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避免与敌决战

华盛顿撤出普林斯顿后,更注意开展游击活动。康华利的部队只能守住几座孤零零的城镇,再也不敢轻举妄动。新泽西地区的战局趋于相对稳定。

华盛顿决定利用这段时期,把部队带到莫利斯城进行休息整顿。 华盛顿选中莫里斯城安营扎寨,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十分有利。进可

攻退能守,特别对于打袭击战非常有利。他从战略高度作出决定,较长期呆在这里整顿部队,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训练出一支新型的正规军。

在莫利斯城,大陆军第一期任务就是全面休息调整,恢复体力。第二期工作是整训新军。根据大陆会议的决议,计划征募 16 个步兵团,3 个炮兵团,1 个工兵团和 3000 名轻骑兵。此时最缺乏的是军官。总司令从实际出发,采取了多种渠道选拔、网罗人才。一是从部队原有的军官和士兵中,培养提拔军官。另一个办法是不拘一格广揽人才。所谓不拘一格,即不论出身门第、不分宗教信仰、不问属于哪一州、甚至不排除外国籍人士。只要效忠于美国或同情美国的独立事业,具备真才实学者, 都委以重任。这样的用人政策,显得雍容大度,极具气魄,吸引了许多有志之士纷纷前来参军。

俗语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少外籍人士远涉重洋,来到美国参加反英战争。他们中很多人是军事专家或职业革命家,在北美战场创造出许多英雄业绩,对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志愿人员中影响最大的要数波兰军事家科斯秋什科和法兰西贵族革命家拉斐特等人。外国志愿人员中,也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不学无术的南郭先

生,也有投机分子冒险家。有一名叫狄库德雷的法国人,就凭着美国驻欧洲特使狄安的一封介绍信,伸手索要少将军衔,自荐要当炮兵司令, 因华盛顿抵制才未得逞。另一个例子是爱尔兰人汤姆·康韦。此公自吹曾在德国军界干了 30 年,得过若干军功勋章,也拿着狄安的介绍信。他的要价稍低,希望授予准将。可能那些亮晃晃的勋章起了作用,大陆会议一时又没摸清他的底细,竟如愿以偿。后来事实证明,康韦是个心术

不正、品质恶劣的投机分子,给独立事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驻莫里斯城期间,华盛顿扩军、整军建新军的计划取得了成功,全军的战斗力显著提高。从这时起,美国开始有了常备军。

这期间,华盛顿还抓了另一项重要工作——对王党分子进行有力的打击。在战争期间,英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指使亲英派进行反革命破坏。给他们提供充足的活动经费、奖赏现金和土地。英方宣布, 任何美洲人只要重新宣誓效忠英王,可以既往不咎,保证其安全。甚至挑拨美方领导人家中的奴仆起来造主人的反,允许解除其奴隶地位。利诱威胁双管齐下,亲英派活动一度甚为猖獗。他们不仅造谣惑众,扰乱民心,为英军传送谍报供应物资,还暗中组建武装,进行颠覆破坏。人们记忆犹新,长岛之败与奸细替英军带路大有关系。查尔斯·李将军被擒是王党分子告的密。在波士顿和费城数次组织阴谋暴乱,与英军的进攻里应外合,幸亏及时破获才未让其得逞。华盛顿早就看出,这些家伙处处与祖国为敌,已成为独立事业的心腹大患。

为了打击其嚣张气焰,华盛顿针锋相对。1 月 25 日公布了一项通告, 郑重宣布:凡是效忠英国的人(仅限于有公职者),必须在一个月内向当地美国军队或民兵,宣誓效忠于美国,放弃英国发给的一切证件。否则将被视为美利坚民族的敌人,得不到美军的保护,并须立即迁到敌占区去。根据大陆会议授予的权力,他有权“逮捕和监禁危害美国独立事业的人”。

这些举措收到明显的效果,大灭了亲英派的威风。

1777 年 5 月底,华盛顿的扩军整军计划告一段落。经过整训的大陆军面貌一新,全军上下士气高昂,充满必胜的信心准备接迎新的战斗。华盛顿率领部队离开了过冬营地,移师米德布洛克驻扎。这里距离

敌人很近,到豪将军所部驻守的布伦瑞克据点只有十多英里。

因为英军在北美的军事行动,每年要耗费巨额财政开支,结果却接连损兵折将。英王乔治三世为此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责成驻北美英军务必早日决战,一举歼灭美军主力,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基于这种指导思想,英国内阁在 1777 年制定了一个大胆的冒险进攻计划。其总体战略是攻占奥尔巴尼,切断华盛顿与其他各州的联系。将美军主力封锁在新英格兰地区围而歼之。兵力部署是:第一路由柏高英将军领兵 7000,从加拿大南下至哈得孙河畔,进攻纽约州的奥尔巴尼。豪将军率部北上与柏高英部会合,协同作战。第二路军由圣内杰中校率领,配合助攻奥尔巴尼。第三路由克林顿将军指挥,从纽约出击,沿哈得孙河北上,与第一、第二两路形成钳形夹攻。

战略计划是在伦敦制定,前线将领须接受大洋彼岸的遥控指挥。不可思议的是,英国政府主管此事的殖民大臣热尔曼,因忙着去休假,竟忘了把计划通知豪将军!于是这位自以为是的豪将军便自行其是了。他距离华盛顿部较近,不北上与柏高英部会合,而是单独引诱华盛顿出来决战。

6 月初,豪将军亲自率领 8000 英军从纽约开到布伦瑞克据点,诱使美军出来交战。华盛顿老谋深算,按兵不动。

6 月中旬,豪将军率部由不伦瑞克出发,经华盛顿驻地米德布洛克近郊大摇大摆走过,造成进攻费城的假象。华盛顿看出敌人是在引蛇出洞;

命令不予理睬。

6 月 19 日,豪将军所部突然拔寨退兵,走原路返回布伦瑞克。以为华盛顿会领兵追杀,哪知美军只派小分队尾随骚扰,主力仍然稳坐不出。豪将军见此计不成,又施展一招更厉害的激将法:命令士兵一路烧杀虏掠,任意横行。烧得沿途狼烟滚滚,居民四散奔逃。华盛顿还是强忍怒火,命令各部坚守不出。

6 月 22 日,豪将军老戏重演,带领部队从布伦瑞克出发,向安博伊运动。大陆军将士看见百姓遭敌人野蛮蹂躏,实在怒不可遏,纷纷请战出击。华盛顿也是义愤填膺,心在滴血。思忖再三,决定派遣一支精兵, 对英军后卫部队猛然一击,打完即撤回。豪将军心中窃喜,以为华盛顿上当了。命令部队杀个回马枪,直攻米德布洛克美军营地。哪知美军主力未动,牢固控制着阵地;那支精锐小部队倒吃掉英军一些人马。

大陆会议的部分代表,对华盛顿按兵不动颇有微词,这给华盛顿很大的压力。但他身为美军总司令,比别人看得更清楚,至今力量对比仍然是英强美弱,并未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此时贸然与敌决战,正中敌人的诡计。他的战略指导原则是:1.避免主力决战;2.防止被敌分割,不惜代价支援北线作战的美军;3.预防敌军攻夺费城。尽管大陆会议和许多将士不理解,他依然忍辱负重,不和豪将军赌气。

豪将军黔驴技穷,至今尚未收到伦敦的作战计划,下一步的目标不知所云。只好在 7 月 1 日灰溜溜退兵,乘军舰撤出了东新泽西。

正当华盛顿绞尽脑汁分析判断敌人动向时,北部战区又传来坏消息。柏高英部由英属加拿大南下,已占领提康德罗加,正准备向奥尔巴尼挺进。按照作战计划,南下欲与豪将军会师。

提康德罗加的守将是圣克莱尔将军,当年曾参加过英法战争,经验比较丰富,绝非无能之辈。他部署兵力出现漏洞,美军被四面包围。补给线已被切断,制高点已落入敌军手中,固守待援显然无望。若与敌人硬打死拼,其结果只能是全军覆灭,提康德罗加城也终不可保。另一选择就是支持到夜间,率领部队悄然放弃阵地转移到外线,为合众国保存有生力量。思之再三还是选择了突围转移。只要这支 4000 人马的力量还存在,提康德罗加还可能收复。至于个人的得失毁誉,且留待世人评说吧。

部队开始移动时,行动迅速、隐秘、有条不紊,眼看就能突出包围甩开敌人。就在这关键时刻,王党分子蓄意帮助英军,独立山上突然燃起大火。火光引起了英军的警觉,立即对正在移动中的美军发起全面攻击。美军的主要武器都装载在车马上,来不及卸车安装,就被敌人冲杀得溃不成军四散奔逃。有组织有计划的转移变成了大溃退。重武器和军用物资丢失殆尽,人员伤亡和逃跑失踪者难以数计。这支残部经过了 7

日 7 夜的艰苦跋涉,7 月 12 日终于回到爱德华堡。

华盛顿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美军在北线的失利,不仅人员和物资大量损失,更严重的是丢失了一个重要军事据点,而且在全国民众中引起了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