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奋斗不息的钢铁大亨——威耶
贫困的家庭是经济强人的温床。亚奈特·威耶 15 岁就被迫离开学校,到
一家电线公司当杂工,每天工作时间达到 12 小时, 甚至 14 小时。钱却少得
可怜,周薪只有 3 美元。
没有走上正轨的劳工制度,使威耶每天延长工作时间,却拿不到一毛钱的加班费。令人奇怪的是,他从来没发过一句怨言,总是很勤恳。即使在生意忙时,他从早上 8 点一直工作到晚上 10 点多,累得两条脚都有点僵硬了, 他还是咬着牙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圆满。
威耶很爱学习,经常想起学校老师对他说的话,这些话对他的事业有着巨大的影响。“老师知道你为生活所迫,不能再来学校了,如果在今后你能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忍别人不能忍的气,失学不会影响你的前途。”当威耶在布赖德电线公司工作时,这几句话第一次受到考验。
一分钱,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数目,但对贫穷的威耶来说,却是一项极重的负担。布赖德电线公司设在城里,而他的家在乡下,上下班的几里路之间新建了一座大桥,规定要收受益费,通过一次收一分。威耶每天通过两次, 一个月就是 60 分,花去他薪水的 1/3。
几个月下来,他觉得这笔过桥费负担太重了,再加上家庭又急需用钱, 于是,他在一天深夜回家经过收费员面前时,他提出一个要求;“先生,我每天的通过费是否可以先欠一欠?”
收费员以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没听清楚,因为从来没有人提出过这种要求。“你说什么,孩子?”
“我是说——”威耶吞吞吐吐地说:“我现在赚的钱太少,能否让我先欠一欠过桥费?等我将来赚够了钱,再来还你。”
这是个严寒的夜晚,老人在昏暗的灯火下,发现这孩子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冻得瑟瑟发抖,但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收费的老人不由地生出怜爱之情。
“孩子,你将来一定能赚得很多很多的钱吗?”老人慈祥地逗他说。
“我不知道,但我会努力去做。”威耶爽朗地说。 “好的,孩子,”老人说,“一个有志气的人,没有做不到的事。我答
应你,今后可以免费过桥。” “不是免费,是记帐,”威耶认真地说,“我将来还要还你的。” “好,好,我一定等你来还帐,”老人笑着说。
这是威耶第一次向人欠帐,而且这笔帐他一直没有还,因为当十年后他有钱时,看桥的老人已经去世了。
这个十几岁的孩子,做事勤恳而没有怨言,他在布赖德公司工作将近两年,特别惹人喜欢。他受到一个商场职员的赏识,这位职员自己开公司时, 把他带去做办事员。
其实,威耶早就有辞职之心,他认为制造电线这一行,没有什么大的前途。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能作出这种分析,的确有点令人难以相信, 特别是他是一个工人,他根据什么来分析电线这一行的前途呢?
有一次威耶听到老板跟计划部门的一个职员谈话说:“公司的年产量将增加到 370 多万公里电线。”
当时他将这些数字默记在心里,有空时自己就开始计算、统计,从材料的规格、数量,到商品的生产、销售,一一搜集资料加以分析。得出的结论使他产生了怀疑:“大家都这样增加产量,是否能与电线的需求相适应?”经过几个月周密谨慎的分析、统计,他发现销售量的增加,远比生产量
增加速度慢,并以此为据来推测此公司的发展前景。他这一分析所得的结论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做这样复杂的工作,就充分显示了他的能力和志向。
威耶才能的显露,是在当办事员以后。尤其是他那过人的记忆力,更是少有敌手。五位数字的加减乘除,不用纸笔计算,他只用脑子,就能很快求出答案。
一个有大成就的人,其成功决不是偶然,除了外在因素,必然还有一些内在因素。以威耶来说,他后来之所以能跟美国钢铁公司相抗衡,靠的就是这种与生俱来的分析才能。
美国镀锡公司有一位业务经理叫巴尔斯,此人极有才干,而且也乐于提拔有才干的人。由于业务上跟美国镀锡公司常有往来,威耶获得了另一个发展的机会。威耶服务的公司有一次送一批产品去镀锡公司,威耶正跟经手人讨论价钱问题,巴尔斯走了过来,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价钱问题,我会跟你老板谈,用不着你多嘴。”
听了巴尔斯这种不礼貌的话,威耶不但不生气,反而笑嘻嘻地说:“你的话不错,不过,我既然是吃老板的饭,替老板做事,总不能睁着眼让他吃亏,对不?”威耶这副好脾气,是在布赖德电线公司当工人时锻炼出来的。
巴尔斯气势逼人地问:“噢,你的意思是我们的价钱不公道?” “如果按刚才这位先生告诉我的价。”威耶不慌不忙地说:“我认为确
实有不合理之处。” “你根据什么做的分析?”巴尔斯带着讥讽的神情说:“小伙子,你要
知道,这不是小孩子的算术,扳手指就能算出来。” “但计算镀锡的成本,也并不是很复杂的事,我现在就可以算给你听
听。”威耶当即把单价多少,用锡多少,消耗多少,人工多少,电力多少, 流畅地说了出来。当威耶最后说到“你们开始给我们的总价是 8374 元 3 角 5
分,实际上,你们的开销不会超过 5427 元 6 角,因此至少净赚了 2946 元 7
角 5 分⋯⋯”,巴尔斯的眼睛跟着他的数字逐渐瞪大,最后好像要跳出眼眶来似的。
在场的所有人大为吃惊,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能不加思索地把这一连串的数字说出来。巴尔斯惊奇之余,又多了一层好奇,但他不想再公开谈论, 所以把威耶请到办公室,很谦虚地说:“你替我们计算利润,数字是否正确, 我并不知道,要去问一问会计员,我不懂的是:你对材料价格及消费问题, 怎么会这么清楚?”
威耶坦诚地说:“我不了解实际情况,让老板多花钱,就是我的失职。自从老板要我负责这项业务以后,我就开始搜集资料,想估计出镀一件产品的最低价格。”
巴尔斯听了心情激动,感慨地说:“如果所有的员工都同你一样,老板就好当得多了!”
“事实上,我这样做也不是完全为了老板,”威耶被称赞得有点不好意思,低下头说。
“那你还为了什么?” “我喜欢分析价格,我认为这是锻炼自己能力的好机会。”
巴尔斯对这个少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自私的念头油然而升。但他是个比较稳重的人,所以在深深思索之后,他才说出来。
巴尔斯关切地问威耶:“现在你薪水是多少?” “周薪 25 美元。”
巴尔斯有点意外,这已不算是一个小数目了。经过片刻的思考,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人给你更高的薪水,比如周薪 35 美元,你肯不肯辞去现在的工作?”
“不行,”威耶斩钉截铁地说,“奥亚先生对我太好了,我不能无缘无故地辞职。”
“你总不能替别人当一辈子办事员,是不是?” “是的,当我认为该离开他时,我才能离开,现在不是时候。” “好的,”巴尔斯见他如此坚定,“等你觉得应该离开奥亚时,请你一
定先来找我,我很希望有你这这样一个帮手。”
此时威耶 19 岁,六、七年后他离开了原来的公司,因为老板一心要去西部淘金,并且要威耶一起去,被威耶拒绝了。
“你是怎么想的,威耶,”奥亚说:“凭工作赚钱,苦一辈子也赚不了多少。只要我们去找一个小小的金矿,就会马上变成巨富。”
“谢谢你,奥亚先生,”威耶找了两个理由:“我要维持家庭生活,不能远离,再说,我的个性不适合做这种冒险的事。”
事实上,他这两个理由都是借口,他不愿意去西部淘金主要是因为他想到“美国镀锡公司”去工作,因为那次跟巴尔斯经理的谈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威耶进入了“美国镀锡公司”,这也是他第一次在一家大规模公司里工作。他的眼界更开阔了,并且对这里的庞大组织发生了极大的兴趣。
思想完全成熟,工作更加勤奋的威耶,不久就升为副经理,在这段时间里,每天经常是工作 16 个小时。
自小他就有一种超人的坚强意志力,这也是他能在困苦艰难中脱颖而出
的主要原因。
1901 上,钢铁大王卡内基和金融界巨头莫凯恩合作收买了八家公司,建立了一个超大型的公司。这就是直到现在仍在世界钢铁业赫赫有名的“美国钢铁”(US 钢铁公司)。
美国镀锡公司是被吞并的八家大公司之一。威耶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入美国钢铁公司的旗下。可是,当年提拔他进入美国镀锡公司的巴尔斯却辞职不干了。“这是你发展的好机会,亚奈特,对你来说,美国镀锡公司是小了一点,但对我来说,美国钢铁公司似乎太大了。”两人在分别时,巴尔斯坦诚地说。
威耶理解他的前一句话,因为他自己已经感觉到,美国镀锡公司并非他理想中的大企业,但威耶并不理解巴尔斯最后一句话的意义。隐约之中,威耶的锋芒似乎已盖过了这家公司,好像在浅水湾中游动的一条大鱼。
才能卓越的威耶,转入美国钢铁公司不久就被公司委以重任,出任匹兹堡最大钢铁工厂的负责人。他由小工做到最大钢铁工厂的负责人,没有依靠一点点人事关系,完全是凭自己的努力。
这是 1903 年的事。从他进入美国镀锡公司到转入美国钢铁公司,前后仅三年的时间,升迁的如此快速,即使在用人唯才的美国企业界,也是少有的现象。
按理由说威耶应该满意了,28 岁就当了美国钢铁公司下属的最大工厂的负责人。可是,威耶志比天高,他要创立自己的事业。正如他自己所言“他们给我的职位再高,我仍然要听他们的,不能尽情实现自己的抱负。”
有人说,威耶天生是经营大企业的人才,这并不夸张,就连威耶自己也承认这一点。他暗下决心,要自己创造一个大公司。
目标是美好的,现实却必然是现实,威耶不是一个好高骛远的人。他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不存一点投机取巧的想法。在美国钢铁公司工作的第三年。威耶突然提出辞职,决定要走自己的路。他突如其来的行动, 引起公司当局不少人的猜测,有人私下打听其真正意图。当大家得知他在西佛吉尼亚买下一个小型锡厂,要自己当老板时,大家倍感惊讶:不当匹兹堡最大工厂的负责人,而去开一家小工厂!一个小小的镀锡工厂,要想发展到与 US 钢铁公司相提并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除非奇迹出现。观察锐敏,善于分析的威耶,为什么会有这种鲁莽的行为,这是当时认识他的人心中共同的疑问,而且这一疑问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解释。当然有不少人曾亲自问过威耶,但不同时期得到的答复完全不同,而且话中含意也相当嗳昧。到了老年,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你觉得离开 US 钢铁公司的选择是对的吗?”他的回答是:“与其帮别人做大生意,不如为自己做点小生意。”那么,他离开US 钢铁公司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不妨从他的合伙人——菲利普身上寻找原因。威耶在西佛吉尼亚买下的那家小型镀锡厂,所用的资金并不完全是他自己的,菲利普是 US 钢铁公司的一位经理。即使威耶有远大的眼光,要自己创事业,菲利普却不一定能看得出他未来的成就,那为什么他又愿意舍弃高薪职位跟威耶跑到西佛吉尼亚州去开个小工厂呢?这就很耐人寻味了!更令人奇怪的是,据说买下那样一个设备简陋的小型锡厂时,两个人并没有多少钱,他们只有不到 20%的现款,其他还是从银行借的。
由此可以看出,威耶离开 US 钢铁公司独立经营,事先并没有充分准备。换句话说,他是匆忙离开的,因此,大家的猜测和传言就更多了。
根据威耶事后的一切做法,和他发奋图强的坚强意志,在众多的猜测中, 有一种说法比较接近事实,特在此提出。
据说,威耶在做事方面,不大喜欢一成不变,常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和规定,“定量工作制”就是由他自己想出来的。
所谓“定量工作制”,就是把上级交下来的工作量,按天数平均分配, 先做好先下班,不一定非要干够八个小时。
因为工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先做好先下班,不必磨“洋工”。这样可以防止工人偷懒,并提高工作速度。这是“定量工作制”的优点。
有一天下午,快到下班时间,董事长莫凯恩到厂里视察,发现下班时间还未到,工厂走了一半人,而且工人进进出出情况很乱,当时就大发雷霆。 “这是怎么回事,威耶先生。”莫凯恩咆哮着说,“我以为我到了百货
店,这些人究竟在干什么?”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遭到老板斥责,威耶表现得很冷漠:“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对。”
“没有什么不对?”莫凯恩更加生气,“工作混乱姑且不说,为什么就这么几个人在工作,其他人呢?”
“下班了。” “下班?我的天哪!”莫凯恩神情很夸张,让人真以为天要塌下来了,
“现在几点钟?谁叫你们下的班?” “我。”威耶的脸色愈来愈难看。
“我知道是你,别人谁敢这样做?我是说,为什么有的人要先下班?” “他们的工作做完了。” “做完了,”莫凯恩瞪着大眼睛,“你是怎么搞的,威耶,不是每人每
天工作八小时吗?” “不是,”威耶怒极之后,反而极为平静,“我是按工作量计算的。” “真新鲜啊!你是怎么计算的?”“是这样的,”随同莫凯恩来的菲利
普,是威耶的好朋友,他想替他解围,所以急忙说,“他实行的是“定量工作制”,谁先做完谁先下班,这种制度的好处是——”“我想听听威耶自己的解释。”莫凯恩很不客气地打断了菲利普的话。“我不用解释,”威耶突然说,“只要我没有影响公司的生产进度,不管用什么方式做,我自己有权决定,不用别人过问。”
“管理这样的大公司,你那一套是不合适的,我们一切讲求制度化,没有特权,没有例外。”莫凯恩也毫不客气地指责,“你这种观念和作法,都是小工厂、小公司的方式。”
不但专横而且有时候说话很难听的美国著名金融界大王莫凯思和才华横溢的威耶,都是出了名的倔强脾气,在互不相让的情形下,两个人终于决裂了。
最难听、最不堪入耳的话,也就是最能激发人斗志和毅力的话。“虽然你看起来好像颇有才能,威耶先生,但你一辈子不可能创立像我这样大的事业。”这是莫凯恩最后,也是最难听的一句话。
威耶极为生气,说话的语气像在开玩笑:“我想你这个钢铁公司不可能永远是最大的,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有一个比你更大的公司,那个公司一定是我经营的。”
是否真有这段纠纷,两个当事人都没有证实过,但通过分析知道威耶跟
莫凯恩之间有着很大的矛盾。
威耶选择钢铁厂的地址是个几乎无人知道的小镇——佛吉尼亚的考赛克镇,在此发展钢铁重工业,简直是令人无法理解的。
当时人们认为除匹兹堡以外,没有任何地方适合经营钢铁工业,然而从匹兹堡出来的威耶,竟老远的跑到这个小镇来设厂,一定有某种原因。
一位朋友这样说过:当时朋友们劝他,不要做“明知不可能”的傻事, 他的态度很坚决,好像除考赛克镇之外,再没有适合的地点了。威耶没有丝毫的犹豫。
下面是威耶跟记者的一段对话的摘录:
记者问:“您来此建厂,无疑会给本地带来繁荣,但我们有一点怀疑, 像考赛克这种小镇,是否适合发展钢铁工业?”
威耶答:“当年我们祖先来新大陆的时候,也只是一片荒凉,我认为人可以改变环境,正如罗马是建造的一样。”
记者问:“听说您来自匹兹堡,一定对那边的情形很熟悉,您认为是匹兹堡合发展钢铁工业,还是考赛克镇适合?”
威耶答:“我的行动不是很好的回答吗?”
记者问:“你的意思是考赛克镇比匹兹堡适合,是吗?” 威耶答:“是的,当然,但这只是就我个人处境而言。” 记者问:“你是否愿意作进一步解释?”
威耶答:“像这种小资本的企业不适合在既有工业中心发展。因为传统所造成的偏见、敌意,都是我们的力量所无法抗衡的。所以,要创造自己的事业,我们就必须寻找新土地,新环境。只有自己创造出来的环境,才能充分地实行自己的理想和工作方法,真正奠定自己的事业基础。”
以上这段对话,显示威耶离开匹兹堡之前是受过打击的,也证明了他跟莫凯恩那次争吵的真实性。
第二个事实是他的生产方针,开始他建立的工厂规模不大,走的却是一贯作业路线,这无疑是针对美国钢铁公司所采取的措施,这也是说他一开始就是想摆脱美国钢铁公司控制。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一般中小型钢铁公司,都向美国钢铁公司采购半制成品,如钢板、钢线等。这种依附现象,使美国钢铁公司很占便宜,他们可以随意在数量上施加压力,以达到操纵价格的目的。
例如,某小厂接到订货单时,需要一吨钢板作材料,但美国钢铁公司往往会告诉对方只能供给半吨,除非加价,否则他们不会供给足额。这种情况使很多中小厂商牢骚满腹。
威耶听朋友们说过这种情形,因此建厂之初就采取一贯作业生产路线, 摆脱美国钢铁公司的控制,免受其苦。
根据这两件事进行分析,当年威耶跟美国钢铁公司显然并不融洽,即使没有传说中的那样恶劣,至少证明了他在该公司服务时,跟某些高层人士关系不佳。
威耶以超人的毅力,决心摆脱美国钢铁公司的控制,以“打破传统”的精神到远离匹兹堡的偏僻地方建厂,不仅突破了钢铁业一家独占的局面,而且使一个无名小镇,变成美国第二个钢铁中心。
万事开头难。在收买那家镀锡公司时,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威耶和菲利普本身没有多少钱,而对新环境又非常陌生,
想借贷都是无门路可走。
考赛克镇上当时只有一家农民银行,有一天,威耶路经银行门前时,突然想起当年欠帐过桥的情景,他想:“我何不进去跟经理商量商量?”
这家农民银行的经理,不但待人友好,也很热心地方公益,是当地很有名望的一个长者,而威耶借款的方式也与众不同,他对经理说:“我想到贵镇发展钢铁事业,经理先生以为如何?”
“果真如此,实是本镇之福。”银行经理说:“欢迎!欢迎!” “我想以贵镇的那家小型镀锡厂为根据地,现在收购条件已谈妥,订金
也付了。”
“这件事我听说过,”银行经理说,“听说你是从匹兹堡来的,在那边发展不是比小镇省事得多吗?”
威耶坚定地说,“用小资本发展,必须远离那些大厂,从而不受他们的影响和控制。再说,一个真正创造事业的人,要能自己创造环境,而不是享受别人的成果。”
威耶这几句有骨气的话,使银行经理颇为感动,但这并不是他向威耶贷款的主要原因,威耶发展考赛克镇的计划,才是他答应贷款的真正原因。
威耶接着说:“无论是交通状况,原料的供给,考赛克镇并不比匹兹堡差,现在最大问题在于:有钱的人不了解这一发展情势,了解的人没有雄厚的资金,因此,要使本镇发展,就必须使这两种力量结合在一起。”
威耶这番话正合银行经理的想法,他本来早就有这种想法,经威耶精辟地分析,愈发觉得考赛克镇是有发展前途的。
因此,他除了以不要担保的方式贷款 1 万美元以外,并答应替他邀请当地的有钱人开一次座谈会,研究筹措资金的事。
经理坦率地说:“要想使本镇有重大发展,我这家小银行的资金是不够的,正如你刚才所说,一定要当地有钱的人全力协助,才能有所成就。你刚来不久,人生地不熟,我来替你出面邀请,相信以你细致的观察,入情入理的分析,他们不会无动于衷的。”这次座谈会,威耶作了一生中最成功的说服工作,参加的人士有十几个,几乎全部被威耶说服了,答应每人出资 25000 美元,组织一个公司,全力发展钢铁事业。自此以后,威耶的事业才真正有了根据地。威耶和菲利普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竟然说服了十几个人投资, 可以想象得出他的说词是多么有力。更难得的是,这些当地有钱人士,竟肯让外来的“穷小子”当总经理。公司成立之后,威耶把它命名为“国际钢铁公司”,单从这个名字来说,就比美国钢铁公司高一级。从这里,也可看出威耶当时的雄心。威耶的经营方针是,工厂的规模可以小一点,但一定要建立一贯化的生产设备。虽然威耶心里,时时刻刻想着与美国钢铁公司展开全面的竞争,但他知道凭自己的实力无法实施全面攻击,所以采取了“点的突破政策”。他先从自己最熟悉的镀锡工业开始,全力发展镀锡制品,这是当时新流行的一种产品,他相信自己在这方面的技术,决不会输给美国钢铁公司。威耶估计一点不错,他的生产成本比美国钢铁公司低,使他在价格上占了便宜,品质也并不次于大厂的产品。这时候,镀锡制品的市场正处于开拓阶段,销路并不怎么好,因此,美国钢铁公司并没有把威耶的产品当作一回事,否则凭当时该公司雄厚的实力,很可能压得威耶抬不起头来。当然,威耶的生产工厂远离匹兹堡,也是他初期顺利发展的原因之一。如果终日在大公司虎视眈眈的监视下,很可能不等他羽毛丰满就被扼杀于摇篮之中。第一
批镀锡制品的销售状况使威耶建立了信心。同时,他那长于分析的头脑,使他观察到一个发展趋势:镀锡制品的广泛使用已为时不远了。
因此,他一面筹措资金大批进料,一面让工人加班,把生产的镀锡铁皮库存起来,结果不出一年的时间,用于保存食物的镀锡铁皮制品在全世界流行起来,使他的公司大大兴旺,同时也为国际钢铁公司日后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威耶一生中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执行生产、销售计划时,他能随机应变。
在生产技术方面,他时时刻刻不忘突破美国钢铁公司处处领先的局面, 因此,他礼聘了不少名噪一时的冶铸专家,组成一个研究机构,革新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例如,国际钢铁公司首先采用的四重式连结延压设备,就是这个行业最新的生产设备,这一技术的领先形势,其他的同业在几年后才跟上来。
在管理方面,一般人都觉得考核工作最难,不易做到完全公平合理,因此,他也突破传统,创立一项新的考核办法,称为“分项为工制”。
这一方法是依据不同收益率,把工作性质分成几个大类,然后在每类中制定考核标准,这样在考核评分时,必须以实际的数字作根据,不能凭主观的好恶来决定。
威耶做任何事情都非常理智,很少因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犯错误。这一点, 也是他令人最难理解的地方,因为有很多重大决定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基于感情的冲动。
前面谈的他到考赛克镇设立钢铁厂,似乎是专门与美国钢铁公司较劲, 但是,后来事实证明,这个当时不为人重视的地方,是非常适合钢铁工业发展的。首先,它距离煤矿很近,炼钢铁的燃料费成本大大降低;其次,是交通便利,无论水路或铁路的运输都非常发达。
这两个条件对钢铁事业来说都是很有利的,但威耶刚来时,没有人想到他会考虑得这么远。
“大智若愚”用来形容威耶是最恰当不过的词。他一生做过很多事,一开始看起来是非常不明智的,可是在事后,你会发觉他当初的决定是何等的正确。
1929 年间,各大企业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纷纷减薪,在钢铁业中,减薪幅度,大家都是以美国钢铁公司为标准。因为长久以来,该公司居于领导地位,同业们以它作为标准已成为习惯。尤其在经济不景气时,员工情绪极不稳定,大家更不敢标新立异。
在这次减薪风波中,只有威耶独行其是,采取断然措施,大幅度降低工资。很多人替他捏一把汗,因为在员工们情绪低落时,这一措施无异是火上加油,尤其是管理工人的马利文,听到这一消息,更是深感不安,马上去见威耶,提出抗议式的警告。
“你这样做,会使工人哗然的,”马利文说:“我不敢保证不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你认为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威耶很冷静。 “我不能确定,”马利文说,“例如骚动、罢工等,已有不少类似事件
发生,他们可能这样做。” “我认为罢工并不是不幸的事,至少对我是如此,”威耶表情严肃地说:
“你应该知道,很多老板都希望通过能停工来减少开支。即使拿我们来说, 现在的生产就是毫无意义的。”
“那您这样做的目的,是故意促成他们罢工了?” “不,当然不是的,”威耶摇着头说:“我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大家
团结与共,坚持到最后一分钟,度过这一难关。” “我不懂你的意思,威耶先生。” “这个危机还要继续一段时间,对吗?”威耶说:“我要衡量一下我们
的实力,以现有的开支能维持多久。假如在这段时间内,支出超出了公司的负担能力,到最后结局是什么。你应该明白。”
“可是,其他公司的减薪幅度都比我们小得多。” “你是指美国钢铁公司吗?” “现在不止是它一家,其他公司也都是按照它的标准减薪。”马利文说。“我们有自己的标准,”威耶说:“在非常时期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量力
而行,因为问题的关键不是在薪资减低多少,而是看看谁能支持得最久。假如我们跟美国钢铁公司采取同一标准,也许支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破产。” “我知道您有困难,威耶先生,而且我也很同情您的处境,”马利文委
婉地说,“可是,我怎样使工人们也能懂得这个道理而同我们合作呢?” “这是我的责任,”威耶毫不犹豫地说,“让我来告诉他们。”
马利文非常担心老板面对面地与员工谈论这一问题,如果群情激愤难平,局面就不可收拾了,他是否应该向老板说明可能发生的情况?
眼光锐利的威耶,似乎已看透了他的心意,笑着说:“你别担心工人们会让我下不了台,我相信自己的说服能力。”
从十几岁威耶就开始显露他超人的说服力,在他一生的事业中,这一才能曾帮他度过无数难关,往往别人认为很棘手的问题,他三言两语就能解决。
就拿这次减薪来说吧,这是关系工人切身利益的问题,甚至对他们整个家庭生活都可能产生很大影响。老板最怕处理这类事,因为加薪的消息人人喜欢,减薪的消息却谁也不愿听,何况他比其他同业减的幅度都大,工人们就更不能忍受了。
因此,当公司里高级人员知道他要亲自向员工说明减薪的原因时,大家都很为他担心,有人劝他打消这一念头,理由是:这类问题不宜由老板跟员工面对面地解决,以免闹僵了没有缓和的余地。
但威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丑媳妇难免要见公婆”,不如早一天向工人说明,以消除猜疑所引起的怒气。
当威耶走进那间因停工而腾出来的厂房时,议论的声音小了一点,工人们席地面坐,秩序显得很乱,和平常不一样,威耶没有受到工人们的鼓掌欢迎。
这不是好兆头,但威耶并不慌张。只是他严肃的面孔,增加了几分坚毅的神色,步伐也显得格外有力。
他走到用办公桌临时凑成的讲台后面,过了足足 5 分钟,等下面完全静了下来,他才用坚定而充满情感的声音说:
“我今天为各位带来一个很不好的消息,我要减少各位的工资,而且比别的公司减得多。”
他没有开场白,完全采用单刀直入的方式,——这是这类问题很少见的处理方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连工人也怔住了。等他们反应过来,刚
要开始骚动时,威耶以强有力的语气接下去说: “你们肯定很不高兴,问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减薪?为什么我们要比
别人减得多?
“坦白告诉各位,这不是我的过失,也不是各位的过失,这是由整个局势决定的,不是人力所能抗衡的。各位了解了这一点,我才能继续往下说。 “现在我来说明为什么我们要比别人减得多。原因有两个:一是为各位
的工作着想;二是为各位的家庭着想。 “假如我们比照别人的标准减薪,也许一年不到,我们公司就要停工倒
闭。到那时候,各位再找工作也不易,生活马上就会发生危机。 “按我现在订的减薪标准,我敢向各位保证,我们一定可以平安度过这
段不幸的时期。大家的生活也许会苦一些,但可以安心工作。 “也许你们会问,那些减薪少的公司难道就一定会破产倒闭吗?我不愿
作预测,请各位将来看事实证明。我相信,你们也应该相信,我的分析从来没有失误过。
“各位不要图眼前一点小利,要从长远着想,并相信我这样做不是为难你们,而是为了我们大家共同的前途。”
威耶用简单的演讲解决了如此严重的一件事,当然,并不是因为内容如何动人,而是他的声音、表情强化了这些话的效果。
事实证明,威耶的话并不是欺人之谈。一年之后,有三家工厂因财务困难而倒闭,失业工人因生活困难而惹事生非,引起了社会很大的不安。
在不景气时代,国际钢铁公司虽然情况不佳,但仍旧能维持下去。原因就在于威耶对财务状况的出色控制。同时,危机过去之后,威耶领导下的公司,复苏很快,就因为他没有大伤元气。
1933 年,威耶率先宣布把工资增加 15%,这么高的比率使美国钢铁公司都大吃一惊。
管理人员希望威耶当面向工人宣布加薪的决定,并对工人讲几句话,但他拒绝了。他的理由很妙:“他们多拿了钱,自然知道是我给他们加的,还会怀疑是别人吗?”
威耶就是这样一个人,做任何事都不喜欢墨守陈规,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因此,有人说他“专横”、“固执”。
对这些缺点他自己也讳言,同时他对任何赞誉都无动于衷。也就是说, 他不喜欢别人赞美,也不轻易赞美别人,这是他的最大长处,也是其他有钱人所做不到的。
他常说:“赞美是使人腐朽的细菌,听得愈多,愈容易使人丧失理智。如果不想为赞美所腐蚀,唯一的办法是工作,不停地工作!人是为工作而生活的,有什么值得赞美?”
很多人表示怀疑,有很多人不接受这种思想,如果不赞美他的员工,他用什么来激励士气?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下面的故事中得到:有一次,一个工作非常努力的工人病了,住在医院没有钱,威耶知道了,代付了一切费用,并帮他照顾家人。
当然,这种事例很多,有时候,特地放某人的特别假,或者发奖金。他的原则是:对员工的激励不用空头话,要用实质的东西使受奖的人能得到实际利益。
“如果几句话能补偿员工工作所付出的辛勤劳动,那么他的工作也不会太卖力。”这是威耶管理员工的办法。
照他的看法是:“他们为公司赚了钱,按照比例应该分这么多。”至于其他同行业怎么样他不管。
1957 年威耶去世后,他创立的国际钢铁公司规模远不及美国钢铁公司, 但他的做法却出尽了风头,受到同业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