出去,生活中,他又将节俭朴素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他这种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美德,尤为值得我们学习。
6.知情人士眼中的他
在知情人士的眼中,李振声一直都是一位让人敬佩的、有着崇高理想和追求的人。
在家人心中,他始终都是最伟大的
“我们都不怨二哥,母亲病得很重的时候他回来住了一段时间,可是他太忙又被领导叫走了,母亲也理解,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国家的人。”
“记得有一年写调查报告,父亲每天都睡得很晚,似乎梦里也在思考,想到什么问题,醒了马上扭开台灯把问题记下来。那段时间,父亲的卧室经常在半夜或凌晨透出光亮。”
一直以来,李振声都很忘我地工作着,这也让他错过了很多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但家人并未埋怨过他。由于长期在外搞科研工作,母亲去世的时候,他还在实验室里。提起没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李振声的妹妹李永颖很理解地说道:“我们都不怨二哥,母亲病得很重的时候他回来住了一段时间,可是他太忙又被领导叫走了,母亲也理解,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国家的人。”
2003年,李振声的妻子因脑溢血而卧床不起,病情时好时坏,大部分时间都要靠输液来维持体力。从妻子生病到去世的两年半时间里,李振声坚持每天两次到医院照顾她,风雨无阻,医院的很多人都被深深地感动了。每当病情有了好转,李振声就会将妻子接回家中,妻子的饮食起居以及一切活动护理都被他详细记载下来,护理的细致程度正如他搞科研工作一样。不久以后,由于太过劳累,李振声也病倒了,这都因为在照顾妻子的同时,他始终不放弃科研事业,依旧每天工作到很晚。
李滨是李振声的二女儿,她从小在陕西长大,1987年才回到北京,当时已29岁,一直都在李振声的课题组工作。对于父亲,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对工作严谨的态度。她说:“记得有一年写调查报告,父亲每天都睡得很晚,似乎梦里也在思考,想到什么问题,醒了马上扭开台灯把问题记下来。那段时间,父亲的卧室经常在半夜或凌晨透出光亮。”在她的心中,父亲永远都是最高大的。
关心后辈,忧国忧民
“先生非常关心后辈,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人。”
“或许是天黑路不熟,李先生并没有看到我们的车停在路边的小店,于是,他们开车到了生态站,得知我们没有到过那里,就又往回找我们。当他找到我们的时候,已经是早上6点钟了。经过这件事,师母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今后一定要在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等方面下大功夫,多创造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有用的科研成果,用科技来造福亿万农民。”
一提到李振声,跟随他多年的童依平就会很感慨地说:“先生非常关心后辈,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人。”
1999年5月,李振声安排童依平带着学生到100多公里之外,海拔1000多米的中国科学院生态站送小麦苗,以进行小麦加代试验。不料,天快要黑的时候,卡车出了故障,停在半路,无法前进。那个时候,手机信号尚未覆盖到那个地区,也就使得童依平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在北京的李振声突然联系不上他们,就往生态站打电话咨询,当听说童依平还未到达,送小麦的车也没回到所里,李振声便一下子意识到,肯定是车在半路出了问题。
随后,李振声连忙找了一个修车师傅,带上妻子一起开车进了灵山,此时已是凌晨两点多了。虽然北京已经进入5月份,但山里的凉意还是很浓。对于一个快70岁的老人来说,这无疑就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而且,这次妻子也跟着去了,可李振声并没有想太多,他担心的始终都是自己学生的安全。终于,他们找到了困在山里的童依平和学生们。
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每次提起,童依平依然非常感动:“或许是天黑路不熟,李先生并没有看到我们的车停在路边的小店,于是,他们开车到了生态站,得知我们没有到过那里,就又往回找我们。当他找到我们的时候,已经是早上6点钟了。经过这件事,师母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005年元旦当天,童依平与学生一起给恩师李振声拜年。期间,李振声便利用机会,精心挑选出了一些人生格言讲给他们听。学生们说:“老师将那些人生格言亲自念给我们听,每念完一条,就会对我们讲他对这句话的理解,这里面饱含着他对事业、家庭的感悟以及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正确态度。
此外,李振声始终都以一种质朴的情怀,关注着中国农业的发展,他说:“今后一定要在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等方面下大功夫,多创造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有用的科研成果,用科技来造福亿万农民。”
在家中的墙壁上,李振声贴的自律格言是“做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做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而在科研工作中,他经常想到的则是顾炎武的“以兴趣始,以毅力终”。毫无疑问,这种兴趣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也正因为有了这种让农民的日子过得更好的人生坐标,才使得李振声不懈地在枯燥的田野中守望着,奋斗不止。
提到李振声,熟悉他的人对他的评价都很高,因为他们亲眼见证了李振声的努力,见证了他的成果,知道他的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