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召开大陆会议

1770 年 3 月 5 日是个不吉祥的日子。

远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国内阁,这天宣布撤消《汤森税法》,同时又通过了征收茶叶税的法案。即是说,撤消 1767 年以来的各种关税,只有

茶叶除外。销往北美洲的茶叶,每磅征收 3 便士的关税。这样做的目的, 意在维护宗主国的权威。

因为废除了其他的关税,殖民地人民又开始购买日用品,但绝对不买征税的茶叶。于是茶叶税问题,又成了斗争的焦点。就在 3 月 5 日这一天,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波士顿惨案”。

前面已提到过,英国政府把波士顿看做北美殖民地骚乱的中心,派遣了 2 个正规团和 7 艘战舰进驻该城,企图压一压“叛民”的威风。市民们对驻军恨之入骨,骂他们是一群“虾子兵”——因其军服是红色, 虾子死后也呈红色之故。

这年 1 月,纽约市就已发生了一次反英群众与当地“虾子兵”的冲突。反英组织“自由之子社”的成员上街搞宣传活动,遭到驻军的干扰。双方殴斗中一名成员被“虾子兵”杀害。北美人民闻讯后群情激昂,与各地驻军的矛盾更趋尖锐。

3 月 5 日的波士顿,天气寒冷,地面积雪未化。大街上有一些年轻人和值勤的军人发生纠纷,一番扭打后把青年人打跑了。但军人不肯罢手, 又追赶上去打。居民们早就满肚子的气愤,聚集起很多人包围了海关大楼,高呼口号:“赶走虾子兵!”双方动武了,群众用雪球和石块投掷。

守卫大楼的军队开了枪,当场打死群众 5 名,其中一名是黑人,多人受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波士顿惨案”。英军的暴行激起全城百姓的愤怒,立即敲响了警报钟声,擂起了战鼓。人们高呼:“公民们,我们的人被枪杀了,快拿起武器!”第二天波士顿召开了全市大会,要求英军撤出市区,严惩杀人凶手。

1772 年 11 月,波士顿建立了北美第一个革命组织——“通讯委员会”。马萨诸塞州紧随其后,在数十个城镇相继建立通讯委员会的组织。1773 年 3 月,弗吉尼亚也仿效着成立通讯委员会。此后北美 13 个殖民地先后成立了这一革命组织,斗争由分散而统一,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在这种背景下,1773 年 12 月终于发生了波士顿倾倒茶叶事件。

当时,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获得了政府批准,垄断了向殖民地输出茶叶的权利。可是北美人民不饮用征过税的茶叶,公司仓库里积压了大量茶叶无法销售。为了解决这个困难,英政府允许东印度公司免缴出口税, 想以低价引诱美洲人购买茶叶。公司方面以为得计,从仓库存货中装了好几轮船茶叶,赶运到殖民地各个州去廉价推销。整个北美大陆万众一心,集体抵制,运往纽约和费城的茶叶,未能卸货就原船返航伦敦。在查尔斯顿,轮船卸下的茶叶,堆放在地下室没人购买,任其腐烂变质。而波士顿人民态度更加坚决,当轮船抵达波士顿港口停泊下来,运了一小部分茶叶上岸,革命组织却禁止其出售。轮船船长眼见形势不妙,很想返航回英国。但是海关和运货人又不同意,得不到总督签发的离港通行证。就是说这一船茶叶,非卖给波士顿人不可。正当僵持不下时,12 月 18 日夜晚,一群青年人化装成印第安人模样,悄然登上轮船。打开所

有的茶叶装箱,将价值 18000 英镑的 342 箱茶叶,统统倾倒进了大海。这一切干得有条不紊、干净利落,显然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绝非暴民的滋事妄为。倒完茶叶,参与行动的人员冷静离去,各自悄悄回家。

事发之后,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极其震怒。在他看来,倾倒茶叶事件远比“波士顿惨案”性质严重得多。次年 3 月,英国议会通过了 5 项惩罚性的苛刻法令,企图迫使殖民地人民就范。这在美国历史上称之为“不可容忍的法案”,其内容是:

  1. 封锁波士顿港口,绝对禁止它和外界通商往来,要用饥饿来迫使波士顿人民屈服,赔偿英国东印度公司经济损失;

  2. 撤消马萨诸塞殖民地的“特许状”(波士顿属该殖民地),由英王直接委任议员,所有地方官吏均由总督任免,未经总督批准不允许举行公共集会;

  3. 取消殖民地的司法权,如果英国官吏或军人在殖民地犯罪,不受殖民地司法机关审判,必须送回英国处理;

  4. 颁布《魁北克法案》,规定俄亥俄河以北、宾夕法尼亚以西的土地,划入英王直辖的魁北克殖民地;

  5. 重申《驻兵条例》,要求北美殖民地人民为被派来镇压他们的英军提供饮食和住房。

为了贯彻执行上述 5 项法令,任命北美英军总司令盖奇将军担任马萨诸塞总督。

以上法令将于 1774 年 6 月 1 日开始执行。到那时,所谓“官逼民反” 已有了足够的铺垫。人民通过切身的体会,清楚地认识到团结一致,联

合行动的必要性,“第一次大陆会议”正在孕育,不久将应运而生,火山即将爆发!

1774 年 5 月 16 日,弗吉尼亚议会在威廉斯堡开幕。这是 1769 年议

会被解散 5 年后再次召开的,华盛顿出席了会议。在开会期间,通讯委

员会传来一个紧急信息:波士顿在 6 月 1 日将被英国当局封锁。议员们马上情绪高涨起来,中心议题转为声援波士顿人民的正义斗争。议员们齐声谴责英国的高压政策,通过了抗议书,并决定 6 月 1 日那天为“蒙耻日”。号召弗吉尼亚人民禁食,为波士顿人民祈祷,恳求上帝保佑免遭战争灾祸。

这次议会被新任总督邓莫尔下令解散。包括华盛顿在内的 25 位爱国议员,自动聚集到雷利旅馆的长形会议厅继续开会。议员们在这里通过了一份非常重要的通告:号召 8 月 1 日举行弗吉尼亚全体会议,并建议美利坚各殖民地派出代表,每年在最适当的地方,召开一次全大陆的会议。

史料表明,第一个首倡召开大陆会议的是弗吉尼亚,它在美国历史上由此开始发挥主导作用。

到了 6 月 1 日中午,封锁法令开始执行。波士顿变成了一座死城: 港口被封闭,码头上空无一人,商店关门停业,一切工作陷于停顿。然而老百姓没有慌乱,没有轻举妄动,一切井然有绪,显得暗中有力量在组织指挥。这反倒弄得盖奇司令官找不到下手的借口。北美其他城镇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波士顿的支持,有的挂半旗,教堂里聚集着群众为和平祈祷。

8 月 1 日,华盛顿代表费尔法克斯县出席了在威廉斯堡举行的第一次弗吉尼亚全州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情绪空前激烈,代表们一致愤怒声讨英国封锁波士顿的暴行。一贯性格内向、谨言慎行的华盛顿发言了:“我要自己出钱组织 1000 名士兵,亲自带领去援救波士顿!”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语气高昂,字字千钧。

这次大会上,选举出 7 名代表,去费城参加 9 月 5 日召开的第一届“大陆会议”。他们是:佩顿·伦道夫、理查德·亨利·李、乔治·华盛顿、帕特里克·亨利、理查德·布兰德、本杰明·哈里逊和埃德蒙·彭德尔顿。

费城位于宾夕法尼亚州东南角,是北美大陆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当时有居民 3 万余人。整个市容颇有英国城镇风光,比起威廉斯堡来要气派、热闹得多。它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大西洋的海船可以沿特拉华河直达城外。费城的全名是“费拉德尔菲亚”,出自希腊语,意译则是“兄弟友爱城”。

大陆会议如期在一个名叫“木工会厅”的建筑物里隆重开幕。12 个州的代表总共 55 人出席,佐治亚殖民地未派代表参加。大会推选弗吉尼亚的佩顿·伦道夫为主席,宾夕法尼亚的查尔斯·汤姆森为秘书长。这55 名代表聚会一堂,可谓汇集了北美洲最具有政治头脑、最有组织才能、最有名望的领袖人才。但是,也必须看到,55 位代表来自不同的殖民地。此前都是各自为政,代表着本地区的利益。他们的政治倾向大体可分为三派:一是激进派,其代表人物有沙弥尔·亚当斯、约翰·亚当斯、理查德·亨利·李和帕特里克·亨利等;一是稳健派,代表者是乔治·华

盛顿、佩顿·伦道夫、约翰·迪金森等;另外还有一些保守派人物,如约翰·杰伊、约翰·狄金森等。真正的铁杆保皇派不可能来参加这样的会议。

所幸的是,他们有着一个基本的共同之处:那就是满怀爱国激情, 争取北美 13 州的自由权利。

大会的中心议题,就是商讨共同对付英国的办法。由于第一届大陆会议是秘密进行的,没有留下会议原始记录,更不可能邀请新闻记者到会采访。因此除正式发布的文件外,会议的详情细节,多是根据“私人记忆”,即知情人的回忆、日记、书信,难免有出入。而后世的学者们所做的不同诠释,见仁见智也就不足为怪。

经过激烈的辩论,大会最终形成了两个重要决议:其一,发布了《权利宣言》;其二,用“大陆联盟”的名义制定了一套禁令。

《权利宣言》是 10 月 14 日通过的。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宣言,有力地谴责了英国的高压法令,提出了殖民地人民应该同英国公民一样,享有生命、自由、财产的权利。因为不可能派出代表出席英国国会行使权利,所以有权在各州议会中制定法律;有权对英国议会通过的法令表示同意或拒绝。特别还宣布,和平时期在任何殖民地驻扎一支常备军而又不征得这个殖民地的同意,是违反宪法的。但目前决定只采取下列和平措施:

  1. 成立不进口、不消费和不出口协议或联合会。

  2. 草拟告大不列颠人民书和告英属美洲居民书。

  3. 草拟上英王陛下书。

10 月 20 日通过了成立“大陆联盟”的决议。由联盟颁布了 3 项禁令:

  1. 从 12 月 1 日开始禁止从英国进口商品,停止奴隶贸易;

  2. 禁止消费和进口外国的奢侈品;

  3. 从 1775 年 9 月 1 日起禁止向不列颠、爱尔兰、西印度群岛出口商品。

为了保证执行以上禁令,各县、镇均建立相应的“安全和视察委员会”,凡有违禁者,当以“美洲自由之敌”论处。

“大陆联盟”这个名称,把 13 个殖民地、整整 300 万北美人民凝聚

在一起了。因为北美 13 个殖民地从来不曾有过共同的立法、行政机关, “大陆联盟”的建立,使它由联络、协商机构转变为事实上的最高政权机关。于是,在北美洲大陆上开始出现了两个并存的、相互对立的政权。