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天子元善见
魏孝武帝西投宇文泰这件事,总让高欢感到不是滋味,自己一手立起来的皇帝,却从自己手里跑了!这一跑,高欢失去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 而宇文泰却捡了大便宜,一跃而成为他的政治劲敌。高欢觉得这件事太窝囊了,他深悔自己失算。虽说另立一个皇帝并不难,但新君要是又不听话,甚至再开溜,那自己的脸面往那搁呀?至少也是一桩麻烦事吧!因此他特别警告自己,应该从削弱元氏势力中暗暗加强高氏的势力,而对傀儡皇帝还得装出恭敬的样子,这样才能干成大事。
高欢是个精通权诈的人,比如他需要挑动六镇兵民反对尔朱兆时,就曾言之凿凿地对这些人说尔朱氏是如何如何想杀灭他们的,自己又是如何如何在设法保护他们,以此刁买人心;又比如他需要调和手下鲜卑人和汉人的关系时,凡遇到汉人就说:“鲜卑人其实是你们的雇工,他们得了你们一点粮草、布匹,就为你们打仗卖命,你们哪里去找这么合算的事呀!又何必要恨他们呢?”而遇到鲜卑人时,他却说:“汉人是你们的奴婢,男人们勤恳种粮,女人们精心织衣,供给你们吃穿,你们还想欺侮人家,就不怕人家叫你缺衣少食吗?”这么说来说去,汉人和鲜卑人都觉得自己占着便宜,高欢又对自己这边那么贴心,偏护着自己,因此很愿意听他指挥。
这一次高欢不得已要另立新君,他前思后想,思量了好久,决定立一个小皇帝,好哄着点儿,只要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就行。他选中了孝文帝的重孙元善见,一是这孩子只有 11 岁,容易摆布;二是孝文帝声望不错,立他的重孙也容易为世人接受。孝静帝元善见登基后,国都迁往邺城,与长安那边
东西对峙。由于高欢不忘孝武帝出逃给自己带来麻烦的教训,因此在表面上对孝静帝始终表现得恭恭敬敬。已经毫无实力可言的元氏帝裔,能有这样一个稍微宽松一点的地位,实在已经很幸运了。
然而,寄人篱下终难长久。东魏武定四年(公元 546 年),高欢又一次
西征,在攻打玉壁城时,西魏晋州刺史韦孝宽据险坚守,东魏损折人马 7 万, 玉壁城还是没有攻克,高欢却因劳顿而患下重病,实在难以坚持,只得退兵回朝。当时,西魏方面见高欢无功而返,马上发动舆论攻势,一时谣传风起, 说高欢攻城时中箭在身,恐怕活不长了。高欢为稳定军心,勉强支持病体, 接见宾客亮相,还让斛律金当堂歌唱,著名的《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歌就是这时广为传颂开来而至今未衰的。当时,高欢边听边和,感情激荡,想着自己和敕勒人一样,也是匈奴后裔,从茫茫苍苍的大漠走到问鼎天下这一步, 确实太不容易了。因而更是感慨万千,以致于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
高欢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考虑后来的安排,他对长子高澄面授机宜, 告诉他朝中大臣哪些人品性如何,哪些人忠心可靠,哪些人要严加提防,还特别点明自己为什么不抬举慕容绍宗的意图,就是为了把施恩的机会留给儿子接任时用,以便靠此人对付如狼似虎的“祸患”侯景。高欢的病体好容易熬过了年,于武定五年(公元 547 年)正月,在晋阳病亡。高澄接替父亲, 独掌东魏大权,可他却没有高欢那样耐心,不肯哄着孝静帝,因为他实在不喜欢这个傀儡,当然也不把孝静帝放在眼里。这样一来,孝静帝的日子就不好过了,高澄派他的亲信、大将军崔季舒监察孝静帝的动静并加以管束。这个“好文学,美仪容”,感情丰富、性情娇贵的小皇帝哪里受得了呢?发生矛盾势所难免。
有一次,孝静帝到邺都东郊狩猎,正飞马逐鹿,忽然听到监卫都督受工伐在后面大叫:“天子,别跑那么快!否则,大将军会生气的。”孝静帝听了,顿时火冒三丈,真想痛快发顿天子的脾气。可“大将军”三个字音犹在耳,使他马上意识到自己寄人篱下的地位,于是下意识地勒紧马缰,压住火气,不敢造次。他明白,自己稍有不慎,就可能酝成杀身之祸。
又一次,君臣宴饮,高澄手举大酒杯,走到孝静帝御座前,像对伙计似地说:“陛下,咱俩于这一杯!”孝静帝哪里受得了这个,心想你高澄的父亲一生都对我恭恭敬敬,你却不知天高地厚,这成何体统?于是坐在龙椅上面带怒色反唇相讥道:“自古以来,没有不亡之国,朕也不想像这样活下去了!”高澄见孝静帝竟敢如此扫兴,也不客气,当场破口骂道:“你还‘朕’ 哩?是狗脚朕!”骂完还不解气,又叫崔季舒道:“给我打!”崔季舒冲上去就是三拳,打得孝静帝歪在御座上不能动弹,众官吓得鸦雀无声,高澄则余怒未息,把衣服一甩,昂着头走了。
孝静帝被扶回后宫,他越想越难受,心中忧辱交煎,不觉顺口吟道:“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身江海人,忠义动君子。”立在一旁的常侍侍讲荀济一听就知道孝静帝是借用谢灵运的诗发泄心头的忧虑之情,他也是不满高澄横暴的人,就去和华山王元大器、元瑾等密谋对策,并决定帮助孝静帝逃出虎穴,然后号召天下拥君勤王。可是,宫门内外到处是高澄布置来监视皇帝的亲信,怎么逃呢?他们等事情稍稍平静后,就以筑假山为幌子,开始从宫中向北城方向挖掘地道,刚挖到千秋门,响动之声就被发现。高澄闻报, 带兵入宫责问孝静帝道:“陛下干的好事!难道要造反不成?我高氏父子,
功存社稷,哪里对你不起了?”接着叫来人将嫔妃统统抓起来,要以通同谋反的罪名处死。孝静帝也横下一条心来,严厉地说:“自古以来,从来只听说臣下造反,还没听说过皇帝造反的。是你自己在造反吧,怎么反而赖到我头上来了呢?再说,我自己都不想活了,你杀几个嫔妃就能吓唬住我吗!” 高澄被质问得理屈词穷、无言对答,只好举酒谢罪,给自己下台阶。出宫以后,就下令把孝静帝幽禁在含章殿,将主持挖地道的元大器、元瑾押赴市曹, 用酷刑烹死。
高澄处置完宫中之事,又忙于整顿朝政和指挥与西魏宇文泰的战事。武定七年(公元 549 年)七月,高澄回到他的将军府中,府中有个厨子,名叫兰京,原是南朝梁国战将兰钦的儿子,被东魏俘虏,当作奴隶使用。兰钦多次要求高澄,要赎回这个儿子,兰京也当面恳求放他回去,高澄就是不准, 还十分生气地命监厨苍头薛丰洛将兰京打了一顿大棍,并且警告兰京,再敢提回梁国的事,就把他杀了。兰京满怀怨恨,和六名一起被俘为奴的梁兵商量干掉高澄。
高澄当时正宠着琅琊公主,为了往来方便,把所有侍卫都放在外厅,兰京见机会来了,将匕首放在托盘里,假装送菜,闯进去。高澄和琅琊公主正玩得高兴,见兰京闯进来,很生气地质问道:“我没叫送饭,你进来干什么?”兰京挥动匕首答道:“来杀你的!”高澄慌忙抽刀防卫,不料伤了自己的脚, 站立不稳,兰京和六名被俘梁兵蜂踊而上,将高澄杀死。高澄的弟弟、太原公高洋闻讯,带兵赶来,将兰京抓获碎剐,然后稳住政局,再回过头来对付孝静帝。
武定八年(公元 550 年),高洋一切准备就绪,在昭阳殿接见襄城王高旭及司徒潘相乐、侍中张亮、黄门郎赵彦琛等大臣,由高旭提议请魏孝静帝禅位给高洋。高洋在一旁假惺惺推辞一番,而高旭则催孝静帝表态,孝静帝被逼无奈,只得表示自己“谨当逊避”,愿作禅让诏书,而高洋已不耐烦, 示意手下人,告诉元善见:“诏已作讫。”元善见又问诏书中如何安置他这个逊帝,高洋让他放心,说逊位之后封为中山王,在封地内一切维持魏国旧例,还可以使用天子的旌旗,有万户食邑,连他的几个儿子也都封为县公, 在小小的国中之国享受特殊待遇。
元善见怀着深深遗憾和无奈,以汉献帝自比,然后下了御座,走向东廓, 与六宫告别,一把鼻涕一把泪地上了为他准备好的牛车,出云龙门而去。孝静帝走了,东魏从此宣告完结。高洋坐上帝位,改国号为齐,定年号为天保。历史上称为“北齐”,把南朝萧道成建立的齐朝称为“南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