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军事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时间南北对峙,在众多民族互相争斗而至融合的历史条件下,使得南北双方都注意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力图在南北抗争中战胜对方,从而促进了军事制度的发展和进步。

魏晋南北朝沿东汉军制,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曹操依法治军、诸葛亮演练八阵图、孙权的世袭领兵制、刘宋为训练士兵专修的宣武场等,都在军史长河中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三国时期的军制,对汉制有所继承和发展。由于各国立国条件不同,所处的地理环境各异,因而三国的军制,也各具特色。

曹魏的军队,分为朝廷军和地方军两种,朝廷军又分为中军和外军两部分。

朝廷军是屯驻于京师地区的朝廷直属军,是魏国军队的核心力量,它是由曹操的亲军转化而来。中军主要由武卫、中领、中护、中坚、中垒五营组成,中领军和中护军为五营的正副统帅。

地方军也称州郡兵,为地方武装,属州刺史和郡太守统辖。这些军队,原是在刺史、太守私人部曲的基础上组建而成。

后来曹魏实行给客制,地方官员往往把国家所赐的屯田客变成部曲,再加上从地方上招募的壮勇,使地方军有所发展。双轨制建立后,州郡的官员又把国家拨给的军队与地方军合二而一,大大加强了地方割据的势力。

曹操主张以法治军,制订了严格的军纪、军法,遵纪守法、服从指挥者受奖,怯战、逃亡、投敌或惑乱军心者则严惩不贷。

刘备在称帝前,曾以汉献帝的左将军和汉中王等名义行使职权,但实际上他军、政、财权一起抓,在其统治区内,他既是最高的军事统帅,也是朝廷的首脑。

在他的将军府或王府,诸葛亮任军师将军,府中设有一整套军政人员,分掌军、民、财政。

刘备称汉中王,关羽、黄忠、马超、张飞分别担任前、后、左、右将军,分统军队驻在朝廷和地方,担任一个方面军的统帅。

刘备称帝后,在将军府的基础上组建朝廷,刘备为皇帝,是当然的最高军事统帅。诸葛亮任丞相录尚书事,辅佐刘备总理军政事务。国家的军队,也分中军、外军,由各种名号的将军统领。

为了提高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诸葛亮也很重视对战阵的研究,史料记载他推演兵法做了八阵图,八阵图大概为诸葛亮操演军士所用的各种训练方式的统称。据说是以步、弩、车、骑4个兵种联合编组的战阵,主要是用来对付曹魏骑兵的集团冲击。

在军队的供应方面,蜀汉除征集居民的租调外,还设司金中郎将负责监造兵器,设司盐校尉负责盐、铁的生产和专卖,以其收入作为军费开支。

另外,诸葛亮还曾在汉中和渭滨建立了分兵屯田的制度,由部队轮番耕种,以弥补军粮的不足和缓解远途运粮的困难。

孙权为最高的军事统帅,其下,由丞相或官阶较高的大将军等,负责统领指挥全国的军队。

孙吴的朝廷直辖军也称中军,以宿卫军为主,有羽林、武卫、虎骑等营,其成员大多由孙氏的故将所领部属组成。统率宿卫军的将领称为督或将军,多由孙氏家族的子弟担任。

孙吴的统军将领中,以骠骑、车骑和卫将军的官阶较高,征、镇、安、平将军次之。

领兵将领的官职多以督命名,督的名称很多,统领中军宿卫军以外各部者,有京下督、无难督、水军督、骑督、前督、左部督、右部督、升城督等。统领外军者,一般将所在地的地名,冠于督前,如西陵督、公安督、巴丘督、濡须督等。

孙吴的地方州郡,也实行双轨制建制,地方官兼有军职者,其所统领的朝廷军称外军。另外还有地方军。

孙吴政权为了保障世家大族的特权,建立了世袭领兵制,即将这些世族官僚所统领的军队用国家的名义赏赐给他们,可以世代相承。这些军队,名义上虽属国家,实际上已具有私人武装的性质。

在实行世袭领兵制的同时,孙吴还实行了奉邑制及复客制,即赏赐给统兵的将领若干县邑和若干劳动人口,用其租赋的收入供给所领的军队。

孙吴也实行屯田制,有军屯、民屯两种。军屯由驻外地的部队屯垦,民屯则主要由被驱赶出山的山越承担。屯田的收入,一部分以供军需。

在孙吴境内,对人民的赋税征收,仍然是军队粮秣衣着供给的重要的来源之一。

两晋时期由于士族掌权,重臣执掌国命,致使皇权受到了削弱。除个别皇帝如晋武帝司马炎尚能掌握国家的军政大权外,许多皇帝反而成了权臣手中的工具。所以这一时期的军事领导系统变化无常,常因人而异。

十六国的军事领导系统,呈现出复杂的情况。总的情况是,诸胡政权和每一个胡族政权的前期,大都实行胡汉分治政策,在政权组织上,一国设置两套班子,分府办公,各行其是,总统于皇帝。

十六国时期的许多国家,在州一级政权中,也仿照魏晋之制,实行军政长官互兼的制度,任命驻在各军事要地的统军将领,兼任所在州的刺史,或给刺史加上持节都督的职称,兼统军事。

刺史所领的军队,在制度上属于朝廷军的外军,应听从皇帝和朝廷的都督中外诸军事调遣。但是实际上,由于担任地方军职者,非皇族子弟就是创业的元勋,或是带兵投靠的少数民族首领,他们往往视所统的军队为私人武装,不听从朝廷的调遣,甚至闹独立性。

南朝军队体制,主要分为中军、外军两部分。中军又称内军,即领军、护军、左卫、右卫、骁骑、游击六将军所统军队。此外,有左、右、前、后四将军,称为四军。

宋武帝刘裕曾恢复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五校尉所统军队,以扩大宿卫宫城及京都的兵力。还有虎贲中郎将、冗从仆射、羽林监所统军队,谓之三将。

萧梁曾改骁骑将军为云骑将军、游击将军为游骑将军,另置左、右骁骑将军,左、右游击将军,位在云骑、游骑将军之上。

上述诸军皆为中军,但六军是中军主力。中军中的左、右卫宿卫宫阙,其余众军平时保卫京师,战时出兵征讨。

南朝外军,即各地都督所统军队及地方州郡兵。沿东晋旧制,南朝都督几乎遍布于全国,都督所辖少则一两州,多则八九州,最多者至16州。凡都督皆领兵,有些都督拥有军队数量十分可观。

南朝都督由朝廷任命,君主当然有对其征召调遣的权力,对他们也还有一些具体的限制。

南朝中外诸军的领导权总归于皇帝。征发调遣时,皇帝颁诏,尚书下符。

南朝各代比较重视中军的训练。刘宋于448年专修宣武场,以操练步兵骑兵。其后,宋孝武帝又在玄武湖大阅水师。南朝各代皇帝都在宣武场讲武,训练步兵、骑兵,在玄武湖训练水师。

讲武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平时训练军队,战时便于指挥战斗;另一方面,也是炫耀武力,宣扬国威。

南朝的军事后勤工作,由朝廷设专门部门管理。制造弓弩枪槊铠甲等兵器战具诸事,由尚书库部郎负责,具体由少府、尚方、东冶等部门制作。

南朝朝廷设南、北武库,兵器制好以后,入武库储存,由尚书库部郎掌管。建造战船,装配水师等军,则由都水使者、尚书水部郎负责。

军队粮食衣着供应,由度支尚书主管。关于外军后勤供给,各地都督府下也有武库、粮仓等后勤设施。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3个时期,其朝廷军事领导机构各有特色。

北魏的军队由中兵,镇戍兵、州郡兵三部分组成。中兵又称台军,是北魏军队的主力。孝文帝曾经仿照魏、晋、南朝改革军制,中兵称为羽林、虎贲。

中兵、镇戍兵、州郡兵虽各有所统,但都受朝廷统一调遣,最高指挥权在朝廷,有事由皇帝下诏。

东魏和北齐军制大体沿袭北魏,军队也分为中兵、镇戍兵、州郡兵三部分,其军队领导体制、军队编制、军兵种等都略同于北魏。但其军制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东魏北齐所特有的夷、汉分兵制。

北周的宇文泰总领军队大权,领兵官是六柱国,各领一军,是为六军。

六柱国下,每柱国又各设两大将军,共12大将军。每大将军下,又各设两开府,共24开府,是为24个军。每开府下,又各设两仪同,共48仪同。以下还有大都督、帅都督,都督等领兵官。

这就充分显示了北周朝廷军事领导机构的特色。

[旁注]

给客制 给客就是佃农合法地依附于官员个人,成为其荫户。给客制度下佃农只需向主人交租,而不用另外向国家纳税服役,而民屯制下,农民不仅需要将大部分劳动产品交予国家,还需要时不时地负担服徭役兵役。对此,学术界仍待定论。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或伏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奉邑制 奉邑制是孙吴创业史上曾实行过的一种独特的制度。赐给统兵将领若干县邑,用其租税收入供给部曲及所统之兵,奉邑多少根据官职大小和领兵数量而定。

复客制 国家允许官僚大族所占有的佃客免除赋役。他们的佃客多由国家赐予,如东吴朝廷曾赐吕蒙“寻阳屯田六百人”。他们的佃客也有自行招募的,但也不向国家服役纳税。

孝文帝(467年~499年),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在位期间,推行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阅读链接]

曹操戎马一生,用兵灵活,擅长选将用将,治军严整,赏罚分明。有一件事可以鲜明地表现出曹操的这一面。

有一次,曹操统兵往宛城讨伐张绣,曾传令三军沿途不可践踏青苗,违令者斩。但行军途中,他自己的马因受惊而入麦地,践踏了青苗,曹操遂欲拔剑自刎,为众将所劝阻,最后割发代替斩首,用来儆戒三军。

在当时的社会,曹操作为一名臣相,能在“马踏青苗”事件中割发代首,确是一种很了不起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