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 上进 素质 学问
胡秉宣
我的独生女儿胡波,继 1997 年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获得哲学硕士学位以后,又于同年考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有朋友问我: “你是怎么教育和培养孩子的?都有些什么经验和心得?”面对这一提问, 我一时茫然,回答不上,总是说:“也没见得怎么去培养她呀,至多有点‘潜移默化’而已。”但回过头来仔细一想,孩子之所以成为博士生,也不是偶然的和“不经意”的,自有她成为博士生的素质所在。而这种素质的养成, 固然有赖于学校教师的培养、个人的努力,但也确实和家庭的教育分不开,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嘛。
谈到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据我们的体会,作为父母、家庭,最重要的是要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教导孩子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如何学会做人,以及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思维能力上,而不是放在帮他(她)如何识字念书,如何演算加减乘除,如何读 ABC 的具体辅导上。当然,必要的辅导还是应该和需要的,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但到了大学阶段以后,就是要辅导也辅导不了。具体到对胡波的教育,简言之就是:尊重而不放纵,循循善诱而不包办代替;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以养德,以全面提高素质;培养学习思维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以促进其读书做学问。
一、自立生活以养素质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大意是:要作革命文,须先做革命人。家庭教育也是这样,要教育孩子学会读书做学问,首先得教育孩子学会做人;而要学会做人,又首先得学会独立生活,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回顾起来,胡波这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是比较强的。这种能力的养成, 与其说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为之”,还不如是为家庭条件所“逼上梁山”。因为我和她妈妈平时工作都很忙,身体又都不好,所以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她,只能对她采取“大事管住,小事放开”的态度。殊不知这样一来反倒好了,孩子虽系独生而并不娇惯;虽是女孩而具有“男孩”的性格, 从小就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胡波自幼就能像个“小大人”一样,帮大人做事, 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记得在她五岁那年,一次她生病住院了, 一个人住在医院里十余天,并不需要大人陪伴。不仅自己不要陪伴,她还帮助那些“大病友”们拿这拿那,送东取西,居然把“友爱互助”做得有板有眼,像模像样。“大病友”们都夸她“聪明”、“懂事”。
又记得在她十一二岁的时候,一次,她的妈妈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其时我出差不在家,她小小年纪就承担起了全部家务,不但在家做饭洗衣,一日三餐跑医院给她妈妈送饭,而且还给她妈妈端屎倒尿,洗头抹澡,俨然一个十分负责的“大护士”。
最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胡波这孩子读书,从读幼儿园起到读大学、读硕士,生活上并未要大人操过多少心,费过多大力。人家那些条件好的家庭, 孩子读书,需要大人为他(她)操劳一切,包办一切,需要大人接送,包括
用车子接送。胡波却不是那样,连读幼儿园我们大人也没有接送过她。读高中以后,学校离家远了,凡是买车票、运行李这类事,也全是她自己一个人去张罗。她有一个说法:“自己的事自己做(此语当然是引用陶行知的)。” 考上厦门大学那年,她才十六岁,从未出过远门,重庆至厦门又何止千里! 她也是自己购买车票,自己托运行李,独自一人去的厦大。当她报到的时候, 老师问她:“你是一个人来的吗?你的爸爸妈妈没有送你来吗?”她回答说: “他们来干吗?我是来读书的,他们又不来读书!”
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自小养成和不断提高,无疑会对他(她)将来读书做学问大有裨益。但是,光有这一点还不够。要想把孩子真正培养成才,还必须把教育孩子学会做学问和学会做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为了这,我从小就经常有意给胡波讲:一个人做人、做学问,要像苦瓜那样,生长时不依不附,一心向上,虽然有时也需要搭架扶持,但绝不依赖、缠绕;及到结出苦瓜果来,供人们做菜了,在与其他蔬菜伴菜时,也是有“苦” 自食,把“苦”留给自己,绝不把“苦”传给他物。同时,我还在她小的时候,差不多每年都要带她到贫穷农村的老家去走一走,看一看,过一过艰苦朴素的生活。为此,那些年,胡波在农村受过风雨侵,挨过寒冻袭,睡过稻草铺,盖过烂棉被,吃过高粱粑粑和玉米糊糊。通过这样一些教育和锻炼, 果然使胡波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不少的提高。
首先是提高了她勤奋节俭、吃苦耐劳的素质。胡波在以后的读书生涯中, 能特别地用功,特别地勤奋,特别地刻苦,就是这方面的明证。她平时从不乱花钱,在生活上要求不高,也决不讲究,吃好吃歹无所谓,穿好穿孬无所谓,也不去和家庭富裕的同学攀比,更吃得苦,受得累。1987 年春节,她放寒假由厦门返家。当时列车很挤,挤不上长途列车,她就赶“节节车”;上车后没有座位,她就硬站着。一连赶了五天四夜,脚都站肿了,但她还是没有叫一声苦。须知,她当时才十七岁呀!她事后对她妈妈说:“在上不了车时,着急得真想哭,但终于还是没有哭出来。”听了这话,做父母的,怎么能不感到心酸?有谁不疼爱自己的子女?但是为了孩子的前途起见,再心酸也只得自己忍受,不好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来。
其次是培养了她正直朴实、乐于助人的思想和品质。胡波不仅从小就吃得苦,能勤俭过日子,她还为人正直,朴实无华,心地良善,乐于助人。也是在她十余岁的时候,有一年过春节,亲戚长辈们给了她“压岁钱”共 20 元,原是准备给她买学习用具和书籍用的,但后来见她文具和书籍都没有买, 钱却没有了。过问起来,才知道她原来是把钱给她那家住远方农村尚处于“贫困线”的么叔寄去了。像这样捐钱、捐粮(票)给贫苦人们,送钱、送文具, 借钱、借物给同学的事,即使是在她自己尚处于没有丝毫收入的学生时代, 又何止一次二次,三次四次!
同时,她不仅在物质上帮助同学,还经常在学习上给同学以毫无保留的帮助。在校读书时,同学中有习题解答不了的,有作文作不上来的,只要问到了她,她都会给同学以满意的回答。有时,她还在自己家里帮助同学复习功课。1986 年夏天,有一个外校的同学要高考,找到了她,叫她辅导辅导。她一听就满口应承,并不惜熬着酷烈的暑热,每天辅导这个同学到深夜十二点或下一二点。这个同学也很用功,那一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跨进了高等学府的门槛。
再次是增强了她的上进心、进取心。胡波这孩子的上进、进取心一直是
比较强的。这里不去说她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单是说她在思想上要求提高、政治上要求进步方面的表现,就足以证明。本来,她在读初小时就入了队, 在读初中时就入了团,可是她并不满足,她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入党。她早在高中读书时,就向学校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进入大学以后,其时社会上一些人党的观念淡漠,信仰“滑坡”,但她仍坚持共产主义信念不动摇, 再次向党提出了申请。后来到了工作单位,到了四川省委党校“读研”,她都从未间断过这种申请、要求。由于她在政治上一直表现较好,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部给予了她“政治性强”的鉴定,她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在 1996 年,她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她期盼已久的愿望,迈出了她人生道路上可喜的、也是重要的一步。
二、独立思考以求上进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一点不错。这话的含义之一,就是说父母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是在机关作宣传、文字工作的,胡波的妈妈是中学教师,从事的都是脑力劳动。也许正是因为受了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胡波从小就爱学习,爱动脑,爱思考。本来,爱动脑筋、爱提问题,这是一般孩子都具有的共同心态, 但胡波于求知一途似乎尤为特别急切。记得在刚上小学不久,她试着写了一首诗:“天上星星眨眼睛:为啥地上也有星?地上星星笑盈盈:星(灯)下有颗火热的心!”表述了她这种求知的心理。这是她第一次写的第一首诗。我们看了,都说她还有一点想象力、概括力和模仿力。诗虽显得稚嫩,但她毕竟才只有八九岁呀!
这话的含义之二,据我的理解,是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要当,要根据其心理特点,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要像“启蒙(第一任)”老师一样。比如,孩子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上进心、好胜心、争强心一般都是比较强的。那么,该如何看待孩子的诸如“好表现”、“出风头”、“争强斗胜”甚至“领袖欲”这些一般人认为的“缺点”呢?我们认为:一是不足为奇,用不着大惊小怪;二是未必不是好事,不可盲目地去纠正它。至少说, 对胡波我们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例如,胡波在读小学、中学时,好胜心很强, 自信心也很强,无论是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还是文艺表演、体操领队、唱歌打拍子,她都特别较真,特别来劲,总想争个“第一”。对这, 我们并未去轻率地阻止她,给她泼冷水,而是给她以支持、鼓励,给她以正确引导。还是在她读初中时,一次班上要搞演讲比赛,她又是写呀又是讲地“预演”到深夜,生怕第二天的比赛会出差错。连我们也觉得她“较真”得“过火”了,本想用“胜败都无所谓”、“熬夜对身体不好”去劝她,叫她早些休息。但转念一想,孩子现在正在劲头上,在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不仅她会听不进去,还无异于给她泼冷水。倒不如干脆坐下来陪她熬夜——听她“演讲”。孩子见大人也愿意听她讲,就特别来劲。我们也给她纠正了几个地方在语法修辞上的错误。结果,她那次“演讲”比较成功,果然争了个“比赛第一名”。
又如,在一般人看来,孩子处在读书求学阶段,不宜当“干部”,不宜多参加社会活动,说那样会影响学习成绩。我们的看法却不然。我们不仅并未因担心“影响学习”而去阻拦胡波,相反还常常用“读书学习也是为了将
来的工作,当干部对工作能力也是一个锻炼”的话去鼓励她。因此,胡波在学校一直都是学生干部,不是团支书、班长、大队长,就是学习委员或文体委员,在大学时还当过学生会宣传部长、哲学社副社长。事实证明,胡波当学生干部,不但没有使她成绩下降,而且还锻炼了她思考问题、处理事情的分析、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反过来还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她不仅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而且年年学习成绩都很好。初中二年级 9 科考试成绩竟达到每科平均 98.7 分,毕业统考居然考了个全江北城区三所学校的“第一”,以后又考取了重点中学——重庆育才中学校。
古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教导孩子读书、求学, 也毋需家庭抓得过细,管得过死。关键是要教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也就是说,要提高他(她)独立思考的能力。把这个认识用之于胡波,我们采取了“尊重独立”的态度。这里说的“尊重独立”,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兴趣独立。这方面说起来,胡波小时候的兴趣是广泛的,也是多变的。她时而对唱歌跳舞感兴趣,时而对朗诵演讲感兴趣,时而对戏剧表演感兴趣,时而又对绘画美术感兴趣。可能是受了我的“潜移默化”,还曾对文学写作尤为感兴趣。对她的这些兴趣,我们从来都是“放任自流”,决不干预,只要是“求知”、“上进”的都支持,也决不因其“多变”而加以指责。这样做的明显效果就是:她后来终于发现了自己的长项和优势,放弃了多年养成的文学兴趣,而转为对哲学十分地入迷。
二是思考独立。这也是势所迫然,并非“有意为之”。一则因为我们的工作确实忙,无暇管顾;二则因为我们至少是我,过去掌握的知识不无褊狭之处,涉及到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认识和解答,要管其实也管不了,因而只得让她去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这样一来反倒好了,使胡波从小就养成了读书不依赖大人、独立思考的习惯。由小学到中学,由中学到大学,每一次作业, 每一次作文,无不是由她自个儿去独立完成的。不仅如此,还养成了她决不鹦鹉学舌、人云亦云的性格和气质。我这个人有一个习惯,每逢写了一篇寓言或杂文时,总要先给家里人看看。记得有一次我写了一篇杂文(内容和题目已记不得了),胡波看了,竟不管“老子”不“老子”,对文章提出了三四个观点上、提法上的否定意见。她的意见是那样的有理有见地,不容置驳, 使我最后不得不对该文章采取了“弃而不用”的措施。
三是思维能力、特点独立。记忆力、理解力,这是孩子有效读书应该具备的两种基本能力,也可以说是两项基本功。如何尊重孩子在这方面的思维能力,如何通过循循善诱,培养孩子的这两种思维能力,这也是为人父母者培养孩子的内容之一。胡波的记忆力倒不怎么特别强,但经过观察我发现, 她的理解思维能力似乎比一般孩子要胜一筹。她尚在读小学的时候,就不仅读了《水浒传》、《西游记》这些白话文的大部头,还读了半文言文的《三国演义》。一天,我发现她在看《三国》,便问她:“你看得懂吗?我问你: 曹操说的‘是儿欲居吾于炉火上耶’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孙权要把他放在炉火上烤?”她回答说:“哪里呀?!那是说使他作难,就跟说使他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可见那文言文的意思她理解了。另外,一个“热锅上的蚂蚁”,也可见她还富于联想。也许,正是这种较强的理解思维能力帮助了她,使她在以后的学习中——无论小学、中学、大学——在课堂上能正确理解老师的讲解,考试时能准确把握题意,以致考试成绩一直优良;也使得她后来走上了从大学时代发端的钻研哲学之路。
四是志向独立。出于个人的偏爱和一厢情愿,按我的初衷,老实说,我是想使胡波将来在文学创作方面学有所成的。为此,在她读大学以前,我曾常常给她一些文学书籍看——中外名著她已看过不少——启发她学习写作文学作品。她也曾按我的“设计”去做了,也尝试着写过《木梳的故事》等散文和《父亲的站台》等诗歌,虽不算佳,却也不算太俗、太陋。甚至,在她中学毕业那年,连她高考的志愿我也事先给她“预定”好了,叫她报考四川大学的中文系。谁知,临到填写志愿表的时候,她却出乎我意外地把厦门大学的哲学系填作了第一志愿。当时我在思想上还有些转不过弯来,对她放弃文学一途总感到有些遗憾。但转念一想,胡波在文学上的天赋虽不算差,却也算不得上乘;她虽然也富于形象思维,会写文章,但写的文章总觉得有些文采不足。比较起来,她的逻辑思维能力似乎还略为强些,因此她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样一想也就通了,决定还是尊重她本人志愿的好,所以也就不再“固执己见”。这一年,她果然以较高分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名牌大学——厦门大学的哲学系。这件事使我进一步懂得:孩子学业志向的选择,一定要由他(她)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两利相衡权其重”,扬长避短,去自主选择;作为父母,虽也可以帮助出出主意,提提建议,但那只是“参谋”而不是“作主”,是“参考”而不是“强加”。否则,那是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的。
三、自加压力以做学问
孩子一年年长大,学识一年年增加,特别是在进入大学阶段以后,这时的家庭教育如果还停留在过去中、小学时期的内容和方法上,那显然是远远不够了。这好比人体的增长一样,由于需要量的增加,就需要“加强营养” 才行,否则会造成“营养不良”的后果。我们管这种“营养”叫“心灵营养” 或“精神营养”。那么,在胡波进入做高层次学问的过程中,我们是如何针对她的心理需要,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给她加强“心灵营养”的呢?现在回顾起来,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
一曰坚定意志,不半途而废。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怕的不是没有做事的愿望和决心,而是意志不坚,决心不强,一旦遇到困难一和受到挫折,就打“退堂鼓”。胡波大学毕业以后,曾在重庆市委讲师团工作了四年。其时, 讲师团的工作任务不十分饱满,虽然有时可以外出讲讲课,但那机会毕竟不多;社会上学习理论的空气也不怎么浓,正是所谓“经济繁荣,哲学贫困” 的时期。胡波是学哲学的,面对这种情况,虽然也能坚信“哲学终归有用”, 兢兢业业地干工作和做学问;但她又是个“闲不住”的人,也未免因“使不上劲”而一度显得心情有些烦躁,情绪有些波动。为了进一步坚定胡波深入钻研哲学的意志,我们就给她讲,既然路子已经选定,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也不要去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自己走自己的路才是最要紧的。做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总之是给她加油鼓劲。结果,胡波果然振作起来, 边工作边抓紧、加劲地自学英语和哲学理论,终于在 1994 年考入四川省委党
校,攻读哲学硕士学位,直至 1997 年获得了这一学位。
二曰“术业专攻”,不贪多图全。经过多年的观察确证,胡波确实是块读书做学问的“料”。她读书不“偏科”,门门功课考试成绩都不赖,这是她的优点。但是,当学问做到高一层次的时候,要使自己真正学有所成,她
的这一优点就可能成为她的缺点了。为此,我常常用韩愈的“术业有专攻” 和程颐的“学贵专,不以泛滥为贤”等古语,以及“鼫鼠五技而穷,螣蛇无足而飞”的典故去告诫她,教她不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门门通,样样松” 的人。不仅如此,我平时就爱弄点寓言作品什么的,我还专门为她写了一篇寓言故事,其中有“是猴子就上树摘果,是水獭就下水捕鱼——材具不同而已”这样的话,照例拿给她看。她看了以后果然有些效果,受到了一些启迪。本来,她根据自己的“材具”——思维特点——选择哲学作为做学问的主攻方向,这在读大学本科时就已经定下来了;但是哲学专业范围很广,究竟该选择什么专业作为自己的具体研究方向,还长期处在困惑难决中。这次她受到了启发,重新冷静地分析了自己的“材具”——兴趣和优势——把研究“人” 这一课题作为自己的具体的专业研究方向,才算是解决了她的困惑问题。她的硕士学位论文《做人精神应成为道德理性基础的核心》写出了一定的深度, 获得了在场所有答辩老师的赞许和好评。
三日持之以恒,不浅尝辄止。要问胡波在做学问上有没有什么缺点、毛病的话,胡波也是有缺点、毛病的。她的最大的缺点在于,有时情绪不稳定, 爱犯“冷热病”。这也可能是一般孩子都爱犯的通病,但这可是做学问的大敌。为了学习,她最爱也曾多次订下计划,把作息时间安排得妥妥的,把奋斗目标设计得好好的。但到后来,往往或因感到实行起来有困难而中断了对计划的实行,或因觉得目标不满意、“不过瘾”而浅尝辄止。每当这个时候, 我总是要“老子不像老子”,放下老子的“架子”,撕破父女的“面子”, 毫不留情面地讽刺她(须知幽默讽刺也是一种教育方式),或嘲笑她是在做“无用功”;或挖苦她只算得上是一个“设计大师”、“计划巨匠”。当然, 更多的我还是对她进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这样一些做学问须持之以恒的道理的正面教育。在我的正反两面手法的“夹攻”下,久而久之,她果然受到了熏陶感染。现在,她那“浅尝辄止””的毛病,已经很少犯了。
四曰耐得寂寞,不为物欲所动。“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是范文澜老先生的一句治学名言,道出了治学求知的应持态度,堪为有志做学问者的座右铭。我常常用它来教育胡波,胡波亦对之力行而不悖。胡波大学毕业以后,从在重庆讲师团工作至四川省委党校“读研”期间,其时正是中国大地上兴起“下海经商”的高潮时期,工人、农民纷纷弃工、弃农经商,机关干部纷纷离职“下海”已成为时尚。一时间,商潮翻滚,物欲横流, 大有不可阻挡之势。有人(胡波的同学中“下海”者也是大有人在)好心地劝胡波:你也去“潇洒走一回”吧!何苦拿着 300 多元钱的工薪过紧日子呢? 可是胡波并不为这种物欲所动,一不去经商,二不去炒股,三不去“打工”, 而是一心一意地坐她的“冷板凳”,专心致志地复习功课,攻读外语,准备她的“考研”。后来,“耐得寂寞者”事竟成,她终于在 1994 年考取了四
川省委党校的硕士研究生,接着又于 1997 年考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博士研究生。胡波“考研”、“考博”的事实进一步说明:一个人无论是做事或做学问,一定要耐得寂寞,不为物欲所动,心无旁骛才成;否则,如果“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那就任何事、任何学问都会做不成功。对于这一点,作为担负着“第一任老师”重任的家庭教育者,是不可不察,不可不给予高度重视的。
五曰自加压力,志在一流。古代儒学思想家孟轲曾说:“人之初,性本善”。可是,据我的人生体验,这话不一定对,应该改成“人之初,性本惰” 才是。因为我觉得,凡是人,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惰性,人的喜欢趋易避难、好乐恶苦即是明证。至于说人有时也喜欢勤劳苦难,也会“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那一定是为某种压力所迫,或者是后天修养所致,并非人的本性如此。把这种认识用之于做学问,那就是说,如果没有一定的压力的话, 任何学问都会做不成功,因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业精于勤,荒于嬉”嘛。“压力”有两种,一种是外加的,一种是自加的或者说是自找的。胡波这孩子可能是从小就受了点家里大人的“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她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闲不住,逸不惯,没有事干要找点事来干,没有“苦”吃要找点“苦”来吃。用她妈妈的话来说,她是生就的一种“吃苦的命”。譬如前次的“考研”和这次的“考博”,谁也没有给她那个任务,要求她那样做。家里人没有要求她,工作单位上也没有要求她,可是她偏偏就那样做了, 而且取得了成功。考取了博士研究生以后,她现在又“自加压力”,拟定目标,立志为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一流水平的科研人材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