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历史论文的写作和修改

大体上说,写作一篇历史论文,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定题目。

  1. 整理资料并且反复地研究和消化这些资料。

  2. 构思论文的表述形式和方法,即考虑如何通过论文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表述出来。

  3. 拟定提纲。实际上是确定下论文的结构和论述层次。

  4. 撰写。

  5. 修改,定稿。

其中,定题目前边已经述及,一是选好题,一是在写作论文过程中根据

实际情况,还要对选题做适当地修正和调整。论文题目的文字也很有讲究, 如有“论某某某”、“试论某某某”、“某某某初探”、“某某某刍议”和“谈谈某某某”等等。关键是“文要对题”。首先,题目从外延到内涵上都要与文中的内容符合,要准确,不能够题目很大而内容却窄小,也不能够内容很宽,而题目却很小,更不能够文不对题。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上也应如此考虑,要实事求是,切忌内容平平而题目文字的口气却很大,是论就写“论”, 只是议议不妨就写“浅谈”好了。题目的文字还要明确,不可含糊不清,让人看不清文中要说的内容。如,有过一篇历史论文的题目是“戎马生涯卅年”, 就很不明确;乍一看,可能会以为是哪一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写的回忆录,其实这篇论文写的却是东汉时通西域的班超。如果把题目改成为“戎马生涯卅年”加一个副题目“——论班超通西域”,就会很明确而不致让人误解了。

关于构思论文的表述形式和方法,以及拟定论文的提纲,这是写好一篇论文的核心问题。在这里,写作者要考虑好这篇论文的开头即“前言”,定下它的结构即论述层次和逻辑,还要使之既展得开,又能时时围绕着论文的中心而不跑题,最后写好论文的结尾。人们常说一篇好的文章要“凤头、猪肚子,豹尾”,同样也适用于历史论文。一篇好的历史论文必须开头就点破主题、吸引读者,中间内容丰富、论述深刻、具有说服力,结尾很有力量、结论鲜明、毫不含糊。

历史论文的具体动笔撰写和修改,是这篇论文最后实现和落实的阶段。由于各人的习惯不同,撰写与修改论文的方式亦各异。如,有人喜欢反复构思好了即所谓“打好腹稿”,然后才动笔写作,一气呵成,再作修改,最后定稿。有人喜欢构思一段即写出一段,认为光“空”构思不行,只有在写的过程中才能够完善自己的构思,而一经落实到文字上也才能发现自己原先构思的对错。有的人还必须写一段或一个小子目就行修改,待这段或这个子目修改得已经满意后再往下写,以为这样思路易顺而心中踏实。也有人非常重视一篇论文的开头,有时要写六七次才满意,然后下边就觉得笔很顺了,可一气呵成。还有的人重论文的间架结构,先写好开头、每个子目的各段论述以及各子目、各个段落间的衔接,再写好结尾,自己满意后,抄写时只须把使用的资料或引文“填”入即可了。尽管有如上的不同,但是,可以看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十分重视自己在写作中的思维,要求始终思路通顺,得以贯通。写作论文固然有文字表达问题,但是,更为重要的还是个思维和思路的问题。认识了这一点,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就会始终地注意自己思维和思路的理顺和锤练,然后再去关注语言的通顺和是否有文采。

修改,是更重要的一环。论文水平的不断提高往往不是看一个人多写了几篇论文,而是看他是否对已写成的论文反复修改,直到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如发表水平等。尤其是初学写作论文的人,切忌不要写了一篇即放下不管, 或又去写另一篇,结果水平总是停留在原有的情况下,提高不上去;如果是写了一篇后,锲而不舍,征求别人意见再加上自己的琢磨,反复地修改,直到确实提高,达到了一定水平,然后再去写第二篇,就一定会在写作论文上不断地进步,而最后达到较为熟练、真正掌握写作技巧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