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传承和祭孔礼仪

作为祭祀孔子的庙宇,孔庙建筑群时间久远,是集历史、建筑、雕刻、绘画、书法等成就于一体的古老殿堂。

它不仅是历代统治者尊儒祭孔活动的历史见证,也是综合体现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孔庙自始建以来,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2000多年的文化融合中,孔庙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本身含义,成为中华多民族文化的象征。

孔庙的存在,体现了儒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而其中的碑刻艺术、石刻艺术以及祭孔活动等,也是我国文化在孔庙的集中体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朝代的更替,各地孔庙在建立、修缮、祭祀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碑刻和匾额。

据统计,曲阜孔庙内共有碑碣1000多通,包括祀孔碑、谒孔碑、修建孔庙碑、功德碑等,这些碑碣除了大量的用汉文刻成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文字,如满文、蒙古族文字等。无论从年代跨度上还是数量上,都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碑刻和匾额的书法艺术方面来看,各种字体兼备,风格不同,各具特色,是难得的珍品。碑刻中有汉碑和汉代刻字20余通,是我国保存汉代碑刻最多的地方。乙锳碑、礼器碑、孔器碑、史晨碑是汉隶的代表作,张猛龙碑、贾使君碑则是魏体的楷模。

此外,孔庙还有孙师范、米芾、党怀英、赵孟俯、张起岩、李东阳、董其昌、翁方纲等人的法书,元好问、郭子敬等人的题名等,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

孔庙里的雕刻也是我国石雕艺术的上品,尤其是大成殿的石柱雕龙,更是石雕艺术的佳作。孔庙的石刻艺术品雕刻技法多样,有线刻、有浮雕。

线刻有减地,有剔地,有素地,有线地。浮雕有深有浅,有光面,有糙面。风格或严谨精细,或豪放粗犷,线条流畅,造型优美。

庙内明清时期的雕镑石柱共74根,其中减地平镌56根,高浮雕18根。减地平镌图案多为小幅云龙、凤凰牡丹,清雍正年间刻,崇圣祠刻牡丹、石榴、荷花等花卉,构图优美。另外,圣时门、大成门、大成殿的浅浮雕云龙石陛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祭孔是民间对“先贤”孔子表示尊敬仰慕和追思的一种纪念活动。孔庙存在的目的就是祭祀孔子,因此,在历史上祭孔活动成为了孔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礼记》中的记载,早在周朝时期,每年都要按四季祭奠先师,以表示尊师重道之意。不过当时所谓的先师,并不是指特定的某个人,凡是对教育有贡献的,并已经过世的教师,都是师生祭祀的对象。

后来,由于孔子生前非常注重教育,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很高,影响非常深远,所以释奠的主要对象逐渐成为孔子。

孔子死后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鲁国国君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的旧宅立庙,并且按岁时祭祀,这是诸侯祭孔的开始。

后来,逐步发展成“释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

之后,祭孔活动经历了许多变革,其总体趋势是活动规模越来越多,越来越隆重。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被认为是帝王祭孔的开始。

汉元帝刘奭时期,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为帝师,封关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也是第一次为祭祀孔子而设立的专项费用。

29年,汉光武帝派遣大司空宋宏到曲阜阙里祭祀孔子,这是帝王派遣特使祭孔的开始。

在此之前,所有的祭孔典礼都在曲阜孔庙举行,直至公元59年,汉明帝在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和孔子,开启了在学校中祭孔的先河,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被认为是第一次全国性祭孔活动的开始。

公元72年,汉明帝亲赴曲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被认为是祭孔有配享的开始。

自汉代以后,祭孔活动延续不断,规模也逐步提升。739年,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祭孔时使用了原本仅限于古代天子用的64人的“八佾之舞”。

宋代时,祭祀孔子又使用了文武舞之制,文舞生64人,武舞生64人,合计128人。从此,孔子祭典一般都采用帝王礼制。

明清时期祭孔活动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顺治皇帝定都北京之后,在京师国子监立文庙,内有大成殿,专门举行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并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1906年,清光绪帝将祭孔大典升格为大祀,与祭天、祭地、祭先祖并重。祭孔用大祀礼,文庙按九楹三阶五陛制建造,乐用《八佾》,增《武舞》。祀日皇帝亲行释奠,并且行三跪九叩跪拜礼。

疾控活动作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祭祀活动,具有非常多的仪式规定。

祭孔大典主要包括乐、歌、舞、礼四种形式,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仪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

祭孔大典中的乐舞表演,继承了上古时代汉民族祭祀天地和庆祝丰收与战功的原始舞蹈形式,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的称谓,是唯一保留下来的汉民族舞蹈,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在祭祀孔子的历史过程中,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乐舞艺术。祭孔乐舞的内容以颂扬孔子生前的业绩为主,是乐、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

其乐源于孔子所推崇的“韶”舞源于自“夏”,诗来自隋代牛弘、蔡徽的创作。乐曲八音齐全,古朴纯正、典雅悠扬、金声玉振。

舞生以龠为舞具,舞姿刚劲舒展,具有雕塑之美。乐生演奏的乐器有古筝、笙、笛、箫、编钟、编磬等。

祭孔礼仪场面宏大,古朴娴静,而庄严肃穆的祭孔气氛与金碧辉煌的大成殿,更形成了完美的艺术统一。

祭孔乐舞以其平和的曲调,适中的节奏,典雅的歌词,谦恭的舞步,凸现出我国古代雅乐博大精深的思想意蕴,用庄严恢宏的感人气势以及和谐的艺术风格,集中展示了孔子及儒家倡导的“仁”、“和谐”以及“礼让”的人文价值。

大典用的音乐和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祭孔的最重要议程是三献礼,主祭人要先整衣冠、洗手后才能到孔子香案前上香鞠躬,鞠躬作揖时男的要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女的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所谓的三献分为初献、亚献和终献。

初献帛爵,帛是黄色的丝绸,爵指仿古的酒杯,由正献官将帛爵供奉到香案后,主祭人宣读并供奉祭文,而后全体参祭人员对孔子像五鞠躬,齐诵《孔子赞》。

亚献和终献都是献香献酒,分别由亚献官和终献官将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程序和初献相当。

后来的祭孔大典又分为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公祭和传统祭祀四个部分,在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发展。

首先是音乐新,在原有乐谱的基础上,重新制作了开城、祭孔的音乐,引入了交响乐等表现形式,意在达到磅礴大气、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其次是舞蹈新,大典参照《中国历代孔庙雅乐》等有关文献图谱,对祭孔乐舞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其更具感染力。

再者是服饰新,演出使用的明代服装和道具经过重新设计制作,准确体现了明代祭孔的规模和盛况,更加古朴、庄严、凝重,展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盛况。

从孔庙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传承的轨迹,孔庙在兴建之处,儒学的传播还处于萌芽的状态。汉初虽然已确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但由于本土宗教道教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对儒家文化的争战,以及其后三国、魏晋、南北朝绵延数百年的社会分裂动荡所引起的思想混乱,使儒家学术很难取得“独尊”的地位。

但在这一时期,儒学积极吸收其他学派的成分,用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到隋唐时期天下一统的局面形成,孔子及其创建的儒家学派所阐发的精神与学术思想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儒家文化的价值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从而使大规模兴建孔庙与长期传播儒家文化成为可能。

宋元明清各朝沿袭“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不断以尊崇的谥号封赠孔子,对孔庙建筑的规格一再提高,都表明了对儒家思想文化价值的肯定。

随着祭祀的孔庙的意义提高,后来除曲阜孔庙外,自北朝开始在全国有关郡县设立文庙学宫,文庙学宫从此有了“学校”的功能。

这一重要功能对隋唐以降的科举制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尤其从唐代至清末,庙学不分,规制有前庙后学、左庙右学、左学右庙,还有中庙左右学、中庙周学等。

庙学合一的体制使历代儒士文人在这里接受了儒学的熏陶,尊经读经即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各个时期培养了不同层次的学人。

自隋唐以后,儒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孔庙则是这一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各种文献可以看出,当时孔庙祭祀操纵于国家,其目的在于厉行教化,即“庙以崇先圣,学以明人伦”。孔庙祀孔表明国家厉行教化的根本内涵是孔子之道,追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理想化的礼制秩序。

“仁义礼乐”是儒家之道,政治对儒道的汲取是为了建立有序社会,实现专制统治。所以后人说:

孔子以道设教,天下祀之,非祀其人,祀其教也,祀其道也。

由此可以看出,孔庙祭祀孔子,其主要目的就是推崇他所创立的思想学说。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曲阜孔庙及后来在各地建立的孔庙,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融合与统一功不可没。

据文献记载,古代在封建国家政令的要求下,无论是中原内地,还是边陲地区,都曾设有孔庙。

后人有记载:

自唐以来,州县莫不有学,则凡学莫不有先圣之庙。

例如辽时的上京、中京、西京都设有国子监,其旁建有孔子庙,按时祭祀先圣先师。其下各州、县学也都有孔子庙。金朝沿袭辽制,除上京国子监有孔子庙而外,州县也建有庙学。

封建王朝的重视,使孔庙遍布各地。在边陲云南,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后,于1278年在昆明建孔子庙。此后,大理、建水、通海、石屏等地也纷纷建立孔庙并使之制度化。

到清末时,云南全省除个别极边远的地方外,差不多所有州县都有孔庙了。这些孔庙的建立,大大改善了当地文化教育的发展。

孔庙对民族融合的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各个地区广设孔庙上,还表现在各个民族对孔庙的态度上。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而非仅被汉族所垄断,这从孔庙建筑者的族别上很容易看出来。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的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是史载最早在曲阜以外的城镇修建“先圣庙”祭祀孔子的皇帝。

女真族在进入中原、建立金朝后,代代皇帝尊孔祀孔,修建孔庙,如山西平遥文庙仍保留有金朝建筑的格局。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不仅在大都修建孔子庙,奠定了北京孔庙的规格,还将孔子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为历代帝王封赠孔子的最高谥号。

清王朝的满族统治者则在建立清朝而未入主中原之前已奉行祭孔大典,并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孔庙。

中华56个民族共奉孔子为“先圣先师”,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各民族的不断统一。

同时,儒家文化规范了中华民族各阶层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成为一种理念,是促进中华各民族加强团结携手并进的精神纽带。

孔庙还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孔庙见证了我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在各地孔庙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丰富的遗存和资料。

通过对有关孔庙历史的研究,可以了解孔庙建筑与祭孔活动的兴衰,透视我国封建时代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对儒家乃至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演变进行深入的探讨。

[旁注]

碑刻 泛指刻石文字或图案。最早的碑刻文字,首推秦朝的“石鼓文”,多数的碑刻有毛笔写件兰本或书丹上石。但有些摩崖石刻及石窟,往往不经书写而直接用刀在石面上雕琢。无底本的碑刻不容易揣摸书写的笔法,即使根据真迹上石镌刻,也常存在笔意走样。

匾额 我国古建筑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是古建筑的眼睛。一般来说,人们用于表达经义和感情的属于匾,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的属于额。所以,匾额就是悬挂在门屏上的一种装饰物品,用来凸显建筑物的名称和性质,是人们表达义理和情感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但也有人认为,横着的叫匾,竖着的叫额。

线刻 一种古老的雕刻技艺,是用工具在石、木、金属、贝壳、陶瓷等硬质器物上以线条是形式刻画图形的工艺。可以分为阴线刻和阳线刻两种。

剔地 雕刻技法之一,是用平刀、铲刀削刮勒线以外的空余石面,使景物部分隆起半毫米左右。铲地的要诀是:把刀稳,用力均,刀向顺,轮廓清。凡自然形的石坯,铲地要随着石形之凹凸而起伏;若是四方章坯,底地则必须平坦完整,印面转角保持垂直。

浅浮雕 与高浮雕相对应的一种浮雕技法,所雕刻的图案和花纹浅浅地凸出底面,其中落地阳文和留青也属于这一类。这种技法流行于清代晚期,在刻字等方面尤为常见。

诸侯 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关内侯 爵位名。秦汉时置,是20等级的第十九级,地位仅次于彻侯。一般系对立有军功之将的奖励,封有食邑多少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可世袭。南北朝时沿用,仅成为爵位的一种品级。

跪拜礼 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礼的意思。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共分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

编钟 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槌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仁 我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儒学 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是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之一,从汉朝汉武帝开始,成为我国社会的正统思想,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学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

谥号 我国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科举制度 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是历代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

国子监 我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是我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

鲜卑族 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其族源属东胡部落,兴起于大兴安岭山脉,先世是商代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至西刺木伦河流域。曾归附东汉。

[阅读链接]

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的后裔,为子姓。周灭商后,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微子启死后,他的弟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

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孔子的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

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徵在生下孔子,孔子的伟大思想与孔子母亲有很大关系,母亲颜徵在和他的外祖父颜襄对孔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所以最终起名为丘,字仲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