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史书的辨伪
- 伪书的出现
辨伪,即辨别古书的真伪。大凡古书,都有个真伪问题。近代学者张心澂编撰了一部《伪书通考》,所列举的伪书,经部有 73 部、史部有 93 部、
子部有 317 部、集部有 129 部之多。由此可见,在辩别了古书的真伪之前, 就轻率盲目地读它、运用它,有极大的危险性。
在我国,伪书伪事的出现较早,战国时期,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说子思、孟柯等“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揭露了他们编造五行学说,并依托古人以欺世人。这是文献中所见较早作伪及辨伪的事例之一。
古代为什么会产生伪书?其原因有很多,并且十分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受“尊古卑今”观念的影响,借托古人之名,以使自
① 参见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第 1 编第 2 章第 4 节。
② 新标点的《二十四史》于 1978 年由中华书局全部出齐。
己的作品受到世人的重视。成书于汉代的《淮南子·修务篇》中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乱世暗主高远其所从来,因而贵之;为学者蔽于论而尊其所闻,相与危坐而听之,正而诵之”。这段文字中所谈到的盲目崇古之风在汉代以前就很严重,汉代以后仍然存在与发展,并流衍至明、清。在这种思想和风气的影响下,不少人便托古写书,以取得世人的重视。如《神农本草》、《黄帝内经》都是后人托名之作。(2)为牟利炫名作伪。每当统治者下诏求书,并且说明献书有赏时,一些投机取巧者便借机大造伪书。汉初,先秦文献典籍《尚书》残缺不全,只流传 28 篇。汉成帝时,曾诏求天下遗书。山东东莱的张霸便趁机伪造
《尚书》102 篇,献于朝廷。但该书是张霸“分析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又采《左氏传》、《书序》为作首尾,凡百二篇”。并且“篇或数简,文意浅陋”。①因此,很快就被人识破了。隋文帝时,“购求天下遗逸之书”,当时的有名学者刘炫,也竟然伪造《连山》、《归藏》两部易经,“录上送官, 取赏而去”。(3)出于学派之争的需要作伪。学术之争历来有之。但是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知识分子之间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往往和“文人相轻”杂融在一起。学者之间互相轻视,彼此攻讦的事,屡见不鲜。王肃和郑玄都是魏晋之际的著名学者,王肃年辈稍晚于郑玄,二人的学术观点不同。那时郑玄经学已取得支配地位,盛行于世,王肃为了在经学方面别树一帜,便自己伪造了一部所谓《孔子家语》,并亲自为其作注。他还在自序中堂而皇之的说:“郑氏学行五十载矣,寻文责实,考其上下,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孔子二十二世孙,有孔猛者,家有其先人之书,昔相从学。顷还家,方取以来。与予所论,有若重规叠矩;而恐其将绝,故特为解,以贻后世之君子。”①王肃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孔子家语》实出于孔子后人,而与己说暗合,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比郑玄正确。后来,通过历代学者的辨证,
《孔子家语》是伪作,已成定案。(4)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作伪。封建社会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经常发生,为了打击对手,派别之间不惜用制造伪书的卑劣手段,彼此诬陷。唐代有牛、李党争之事件。官僚李德裕和牛僧儒为了争夺朝权,各纠集门徒,互相攻毁,前后斗争近 40 年。李德裕的门人韦瓘为了达到诬陷牛僧儒的目的,自编了一部《周秦行纪》,但其内容是牛僧儒“自叙所遇异事”,并题名牛僧儒撰,“以此诬僧儒”。②
伪书产生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伪书的种类和造伪情况亦多而复杂,现择其主要叙述如下:
从造伪的程度上看:(1)全部伪造。如《孔子家语》系王肃伪作,根本不能用来研究孔子及其思想。(2)部分伪造。这类伪书里,有的是真书中杂有伪的内容,如《庄子》的内篇 7 篇是真书,外篇 5 篇和杂篇 11 篇为其弟子及后人的作品,是伪作。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史记》十篇缺, 有录无书,然而今本《史记》10 篇都在,应为后人所作。再如,《管子》、
《论语》、《左传》等书中,都有后人附会增益的内容。有的是伪书中杂有真的内容,如今本《竹书纪年》为唐宋之后的伪作,但其中有抄自古本《竹书纪年》的内容,当为真书。
① 《汉书·儒林传》。
① 王肃:《孔子家语》自序。
② 见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从造伪内容的不同看:
-
伪造年代的。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而神农、黄帝都是早于商代的传说中的人物,一般认为当时并无文字,没有文字那来的书?因此,如《神农本草》、《黄帝内经》一类的书,必为后世之作。
-
伪造作者的。如《管子》、《商君书》,虽均为先秦古籍,但绝非管仲、商鞅之作,系后人所托;今本《列子》为东晋人张湛所作,但他托名于列御寇,是伪造作者。
-
伪造史实的。如唐人韦瓘以牛僧儒名义作《周秦行纪》,就是伪造史实的典型一例。
- 辨伪的方法
有了伪书,就有了辨伪工作。历代史家和学者对书的辨伪工作非常重视。刘向、刘歆校书时,就曾考定过不少古书的真伪及其时代问题,《汉书·艺文志》的作者班固将其融入自己的看法中保留了下来。《志》中从事实、文辞、时代等各方面对所录群书予以了大量详密的考察,并用“作托”、“似依托”、“后世所加”、“似皆非”等语,注明其中的伪作。宋代学者朱熹在总结前人辨别伪作的基础上,提出:“精思明辨以求真是”的思想和主张, 是正确的,这对后代学者的辨伪工作,是有很大的启示作用的。明代学者胡应麟通过实践,写出一部辨伪专书《四部正讹》,在该书中,作者提出了辨别伪书的八种方法,即“辨伪八法”。这八种方法是:
-
“核之《七略》,以观其源”。即是说凡西汉以前的可疑之书, 可用《汉书·艺文志》(因《七略》的大部分著录保留在其中)来辨证。
-
“核之群志,以观其绪”。即是通过核对历代正史的艺文志或经籍志,可知道某书何时见于著录,何时无存,以考察其流传的线索。
-
“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即是通过核对与某书作者同一时代人的著作,查看有无谈到或引用该书的地方。该书中人名、地名及一切名称与同时代著述是否相同。(4)“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即是核对后世的著作,查检其中有无引用或发挥该书的言论或观点。
-
“核之文,以观其体”。即是从文体上加以核对,查检某书是否和所处时代的笔调相吻合。
-
“核之事,以观其时”。即是从内容上加以核对,查检某书是否和所处时代的史事相符合。
-
“核之撰者,以观其托”。即是核对作者,看其是否出于托古。
-
“核之传者,以观其人”。即是核对传播者,查明首先传播书的是什么人。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所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在胡应麟“辨伪八法”的基础上,又提出“若干条鉴别伪书之公例,”即“辨伪十二法”。现录于下:
-
“其书前代从未著录或绝无人征引而忽然出现者,十有九皆伪。” 如“明人所刻《古逸史》,忽有所谓《三坟记》、《晋史乘》、《楚史梼杌》等书。凡此类书,殆可以不必调查内容,但问名即可知其伪。”
-
“其书虽前代有著录,然久经散佚,乃忽有一异本突出,篇数及内容等与旧本完全不同者,十有九皆伪。”如缪荃孙所藏明钞本《慎子》, 篇数与诸旧本“无一相符,其流传之绪又绝无可考⋯⋯可定为明人伪作也” 。
-
“其书不问有无旧本,但今本来历不明者,即不可轻信。”如“ 晋梅赜所献《孔传古文尚书》因来历不明,故后人得怀疑而考定其伪。”
-
“其书流传之绪,从他方面可以考见,而因以证明今本题某人旧撰为不确者。”如“今所称《神农本草》,《汉书·艺文志》无其目,知刘向时绝未有此书。再检《隋书·经籍志》以后诸书目,及其他史传”,殆可断言,“其书不惟出神农”。(5)“真书原本,经前人称引,确有左证,而今本与之歧异者,则今本必伪。”如“古本《竹书纪年》有夏启杀伯益,商太甲杀伊尹等事;又其书不及夏禹以前事⋯⋯而今本记伯益,伊尹等文,全与彼相反,其年代又托始于黄帝,故知绝非汲冢之旧也。”
-
“其书题某人撰,而书中所载事迹在本人后者,则其书或全伪或一部分伪。”如“《管子》、《商君书》、《汉志》皆著录,题管仲,商鞅撰。然两书各皆记管、商死后之人名与事迹,故知两书绝非管、商自撰。”
-
“其书虽真,然一部分经后人窜乱之迹,既确凿有据,则对于其书之全体须慎加鉴别。”如司马迁撰《史记》,明言“讫于麟止”,“今本不惟有太初天汉以后事,且有宣、元、成以后事,其必非尽为迁原文甚明” 。
-
“书中所言确与事实相反者,则其书必伪。”如今本《道藏》中有刘向撰《列仙传》,其书《隋志》已著录。“其自序云,‘七十四人已见佛经’,佛经至后汉桓、灵时始有译本,上距刘向之没,将二百年⋯⋯即据此一语,而全书之伪,已无遁形。”
-
“两书同载一事绝对矛盾者,则必有一伪或两俱伪。”如“《涅槃经》佛说云:从今日始,不听弟子食肉。”而“《入楞伽经》佛说:‘我于
《象腋》、《央掘魔》、《涅槃》、《大云》等一切《修多罗》中,不听食肉’。《涅槃经》共认为佛临灭度前数小时间所说,既《象腋》等经有此义, 何得云‘从今日始’且《涅槃》既佛最后所说经,《入楞伽》何得引之?是
《涅槃》、《楞枷》,最少必有一伪,或两俱伪也。”
-
“各时代之文体,善有天然界画,多读书者自能知之。故后人伪作之书,有不必从字句求枝叶之反证,但一望文体即能断其伪者。”如“东晋晚出《古文尚书》,比诸今文之《周语》、《殷盘》、截然殊体。故知其绝非三代以上之文。”
-
“各时代之社会状态,吾侪据各方面之资料,总可以推见崖略。若某书中所言其时代之状态,与情理相去悬绝者,即可断为伪。”如《汉书·艺文志》有《神农》二十篇,其中有“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这种情状“决非神农时代所能有”,故《汉书·艺文志》“自注云:六国时诸子托诸神农”。
-
“各时代之思想,其进化阶段,自有一定。若某书中所表现之思想与其时代不相衔接者,即可断为伪。”如“今本《管子》有‘寝兵之说胜, 则险阻不守;兼爱之说胜,则士卒不战。’此明是墨翟、宋钘以后之思想, 当管仲时,并寝兵,兼爱等学说尚未有,何所用其批评反对者。”
以上胡应麟的“辨伪八法“和梁启超的”辨伪十二法”即是前人辨伪经验的总结,又是其本人在多年辨伪实践中的至深体会。可供我们读古书、鉴别史料时借鉴使用,并根据新的情况和需要加以发展。
- 辨伪成果的利用
历代学者在辨伪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如何利用这些成果来为我们今天治史服务呢?
一是要充分利用已辨明的伪书。辨别伪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摒弃之,而是要正确地利用它。近代学者陈寅恪说:“以中国今日之考据学,已足辨古书之真伪。然真伪者,不过相对问题,而最主要能在审定伪材料之时代及作者而利用之。盖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一可贵,如某种伪材料,若迳认为其所依托之时代及作者之真产物,固不可也;但能考出其作伪时代及作者,即据以说明此时代及作者之思想;则变为一真材料矣。”①张舜徽在《广校雠略》一书中也说:“学者如遇伪书而能降低其年代,平心静气以察其得失利弊, 虽晚出赝品犹有可观,又不容一概鄙弃。”如辨清楚《内经》不是黄帝所作, 而是秦汉时成书的一部总结中国古代医学成就的著作,其学术、史料价值就会极高了;《列子》为晋人张湛伪作,用它来研究先秦思想是不行的,但辨明其伪托者及年代后,它便可成为研究晋人思想的重要资料了。再如,《孔传古文尚书》是伪书,但其中《孔传》作用在于解释经文,经文本来是人人都可以解释的,人们之所以把它称为伪《孔传》,是因为作伪者伪托孔安国所作。辨明了这一点,《孔传》仍不失为有用的注解。因此今天我们阅读《尚书》,还要用它作为重要参考,它对词义、文义的解释,也是今天我们研究古代汉语的重要参考材料。
二是要掌握并使用一些前人重要的辨伪著作。前人辨伪的书著有很多, 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书辨伪的:如《古文尚书疏证》,清代学者闫若璩著,全书共有 8 卷。该书引经据典,把《古文尚书》和《孔传》的作伪证
据详密地罗列出来,析为 128 条,极有说服力地论断《古文尚书》及《孔传》是伪作。这部书是研读《尚书》的重要资料。《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近代学者王国维撰著。全书分上、下两卷。作者对《今本竹书纪年》所记史事, “一一求其所出,始知今本所载,殆无一不袭他书。”该书可作读《竹书纪年》的重要参考书。《列子伪书考》,近人马叙伦撰著。该书“举证二十事”, 说明“其书必出伪造”,是辨别《列子》真伪的一部力作。
一类是群书辨伪的:《四部正讹》,明胡应麟撰。收入中华书局铅印《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1955 年出版。本书所论遍及经、史、子、集四部,辨别伪书 70 余种,将所辨伪书按性质分为 20 类,并提出“辨伪八法”。该书是一部重要的群书辨伪专书。《古今伪书考》,清姚际恒撰著。收入中华书局印行的《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1955 年出版。本书分经、史、子三部, 辨别伪书 90 余种,每书多采前人成说,间有自己的见解。后来,黄云眉又撰
《古今伪书考补证》,1959 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姚书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补证,使用时,二书可互相参考。《伪书通考》,张心澂撰著。1957 年由商印书馆出版。本书将《诸子辨》、《四部正讹》和《古今伪书考》三书拼合起来,以书名为纲,对前人的考辨全录或节录,遇到不同说法,也分别收录,并注明出处,最后以按语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本书分经、史、子、集、道藏、佛藏六部,共辨书 1105 种。全书后附书名著者索引,便于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