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时度势,国运日昌

北魏天赐六年(公元 409 年),魏道武帝被其子拓跋绍所杀,道武帝长子拓跋嗣又以忤逆子弑君父之大罪处死了拓跋绍,然后自己即了魏国帝位, 他就是明元帝。

拓跋嗣为了解决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矛盾,采取了调和的办法,命南平公长孙嵩等八大臣共听朝政,共议政事。“八公”参政后,矛盾对立的局面大为缓和,正当明元帝准备好好治理一番时,自然灾害又严重威胁着魏国。

当时魏国大地因连年霜旱不断,京畿之内饿殍遍地,朝野不宁。部分朝臣建议迁都邺城(今河南安阳市丰乐镇),以避灾凶,而汉族大臣崔浩、周澹则坚决反对,认为迁都害国,万不可行。他们分析形势,指出太行山以东广大地区的汉人至今仍称魏国为“牛毛之众”,以为鲜卑人畜众多,国强且富,不敢造次。如果一旦迁都,便极易暴露魏国眼下人稀粮缺、生计艰难的致命弱点,那不是伸出头来让人死揍吗?而主张迁都的官员则认为救命要紧,不迁都势必坐以待毙,如何能渡得难关?双方各执一辞,争论十分激烈。

明元帝觉得崔浩的忧虑很有道理,又恐百姓因饥生变不可收拾,所以委决难下。这时,崔浩提出用马奶和蔬菜充饥,可以熬到秋熟,总有一些收成, 再用秋粮渡过难关,等到来春草生,一切便可迎刃而解。明元帝听从了崔浩的意见,决定依计行事,同时为防万一,又特地挑选出一批最穷困的鲜卑人移居到东部的定、相、冀等州去,责令当地汉民每户出租米 50 石来养活他们, 以保证日后可以用这批人充作兵源。

魏国当时的外部形势也十分严峻,北方的柔然国日见强大,而且野心勃勃、觊觎魏国,魏国却只有招架之功,断无还手之力,甚至为确保京都平城

(今山西大同市)的安全,后来,不得不筑长城两千余里,以求固守;南方的后秦也国势正盛,还占有黄河以南的州郡,对魏国虎视眈眈。明元帝采取隆基固本、内和外揖的政策以保天下,等待时机。

与此同时,南朝刘宋政权愈见强大,宋武帝北伐后秦,收复了黄河以南丧失的州郡,以争夺黄河以南沃地。由于天灾造成的经济困难,魏国用兵机会大大减少,而长期以掠夺征战为业的鲜卑人口与日俱增,大量穷困已极的国人,给明元帝的压力十分巨大,稍有不慎便会闹出内乱。

好容易等到宋武帝永初三年(公元 422 年),南朝传来刘裕驾崩的消息, 北魏明元帝大喜过望,打算趁宋朝因治国丧而无暇外顾之机,磨刀霍霍,准备立即大举渡河南侵,以转嫁危机、解脱困境。不料,大臣崔浩又出来极力劝阻,这次明元帝无论崔浩怎样据理力辩也听不进去了。鲜卑人野蛮好战、掠夺战性的热血在他周身沸腾,企图走出即位以来的重重难关,满足举国上下穷困国人的要求,使攻掠成为摆脱困境的大政方针。

明元帝挥师大举渡河南侵,其势有如饿虎扑食,然而宋军守将并不畏惧, 双方经过多次浴血苦战,到第二年,北魏终于夺得了司州全部和兖州、豫州的大部分地区,占领了许多州镇,北魏举国上下,欢欣鼓舞。从此,南北朝长期对峙的形势开始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魏明元帝拓跋嗣踌躇满志之时,不料身染重疾、医卜无效,于北魏泰常八年(公元 423 年)冬十月病卒西宫,

死时年仅 32 岁。

拓跋嗣死后,他的长子拓跋焘继位,这就是史称太武帝的魏国又一杰出人物,在他的统治下,魏国逐日强盛,武功达到最高峰,完成了黄河流域的统一战争,成为鲜卑族的光荣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