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伊朗成为外国资本主义扩张对象

以土耳其为主体的奥斯曼帝国到 18 世纪末已日趋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开始争夺所谓“奥斯曼的遗产”,如沙皇俄国想占领伊斯坦布尔和海峡地带, 以便获得黑海上的出口权;英国和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早,也想控制海峡为资本主义扩张作准备。为了挽救帝国,以苏丹为首的奥斯曼帝国接连实行了多次改革。但是,随着俄土战争、希腊起义、土埃战争等,到 19 世纪上半叶, 奥斯曼帝国已基本解体。土耳其近代后期经济史主要表现在奥斯曼帝国内部的改革以及外国资本主义对土耳其的扩张。30 年代以前,奥斯曼帝国内部的改革主要还限于军事方面的改革。1831—1833 年的土埃战争促使马赫穆二世实行进一步的改革;1834 年,他宣布废除军事采邑制度,采邑成为与军役无关的国有地或大土地私有制,撤销阻碍国内商业发展的内地关卡等。但是, 许多地区的大小采邑主仍保持了一些封建权利。采邑的农民只能终身使用所耕土地,不能传袭,并且必须向国家缴纳土地税;对于外国资本在奥斯曼帝国的扩张,马赫穆德二世不仅没有制止,反而采取奖励政策;同时仍保留了自 16 世纪以来西方商人享有的“法外法权条款”制度,即奥斯曼帝国不能征收超过进口货值 8%的关税,欧洲人免交大部分赋税等奥斯曼帝国特权条件。资本主义各国从 19 世纪 30 年代开始大规模向亚洲市场扩张。而奥斯曼帝国受特权条约的束缚,不能用关税保护的办法来阻止外国商品的倾销;此外,马赫穆德二世废除了农产品的专卖制度,使外国商人在奥斯曼帝国方便地购买到廉价的原料以及粮食等农产品。1838 年,英国迫使土耳其政府签订了新的商务协定,规定只能对进口的外国商品征收 8%的进口关税;禁止对任何物资实行专卖制度;外国人有权在奥斯曼帝国境内自由从事贸易活动。同年,法国以“利益均等”的要求与土耳其之间也签订了类似的协定。特权条约签订以后,英法等国商品大量倾销于土耳其国内市场。外国资本主义开

始大规模在奥斯曼帝国扩张,手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的冲击。在土耳其,柞蚕业中心布鲁萨和安那托利亚的毛纺织业中心安卡拉与迪雅别基尔,纺织品的产量大幅度减少,而土耳其的羊毛和生丝等初级产品的输出却大幅度增加。土耳其已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廉价商品的推销市场。英国还想将商务协定的规定推广到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已有较大发展的埃及,遭拒绝后, 英国支持土耳其对埃及发动了第二次土埃战争。1840 年,英、俄、奥、普四国与奥斯曼土耳其缔结关于集体援助土耳其,对付埃及的《伦敦协定》,共同“保障”奥斯曼帝国的“完整与独立”,迫使埃及接受了 1838 年的英土商务协定。1839 年,新苏丹阿卜杜尔—默哲德接受并批准了新改良主义代表人物穆斯塔法·拉施特伯沙(1800—1858 年)实行新的改革的建议。11 月 3 日,拉施特帕沙在皇宫的御花园里向各大臣、高级阿訇和各国外交使节,宣读他草拟经苏丹批准的敕令,即所谓“御园敕令”。敕令宣布保证帝国全体臣民不分宗教信仰一律享有生命、名誉和财产的不可侵犯权;确定固定税率, 废除包税制;建立合理的征兵制度等。以这个敕令为起点进行新的改革,史称“坦志麦特”,即改革的意思。这次改革和过去改革不同,改革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耳其资产阶级的要求,促进了土耳其经济的发展,并对以后土耳其的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这次改革由于帝国内部的反对和外国资本主义担心土耳其改革将减少对外国资本的依赖,因而没有实际进行下去。1841 年春,拉施特帕沙被迫辞职。19 世纪 50 年代,俄国已推进到了克里米亚和高加索并控制了黑海的一些港口,奥斯曼帝国虽仍拥有庞大的版图,但帝国在经济方面已远落后于欧洲。1854—1856 年俄土克里米亚战争在奥斯曼帝国内部产生了新的改革要求。土耳其人也试图象美国、日本一样实现经济强盛。1856 年,奥斯曼帝国政府公布改革法令,除了在政治上创立公民权以外,在经济政策上宣布改革税收,保障每一个人的财产权等。改革使土耳其在以后的 20 年里兴起了富国强民的热潮,外国投资者纷纷来土耳其投资,修建的铁路将黑海和多瑙河连接在一起。阿卜杜尔·阿齐兹(1861—1876 年)成了第一个到欧洲访问的苏丹,他参观访问了维也纳、伦敦和 1867 年的大巴黎世界博览会。但是,阿卜杜尔·阿齐兹在财政收支上没有节制,加上改革缺乏支持,奥斯曼帝国已基本解体,改革和复兴只是部分人的愿望以及少数人的尝试而已。

伊朗在 19 世纪初封建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有些地区仍保存了农村公社的残余。国王、教会贵族、游牧贵族等几乎垄断了全部土地,而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对封建主保持封建依附关系,通常要将收成的 4/5 交给地主;以德黑兰为中心的伊朗手工业也很发达,他们从事织布、丝织、地毯等手工业, 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手工业者除了受到行会把头和包买商盘剥以外,还要向国家缴纳很重的税赋;封建割据,战乱频繁,商人和小企业主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加上关卡林立、贸易垄断,伊朗工商业的发展艰难。从 19 世纪开始,伊朗成为英、法、俄等国争夺的对象。1800—1841 年间,英国强迫伊朗订立了一系列条约。在经济方面,英国获得特权在伊朗购买土地、建立工厂,在波斯湾建筑商馆,商品免征关税并在伊朗全境自由贸易,以及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等。19 世纪 30 年代后,英国输入伊朗的纺织品几乎占伊朗全国进口货物的 90%;外国棉布在伊朗市场到处可见,破坏了伊朗的家庭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1841 年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英国商品在伊朗只抽 5

%的进口关税,豁免国内关卡的各种税,并在大不里斯、德黑兰、班狄尔—

—布什尔设立了商业代办处。法国拿破仑早就想把伊朗作为远征的跳板并想与之建立反英同盟,但没有达到目的。尔后,法国和英国一起对伊朗进行政治、经济渗透,法国也获得了法伊通商条约,给予法国领事裁判权和其它特权。沙俄为了争夺高加索统治权与伊朗发生两次战争,并于 1828 年强迫伊朗签订了《土库曼恰伊条约》,伊朗放弃了在南高加索的一切权利,并付给俄国 2000 万卢布赔款,俄国还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其它经济特权,俄国商人取

得了比伊朗本国商人还要多的优惠条件。随后,美国也于 1856 年和伊朗签订了与英、法类似的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与最惠国待遇等经济权利。1833 年,从国外运到大不里斯的欧洲商品总值达到了 1500 万卢布,1836 年增加至 4000 万卢布。伊朗走上了半殖民地道路。外国商品的涌入与商品货币经济的活跃冲击了伊朗封建经济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伊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也破坏了固有的土地关系,公社瓦解、新地主阶层扩大、农民大量失去耕地,地主阶级要求以货币地租代替实物地租,新地主还增加地租与劳役,使农民负担日重、生活每况愈下;商品经济的发展也破坏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外国商品的倾销使手工业者和小商人纷纷破产。1848 年至 1852 年,伊朗反封建压迫和殖民侵略的巴布教起义正是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爆发的。50 年代以后,伊朗部分上层人物试图改革没有取得成功,1857 年,英伊战争后,伊朗被迫在巴黎与英国签订条约,从此,英国在伊朗的势力日益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