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地质力学的独创者

李四光,一个出生农村贫寒家庭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不仅改变了自己家庭贫苦的状况,更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做出了改变性的卓越贡献。或许,李四光的一生就是为了钻研,就是为了奉献,就是为了“改变”,他用自己的一生将“伟大”二字刻就得铿锵有力。正所谓他早年所写的一首诗:崎岖五岭路,嗟君从我游。峰峦隐复见,环绕湘水头。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

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忘我,什么是老骥伏枥,什么是鞠躬尽瘁,什么是死而后已,什么是爱国赤诚,什么是精神的榜样?李四光一一为你解答。

1.贫苦童年不辛苦

李四光,男,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风县回龙山下一个叫作张家湾的贫苦小村子,在那里,他度过了14年童年生活。或许正是这个古朴的农村培养了他坚忍不拔的品质,以至于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良好品性。

生活的磨砺

“你别舂了,这种活儿不是像你这么小的孩子能干的。”

“我要吃饭,也要帮助你舂米。”

“我是顺着荷叶先踩到藕,再用脚细心地分出藕路。顺着它生长的方向,一脚一脚,一点一点地把泥踩去,让藕露出来,小心别在藕节的地方把藕踩断,这样再想找到就费事了。”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4岁那年,他进行入学考试,在填写报名表的时候,不小心将年龄填进了姓名栏中。可是,自己又没有多余的钱再买第二张报名表,这该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将“十”变身为“李”,然后名字就变成了“李四”,“太土了”李四光心里想着,不禁环顾四周,突然看到门上的牌匾上赫然写着“光被四表”,他不禁暗自欣喜,于是在“四”后面又添上了一个“光”字,给了自己一个好听、有意义而且顺利过关的“名字”。从此以后,“李四光”就成了他的名字,伴随一生,流传后世。

其实,李四光的聪明早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小时候的李四光生活在贫苦的农村,在那里,他生活了将近14年,艰苦的生活教给了他很多很多,也培养了他善于思考的品质。

在李四光很小的时候,家境非常贫寒,仅靠父亲微薄的教书收入和妈妈一人务农得来的食粮维生。而且其家中人口众多,拥有兄弟姐妹7人和一位卧床不起的爷爷,所以,一家人生活得极其贫苦。

故此,从五六岁开始,懂事的李四光就知道心疼母亲了。他每天除了在父亲教书的私塾里面读书、学习,更多的是想方设法地帮助母亲做家务活。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李四光就爬起床来,用小提桶帮妈妈先将水缸装满;然后又上山砍柴,挑得满满的才回家去。除了这些,他还常帮妈妈舂米、推磨……其中许多都是小小年纪的李四光不能够胜任的,但是李四光懂得运用智慧来对抗命运的考验。比如说,李四光力气小,舂米舂不动,他就用绳子绑在石杵一头的踏板上,当脚往下踩的时候,同时也用手使劲拉绳子,如此一来,石杵就运动了起来;又如采莲藕充菜,一般的小朋友都是嘻哈玩闹着,左一脚又一脚地寻找,通常半天只能采到几节断藕,而李四光却悉心探寻莲藕的生长方向,然后依次采取,经常都能够收获完整鲜嫩的莲藕;为了改善家中的条件,李四光制作一个钓钩,不一会儿就钓出一条大鱼;巧妙改造香椽壳,给小妹做个装小零碎的香盒;妙手将竹子做成花灯,送给小弟做玩具……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艰苦的生活下,李四光没有抱怨、痛苦,相反他用自己的智慧和聪明才智将苦难的生活妆点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善于思考,矿石早缘

“你们说,为什么这块平地上会有这么一块大石头呢?”

“哈哈哈!……石头是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

“善于思考”是李四光的一大特点,不仅表现在生活中的家务活,在游戏的时候,李四光也将自己的“思考”洒满小小世界。

小时候,李四光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捉迷藏,他常常会选择躲在一块非常大的石头后面。在这块巨石的掩护下,小伙伴们便总是围着石头转圈圈,好半天也难以找到他。

这块石头,伴随着李四光童趣生活的同时,也使他的童心一片明净,最重要的是将他引向了深入思考的神奇世界。围着石头玩的时间长了,李四光渐渐地产生了这样的问题:这么大块的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

于是,他连忙问小伙伴们,不料,大家都觉得他的问题奇怪、无聊。可是,李四光却不这么认为,接着他又跑去向老师提问:“这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老师回答说:“这块石头恐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在我小的时候,它就已经在那儿了。”李四光继续问:“那你知道是谁把它放到了这儿的么?”老师想了想说:“听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好像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吧。”李四光还是不明白,继续追问:“这么大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那它应该把草地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啊,可是为什么它没有陷进地里面去呢?”老师也纳闷了,只好说:“这我就不知道了。”但李四光还是不死心,他又跑去问自己的父亲,最终仍无结果。

就这样,这个问题在李四光的心中生了根:草地都很平整,四周也没有其他的石头,为什么这块石头会在这里?为什么这块石头没有将字面砸出一个大坑?它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是李四光认真思考所得来的,虽然他的童年比别人艰苦,但是他获得的却远远比别人多。或许是艰辛的家庭环境逼使他变得聪明能干,也或许是淳朴的农村环境濡养了他的细心和聪慧,凡事有利就有弊,李四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争取权利,留学日本

1840年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英、美、日、德、法等帝国主义国家肆意进入中国境内,并进行着肆无忌惮的争夺中国国土的斗争。后来,中国发起了很多反抗斗争,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得到了一些认识。天平天国革命运动后,洋务派兴起,国内著名人士首次认识到了中国知识的贫乏,因而就标新将新学,办起了许多新学堂。

李四光自幼就在父亲的私塾里面读书,长大后更是想要汲取知识的营养,于是在14岁那年,李四光毅然告别了父母,只身到武昌高等小学堂进行求学。

走进学堂,努力学习

在新学堂里,李四光如饥似渴的吮吸着新知识。

1902年的中国已经被外国人侵入太久,西方许多强大的国家都对我国的城市进行争夺、抢占,武汉也不例外。在这样一个尴尬时期,两湖总督张之洞真知灼见,极力复兴学问。在他心中,当时的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才”,所以,一定要“选真才,择时用”,而且他认为“小学为当务之急”。于是,他在武昌开办了一个高等小学堂,用来选拔、培养中国有用的人才。

李四光知道这个消息后,当然不愿意放过这次机会。于是,他告诉了父母自己的心愿。从父母口中,他得知父母早在他12岁的时候就想送他求学深造了,只是源于家中实在没有供他乘船、上学的经费。然而,这次孩子主动提了出来,父母说什么也要支持他的决定。于是,父母夜里商量好,第二天,父亲就到处奔走,向亲友借钱;母亲也连夜给李四光缝制棉袄、准备行囊。

就这样,父母就为李四光准备好了可供踏上求学路的一切。李四光不舍父母,然而,他毅然告别村庄,离开父母,踏上了追寻知识的道路。很快,李四光就来到了武昌,下船以后,他一边问路,一边赶路,很不容易才找到武昌高等小学堂的报名地。李四光激动不已,他颤抖着拿出了自己剩余不多的钱买到了一张报名表,终于,在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意外之后,李四光顺利报了名。

看着自己辛苦走过的路,看着父母为自己奔走凑集的钱,看着自己改写成功的名字,李四光心中高兴不已,充满了希望。

然而,事情并不是那么顺利,虽然李四光在入学考试的时候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但是主考官却因为李四光是一个农村穷孩子而不太愿意录取他。好在学堂中有一位张先生不舍得放弃有才学的李四光,便极力向学堂当局推荐说:“这个孩子是我老师的儿子,自小就聪明好学,读书非常用心……我们不该放弃这样的人才啊。”在张先生的保荐之下,李四光才得以最终“顺利”地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学堂。

入学后,李四光得到了学生住宿、伙食、学习用品和每月六块大洋的补给。于是,他高兴地给父母写信报喜。接着,就开始了他辛勤努力的学习生涯。学校里面开设的课程很多,包括读经、修身、算术、中文、历史、地理……,李四光把每一门功课都学得很好。

争取权利,实现留学梦

“第二高等小学学生李四光……官费派往日本留学,以资造就。”

进入学堂以后的李四光不仅努力将功课学得很好,而且还要求自己保证每次都能够取得前几名的好成绩。因为当时学堂创办人张之洞有这样一个规定:凡考试名列前茅的优秀人才,都可以保送出国留学。第一名送往美国,第二名送往英国,第三名送往日本。

然而,尽管用心学习的李四光每次都得到第一名,但是保送的名额每每都没有他。起初,李四光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只想着自己要努力学习。可是,几次落榜后,他就怀疑了。于是,李四光就向当初力保他的张先生求问。张先生也很无奈,只能如实告知:“没有其他的原因。你看送出去留学的学生哪一个不是家里面有钱有势的啊!你的父亲是一个穷苦教书人,哪能轮得上啊?”李四光听后,非常愤慨。张先生劝慰他说:“只要努力,将来也是一样可以比他们有出息的。”面对这种不公平,相信不管是谁都不能忍受,更何况年少气盛的李四光呢?就这样,一心求学的李四光离开了学堂,想要独自踏上留学道路,他心想:他们不派我去,我就自己去。只要能够读书,哪怕边上学边做苦工也愿意。可是,留学哪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呀。李四光很快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又回到学堂。谁知道,学堂被李四光的这种行为激怒了:“我们要开除你,你享受着学校的一切费用和教育,竟然想要逃走吗?”李四光毫不害怕,他据理力争:“学堂规定了成绩优秀就可以被保送出国,我每次考试都得第一名,为什么这么多次,出洋的名单上就是没有我呢?”学堂当局无理以对,但是也坚决不同意他的看法。张先生赶快为李四光争取:“李四光也是求学心切,而且学习确实优秀,暂缓追究,先不要责难,且让他再考一次,若还能够考得第一名,就考虑让他出洋吧。若是落榜,那就是他自己不争气了,到时候再除名也不迟啊。”学堂当局碍于面子,只好如此收场了。李四光安下心来,更加用功地学习,又一次考得了第一名,终于为自己争得了留学深造的机会。然而,学堂保举还是不那么心甘情愿,将本该送往美国的李四光送往了日本。

即便是这样,李四光也非常高兴了。想着父亲跟自己讲过的中华民族甲午海战失败的耻辱,看着长江岸边来往众多的各色轮船,却没有一艘可以命名“中国”,李四光心中升起了一个壮志:到日本,学习造船,我要为祖国制造属于中国的船只。

小小年纪,不小的志气。李四光只身求学,后又力争留学的权利,终于靠近了自己贡献祖国的梦想。一路走来,李四光吃了说不尽的苦,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不公平,然而面对自己的梦想,他无怨无悔、充满信心。

3.放弃造船,到英国找矿

正如有识之士所说的那样,当时的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才”,当时中国被欺压的局面正是这样造成的。李四光也深深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多年奋斗在求学的道路上,不管为此付出多少代价也时时想着要为祖国的强盛贡献力量。

日本造船

“长江两岸,船只、军舰往来频繁,然而没有一只是由中国制造的。”

虽然,李四光得到了被保送日本的名额,但是也只能够享受到留学学习的费用。家境贫寒的李四光在通往日本的轮船上,因为没有钱买铺位,只好白天窝在底舱,晚上在船顶过夜。不料,他因为受到风寒而大病一场,又因为没有钱治病而落下了一生都不能吃肉的毛病。

然而,尽管吃了这么多苦,李四光还是因能够被送往日本留学,能够实现自己学习造船专业而感到高兴和激动。

到了日本后,李四光接触到了他梦寐以求的造船学习,在那里,李四光依然是嗜“学”如命,一心想要早点为祖国造船事业贡献力量。

在日本,李四光生活、学习了7年,而且还在那里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然而,他很快发现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可供造船的钢铁,仍然不能够造出自己国家的轮船。在无奈和痛苦后,他思考良久,终于决定到英国去学习地质、采矿,以便能够找到可供造船的矿藏和掌握勘探的技术;而且在他在日本的研究和学习后,他也对地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更加深了他探索地质构造奥秘的迫切愿望。

就这样,李四光又走上了到英国学习地质专业的学习道路。

英国找矿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第二年爆发了辛亥革命,他参加了汉口保卫战,接着又被选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然而,就当李四光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辛亥革命失败了。于是,李四光毅然继续踏上“科学救国”的道路。

在意识到中国没有可用来制造轮船的钢铁后,李四光毅然离开了日本,因为他要转赴英国学习找矿、勘探技术。

然而,留学英国的生活更加困难,不断上涨的学费使李四光难以生存,以至于他不得不利用假期的时间到矿山上去做矿工。

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也并没有放弃和疏忽学习。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的6年时间里,李四光学习刻苦,不仅专业学科成绩突出,还利用课余时间熟练地掌握了英语这门语言,并且先后获得了伯明翰大学的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不料,像前赴日本留学时候落下病患一样,在英国的学习生涯的最后阶段,李四光因为写毕业论文,腿上长出了一个脓疮,但是没有钱进行医治,更没有时间上医院,最后,他自己用刮胡刀片将它刮掉,却留下了一个大疤,落下了前赴英国找矿学习的痕迹。

毕业后,一身本领的李四光被英国一家矿山公司高薪聘请,虽然当时的李四光很缺钱,但他却不缺报国的志向。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该公司的聘请,毅然接受了蔡元培先生的邀请,踏上回国贡献自己力量的航程。

在李四光心中,要想救中国就必须要有科学,只有科学技术才能够改变中国弱小、贫困的面貌。而他也正是这样做的:从小山村走上小学堂,从小学堂走上日本,接着又踏上英国的校园。虽然为此付出了难以计数的代价,但是李四光不辞辛苦,依然奋斗着,乐在其中,因为他一心在祈盼为祖国贡献力量和热血。

4.发现第四纪冰川

结束英国的学习后,李四光接受蔡元培先生的邀请来到了北京大学,进行地质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和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工作。在这里,他经常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教学,一个山头、一个沟谷、一推石子、一排裂缝都是他教学的对象,这样严谨、细致的教学使学生们深入其境,得到了十足的好学问。不仅如此,李四光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放松自己的研究和疏忽自己研究所所长的责任。虽然搞地质研究经常要风餐露宿、长期奔波,而且研究所经费少、设备缺,但李四光仍然义不容辞,即使在抗战时期,需要他经常辗转奔波、清苦狼狈,他也毫无怨言,就连患上了心绞痛和肺结核,他也没有丝毫放弃地质研究的工作。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研究后,李四光做出了意义重大的贡献——发现并证明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而且被世人公认。

提出见解

李四光挑战旧观点,大胆地提出了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见解。

冰川的出现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发展有着无法估量的巨大影响,尤其是第四纪冰川,它是历史上最近一次的大冰川期,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对于它的研究和确认,既存在特殊的理论意义,同时更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所以,长久以来,各国科学家都致力于找寻和研究第四纪冰川。而中国也是他们的找寻地,从19世纪以来就不断有许多国外有名的地质学家到中国进行地质的考察、勘探,然而,始终无果,他们也就一致认为“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

但是,李四光不像有些地质学家一样被这些有名的外国科学论断所束缚,尽管当时中国在这些方面的技术和能力都比较弱。但在教学的同时,他依然会带领学生野外考察、跋山涉水,慢慢地,对自己的研究和看法就有了更深入、更深刻的认识,所以,他并不认同当时已有的观点和学说。

为了使自己的猜测更加清晰,李四光毅然去寻找当时并不为人们所认识、认同和掌握的内容。他在研究的时候完全跟着自然规律走,不为旧有的观念所干扰和影响,终于,在1921年发现了第四纪冰川的迹象。

在研究蜒科化石的时候,李四光曾经在中国太行山东麓沙河县附近发现过与冰川条痕石很相似的石头,因而他大胆并富有创造性地挑战了地质学界的“中国无第四纪冰川”的观点。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李四光前往大同盆地进行细致考察,结果使他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判断。

后来,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上,李四光大胆地提出了自己关于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判断。然而,并没有人相信他的说法,就连农商部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也轻蔑且坚决地否定了他的观点。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李四光的探索道路,相反使他更加努力致力于此。

证明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如果这些遗迹是在国外被发现,早就被公认为冰川遗迹了。”

“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

为了让人们接受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事实,李四光继续找寻更多的冰川遗迹,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翻山越岭、不辞辛苦,踏遍了太行山、九华山、天目山、庐山等地。在1933年中国地质学会第十次年会上,李四光以《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为题做了学术演讲,他不仅指出了庐山存在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而且还断定中国的第四纪冰川主要是山谷冰川,并为此划分为三次冰期,还要求中外地质学者到庐山进行实地考察、验证。

可是,尽管大量的事实摆在眼前,但在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我国科学家低人一等,它仍然是不能够被很多外国著名学者认同。“庐山辩论”仍然没有改变“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论断。

后来,有一位外国科学家悄悄地跟李四光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这些遗迹是在国外被发现,早就被公认为冰川遗迹了。”这令本就没有放弃的李四光更有信心和勇气了。于是,他又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考察、研究,他行走扬子江流域、黄山等地,又发现了更多的有力证据,因而又写出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还拍出了几幅冰川现象的照片。这次,他的研究终于引起了一部分中外学者的关注,就连德国得过地质学教授菲斯曼到黄山考察后也赞叹道:“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

李四光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外国学者的公开认同,他欣喜不已,但是高兴的同时,他更知道仅仅这些还不够,于是他加紧了对第四纪冰川的考察、研究工作。这次,他竟然将家搬到了庐山,不仅如此,他还在论山脚下建立了一个冰川陈列馆“白石陈列馆”,以便更深入的进行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工作。经过他的不懈努力,1937年终于写成了《冰期之庐山》,文中他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的文字论述、照片等内容,使“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论断得到了最全面的阐述。只可惜,这本书因为抗战爆发又延期出版了10年之久。

但是,这仍然对推翻外国人的错误结论和建设中国底下水文和构造研究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推动作用。

虽然,李四光对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论断有力且正确,第四纪冰川对全球生物环境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下的中国科学家仍然对此不持认同态度。然而,李四光毫不气馁,也毫不理会一些外国学者蔑视、民族歧视的眼神,而是始终坚定自己的立场,始终致力于“让事实说话”,所以,他最终取得了这么重大的成绩,不仅让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事实被世界公认,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科学家的地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质地水文和构造事业的进程,影响深远。

5.爱国赤子,心系祖国

李四光发现第四纪冰川并有力地挑战成功外国地质界一致公认的错误论断后,他的名声蜚声国内外,被很多国家看重、邀请。而为了使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事实彻底地贯彻于国内外和使自己更好地学习、研究,李四光先后数次奔走国外,或前往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地质构造的考察等。

身在英国,心系中国

虽然远在异国他乡,但他却时时关心祖国的局势。

1948年初,李四光在伦敦参加了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以后,就与夫人一起在英伦三岛上住下了。因为李四光实在是需要养病了,而且他更想在那里继续一些地质学方面的研究并观察一下国内外的局势变化。

在此期间,李四光多次给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杰等人写信支持他们坚守南京,以便为新中国的地质科学事业保留研究实力和设备。

当机立断,机智回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多少年来日思夜想的理想国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是我竭诚拥护的政府。我能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我认为是我莫大的光荣。我已经启程返国就职了。”

1949年4月,李四光收到了一封由郭沫若带去的周恩来写的信件,信中说周恩来总理殷切地期盼着他可以早日回国,并任命他为政协委员。看到这封由郭沫若带头签名的而且是自己期盼已久的信,李四光激动不已,万分期待着回到祖国的怀抱。

想象着自己可以在新中国的天地里尽情展示自己的本领,想象着自己的所学终于可以在自己的祖国大显身手,李四光想要回国的心就激荡起来。于是,他积极地奔走于回国的事情。但是,由于二战的影响,从英国到远东的客轮船票需要提前一年预定,所以他的归期只得延迟了。但是,李四光仍然是心潮澎湃,生命的支柱马上就要威严屹立了,他趁着回国前的一段时间,将自己科研方面的遗留问题积极办完,然后就开始了焦急的等待。

然而,这个时候,他却又得到了这样一个消息:国名党驻英大使馆接到命令,要自己公开发表一份关于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拒绝接受人民政协一切委任的声明,否则就将面临被扣留的危险。

已经等待太久的李四光不能再等了,面对紧急的情况,他果断地采取行动:立马回国。于是,李四光马上准备好简单的行囊,留下一封给驻英大使的信,很快赶到了普利茅斯港,要在那里渡过英伦海峡,辗转法国,然后回到祖国怀抱。普利茅斯港海面宽阔、多风、多浪,充满危险,但是回国决心已定的李四光不顾这些、毅然踏上了这个偏僻港湾的客轮,顺利躲过了国民党特工人员的追踪。

第二天,国名党驻英大使馆果然有人来“找寻”李四光了,这个时候,夫人按照李四光的交代机警地说他外出考察了,从而躲过了这次扣留劫难。

几天后,驻英大使馆收到了李四光夫人于李四光出发后第二天寄出去的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多少年来日思夜想的理想国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是我竭诚拥护的政府。我能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我认为是我莫大的光荣。我已经启程返国就职……

一切都在李四光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了,两周后,他与夫人在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会合,接着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顺利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

李四光少年时期就立志为国家做贡献,多年来四处求学,忠诚良才,这个时候,刚好自己期盼的新中国即将成立,心系祖国的李四光怎么可能不投入日思夜想的祖国的怀抱。李四光自小就聪慧机智,历经了多年磨练的他更是睿智老成,什么也无法阻挡他回到心中光明政府的怀抱。养病、研究、观察国内外局势、冒险起航、规劝驻英大使早日回国、秘密回到祖国怀抱,李四光将一切都进行地令人佩服,这一切都只因为他“心系祖国”!

6.寻找石油,奔波劳苦不言累

1950年5月6日,李四光终于到达了北京。此时的他已经60岁,然而,在他的眼中,他的新生活才刚刚铺展开。回到祖国后,李四光认真地学习了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著作,定期用辩证唯物主义来指导自己的研究工作,积极输入新鲜的思想血液,以便更适应新中国新时期的工作、时代特点。同时,他也忘我地投入到新中国的地质工作中,发现油田就是其中一件不可不提的大成绩。最终为新中国地质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百废待兴,亟待石油

“中国是个缺乏石油资源的国家。”

“有人说‘中国贫油’,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如果中国真的贫油,要不要走人工合成石油的道路?”

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需要矿产资源急缺,放眼中国,你看到的不是机动车而是冒着浓浓青烟的公共汽车,那是因为中国缺少石油,公共汽车的燃料只能够以煤炭代替;人均拥有的钢材连打一把菜刀都不够;连小小的图钉都得依赖进口;街上跑着的汽车没有一辆是中国自己制造的。

1949年,全中国原油产量只有12万吨,钢产量仅仅15万吨,这与亟待发展的新中国格格不入。

方兴未艾、内忧外患,这一切都因为中国经济建设遭遇困难,这些困难也都指向一点——中国石油匮乏。是真的匮乏吗?早在1915年至1917年,美孚石油公司花巨资也没有在中国收获多少石油,而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在对中国地质进行调查后也得出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而且还有外国专家断定中国缺乏石油,扬言说:只有西部有,其他地方绝对没有;此外,中国人还没有几个人知道中国石油真实的状况,就连毛主席和周总理也不能够确定。

当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回到祖国后,他断然否定了这个“事实”。面对毛主席对中国贫油的担忧,李四光只微笑着摇了摇头,他对毛主席说:“没有那个必要,咱们国家的石油产量是非常丰富的。”

李四光这样坚定的回答,并不是随口说说而已,而是有着充分理由的,因为在他眼中,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办;外国人的结论也并不能够绝对说明问题,最重要的是他凭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对中国地质的研究,已经预感到中国底下滚滚石油的存在。经过他的研究,很快就发现了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有“可能揭露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物(石油)”。接着,他就更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为新中国找寻石油的大业中去了,不辞劳苦地工作着。

致力石油,不辞劳苦

“我们地下的石油储量是很大的。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道两湖地区……都可以做工作。”

李四光夫妇不辞辛苦、秘密回到北京以后,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郭沫若来不及吃早饭就赶到火车站迎接了他们;第二天下午,周恩来总理也亲自到他们所住宿的饭店与之进行了长谈。李四光倍感激动,希望赶快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此时他已经60岁,但是面对新中国,他依然显得神采奕奕。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和科联主席,但更多的还是战斗在寻找石油的第一线上,因为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亟待他找到宝贵、丰富的石油资源。

担起了这个任务后,李四光就立马投入了工作,他对中国地质矿产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更加肯定了中国的地表下一定藏有丰富的石油。他分析、解说了中国油气形成和移聚的基本地质条件和情况,并用科学的论据在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的这次发言鼓励了中国地质学界的信心,全国科学家、地质工作者都在他的领导下积极工作,认真分析、找寻。1955年,他们开往第一线,从东北平原开始普查,仅仅几年内,勘探大队就找到了几百个可能的储油构造。

终于,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1959年9月25日,从东北传出佳绩——中国石油勘探队在松辽盆地找到了石油。时值新中国十周岁生日,这一喜讯无不鼓舞人心、增添喜庆。

这个油田就是“大庆油田”,一个在当时为新中国带来无比欣喜的希望油田。接着,李四光又领导勘探队相继找到了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华北油田、中原油田等等几个石油资源丰富的大油田。

这些油田的开发,使中国原油产量大量增加,而且彻底粉碎了外国人认为中国缺乏石油的错误论断。

196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欣喜而庄严地宣告:中国石油可以基本自给。

走过斗争、战争,经历千辛万苦,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然而面前却横出一个“中国缺少石油、外国对中国油禁”的大难题。内忧外患,幸好中国的李四光回来了,他就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新中国的光明大道。

为了救中国,为了使祖国的建设事业快速、有序、持续、健康地进行下去,年过六旬的李四光仍不辞辛苦,领导、指挥中国勘探大队进行中国石油找寻工作。他们走遍中国的东北、渤海湾、华北、两湖地区,逐步发现储油构造,探明大型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这一切令人动容的事迹,都与李四光的爱国红心紧紧相连,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要把所学的东西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7.生命的最后,奋斗在预报地震的工作岗位

李四光生命中的大贡献除了石油勘探,还有地震的预测,只可惜李四光在进行地震工作的时候年事已高,因而在还没有完成地震预测报告工作的时候,他就与世长辞了。但是,为了研究地震地质工作,七八十岁高龄的他依然坚持奋斗在工作的第一线、奋斗在病床上、奋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种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可以说,为了伟大祖国的强大和昌盛,为了人们的幸福和安康,李四光奉献了整整一生!

地震是可以预测的

“李四光力排众议,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这就话是周总理所说过的,他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测的,而且他也相信李四光先生的判断。

1965年初,李四光开始关注地震地质问题,他不断与地质力学所的研究人员进行地震预测问题的探讨,更是行走在预测中国大江南北进行地震带的研究、考察,不辞辛劳。

1966年,我国发生了邢台大地震,灾难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李四光老人心痛不已,为了避免地震这一天灾再给伟大的祖国造成损失,他不顾年事已高,硬是加快了地质的研究和分析工作,甚至深入灾区进行了解、调查,后来,他发现并坚信了地震是可以预测的观点。于是,他很快做出了一份报告,报告中指出:地震是可以被预测的,它是一种地质现象,大多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应该对地质构造进行深入的研究、预测、分析并掌握它的动向。要注意河北河间、沧州;要注意渤海;要注意云南通海;要注意四川炉霍;要注意云南的彝良大关;要注意松潘;要注意唐山……

然而,当时他的这一结论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许多科学家也并不认同。纵使如此,李四光也始终坚信自己的判断,在他70岁高龄时候仍然奋斗在地震预测工作的第一线上。他每天工作多个小时,始终致力于解决地震预报问题的工作,不断地提出自己关于地震预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看法,不断地与研究者进行交流、指示,不断地进行水文、地质的观测。

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要是再给我几年时间,我一定要将地震预报给搞出来。”

“请你坦率地告诉我,究竟我还有多少时间,让我好安排一下工作……”

为了解决地震地质和地震预报的工作,李四光老人鞠躬尽瘁,丝毫不顾自己已经是一个古稀老人,依然每天忙碌于自己的地质部部长繁忙的工作,不辞辛苦。在他心目中,他觉得自己一定要做好祖国的工作,并且争取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将地震地质问题给研究出来,以便为祖国人民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灾难。

在李四光老人研究地震地质问题的时候,正值文革时期,但是他毫不害怕,依旧争分夺秒地进行地震地质的研究工作,即便是受到侵扰、打击和生命的危险。

然而,生命无法抵抗疾病的入侵,李四光老人最终还是因病倒下了,但是,即使是躺在病床上,他也一刻不忘地震地质工作的事情。不能站起来,奋斗在工作的第一线,他就在病床上进行地震地质研究的指导工作,丝毫没有放弃他挚爱的事业。

然而,生命有尽头,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老人在为地震工作奋斗了7个年头之后,终于奉献完了自己生命的所有。虽然他是带着遗憾辞世的,但是他为地震地质预报、研究工作已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对后来的研究工作来说具有长久的指导作用。

生命有尽头,精神无止境。李四光的精神时时照耀着朗朗乾坤,被后代铭记,为后辈造福,为祖国增辉。

一位古稀老人,老骥伏枥地工作,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动容和敬佩,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骄傲和榜样,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说的那样:“李四光是一位我所尊敬的前辈。”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的那样:“李四光是一面旗帜,在科研工作中做出了卓越的成就,对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