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美国 C3I 系统的发展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非常重视研究和发展军队自动化指挥,并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从 50 年代起,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50 年代、60 年代为第一阶段。最初只是某一指挥机关单项工作和程序的自动化,以及各军种着手建立自己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当时没有经验可资借鉴,也无先例,各军种各搞各的,边摸索边建立,因此,造成了所使用的计算机型号的不统一,语言不一致,仅美国国防部使用的计算机就有 50 多个型号。文电格式、数据交换、信息传输、解题方式等也不统一,不能兼容也不能互通,妨碍了信息传递和系统间的协调工作,增加了使用上的困难。同时,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领导,研制工作重复进行,浪费了人力、时间和器材, 增加了不必要的开支。

第二阶段从 70 年代初到 80 年代初。美军当局吸收了第一阶段的教训, 总结了经验,并吸收了一些局部战争中使用 C3I 系统的经验,强调了对 C3I 系统建设的领导,要求集中统一,要按国防部的计划在各军种范围内统一建立和使用 C3I 系统。注意解决 C3I 系统的标准化、通用化问题。

1970 年,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始装备新的标准计算机,井规定了计算机的型号,提出了统一建立的具体措施。

1980 年,计算机的型号由 50 种减到了 10 种。同时,在程序、编码、通信信道等方面逐步实现通用化。当时国防部重视了对 C3I 系统的建设,要求“进一步把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从松散的逐级的联合体,改造成为主要为国家指挥当局服务的机构更加严密的系统”。这个期间,战略 C3I 系统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战术 C3I 系统建设却停滞不前,收效甚微。实际上计算机型号繁多等问题也未完全解决。

第三阶段,是 80 年代初开始的。在这一阶段中,战略 C3I 系统开始实现现代化,战术 C3I 系统也有较大的发展。设备型号繁多的问题正通过硬件、软件的标准化而逐步解决。从此,无论是战略、战区、战术 C3I 系统,还是从同一等级的各种功能分系统看,更加紧密地连成一体,基本上实现了互通兼容和可靠,井向全盘自动化过渡。特别是经过海湾战争的实践,许多问题正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经过了 30 多年的建设,美国的 C3I 系统,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组织管理上,均处于领先地位。海湾妒争的实践证明,已具备相当高的水平,但现在仍不惜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继续改进和研制新的 C3I 系统。随着微电子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美国的 C3I 系统将会更加完善和可靠。据推测,21 世纪的战争,将在高技术兵器、C3I 系统最大限度电子化、自动化的条件下进行。在向这个目标的迈进中,美国仍可保持领先水平。

美国在 C3I 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C3I 系统的管理机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1971 年,美国国防部指令,规定了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的功能、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2 月成立了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委员会,国防部第一副部长任主席,1974 年组成了指挥、控制与通信(C3)局。

1977 年 3 月撤消了 C3 局,把情报工作领导权合并,设立了负责 C3I 系统的助理国防部长,设立办公室。1979 年在参联会议下设立了 C3I 系统部。

1983 年成立了三级管理委员会:C3I 执行委员会,C3I 审查委员会及下属C3I 小组。1984 年为加强战术 C3I 系统建设,国防部成立了联合战术 C3I 局。1987 年为了更好地协调战术 C3I 和战略 C3I 的工作,将联合战术 C3I 局并入国防通信局。目前,国防部的三级委员会是美军 C3I 最高决策机构。国防部长主管的助理国防部长办公室,是美军 C3I 日常的管理和决策机构,参联会C3I 系统部对联合司令部和特种司令部实施业务领导。国防通信局则是 C3I 的最高技术管理和支援机构。除上述之外,美国陆军、空军、海军也专门设有 C3I 系统的管理机构,借理 C3I 系统的技术工作、建设工作和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