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成长留一片净土

王云奇

社会、家庭、学校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极大。对于大多数尚未走向社会的孩子来说,主要是受家庭、学校的影响大。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家庭的领域为孩子的成长留一片净土,是家长应该做到也能够做到的事情。做到这一点,最起码的一点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让孩子在正常的环境中学习、奋斗、成长。现在最可怕的是做家长的用爱孩子的心害孩子,越俎代疱,不给孩子成长留净土。

为孩子做人留普通人生活的净土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孩子不仅仅属于家庭,也属于社会,并且最终要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成才。不幸的是,有些人只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来看待,用娇生惯养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他们把孩子看成永远长不大的胎儿,放在外面怕冻着,放在屋里怕热着,放在嘴里怕化了, 以让孩子享受其他孩子享受不到的特殊待遇为荣。这样做有三个坏处:一是剥夺了孩子学习生活本领的机会;二是容易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三是容易使孩子滋长只知索取、不知奉献的自私心理。不客气地讲,很多农村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确实不大关心,甚至连孩子受教育的权利都要剥夺。而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父母不但没有怨言,而且还特别孝敬。一些城里的家长,虽然为孩子奉献了一切,但得到的却是孩子的不满和抱怨。这种状况应该说是做父母的作茧自缚,自作自受。我的指导思想是引导孩子向普通人看齐,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的成长道路,不让他当特殊公民,以当普通人为荣,当特殊人为耻。别人能享的福,我们不一定享;别人能吃的苦,我们却一定能吃。给孩子留下形成自强自立精神的土壤和机遇。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并不是好事情。有朝一日,孩子失去了这种条件,就会埋怨家长没有尽到责任。其实从现象上看,恰恰是责任尽过份了。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目的是要有所作为,靠本事过上好日子。如果不受苦也能饮甘餍肥,过上舒心日子,那么,就很少有人去奋斗了。

做父母的都想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这实际是一个误区。任何人都无法做到这一点,必须有所选择。我们只能满足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欲望,家庭条件允许的愿望。不具备这两条,就不能满足。我们只能告诉他将来长大了自己去奋斗。没有条件不勉强满足孩子的要求,容易办到;有条件但不利于孩子成长因而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不容易办到。让孩子借助父母或祖父母的权势或职业,出入普通人不能出入的场所,看普通人看不到的精彩文艺表演, 吃普通人吃不到的宴请,坐普通人坐不到的高级轿车,参加普通人参加不了的观光旅游⋯⋯在一些人眼里是小事,但在我眼里却是大事。在我看来,特权有大有小,但对幼小心灵的腐蚀作用是一样的,对纯洁心灵的污染是一样的。一些孩子的优越感,自命不凡,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不让孩子坐官车,吃官饭,看官戏,看官景,利肯定大于弊。我的孩子考入宾县一中读书时,适逢我工作调转举家迁入哈尔滨市。我完全可以为孩子办理转学手续,到哈市读书。我想,别人的孩子能在县城住宿,我的孩子

为什么不能?让孩子锻炼一下没什么坏处。当时,我在省直机关任处长,我完全可以不费气力地跟县里领导打个招呼,让他们在节假日时安排小车送孩子回家。但我没有这样做。不仅如此,孩子在高中读书期间,我几次到宾县公出。县里派车送我回哈时,适逢孩子也休假回家,尽管车里有空座位,我还是没有让孩子借光,而是让他跟别的孩子一样,自己挤公共长途汽车回家。要坐小车,不能靠老子,要靠自己奋斗。这就是我留给孩子的道理。

家庭环境,主要是形成一个好的家风。封建社会讲书香门第,诗礼传家, 不完全对,但可资借鉴。孩子出生后,最早的老师就是家里这些人,而不是学校的老师。家长的每一行为,都是在给孩子上课。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不一定是传授具体的文化知识,但却是向孩子灌输一种理想、追求、精神、情趣,即教孩子怎样做人。这种东西是管长远的,不仅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而且往往要影响到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不能想像,家长自己在家里酗酒画拳, 聚众赌博,要求孩子刻苦读书、早日成才会有多大说服力。家长带个好头, 作出样子,自强不息,自我奋斗,往往会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家长首先自强,这是无声的命令。这些年来,我忙于自己学习,没有拿出时间具体辅导孩子。孩子成材,我没有什么功劳。要说功劳,恐怕就是我比较爱学习的习惯,对孩子起了积极的影响。顺便说一个小插曲:前几年,朋友送给我一只波斯猫,全家人都视为掌上明珠,把业余时间都盯在猫身上。几个月后,我却作出了不要这只猫的决定。不仅仅是家庭生活条件不允许,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家庭生活情趣的主旋律。玩物丧志,可能说得过份了些。

为孩子求学留平等竞争的净土

师傅领进门,修仙在个人。本来,学校教育是当前多数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现在可怕的是,有的家长越俎代庖,妄想取代或者干预学校教育。这种干预,不利于学校教育的正常进行,不利于孩子成长。我的态度是依靠学校,相信学校,不为孩子找学校,不为孩子选老师,不为孩子买虚名。

孩子能上一个好学校,对孩子的成长大有好处。但好学校都是相对而言的。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能上最好的学校。很多人以为,孩子上哪个小学, 甚至哪个幼儿园就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命运。我看大可不必。标志一个人的学识水平,越是高等学校越重要。再好的小学的毕业生的学识水平,恐怕也难于同一般的大学的毕业生相比。而大学的选择,主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家长是无法替代的。国家重点大学的学生,并非来源于一所重点中学,更不是来源于一所多么好的小学。何况,即使是最好的大学也不会穷尽世界上的所有人才。我的孩子王傲雪没有上过正规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则是在乡镇就学。高中也不过是县的重点中学。大学也不是名牌的,但他成了博士生。我对孩子的要求是成为所在学校的好学生、佼佼者。你能成为同等竞争条件下优胜者,就可能进入更高层次的竞争,取得更大的成功。逐步靠自己的努力, 找到更好的学校。

对孩子的学习,不能因为望子成龙就滥下孩子力不能及的高指标。这样, 欲速则不达。反而容易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造成不良后果。孩子考入上一级学校后,面对的学习竞争对手也上了一个档次。不要以为,孩子在小学处于班级第一名的学习优势,到初中、高中以至大学总会保持这种优势。如果按照这个逻辑要求孩子总是保持第一,那肯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考大

学时,我根据他的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的介绍,提的希望是争取考上大学专科, 考上中专值得庆贺,考不上也是正常的。结果,孩子有压力但能够承受得了。高考中竞技状态良好,比原来的奋斗目标略有突破。

孩子取得好成绩,当家长的应该给予表扬鼓励。但这种表扬一般不宜用物质鼓励的形式来体现。过早地把孩子的学习同物质利益挂钩,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必要的学习用具、资料,不论孩子的考试成绩如何,都要及时提供。反之,一些没有不影响孩子成长,有了反倒容易影响孩子成长的东西,即使孩子取得多么优异的成绩,也不能作为奖品送给孩子。眼前的物质利益,可以一定程度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习动力问题。

我以为,没有什么比学习上的弄虚作假更可怕的了。学习成绩低可以不耻下问,可以通过努力提高上来,不是什么可耻事。明明不懂却要装懂,沽名钓誉,这毁灭的是孩子的灵魂,可以说是孩子的一生。看到一些家长或家长求人替孩子写文章、作画、摄影参加比赛或投诸报刊,替孩子骗取名利, 我心里特别难受。还有的千方百计给孩子偷题,教孩子打小抄,向老师行贿, 以获取虚假的好成绩。孩子一旦染上这种痼疾,治疗起来就相当困难。我的孩子在东北农大学习,先后两次在团省委组织的活动中受到表彰,都是凭自己的努力,靠各级组织按正常程序获得的。本来,我曾经在团省委工作过两年,任过省学联主席、大学部副部长,在团省委的熟人、朋友很多,我现在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室工作,凭这些,完全可以说句话,请他们关照一下我的孩子,但我都没有这样做。一次是 1994 年全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征文,文章由孩子自己构思、起草、定稿,用平信寄给团省委,结果获奖并在《黑龙江日报》上全文发表。一次是 1997 年评选全省十佳大学生,我仍然没有同团省委任何人打招呼,最后按正常程序经过组织反复比较、筛选入选。这两件事对孩子的教育很大,使他改变了当前干什么都得拉关系、靠门子的糊涂观念,坚定了靠自己的真本事赢得真荣誉的信心。不论社会风气如何,最终赢得成功的只能是有真本事的人。

为孩子深造留自由选择的净土

《红灯记》里的李玉和讲:“孩子大了,走什么路由他自己挑”。这句话很有哲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走向成熟。家长的任务是促进这种成熟,而不是阻碍这种成熟。在孩子进入高中学习以后,我反复向孩子宣传这样一种最简单但又最容易被人忽略的道理:“爸爸干什么工作不是靠你爷爷,你干什么工作也不要靠你爸爸。”

参谋不指挥。讲清利害关系,分析几种可能,讲清利弊,最终由孩子决策。孩子大学本科毕业时,是就业还是报考研究生?我不是简单表态,而是谈几种可能以及各自的利弊,最后由孩子自己拿主意。

鼓励不许愿。不仅鼓励孩子追求理想的职业,而且鼓励孩子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去奋斗,包括处理人际关系,不能让孩子利用家长现成的关系网谋取不义之职。这样弊大于利。孩子刚入大学时,不爱自己的专业。我强调, 行行出状元。如果你确实不愿干这一行,也可以改行,比如念第二专业、考别的专业的研究生等,但这样做有一个前提:必须是自己努力学到真本事, 而不能靠你爸爸安排。

望子成龙不越俎代庖。做家长的都希望孩子成材,甚至都以为自己的孩

子是天才,比别人的孩子强。但实际上不一定是这样。

我一直以为,经过筛选后走到一起学习的集体成员之间的智力的差别是很小的,以后拉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主观努力的程度不同造成的。谁投入多, 花费的气力大,谁成功的可能性就大。我的孩子不比别人的孩子聪明,更不是什么天才。他只是在专业学习上比别人用的功夫大。我鼓励他用比别人大十倍的功夫取得相同的效果。在家里创造这样一种气氛:学习知识至高无上, 压倒一切。不论家里怎样忙,有多少家务事要做,都要给孩子学习让路。在家庭经济支出上更是如此。我家可以不买家具,不买像样衣物,不买贵重首饰,不装修住房,却要举债为孩子买电脑。一个家庭的富有应该由物质富有和精神富有两部分组成,精神的富有可以弥补物质的贫穷,而且最终会转化为物质富有。这也许是安贫乐道的偏见,但我至今不悔。正是这样一种气氛, 促使孩子孜孜以求,甚至连谈对象、处朋友都舍不得花费时间。几次在金钱和深造的选择面前,他都毅然选择了继续学习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