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选择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较早,到明清时期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例如棉纺织业相当发达,方观承在《御题棉花图》中曾描述了能纺五根纱的纺车; 手工工场已出现,而且还出现了包买商,如叶梦珠《阅世编》所记载的湖广、江西、两广诸路的富商巨贾动携白银数十万两到松江收购棉花。但是,鸦片战争前,中国仍处在封建统治之下,在这个社会里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 掌握在地主、贵族和皇室手里,农民很少或完全没有土地;资本主义还处于萌芽、发展的阶段,没有形成一种能够突破封建生产关系的力量。因此,中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强国早已觊觎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19 世纪 30 年代,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巩固以后,就开始致力于侵入中华帝国的活动,面对中华帝国这样一个“物产丰盈,无所不有”的自给自足、闭关锁国的大国,英国选择了鸦片贸易。这是与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长期以来出现逆差有关的。据统计, 从 1760—1833 年这 70 多年里,英国对华贸易基本上是贸易逆差。1820—1824

年,中国从英国进口 6525201 银两,出口 9816066 银两,英国逆差 3290865

银两;1830—1833 年,中国从英国进口 7335023 银两,出口 9950286 银两,

英国逆差 2665263 银两。英国对华贸易出现逆差,除了清政府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外,主要原因还在于中国是一个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耕”

与“织”满足了衣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元。英国商人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用什么货物来华换取中国的货物可以实现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问题。当时英国对外贸易的主导产品是毛织品,但是这种货物既不够精美,又不够便宜, 面对习惯于男耕女织的中国没有多大的市场,因而向中国贩卖毛织品不仅不赢利,而且还亏本。其次是以铅料、锡料、铜料为主的金属制品,包括刀子、钟表等,还有一些市场,如铅皮用来作茶叶打包用,但每年的利润不过数千银两。而英国商人从中国输出的大宗货物主要是茶叶,其次是生丝、土布等。英国对茶叶的需要日益增多,中国茶叶输往英国的数量不断增加,1830—1833年上升为 23.58 万担。为了改变贸易逆差,实现贸易平衡,英国选择了能带来巨额利润的鸦片贸易。据统计,1830 年,英国在不到 2500 万元的对华贸易额中,鸦片占了 1300 多万元,中国输出的白银达 880 万元。以后逐年增多。面对外国商人偷运到中国的鸦片数量增多、烟毒泛滥和白银外流,清政府确定了严禁鸦片的政策,并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量缴获的烟土。英国制定了以武力保护英国对华鸦片贸易利益和打开中国市场的作战计划。英国政府借口中国政府的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鸦片商人的利益,1840 年向中国发动了保护“鸦片贸易”的战争。1842 年 8 月 29 日,中国清政府在被战败与被迫的

情况下签订了《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中英江宁条约》共 13 项条款,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①中国割让香港。由英国“掌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②开放五处通商口岸。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在这些通商口岸,准许英国人携带眷属自由居住,派驻领事,并可以自由进行贸易。

③赔款。中国共赔款 2100 万银元给英国,其中烟价 600 万银元,商欠

300 万银元,水陆军费 1200 万银元。

④协定关税。英国进出口货物纳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即中国海关增减进出口货物的税率,必须经中英双方共同议定。条约中还规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中国商人,遍运天下,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则,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某分。”

⑤取消行商制度。过去英商来华贸易,只准允在广州与清政府指定的行商(亦称公行)进行贸易洽商。《中英江宁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可在各通商的口岸与中国商人自由交易。

《中英江宁条约》对于英国在华的特权还只是作了一般的规定,关于开埠通商、关税税率还没有详细的细则,所以,1843 年 7 月和 10 月,又先后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 作为对《中英江宁条约》的补充。这两个“附约”有以下几点重要补充:

①规定了极低的关税税率。表 4—1 为 1843 年中英协定关税前后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的新旧税率水准。

1843 年中英协定关税前后几种主要进口货物新旧税率水准

表 4—1

货物

单位

1843 年前旧税率

1843 年

新税率

新税率较旧 税率减少百分数

棉花

24.19

5.56

77.02

棉纱

13.38

5.56

58.45

头等白洋布

29.93

6.95

76.78

二等白洋布

32.53

6.95

78.64

本色洋布

20.74

5.56

73.19

斜纹布

14.92

5.56

62.73

(资料来源: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 59 页。) 英国在五口通商章程内,将中国关税的税率规定在 5—6%,比以前粤海

关税实征税率降低了 58%到 79%。这种“值百抽五”的税率是当时世界上最低的税率。

②开设租界。补充条约规定,在五处通商口岸,“英人携眷赴五港口居住,或租基地建屋一条。英人与家属所住房屋准予何处租赁,何处建造,尤应各就地方民情,先行议定,彼此出于两愿,方可相安。”

③领事裁判权。凡中国人和英国侨民交涉词讼,英国领事有“查察”、“听诉”之权,“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④最惠国待遇。中国将来如“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这是一条片面的最惠国待遇条款。

鸦片战争和鸦片战争后所订立的《中英江宁条约》标志着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经济向附庸型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转变。从此,中国开始了被动地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开放的过程。

英国用大炮轰开中国市场大门的成功为其它资本主义强国做出了榜样。美国立刻派专使到澳门要求和清政府订立类似的条约,并派舰队到中国海面上示威。1844 年 3 月清政府与美国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了《五口贸易章程》(即《中美望厦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共 34 项条款。美国依据“利益均沾”的原则,取得了

英国在《中英江宁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并增加了 16 项对美国更为有利的条款,其中包括进一步明确协定关税原则、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肯定“利益均沾”的最惠国待遇和修约的固定年限、创立洋货转口免税制度等等。如条约第二款规定,“倘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 继英、美之后,10 月法国同清政府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即《黄埔条约》)。接着,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挪威等纷纷与清政府订约, 在通商方面,获得了同英国一样的权益。

鸦片战争和《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的签订在政治上动摇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基础、中国独立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一步一步地变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但是,从经济方面看, 虽然条约都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使中国被动地开放中国市场,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条约也体现了近代世界资本主义成长期自由贸易的内容。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不能立刻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理想王国,凭借一时的军事力量和自由贸易并不能完全征服中国、占领中国经济大市场。《中英江宁条约》签订以后,英国资产阶级认为“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

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①但是,“1842年的条约在促进英国对华出口贸易方面,没有发生丝毫影响。”②表 4—2 为当时英国对中国的贸易情况。

英国对中国的贸易情况

表 4—2 单位:镑

年代

自华输英值 自英输华值

1833 — 1835

3779385

850159

1837 — 1839

4273858

911560

1842 — 1846

5323388

1783888

1854 — 1858

9157001 1964242

(资料来源:《经济研究》1955 年第 2 期第 118 页。)

表 4—3 为英国输华货物价值统计。

英国输华货物价值统计

表 4—3 单位:英镑

年代

输华货物总值

输华棉纱值

输华棉布值

1840

524198

88748

238389

1842

969381

245965

470349

1844

2305617

117853

1457794

1846

1791439

221856

1024662

1848

1445959

1850

1574145

1020915

1852

2503599

1905321

1854

1000716

640820

1856

2216123

1544235

(资料来源:《经济研究》1955 年第 2 期第 118 页。)

从以上两表资料数据可以看出,《中英江宁条约》签订后,英国对华贸易虽然有所增长,但是中国对英国的出口贸易增长得更快。1842—1846 年, 英国对华贸易逆差 3539500 镑,1854—1858 年扩大到 7192759 镑。其原因是

英国人不了解中国市场的特点,“中国市场的特点是:自从它根据 1842 年的条约开放以来,中国的茶叶和丝向大不列颠的出口额不断增长,而英国工业品对中国的进口额,整个说来却没有变化。”①那些宣传推销棉织睡帽的人, 却没有想到“远在英格兰人知道有棉织物的许多世纪以前,这三万万居民的祖先从来就决不希罕这种东西。”②“在 1843、1844、1845 年北方各商埠刚开放时,英国人兴奋若狂,舍菲尔德的一家有名商行向中国输出了大批刀叉, 并声明它准备把刀叉供给全中国。但是中国人不懂得刀叉的用途,而是用筷子扒饭,他们对这些器物连看也不看,⋯⋯一家著名的伦敦商行向中国输出

① 1852 年密切尔报告书。转引自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第 121 页。

② 马克思:《对华贸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3 卷,第 602 页人民出版社 1962 年版。

① 马克思:《英中条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2 卷,第 602 页,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② 《经济研究》1955 年第 2 期,第 121 页。

了大批钢琴,但是中国人仍然热爱自己的锣鼓,不能接受这种美意。”③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情况也和英国对中国的贸易类似,在签订 1844 年条约以后的一

个时期中,美国每年平均得到约 200 万英镑的中国产品,而输往中国的美国

商品则只有 90 万英镑左右。《中英江宁条约》签订以后,通商口岸是增加了, 由一个口岸增加到五个口岸;市场相应扩大了,贸易逐步由广州移到上海, 但是英国对华贸易的逆差不仅没有改变,而且也扩大了,这的确是一种“奇怪的现象”。1852 年英国驻广州的代办密切尔曾这样说道:“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十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赶不上法国或巴西,赶不上我们自己,不在西印度之上,只比欧洲大陆上某些小王国如比利时、葡萄牙或那不勒斯稍微多一点点,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①“奇怪的结局”为什么会产生?其主要原因还在于英国人对中国封建社会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结构认识不足。马克思指出:“除了鸦片贸易之外,对华进口贸易迅速扩大的主要障碍,乃是那个依靠着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②又说:“因农业和加工制造业直接结合而起的巨大的节约和时间的节约,在这里对大工业产品进行了最顽强的抵抗。”③中国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形成了中国自给自足的传统习惯和封闭式的经济单元,它对市场的需求很小,购买力也有限,它是造成英国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首先是棉纺织品以极其顽强的抵制、使它们的机器制造产品在这里难以施展其威力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中国自身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1856 年 10 月至 1860 年 11 月,以英、法为首,美、俄背后支持的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国家动用武力谋求更多的政治、经济特权,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在一起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附庸国的战争。加上这一时期英国和法国已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资本主义比较强大。中国清政府于 1858 年被迫与英、法、美、俄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 年又与英、法、俄分别订立了《北京条约》。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订立后, 重新修改了税率(见表 4—4,1858 年中英重修进口税则前后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水准)。

1858 年中英重修进口税则前后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水准

表 4—4

③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卷 1,第 493 页。

① 1852 年 3 月密切尔报告书。《经济研究》1955 年第 2 期,第 124 页。

② 马克思:《对华贸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3 卷,第 601 页,人民出版社 1962 年版。

③ 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第 373 页,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

货物

单位

1843

年税率

1858

年税率

1858 年税率较 1843

年税率减少百分数

棉花

6.54

5.72

12.54

斜纹布

7.89

5.05

35.99

斜纹布(美)

4.63

4.63

印花布

14.25

4.98

65.05

袈裟布

10.68

4.98

53.37

棉纱

6.94

4.86

29.97

羽缎

9.46

6.31

33.30

(资料来源: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 59 页,表 2) 从 1858 年重修进口税的内容看,中国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比 1843 年的

税率又降低了 13%到 65%。1858 年重修税率不仅比 1843 年税率大为下降, 而且许多货物的税率还没有达到 5%的税率,此外“漂白市布只有百分之二点六,印度棉纱和日本棉纱,只有百分之二点八,印度标布只有百分之四等”。

①如此低的税率,为英国等国的“廉价商品”创造了打开中国大门更为有利的

条件。此外,《中英天津条约》对外国商人在中国内地进行贸易也作了具体的规定:“英商已在内地买货,欲运赴口下载,或在口有洋货欲进售内地, 倘愿一次纳税,免各子口征收纷繁,则准照行此一次之课。其内地货,则在路上首经之子口输交,洋货则在海口完纳,给票为他子口毫不另征之据。所征若干,综算货价为率,每百两征银二两五钱。”这即是说,外国货物销往中国内地或外商从内地收购土货出口,只须一次交纳 2.5%的子口税,就可“遍运天下”,而不必象中国商人运送商品“逢关抽税,遇卡抽厘”了。这对于当时仍处于封建统治的中国来说,外商和中国商人的竞争是极不平等的。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实现在中国市场有利可图,还必须控制中国的行政权。《中英(中美、中法)通商章程》第 10 条中,有“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

(美、法)人帮办税务,并严查漏税⋯⋯等事”的规定。由于英国势力当时比较大,英国人李泰国(H、N、Lay)于 1859 年被委任为“中国总税务司”。

1863 年至 1907 年期间英人赫德继任总税务司,在各处设关 30 多个。1861 年上海总税务司制定的《沿海贸易法》明文规定:外商在一口纳税后,即可进行沿海贸易、自由出入。《中英天津条约》第十款规定:“长江一带各口, 英商船只俱可通商。⋯⋯自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口,准为英船出进货物通商之区。”《中英天津条约》第九款规定:准英人“前往内地各处游历、通商。”

《天津条约》还要求中国开放更多的商埠和为外国划设租界。自 1842

年《中英江宁条约》五口通商到甲午战争爆发前的 1894 年期间,中国被迫对外国开放的商埠有:北海、广州、拱北(澳门)、潮州(汕头)、琼州(海南岛海口)、厦门、台湾(台南)、淡水(台北)、福州、温州、宁波、上海、牛庄(营口)、登州(烟台)、镇江、南京、芜湖、九江、汉口、宜昌、重庆、龙州、蒙自、亚东、伊犁、塔尔巴哈台(塔城)、喀什噶尔(疏勒县)、

① 《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册)第 73 页,人民出版社 1976 年版。

吐鲁番、哈密、乌鲁木齐、古城、肃州(嘉峪关)、乌里雅苏台(哲布哈兰图)、库伦(乌兰巴托)等。1845 年英国首先在上海设划租界,到 20 世纪初,英、美、法、德、日、俄、意、比、奥等 9 国先后在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天津、镇江、汉口、九江、芜湖、重庆、杭州、苏州、沙市、长沙和鼓浪屿等 15 个地方共划设 37 处租界。租界最初是外国居住和经商之用,后来,外国人在租界非法开设银行、工厂、商店、船坞等并设立武装和行政机构,租界成为殖民地。

以“利益均沾”为由的片面最惠国待遇自《中英江宁条约》后已为各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利益。60 年代以后,这个条款的范围竟扩大到中国本国, 即中国政府如果对本国商民有何优待时,外国人亦一体均沾。这种最惠国待遇世界上独一无二。

英、法古典经济学家们倡导的“自由贸易”理论在本国还没有实现,但在中国却完全彻底地实现了。外国资本主义凭借以上种种特权,积极展开了对中国以商品输出为中心的扩张。加上 19 世纪 50、60 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涨,工业技术革新、生产费用大幅度下降;1869 年苏伊士运河通航,缩短了欧亚两大洲之间的航程,减少了运输费用;1871 年上海与香港、香港与伦敦间海底电缆的连接,使通信接洽更为方便。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外国商品对中国的输出,“廉价”商品的倾销也得以实现。表 4—5 为 1864—

1894 年海关贸易统计。

从表 4—5 可以看出,中国清政府从 1865 年第一次出现了贸易逆差,尔

后,除 1872—1876 年曾一度有少量贸易顺差之外,就一直是贸易逆差,而且逆差的数字越来越大。这是因为进口贸易增加得异常迅猛,而出口贸易虽然也有所增加,但增长相对缓慢。

1964—1894 海关贸易平衡统计

表—5 单位:千海关两

年份

洋货进口净值

国货进口总值

出超(+)或入超(-)

1864

46210

48654

+2444

1866

67174

50596

-16578

1868

63282

61826

-1456

1870

63693

55295

-8398

1872

67317

75288

+7797

1874

64361

66713

+2352

1876

70270

80851

+10581

1878

70804

67172

-3672

1880

79294

77884

-1409

1882

77175

67337

-10378

1884

72761

67148

-5613

1886

87479

77207

-10273

1888

124783

92401

-32381

1890

127093

87144

-39949

1892

135101

102584

-32518

1894

162102

128105

-33998

(资料来源:杨端六、侯厚培等编:《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

第一表。)

从进口贸易看,除了鸦片、棉制品、棉花外,还有煤油、糖类、粮食、铁和钢,以及其他的装饰品和奢侈品。这一时期,外国对华输入的商品,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多。洋纱、纱布输入的比重在整个中国进口贸易中增大。1842 年,中国进口的物品总值中,鸦片占第一位,为 55.2%;棉花为第二位, 占 20%;棉制品占第三位,为 8.4%。到 1885 年,棉制品已占 35.7%,为第一位;鸦片占 28.8%,居第二位。表 4—6 为 1842—1894 年外国棉纺织品入口统计。

外国绵纺织品入口统计

表 4—6

年别

棉纱入口量(担)

棉而入口量(匹)

棉纱棉布入口值(两)

1872

49809

11920332

22857375

1874

68819

9575385

18270196

1876

112908

11644846

20216246

1878

108360

8962390

16029231

1880

151519

13169447

23382957

1882

184940

12158762

22706784

1884

261458

11229096

22141222

1886

384581

14040642

29114622

1888

684959

18664067

44437525

1890

1083405

1561460

45020302

1892

1305572

16358790

52707432

1894

1161694

13795884

52105448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史论文集》第 252—253 页。)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进口的棉制品中,棉纱增长速度超过棉布增长速度。1872 年棉纱进口量为 49809 担,到 1890 年增加为 1083405 担,为 1872 年的 2175

%;1872 年棉布进口量为 11920332 匹,到 1890 年增加为 16561460 匹,为

1872 年的 138.93%。

从出口贸易看,中国主要的出口物资一直都是农产品,其中以茶、丝为主。在整个 19 世纪下半期,茶、丝两项占出口总值的 50—90%。

表 4—7 为 19 世纪后半期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例表。

19 世纪后半期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例表

表 4—7

种类

占总计的百分比(%)

1867

1873

1883

1893

  1. 工业产品丝织品

茶糖 其它

  1. 农副产品茶叶 58.43

生丝 28.28

废丝 0.20

棉花 0.79 草帽辫 其它

  1. 其它

总计

7.90

8.97

18.23

20.45

1.30

3.14

6.67

7.53

1.24

1.35

2.14

2.49

0.80

2.34

5.42

1.99

1.83

2.14

4.00

8.44

90.68

90.24

79.71

70.55

49.33

43.70

23.71

36.48

24.88

22.11

0.59

2.29

2.50

0.30

0.34

5.29

0.05

0.24

2.09

2.08

2.93

3.30

6.41

14.86

1.42

0.79

2.06

9.00

100.00

100.00

100.0

100.00

(资料来源: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 2 册,中华书局

1962 年版,第 1060—1061 页。)

从表中可以看出,虽然中国茶丝的出口值也有增加,但是它们在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则在下降,尤其是茶的出口比重下降幅度很大,其主要原因在于世界茶叶市场竞争加强。英国在所属的印度和锡兰培植了茶园。在英国市场上,印度和锡兰的茶叶 1889 年以 12239.9 万磅,超过中国 9250 万磅;到

1894 年,印度和锡兰的茶叶增加到 18663.2 万磅,而中国输英茶叶则下降到

5437.2 万磅;在美国茶叶市场上,日本出口的绿茶逐年增多,到 1893 年, 中国茶的出口量已由过去占世界市场上绝大部分下降到只占将近一半了。丝的出口比较稳定,但在整个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在下降。表 4—8 是 19 世纪后半期中国丝类出口值及其在出口货总值中所占比重。

中国丝类五年平均出口值及其所占比重

表 4—8 单位:千关两

年代

出口量

占出口货总值(%)

1874 — 1878

1879 — 1883

22064

21409

31

29

1884 — 1888

20404

26

1889 — 1893

27905

27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史——近代部分》,第 111 页。)

在出口的货物中,除丝茶以外,还有棉花、豆类、糖、草席、花生、皮毛、桐油、锡、猪鬃等。出口货物种类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世界工业的发展, 特别是棉纺织业与化学工业的发展,扩大了对原料种类的需求。

以上事实表明,西方资本主义已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将中国变为廉价商品的推销地和工业原料产品的来源地,中国市场已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组成部分,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入下的中国经济正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